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宦海風流

虎膽縣令 四十九章 故事再次繼續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0-08-31  作者:天堂發言人
第四部虎膽縣令第四部虎膽縣令四十九章故事再次繼續

第四十九章故事再次繼續

“阿爹,阿爹,抱,抱。”

一個戴著繡有虎頭花紋的“搭耳帽”,身穿小皮袍的四五歲小男孩,張著肉肉的小手,向小亭中正沉思著的年輕人跑去。

這個年輕人身穿淺綠色七品官服,腰間一條銀帶,上并九,系著縣令魚符色袋,面色堅毅,目光憂憂,正是文裕縣君丁晉。

“勉兒,跑慢點,別摔著嘍。”

沉思中的丁晉回過神,滿面笑容地看著小孩邁著還不是太穩當的步子跑來。這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正是他和鄭小板的兒子,小名“意哥”的丁勉。

小男孩笑嘻嘻地跑進亭子,一頭栽進父親寬闊的懷里,然后,抬起頭來,睜著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撒嬌道:“爹爹,抱抱勉兒嘛,勉兒好久沒有見到阿爹了。”

丁晉哈哈大笑著,抱起兒子,用力舉了舉,感覺兒子又重了不少,小孩子長得真快,自己不過去刺史府公干半個月,意哥已經又長高些了。

“乖兒子,你娘親怎么沒過來?”丁晉剛剛從刺史府趕回,因為有些心事,所以沒有去后面自家院子,徑直來到這小亭靜坐,尋常情況下,妻子早應來迎接自己才是。

意哥一副可愛的表情,皺著眉頭思索了下,然后道:“娘娘,吐,吐。眉姨說她要給勉兒生小弟弟。”

丁晉聞言,又驚又喜,意哥雖沒有說清楚,可也能聽得出應該是妻子又有喜了。興奮下,心中煩憂之事早拋之腦后。抱著兒子快步走向后院。

途中。碰上了“縣丞”索秀玉,按照國家制度,地方政府地主要官員及其家屬,都要居住在縣署府內,所以兩家人辦公、生活都在同一個大院。真正是低頭不見抬頭見。

索秀玉一見面。便拱手做喜狀。笑道:“恭喜大人,府上又要添新丁了,愿大人子息旺盛。多子多福,哈哈。”

因為索秀玉的妻子王眉。正是意哥嘴中親熱的“眉姨”,所以丁晉并不奇怪他如何會得知此事,幸好此時禮教并無后世嚴防,親近友人之間談論這個實屬尋常,丁晉高興地謝過索秀玉,兩人簡單聊了會這趟去刺史府的情況,然后辭別他,進入屬于自家的院落。

丁晉剛進門,一頭撞上正要出門地妻子,小板明顯經過一番細心地打扮,身上穿著精致的“訶子裙”,臉上畫了黛眉,薄施脂粉,盤起的長發上插了一枚“步搖簪”,這是一件金鑲玉步搖,上端像漂亮的蝴蝶雙翅展開,鑲著精琢玉片花飾,下面又分垂了兩條珠玉串飾。

一剎那間,丁晉甚至覺得自己姿色平平的妻子突然漂亮了起來,他笑道:“這么急,要去何處呢?”

小板注意到丈夫明顯用一種欣賞地眼光打量自己,臉上一紅,低頭道:“剛聽聞夫君大人回府,妾稍事整理一番,本待去迎你,沒想夫君已經回來了。”

看著妻子不自然地羞怯神色,丁晉暗嘆一聲:小板什么都好,唯獨性格內向卑弱,自己兩人結婚這么多年,有時還顯露羞怯難堪之態,不說比之索夫人王眉之大方豪爽,就是這衙內眾官吏之眷屬,也多有不如,在平日自己地交際應酬上,難得有所助益,不免有些遺憾。

不過這個念頭只是一瞬,便消失無蹤,丁晉對妻子之情,一半是感激一半是感動,古有義士不忘“一飯之恩”,丁晉又怎么能忘記當年妻子全家對自己上京趕考的幫助?再說這么多年,妻子操持家務,養育稚兒的辛勞,他又怎能不無感動?

丁晉拉起妻子地手臂,溫柔道:“你我夫妻二人不必如此客氣,快進屋吧,外面天冷。”說著,拉著小板進入溫暖的屋子。

這一年地冬天,并州境內異常寒冷,這對于故鄉在南方的丁氏來說,尤為不適。幸好,上位者自然有上位者的待遇和享受,身上穿著棉襖、暖袍,屋中生著火龍、炭爐,嚴冬的寒氣,也便無法侵襲。

溫暖的屋里,丁晉陪著妻、子說了會體己話,話題自然轉到了小板的身孕上,小板羞紅的臉上蕩漾著即將再為人母的喜悅光輝,輕聲道:“已讓郎中把過脈,卻真是有喜了…”

“那可真要好好注意身體了。明日我吩咐下人去為你買點滋補之物,家里的事,你也不要太操心,我和二嫂嫂說一聲,讓她幫忙多留意著點,切莫因些瑣事傷了自己身子。哦,干脆再請一個麻利的小婆子幫你照顧意哥,他太淘了。”

丁晉柔聲叮囑著妻子,他本來不是嘮叨之人,但小板性子柔中帶倔,很可能當下答應自己,過后依然故我地操勞家事,丁晉不希望她太過疲累。

“恩,一切隨夫君做主。”

小板喜歡聽丈夫絮絮叨叨,她雖然總是覺得自己很愚鈍很笨,但還是聽得出丈夫話語中的關切、細致之意,就算這些話沒有任何意義,她也喜歡聽,只要丈夫能像現在這樣陪著自己和兒子,一家人,烤著火爐,溫馨而陶醉。

可惜這樣的日子很少很少,夫君總是很忙,小板心中并不是委屈,只是有時看著他因為休息不佳而憔悴的臉龐,她是既心疼又憐惜,怎么還能再給他增加一點負擔?

這日,丁晉在“縣令辦公室”簽押房處理完當天的公務后,忽然對旁邊伺候著的“秘書”凌懷道:“水合(凌懷字)。你將黃龍二年南胡鄉馮氏爭繼產地那樁案子的卷宗取出來。”

凌懷就是前文提到過的“戶曹”溫靜的表弟,被其兄推薦后,丁晉試用了一段時間,覺得這小伙子確實不錯,機靈聰辯。公事嫻熟。遂提拔為自己的“親吏”,雖然依舊是胥吏身份,論地位在縣署中可沒人敢小瞧。

凌懷跟著丁晉,已經兩年有余,這個人很聰明。尤其是記憶力超人。丁晉只說了某某案。他便能憶起案子地來龍去脈和最后情由,從來不出差錯。

馮氏繼承案?不是已經結案了嗎,當時記得被告和原告都服從審判結果地。怎么大人又要提起此案?凌懷一聽,便奇怪地問道:“大人。此案已結,難道另有曲折?”

“恩,麻煩!”丁晉伸展了一下疲憊的臂膀,皺眉道:“原告不知受何人慫恿,又將此案控到了刺史府歸大人堂前。”

提起這個“鬼刺史”,文裕縣署諸人,無人不頭疼,不過凌懷記得本縣好像很久沒有被刺史府刁難訓責了,難道又出了什么變故?于是,他關切地問道:“難道歸大人因此案又忿怒本縣?”

丁晉搖搖頭,如果是這樣倒還好辦,關鍵是歸登來不僅沒有因案件反覆而訓斥自己,甚至這次見面時,還倍加親熱,要知一般遇到這種案件,領導們雖然會覺得麻煩,但也不得不接手處理,畢竟能將狀紙捅到刺史府,就說明原告家里肯定是有一定能量的,不能視為尋常愚鈍百姓隨意對待。

可是,歸登來卻將此案又發給了文裕縣處理,這就顯示出了不同尋常的信任和袒護。因為,如果文裕縣再處理不好,誰也不敢保證這家原告不會將案子再告到更上面的領導那里,就是上京告御狀,也不是沒有過先例地。

能得到領導如此重視和信任,本該高興,丁晉卻因此煩惱,不是因為案子地麻煩,這樁案子地情由并不復雜,自己的原判也是在情在理,縱然原告再胡攪蠻纏,他也有十足的把握駁回對方地訴狀,他為之煩惱和擔心的,卻正是歸登來表現出來地信任和親熱。

這樣的親熱,已超過他刻意要保持的距離界限,如此的信任,他卻沒有一點興趣“報之以桃”。丁晉以前曾煩惱如何和上司保持良好的關系,現在卻發愁如何拒絕對方的“拉攏”。

凌懷見丁晉沉默不語,不敢多言,徑直去尋卷宗。說實話,縣令大人平日雖溫和有禮,也很少動怒,但縣署眾人甚至包括幾位官佐,都有些懼怕于他,要講具體原因,卻又說不上來,這大概就是古人所說的雷霆無聲動于九天之上的威嚴吧。

凌懷邊想著心思,邊利索地取出卷宗,輕手輕腳放到正沉思著的丁晉面前。

罷了!不去多想它,現在最重要的是將工作先做好才是,丁晉收拾心神,翻開卷宗,將案情一一和凌懷細細研討。

案子說的是,當地有一戶大姓馮氏,家主馮某沒有兒子,本宗兄弟中也沒有合適的侄子可以來繼嗣,于是他生前就將一個姑甥過繼過來為繼子。馮某去世后,繼子就順理成章地繼承了他的全部家產。可是后來同鄉另一個姓馮的前來爭繼,說是那個繼子既不是真正的馮家人,又不是土生土長的本鄉人,沒有資格繼承馮某的財產,應該是由自己的兒子來繼承。

當時,兩家人鬧得不可開交,爭執到了文裕縣衙,丁晉審問緣由后,判決這個半路殺出來的姓馮的敗訴,財產還是歸繼子所有,這叫“尊重死者遺愿”。

這份判決,有理有據,當時原告也無法舉出明確的由他兒子繼承的證據,于是在官威下,只得偃旗息鼓,不再糾纏,可是卻想不到事隔兩年后,他們竟然又暗度陳倉,偷偷將案子捅到了刺史府。

這次,姓馮的原告收集了自認為很扎實的證據,他們從老掉牙的一本《族法中找到這樣一條說法:異姓不得為嗣,就是說不得以異姓為繼子。原告認為繼子不姓馮,所以應該由自己的兒子來繼承屬于馮氏的家業。

丁晉分析完案情后,知道解決這個案子的關鍵是必須要使雙方將來沒有繼續“上控”的理由,既然原告以《族法中的東西作為論據,那么自己必須找出更權威的證據來反駁對方。因此,丁晉吩咐凌懷找來本朝關于律法、禮儀、制度、天子詔言、儒家名典等等有關方面的書籍,然后兩人呆在屋子里,連續三天三夜翻閱尋找論點,終于在一份思宗皇帝和理學大家范炎的對話式記載中找到了有利的證據。

當思宗皇帝就有關“親屬”的含義詢問范炎時,范炎做了權威的解釋:“親重同宗,同姓不宗,即與異姓無殊”。皇帝點頭大表贊同。

丁晉以此論點駁回了原告的上訴,判決為:爭繼者雖然姓馮,但與死者不同宗,按照“同姓不宗,異也”的原則,也就可以視為異姓,沒有任何繼嗣的優先權;而已繼的姑甥雖是外姓,卻是馮某“所親所愛”,自己親自選擇,且馮某同宗親屬均無異言,作為繼子是合法合情的。原告雖以“族法”為證,但“天子法”甚于族法,因此,外人馮氏不得再來爭繼!

這個判決宣布后,馮氏沒有了繼續上控的理由,如果還要上訴,那就是質疑思宗皇帝的權威,為了一些財產,干掉腦袋的事情,怎么想怎么不合算,于是便徹底熄了爭執的念頭。

反復數次的案子,終于是圓滿解決了,可是丁晉面臨的難題還沒有完美的辦法解決,歸刺史更加欣賞丁晉的才能,于是,想出來個“卑鄙”的辦法硬要逼丁晉表態。

上一章  |  宦海風流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宦海風流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