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宦海風流

虎膽縣令 第十五章 案消云散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0-08-31  作者:天堂發言人
第四部虎膽縣令第四部虎膽縣令第十五章案消云散

丁晉正欲聽鐵良臣講個明白,他卻住口不言,轉移話題道:“本官現在回答你的問題:孫回謀逆不法之罪雖然已經定性,但整個案子還沒有最后結論,我也沒有權利定案,不過案情大致已經清楚,還有些小細節,需要丁大人你的配合。醉露網”

丁晉松了口氣,又覺得若有所失,不過鐵良臣所說之言應該不假,這件案子雖然說小不小,說大其實也不大,但暗中牽扯的東西恐怕并不是鐵良臣一個“員外郎”能做得主的,最后,結果如何,還是要請示朝廷大佬的意見,他的任務應該主要還是調查和安撫。

“鐵大人要讓下官做什么,但請直言,晉必定盡力為之。”丁晉誠懇地道。

“丁大人不必緊張,本官只是欲詢問與案件有關的幾句話,希望你能據實回答。”鐵良臣呵呵笑道。

丁晉點點頭,鐵良臣拍拍手掌,房門打開,兩名侍從手捧筆墨信箋走了進來,鐵良臣吩咐他們隨行記錄,然后面對丁晉正色問道:“丁縣令,本官第一個問題是,你為何要仗責孫回?應該不是私怨報復吧?”

丁晉愣了一下,頗有些不適應鐵良臣“變臉”的速度,然后干脆地回答道:“下官上任后,發現孫回之輩為非作歹、徇私舞弊,種種不法行為已搞得文裕縣內天怒人怨,于是嚴厲責問于他。結果此人囂張跋扈、喪心病狂。竟然猖狂至毆打本官。我身為本縣之長,身負朝廷重責,如果連一個屬下都無法馴服,又如何有能力管理一縣百姓?再者,孫回囂張。竟以下犯上。當堂襲擊上官,我個人受辱事小,朝廷權威喪失是大,于是憤怒下,當場仗罰于他。卻沒想到這人平日自命英雄好漢。卻幾棒下去就死掉了。”

“幾棒?”鐵良臣著重強調了兩個字。然后問道:“丁大人可否準確說下,孫回到底受了多少仗?須知這便是此案地關鍵,如果孫縣尉受了幾仗便死去。恐怕便是行刑失誤致死,并非丁縣令之過。”

丁晉有些搞不懂鐵良臣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一是,自然今日他的主要目的是詢問自己有關案情,那為何之前要單獨和自己說了半天話,還親熱地敘了舊;二是,鐵良臣先前提醒自己被人做了槍手,顯然他對其中內情已經了解許多,現在又為何對一些問題明知故問;三,鐵良臣剛剛說的話,似乎是有意包庇自己,幫助自己洗去故意殺死孫回地嫌疑。

丁晉能感到鐵良臣是在暗中向自己表示“善意”,但他為何對自己如此維護?難道只為一個間接地友人關系?

丁晉雖然在政治上還遠遠談不上成熟,但也不會幼稚到認為單憑一個“交情”,就能讓鐵良臣在如此重大的問題上,不顧后果地維護自己。那么,鐵良臣到底是因為什么原因要包庇自己?還是,這個人又在裝作演戲,意圖迷惑自己來實現更大的陰謀?

丁晉不能不防備鐵良臣會“陰”自己一把,在這個危險的時期,他絕對不能犯一點點可讓別人把持的“錯誤”,所以,不管鐵良臣是不是在裝作,他決定還是按照之前地思路應對。

“鐵大人,下官清楚記得,當時打了暴徒孫回二十九仗,雖然責罰是嚴厲了點,但換作一般人,并不會致死,所以大人所說可能是行刑誤死,也可以這樣講。孫回之死,是一個誰都不希望見到地結果,如果他未死,所有內情都可以很快查明,也不用勞煩鐵大人千里奔波親自主持調查,因此,下官覺得自己實在是有很大過失。”丁晉鎮定地說道。

鐵良臣不置可否地點點頭,又問道:“丁縣令,既然你查知孫回橫行不法、恣意妄為,為何不及時向刺史府袁大人稟報?又或者是袁大人未受理?”

稟報有用嗎?如果有用,前面幾任縣令可能早就將孫回“法辦”無數次了。當然,丁晉不能在此場合指責袁頌地昏庸和不作為,自己的困境都還沒有解決,又怎能再樹強敵,和袁頌糾纏不清;再說,將自己的無能轉嫁為對上司地指控,可是官場的大忌,即便你不是真地無能,別人也會覺得你不是一個可堪重用的人,名聲傳出去后,還有哪個領導以后敢用你?

丁晉臉上浮起憤怒的表情,義憤填膺地道:“鐵大人,你實不知孫回此人的霸道囂張,下官曾數次寫就公文,欲向袁刺史彈劾此人不法,結果卻被其爪牙知悉,孫回賊子竟闖入簽押房,強行撕毀公文,喪心病狂、無法無天到了極點。”

無論什么時候,把狗屎推給不會說話的死人,都是最安全且皆大歡喜的的做法。

鐵良臣理解地點點頭,嘆道:“看來丁大人上任這短短兩月間,實在不容易啊。這些情況,我定會向朝廷匯報,以昭丁大人之委屈和孫回之跋扈。”

“下官萬萬不敢稱之委屈,但求能為黎民百姓做些實事,雖死無憾。”丁晉正義凜然地說道。在和鐵良臣接觸的這半天時間,他覺得獲益良多,起碼演戲裝作的功夫,加深了一層。

鐵良臣撫掌贊嘆:“本官果然沒有看錯人,丁縣令確實是一位能為社稷百姓赴湯蹈火在所不惜的好男兒。”

鐵良臣的兩名侍從,應該是這些“正義”的話聽得太多了,既沒有露出感動涕零的表情,也沒有表現出任何肉麻嘔吐不適癥狀,神情嚴肅,猶如不會說話、不會思考的木頭人般,安靜地記錄著。

“丁大人。現在本官可以告訴你馬縣丞到底去了何處。”鐵良臣緩緩道。

其實丁晉心中已經有了一點猜想,但還是裝作迷惑地道:“敢請鐵大人指教。”

“呵呵,丁大人你恐怕萬萬想不到,馬縣丞乃是去了長安城,但他并不能算是棄官而逃。此案之中。應該說馬致遠大人立下地功勞還是很大的。”隨著鐵良臣低沉的話語,緩緩道出馬縣丞的去向。

原來,唐縣令突然暴斃后,“縣丞”馬致遠暫代了縣令之職,但是他剛上任。便收到“縣尉”孫回的重金行賄收買。其中還夾雜著數次威逼利誘地經過。馬縣丞既不想當傀儡又不想跟隨對方同流合污。但是同時他又懼怕對方地勢力和報復,于是便悄悄逃離文裕縣,西上京城狀告孫回一伙(馬縣丞手中掌握著孫回謀害唐縣令的一些罪證)。

馬致遠的運氣還算不錯。他的訴狀很快被大理正仲源大人受理,馬縣丞狀告孫回謀害上任縣令、肆虐文裕百姓、密謀私藏兵器等罪。引起了“御史大夫”丘度的重視,丘度是顧命大臣之一,又是副宰相,他重視地事情,當然就是大事,誰都不敢輕視疏忽。

巧合地是,此時,又正逢并州刺史府發來公文,說文裕縣新任縣令丁晉竟然將縣尉孫回打死及隨后發現了孫回有謀逆之跡。這兩件碰在一起又互相關聯地事情在朝堂中立馬引起了激烈的爭論,最后,宰相竇剛力排眾議,決定徹查此事,這才將辦案能手“刑部員外郎”鐵良臣派來文裕縣巡視查案。

鐵良臣這么一說,丁晉也就明白了許多迷惑,有馬縣丞告御狀和自己收羅的如山鐵證,孫回地罪行是鐵板釘釘絕對無法改變的事情。現在,大概唯一剩下地麻煩,就是朝廷的那些權貴們,可能還沒有統一了對自己的處置意見,關鍵的關鍵,就看鐵良臣最后向朝廷匯報的案情結論,對自己是否有利了。

鐵良臣會幫自己嗎?

那一天,鐵良臣詢問了丁晉許多案件中的細節,這套程序下來,再嚴苛的人,也無法從其中抓到鐵良臣任何徇私、包庇的把柄,只是感覺隨著他的詢問漸漸完成,案情之中,丁晉完全成了一個正直、勇敢、敢作敢為而又受盡排擠、侮辱的有為官員。

丁晉不知道他為什么幫自己,直到又過了幾日,案件正式完結,鐵良臣向朝廷發出公文后,兩人一次偶然的碰面閑談,鐵良臣有意無意地說:竇相很看重年輕有為的人才,這次如果丁大人能洗刷嫌疑,希望能繼續為國盡心盡力,早日成為朝廷之棟梁。

鐵良臣口中的竇相,就是第一顧命大臣、“中書令”竇剛,丁晉不知自己這個芝麻小官何時被此人知道,直到從韓泰的書信中得知竇剛乃是自己的座師“兵部侍郎”竇昭的堂兄后,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

雖然鐵良臣并沒將案情結論告訴丁晉,但他很快便從韓泰的書信中得知鐵良臣的結論為何如。而知悉竇剛和竇昭的關系后,鐵良臣的匯報公文會明顯傾向自己,丁晉也就沒有多少可驚異的了。

總之,一切都向好的方向發展,鐵良臣的結論,雖然不一定是最后定論,但畢竟調查人員的第一手材料是重要的一筆籌碼,就算朝中有人再不滿意自己,也不可能憑空顛倒黑白。

從韓泰的書信中,丁晉知悉竇昭此次出力甚大,韓泰甚至說,雖然自己等人都有托關系幫忙,但如果不是竇大人從中費力周旋,只怕情況極為不妙。因為,朝中頗有幾位平日和竇剛一派不對眼的官員,朝思暮想著便是抓到對方一點麻煩,雖然丁晉不是竇剛提拔的親信,但畢竟為竇昭的門生,揪出蘿卜帶出泥,就不信丁晉和竇剛沒有一點牽扯。

丁晉看后,實在是哭笑不得,這些大人物可確實是冤枉了自己,他倒是想和宰相竇剛有些關系,關鍵是人家根本不會瞧得起自己這個既沒有靠山基礎,又沒有多少官場人脈的菜鳥芝麻官。

對于竇昭出乎意料的全力幫助。丁晉感到意外地同時也很是感動,不管他是愛面子也罷(不希望自己推薦的人出問題,同時也可能是惱火有人竟然不顧自己的老面子打擊自己門生),還是真的對自己存有一些情義,丁晉都非常感激。

信中。韓泰雖然沒有說什么自夸的話。但朋友知心,丁晉清楚他這次肯定為自己出力不少,也許,竇昭地全力以赴,便有韓家地一部分功勞。

丁晉很感慚愧。在和韓泰成為朋友的幾年中。總是自己勞煩人家的地方太多。而能夠幫助對方的地方實在太少太少。雖然,他已經竭力在避免相互之間的極度不平衡,比如。勤寫信聯系問好、土特產品定時饋贈、介紹拉攏可能對韓泰仕途起到作用地友人等等,但是。這種不平衡地關系絕對不能持久,否則再真摯友愛地朋友,最后也會分道揚鑣。

讓丁晉感覺振奮的是,韓泰還提到,這次“殺孫風波”中,朝中還有幾位朋友為丁晉仗義執言。“御史”萬國俊大人、“左諫議大夫”王常王老等故舊新朋,都曾暗中出力,希望盡自己的微薄之力,保全丁晉。

當然,各人能力有限,交情有限,不可能指望人家為你費盡心力、肝腦涂地,不過他們能說上幾句“公道話”,不僅增加了一分輿論影響,更是對丁晉自信地肯定,證明他曾經實行的“廣結善緣”地策略是正確的,讓丁晉最近頗受打擊的心理好受了許多。

朝廷的圣旨,足足等了一個月,才終于下達,只分析下這這其中耽擱的時間,便能感覺出朝堂上爭論不休的局面是如何緊張激烈。

不管如何,圣旨終于下來了。成竹在胸的丁晉不怕圣旨有不好的消息,怕得就是圣旨不來。因為,孫回的種種滔天罪行已經成為自己最有效的保護傘,朝廷不可能對自己處置嚴厲,但如果有心人硬要將此案拖延不決的話,自己現在可是待罪之身,實在耽誤不起,這才是丁晉最怕的。

圣旨的大致內容,早在預料之中,事實上,這段日子,丁晉和等的更不耐煩的“欽差”鐵良臣幾次接觸攀談后,已經對朝廷有可能的判處做了詳細的分析。

果然,圣旨對孫回等涉案人員的判處,基本沒有超過丁晉的預料,大部分的罪行,都推在了死人身上;牽扯進來的一些官員,抓小放大,只嚴厲懲處了張忠之類沒根沒基的些許小官吏;而像孫回之兄“汾州都尉”孫歸、上任并州刺史現在擔任“賀州采訪使”的葛晉槐之輩嫌疑極大者,卻只冠了個“縱容親屬”、“檢下不嚴”的罪名,革職了事。

而如那些更高級的官員,圣旨里連提都沒有提。比如丁晉審問劉疤子時,曾據他的招供,懷疑現在的“兵部侍郎”陶大翼,在“尚書”郭解被刺一案中,有很大的嫌疑。丁晉雖然沒有告訴其他人,后來劉疤子也死了,但是“捕頭”崔九這個知悉更多內情的人,為了躲避文裕縣的抓捕,后逃到了并州刺史府歸案。聽說袁頌和鐵良臣也都分別審問了崔九,但是卻沒有了下文。

圣旨的處罰名單中,“并州刺史”袁頌也受到了波及,他雖然上任刺史不到一年,但也需要負擔一部分“檢下無術”之責,又,在事件發生后,毫無作為,被認為不適合擔任“州長官”的重要職務,于是被罷免了刺史,分派到嶺南一個偏遠之縣擔任縣令。

對于文裕縣官吏的處置,朝廷似乎不欲大動干戈,雖然許多人在孫回的罪行中或多或少扮演了助紂為虐、同流合污的角色,但是除幾名為首者及大惡者外,圣旨中只是以“忠直”、“果敢”、“為民”等思想訓斥了眾人一頓,讓他們繼續擔當職務好戴罪立功。

唯一例外的是倒霉的“膽小鬼主簿”崔斯立,也許是因為其身負重要職務而絲毫沒有起到監督制約的作用,實為“不作為之罪”,因此警告性地罰了他半年俸祿薪水,并點明:暫時留用以觀后效。

崔斯立沒有絲毫失落的情緒,他覺得很滿足,之前,他已經做了丟官失職地更壞打算。如今能保全功名,已經算是非常高興的事。當然,他也知道,丁晉曾為自己向御史鐵良臣說了很多好話,并將打死孫回后。縣署事務能很快回歸正常秩序的功勞大半給了自己。這讓他很慚愧、很感動。

受處罰的人,還有一連串名單,因為這些人涉及在孫回的多樁案件中,又沒有在前文出現,更加上這些人。下至凡夫走卒。上到公卿大夫、縣令州尊。要一一點出實在太過唆,因此暫時略過不表。

說完責罰名單,再說獎勵人員。孫案之大。牽連甚廣,能理清此案并沒有出大地簍子。為其費心出力地人當然不少,按說應該獎勵甚大。但畢竟這個案子解決得實在是不夠光明正大,其中內幕勾當無法細說,暗地的齷齪交易多不勝數,該獎勵的不能獎勵,不該獎勵的卻明面上好像需要獎勵,如果獎賞豐厚、大肆張揚,恐怕不免又是一場風波,于是最后干脆只特定獎勵幾個無法不獎勵的人員,其他地人員,一律不予列入名單。

這幾人中,頭一個當然是“御史”鐵良臣,千里辛苦來審案,做事也是滴水不漏,辦得妥妥當當,案子結論雖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但畢竟符合大部分人地利益,不獎勵他實在說不過去。于是,給了個“文裕縣公”地虛爵,賜了些錦緞美帛、金銀財物,至于職務,此人回朝后,必定將有一番如意升遷,按其不過四旬的年紀,未來仕途大有可為。

第二個人是上京告狀的“縣丞”馬致遠,圣旨里只是大大褒獎了他一番,賜了些綾羅綢緞,并沒有說職務安排,但按照此人一直留在長安城沒有回文裕縣地情況來看,此人應該是另行任命了。

“田曹”索秀玉在制服孫回過程中立有大功,隨后又為穩定本縣局勢出了大力,更加上其曾經在孫回得勢時,便勇敢地和其作對(其實是被人家欺負毆打),這就是政治上沒有“污點”,因此,因功被遷為“縣丞”,級別升了三級還多,這也算是對他冒險投機精神的回報了。

王氏兄弟,親死孫回,得報義父大仇,本沒有其他奢望,卻沒想到圣旨也有獎賞,兩兄弟中,哥哥王三升為法曹;弟弟王五升為五班差官(管理眾衙役)。雖然都是比芝麻還小地胥吏,但也讓一向嚴肅陰郁的兩兄弟,露出了難得的笑容。

此外,比如韓老柴、溫靜等人,各有獎賞,都是些財物賞賜,不過這也比丁晉要強得多了。

按理,丁晉乃揭開孫回不法罪狀之最重要人員,也是其制服了為首之犯,本該重獎,但是,他打死孫回這一點,還是被人做了文章,拿住不放。

幸好,丁晉收拾孫回時,那一酒壺并沒有算白砸自己。以下犯上,實乃官場大忌諱,也是尊卑社會的大忌,既然沒有人能證明丁晉會自己砸自己,那這份糊涂帳當然無可辯駁地要落到孫回頭上。而你既然將人家長官的腦袋都砸破了,打你幾下出出氣,總不算太過分吧?

唯一過了的就是,丁晉竟然將孫回打死了,就算是刑罰失誤致死,那也是“失手之罪”,這事要放在現在,絕對是個不輕的罪刑,非坐牢不可。幸好,周承唐髓,整個社會文化,體現出來的便是一種無所畏懼、無所顧忌的大氣派,忌諱的是人品窩囊,欣賞的是敢作敢為。

因此,對丁晉這個最有爭議的人物,朝廷大佬們的結論是:功過相抵,繼續讓其擔任他的文裕縣令職務。

對于這個處置,丁晉也非常滿意,這已經算是他預料中最好的結果。他甚至想過,自己可能會被連貶數級,打回原形繼續做他的主簿。

如果是那樣,沾了被貶的“污點”后,自己以后的仕途可能會更多磨難艱辛。但是丁晉不后悔,即使是在最危險、最緊張的時候,他都對自己打死孫回的事,沒有悔意。而這,不是說丁晉認為自己的做法是完全正確的,經過這段時間的殘酷歷練后,丁晉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在官場智慧上,存在著極大的不足和經驗缺乏,孫回事件中,很多方面自己沒有設想周全,很多地方沒有做得完善。

但這些不應該成為后悔的原因,在做一件事時,你不可能知道以后發生的種種,不能因為顧慮以后或許會出現問題,就膽怯地不敢去做,這時,就要考驗你的魄力和勇敢。

也許,有時候,魄力和勇氣,比謀略還重要。一件不可能的事,你要去做了,可能便會成功,如果丁晉沒有選擇收拾孫回,那么現在的結果又會如何呢?

結果當然誰都不知道,因為丁晉沒有選擇“退讓”,所以我們的故事只有一個結局:多年后,本地流傳一個“虎膽縣令”丁晉嫉惡如仇,打死惡霸“孫王八”的精彩故事。

上一章  |  宦海風流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宦海風流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