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宦海風流

第十九章 故事還在繼續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0-08-31  作者:天堂發言人
第四部虎膽縣令第十九章故事還在繼續

平遙城外的十里亭。

正是夕陽西下之時,勤勞的農戶,放牛的牧童,采葉的桑女,游蕩的小販,都已經回了城,除了風吹落葉聲外,四周一片靜寂。

丁晉獨坐亭中,寂寥地看著遠方似火的天空,呆呆出神,就連縣丞王謙來到身邊都未發覺。

“丁兄,雅興不淺啊!”王謙沙啞的嗓音打破了安靜的氣氛。

丁晉回頭見是他,嘆氣道:“王大人,又有何事?想不到在下躲到此地,你都能尋到。”

王謙大笑起來,自從丁晉開始主持政府工作后,兩人便成了最為默契的搭檔,丁晉總有無數奇思妙想,而實干的王謙又總能配合他實現各種改良想法,他們合作得非常愉快,唯一有一點不美就是,丁晉越來越對“工作狂”王謙懼怕起來。

王謙也是無奈,他的性格固執倔強,平時得罪了不少同僚,有些時候為了公事求別人幫忙,不免遭到對方的陽奉陰違、暗中抗拒,這時便需要八面玲瓏的丁晉出面來幫自己解決問題。所以,幾乎是三天兩頭,王謙便要尋了丁晉逼著他為自己處理棘手困難。

只聽王謙哈哈大笑道:“青云,不要擔心,這次不是來找你幫忙的,勿怕。”

丁晉搖搖頭,目光再次移向遠方火紅的天空,看那云朵變幻無常。

“怎么?心情浮躁?呵呵。萬大人才走三天,就算朝廷要下達公文,也得一兩個月吧,丁兄等不及了?”王謙開玩笑道。

“王兄莫開玩笑,萬大人不過口頭之言。即便真向朝廷推舉。我丁晉這點政績又算得什么,所以小弟并沒有太過奢望。”

“呵呵,真心話?恐怕言不由衷吧?那萬大人再有玩鬧之心,察舉大事豈可戲言?”王謙平時給人地感覺比較孤傲冷漠,但只有你真正成為他的朋友。才知道這個家伙也是非常有幽默細胞的。待朋友親人熱情得很。

丁晉笑道:“得之我命。失之我幸,有什么言不由衷的?小弟倒的確未把升遷之事看得太重,只不過想著如果僥幸得遷。可以有段比較長地休沐期,便能回家看望父母妻兒了。”

王謙能聽得出他語氣中濃濃地思念之情。若有所思地看著丁晉手中把握的信箋問道:“可是家中來信?”

“恩。”

“記得青云可有一年沒回去了吧。令堂令慈可安好?”

丁晉點點頭,傷感地道:“家中父母日漸蒼老,為人子卻不肖漂泊在外,慚愧!”

想起信中內容,他便更感掛懷。家書是以妻子小板的名義發來的,信中道:父親母親非常想念夫君,曾看到母親大人手撫著丁晉用過的物事暗地垂淚,父親大人地身體也越來越不佳,聽了姐姐二哥地勸告,已經不再為人屠宰牲畜;在自己地請求下,二哥開始跟著爹爹鄭老旦學做生意,讓丁晉不要掛慮,二哥雖然性子魯莽但人很聰明,已經學到很多東西;兒子意哥已經學會走路了,不過尚走不穩當,小家伙性子很倔強,還不要人扶,所以經常摔得鼻青臉腫,只是倔強地從不哭泣。鄰居何阿姑夸獎說這孩子身具虎躍之相,以后貴不可言,父親母親聽了非常高興,二哥更是喜得整日將意哥抱在懷中,寵溺得不像話。。。。

小板在信中講了很多家中之事,但很少提及自己,語氣中也沒纏綿之意,丁晉知道這信肯定是妻子拜托別人寫的,她性子靦腆,絕對不會在外人面前吐露女兒相思。而小板不識字,自己寫給他的信也無法夾帶夫妻情事,對于兩地相隔地二人,確是一大遺憾。

正是因為這份家書,丁晉對“御史”萬國俊答應的推舉之事,更為期待起來,如果朝廷準備另行任用自己,這中間便有一個過渡時間,自己便能趕回家鄉,一解思念之苦了。

王謙理解地沒有再繼續詢問他家中情況,轉移話題道:“呵呵,我還沒有恭喜你呢。如果萬大人地薦舉被朝廷采納,你就真要青云直上了,到時候可莫要忘記老朋友。”

丁晉笑道:“此時說來還嫌太早吧?不過先謝過王兄吉言,如果來日真能遷除,晉一定備好水酒,好好宴請于你。。。

說到這里,他忽然想起不妥之處,十分抱歉地道:“慚愧,要說政績,王兄實勝我百倍,晉一直到現在都想不通為何萬大人竟會單單漏過王兄。”

王謙聞言,嘴里發苦酸澀,他又何嘗不想官升三品、仕途得志,如果自己年輕時候能有丁三郎一半的“會做人”,現在也不是落魄到如此境地。想到這里,他有一種欲傾訴的沖動,苦笑道:“青云,莫要為我叫屈了,自己知自家事,有因才有果,我王謙也不是第一次被人打壓排擠。嘿嘿,這次的事情怪不得萬大人,我知道是寧刺史從中做鬼,不過就是為了報復我當年向觀察使古德章大人彈劾他貪賄之事。他數次打壓誣告于我,如果不是李縣君居中周全,我這個空頭縣丞的位置怕早也不保,但王某行事只問對得起天地公義,當年激于義憤彈劾,至今不曾后悔,現在再受一次小人勾當,又算得什么,哈哈。。

王謙說完,縱聲大笑起來,笑聲中雖顯豪邁,但更多的是卻是郁郁困頓不能有所作為的激憤之情。丁晉長嘆:“不做事的勝過做事,多做事的不如少做,我為王兄鳴不平!”

王謙笑畢。似乎心情好了很多,悠悠道:“我之為人行事實不可取,青云,你在這方面要勝我許多,須知這世上本來便沒有什么完全公正地道理。如欲干成一番事業。如我那般固執倔強、不知變通,豈能成功?我頗欣賞你的手段,如果王某年輕十余歲,必定虛心向你請教,奈何年歲虛長雄心不在。現在只想著盡自己的能力。為一方百姓謀些福益。余愿足矣。”

“在公心為民方面,晉又遠遜王兄了,從王兄身上我學到很多東西。獲益非淺。”丁晉發自肺腑地道。

“真心為公又能如何?只知道為民著想,為民做事。連自身都保護不得,他日丟官棄職,一腔抱負也終究不免東流。青云,我但愿你能在行事手段上更加圓潤,以后身居顯貴之后,如果還存有為民之心,不妨多為這天下窮苦的百姓思想一二,你可否答應我?”

丁晉苦笑:“王兄啊,你我坐這這小亭幻想富貴,如讓人聽了還不笑破肚皮?”

王謙大笑道:“鷙鳥將擊,卑身翕翼;猛獸將搏,俯耳俯伏。三郎,你就如同那正在蟄伏的猛獸,只要尋得機遇,他日前程區區在下實不敢仰望啊!”

得“御史”萬國俊向朝廷推舉后,丁晉并沒有選擇坐著等待命運安排,同時,他還加緊聯系另外兩條可能會幫助自己地“上線”。

第一條便是自己地座主新近遷為“兵部侍郎”的竇昭,憑借他的權勢和情面,如果他肯幫忙,丁晉的升遷便是十拿九穩的事情。

在前面提過,竇昭是一位非常愛好名聲地紳士,不過丁晉和他地關系畢竟不是普通人可比,又是頗為欣賞地門生。

丁晉自拜他為座主后,一直是以感恩的態度,每隔一段時間便寫書信向竇老頭問安,向他請教詩詞問題,向他匯報自己的工作政績,若得夸獎,便說這完全是在您地教誨下取得的成績,一直不敢忘懷座師你地教育。

竇昭是一座大山,丁晉從開始便準備進行感情投資,感情投資需要時間,需要耐心,對于這些高高的“上位者”,絕對不能等需要人家的時候才想起來該聯絡下感情了,這等臨時抱佛腳的行為,不僅達不到目的,可能還會取得反效果。

在書信往來的同時,丁晉還讓自己信得過的朋友韓泰出面,幫忙在長安城留意收集一些古玩珍物,然后隔段時間,連帶自己的信件一起交給竇昭。

古玩的魅力加上書信之貼心話,在竇昭不知不覺間,心理已經被潛移默化,只要提到丁三郎,他便馬上想到這個有情義的門生非常不錯,是值得栽培的“自家人”。

人同此理,沒有哪個領導不喜歡提拔親近的“自己人”。

當然,竇昭畢竟還不是“吏部”官員,他所能做得也就是在別人(比如萬國俊)推薦丁晉后,動用自己的能量,在適當的時候,用適當的手段拉一把。若讓他做得更多,丁晉和其關系還差一些。

丁晉思謀的第二條“線”,便是王謙口中的“寧刺史”寧簡。此人乃汾州刺史,別人暗地稱其為“錢刺史”,隱喻他對錢財非常貪婪。如果萬國俊的推舉被采納,朝廷審核欲提拔的官員時,地方刺史的“評價”也是非常有份量的,他雖然沒有“成事”的權利,但絕對有“壞事”的能力。

王謙五年前也正是因為在“刺史府”任職時,得罪于當時任刺史府“錄事參軍事”寧簡(相當于“州主簿”的官員)),結果被其刻意打壓,數年不得升遷,可知此人除貪財外,性子也是睚眥必報,記仇得很。

還好,丁晉任職期間,和他沒有矛盾沖突,只要對方貪財,便用金錢開道收買他。不過送禮的手段可是必須講究得很。

丁晉對于收買錢刺史非常有信心的原因是,他有一個優勢:李翱的侄子無忌,和寧簡非常熟,有了熟人當中間人,錢刺史這個狡猾謹慎的家伙,也才敢收取自己的貴禮。

否則,你就算再有錢,別人不知你底細,這禮又怎么送得出手?這是個非常關鍵的因素,這世上想送禮、想巴結的人很多,但大部分卻找不到門路,迫于無奈只得人托人、臉托臉,轉了幾道彎才把禮送出去,眼睜睜讓中間人吃去了許多的回扣,最后得到的效果還未必佳。

有李無忌這個熟人在手,謹慎的丁晉還是未敢一開始便輕舉妄動,他先采取了試探的做法。

由無忌帶著自己,隔三差五便去到寧刺史家中,送上一些小禮物,禮品不拘一格,包羅萬象,吃喝拉撒衣食住行應有盡有,反正就是五花八門生活需要,只是價值不太貴重。這番試探送禮,并不說明所求之事,只是看看寧簡反應,見對方每次都收下,這行動便算成功了。

試探行動,雖然只是小打小鬧,但也要注意送禮基本原則。在第一次的時候,無忌直接便欲將丁晉帶到寧簡處理公務的辦公室,丁晉忙阻止了他,無忌疑惑,問其故。

丁晉解釋道:給人送禮千萬不要提著禮品往辦公室里送,這乃是送禮大忌,即便是送到家中時,也要注意一定要避開不相干的人,避人耳目,這是為領導著想。無忌郁悶,他和寧簡熟得很,向來不無拘束,以前幾個朋友求他幫忙向刺史引見,也是帶著人和禮物便直接到刺史府,根本沒有丁晉所講的這些顧慮,不過他感激佩服丁晉,所以也便聽從他的建議。

后來再送禮時,兩人便送到寧簡內宅。讓無忌苦惱的是,丁晉在這方面的講究非常多。比如,每次登門,兩人都要穿戴得非常整潔;在寧簡面前,丁晉的言行舉止很是謙恭;無忌暗地提醒過他數次,寧簡是自己的老朋友,不要太客套,丁晉總是不聽,還好脾氣地勸告無忌也學著自己,要對寧簡多些尊重。

還有兩次,正好趕上寧簡還沒退衙回來,無忌便要在寧府停留等待,丁晉不同意道:內宅頗多女眷,咱們并不適合長時間逗留。于是,對出面招呼他們的寧夫人說了告辭的話,便拉著無忌出府。

無忌一路上還念叨個沒完,丁晉耐心地給他解釋,這些該注意的事情雖然非常微小,一點一滴不引人注意,但是如果積少成多或者長期久往,必會引起對方的反感,違背了送禮的基本目的,到了此時,你就不是佛前燒香了,簡直就是佛頭著屎,結果只能適得其反。(,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上一章  |  宦海風流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宦海風流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