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宦海風流

第五部 尚書省內 第十五章 保密法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0-08-31  作者:天堂發言人
第四部虎膽縣令第五部尚書省內第十五章保密法

第十五章保密法

“泄密事件”,在眾大臣的“不合作”手段下,以丘度的失敗、國家律法的妥協告終。ZUILU.neΤ面對到處都是反對的聲音,即便丘度手下的御史、諫官們,也看清了背后的本質,無法再有膽量和長官保持同樣的勇敢步伐,他們以“和稀泥”的手段,調查審理了幾件“泄密案”,參劾了幾個無關重要的小魚小蝦,然后就草草收場。

丘度的反擊,不僅沒有傷及假想中的敵人,還為自己樹立了無數真正的敵人,面對這種失敗到極點的“戰果”,丘度照樣無心戀戰,倉促地清理了幾個雜毛小魚,便結局收場。但是,他挑起的這番政治斗爭,卻帶來了一些當事人原本都沒有想到的“副產品”。

第一個,就是丘度這番肆無忌憚的行為,完全撕破了“顧命七大臣”之間,原本還遮遮掩掩的“和睦”、“和平”面紗。似乎是從丘度的瘋狂行為中,大家突然之間有了頓悟:原來,別人時刻存著要打到自己的想法啊!也許,就是從這份“幡然醒悟”起,重臣們的斗爭開始激烈化、殘酷化。

第二個帶來的“副產品”是,保密律令的完善和實施。在“泄密案”之前,帝國上到中樞政事堂,下到地方縣署衙門,并不是太重視對政府公務公事的保密。雖有律法規定泄密者要受刑責,但一方面律法中定義泄密非常模糊。另一方面對泄密者如何處罰也沒有具體地標準。

就如同丘度彈劾的這幾起泄密案,本來陸琛所泄露之事根本無足輕重,如果有具體的量刑標準,最多也是仗責一番,而陸琛卻因為對未知刑責的恐懼而自殺;丁晉的同榜翰林學士陶翼。“泄密事與大臣知”。雖也算不上重大地事情,畢竟關系朝廷還未公布地政令,按照事情的性質來說,怎么說也是難逃其咎,可是因為他被天子賞識。最后論了個“本官降一級”的輕微處分。雖然在這次事件中丟盡臉面。畢竟還是保全了身家性命,算是難得的造化了。

陸琛和陶翼,同樣是“漏泄”。有的降官而止,有地則送性命。可見量刑上并無定準。案件過后,便有官員上奏,稱“保密律法”必須盡快完善,一方面是杜絕此類事情再次發生,另一方面也是給有關刑獄部門一個具體地量刑標準,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治理國家,沒有完善地律令可不行。(萬卷屋)

這個建議,很快被天子和宰相們采納,于是,雖然他們剛剛才潛規則了丘度本屬正義的清算泄密者行為,卻是很快促成了帝國第一部完善的“保密法”地出臺。

這部“保密法”,和丁晉大有關系。話說,自尚書省的“陳咸泄密案”發生后,省內地氣氛便處于一種異常緊張的氛圍中,及至丘度將泄密事件越搞越大,不提朝廷上下官員們惶惶不可終日的境況,尚書省這個風波“起源地”中的官吏們,更是人人神色肅穆,每日如臨薄冰,行事說話一個個都是小心謹慎、戰戰兢兢,生恐這股肆虐的風暴牽連到自己。

丁晉所在的“第六房”同樣如此,雖然每日有幾十人在其中辦公,但是空氣還是像死了一樣沉寂,大家整日緘默不語,就連同僚之間的正常交流、溝通都很少有,過了些日子,丁晉直覺不能再這樣下去,否則必會影響本部門的處理公事的效率。

于是,丁晉在本曹為所有人員開了一場“訓導、學習、動員大會”。

訓導,就是嚴矚眾人在外面管好自己的行為,禁止一切泄露之事,他總結為一句話:不該說的不說,不該問的不問,不該看的不看,不該傳的不傳。

學習,就是學習丁晉親自為本曹編制的“保密守則”,主要有六點:第一條:管好自己的嘴巴,嚴守保密制度;第二條,不在私宅撰寫文件,草稿也在禁止文件之內;第三條,辦公過程中,盡量用筆代嘴,避免被其他人聽到,且同僚之間不要打聽其他同僚經辦的事情;第四條,回避制度,如公文涉及到的有關人員和主辦人有關系,無論是親情、友情同好關系,還是有所仇怨。都需回避;第五條,留宿值班制度,凡有重大之事經辦,相關吏員必須留宿機關并嚴禁任意出入和串崗;第六條,密封制度,各級衙署間的往來文札,如系緊要者必須密封投遞,并由各部門負責人員親拆收貯。

丁晉制定的這份“保密守則”,不僅非常詳細,且對機關部門的一些頑疾是對癥下藥,從根本上杜絕了一些有可能泄密的途徑,雖然并不是絕對完善,但是在這個“保密法”概念剛剛行成的時代,算是非常先進的東西了。(歪歪吧)

除了訓導、學習,最重要的還是“動員”,丁晉召開會議的目的,原本也是為了提起眾人的積極心,可積極心怎么提?那就是安撫他們焦慮的情緒。

說白了,大家之所以現在沉默不語、精神緊張的原因,完全是因為不知道這次風波要鬧到何時、何種程度,怕自己受到波及。而這些人員,如果真要細究,恐怕很少有人沒有泄露過省內事務,丁晉雖無法給他們任何保證,但說幾句安撫的話,還是比較容易的。

這些話,盡管根本沒有多少意義,也可能是廢話、空話,但作為長官說來,效果自然不同。人是集體動物,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通常情況下,都需要一個“主心骨”,而在政府部門,“主心骨”通常就是一個部門的長官,長官說地話。如果符合他們幻想中的期望,那么,他們就情愿相信,哪怕是催眠自己去相信。

何況,丁晉雖任職時日不長。但給屬下們的印象是一位很有能力、很有智慧的“官人”。這樣的長官說出來地話,就格外有號召力和影響力。

所以,這次會議開地還是比較成功的,接下來的日子,“第六房”的官吏們。在“保密守則”督促下。反而恢復了精神和干勁。本房的業績,連續三個“十日考”,位列眾曹第一。

這種有別于其他房曹死氣沉沉、惶恐不安地情形。同樣引起了尚書省內其他官員地注意。“尚書左郎中”孔光看了丁晉制定地“保密條例”后,覺得非常欣賞。于是推薦給“左丞”束元嘉過目,并建議在各房各曹中推行。

束元嘉道:“此非常時期,丁都事標新立異之舉,恐遭他議。”沒有采納孔光的意見。

其實,早在剛剛制定出保密條例的框架時,丁晉便先請示了束元嘉,這是他一貫地謹慎和思慮周到。()束元嘉當時還贊揚丁晉勇于做事,是個難得的“好同志”,林林總總一堆贊賞之語,總之,還是那句老話:“老夫很看好你!但是及至他見“第六房”紀律整備、人心奮發,郎中孔光也推薦時,卻是一改其口,否定了此事,于是,原本可能為丁晉博取一些贊譽、欣賞地好事,就此夭折。

后來,“中書舍人”盧承慶從好友孔光口中得知保密守則,大喜,稍加修改增刪后,立即在中書省內自己分管的一畝三分地試行,得到了“中書令”宰相竇剛的嘉獎。

再后來,“泄密案風波”漸漸平息下來,朝廷準備完善“保密律令”,竇剛想起了盧承慶的方案,于是提舉他為主持修繕法令的負責人之一。

盧承慶驕傲,不屑居他人功,于是對竇剛說,其實自己這番作為,多出自尚書都事官丁晉的想法。竇剛覺得丁晉這個名字很耳熟,細細思索,才想起是竇昭的門生,不過可惜出身平民家庭,若冒然之間擢為高位,恐怕難守本心,還是讓他多磨練一番吧,于是依然將盧承慶提為“檢校刑部侍郎”,主持“保密法”的修訂。

這其中的曲折經過,被蒙在鼓里的丁晉自然不知,他只是對泄密風波漸漸平息感到很高興。這些日子,不僅是其他官吏,就是丁晉也是吃不好睡不安,情緒時刻處于一種焦慮恐懼的狀態中,當然,表面上他裝得很沉穩冷靜,其實內心也不無憂慮,在這種巨大的政治風波中,誰又敢保證自己完全能獨善其身?

不過,風波雖然消散,但丁晉對最后的結果,內心中也是非常不滿意的,不過他的心思當然不是像丘度一樣,不滿戰斗的“收獲”,而是對朝中大臣們的遮掩、和稀泥的行為很是不以為然。如果不考慮其他方面因素的話,丘度此次的彈劾、檢舉,其實對帝國整個行政機構的自我清潔和完善,是非常有好處的。泄密之舉,有輕有重,有大有小,刑責可以分成不同等,但是這種行為,必須要接受處罰。

不久,朝廷修繕的“保密法”出臺,丁晉從“左拾遺”李縝那里拿了本看了看,這次主持修訂的人員能力不錯,不僅完善了“泄密罪”的定義,而且還劃分了詳細的懲戒層次。()

比如,凡漏泄討襲敵國軍隊等事關征討方面,以及收捕反逆賊徒信息、捕寇等治安方面機密者,一律處斬首,這是最重的刑罰了。

次一等的是,與外國間諜書信往來,或明知其間諜身份而故意容納止宿、停留、隱藏的,一律處絞刑,這比掉腦袋的刑罰又輕一些,不過依然是泄密大罪。

而再輕一些的,就是政府部門內的泄密罪,如泄露公務上屬于應該保密的重大事件,按是否故意,處死刑到流放不等。

此外,就是一些泄密小罪,對于這樣的罪行,“非大事,雖應密,而轉傳之人并不坐”。就是不用坐牢服徒刑。一般是受些鞭打、仗脊之類刑責,或許連官職都丟不了。可憐地駙馬陸琛,如果此法令早出臺,他也不用那么憋屈地在獄中自殺。

這些條款,體現出新保密法在區分機密性質、級別。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等方面。比之以往要細密多了。而且,在量刑方面,也比以往要寬容許多,這是丁晉非常欣賞的一點,嚴法治國。不只是指刑罰要嚴酷。而是法令要制定的嚴密。

泄密量罪后面。又跟了一篇保密守則,這是從細則上督促官員要潔身自愛。丁晉看了一遍,有些好奇。這份守則竟然和自己在“第六房”制定的那份,沒有多少變化。核心思想和幾條重要地革新,全都是照搬自己地那一套,不過又更為詳細一些,也針對不同的政府部門,有了細微的分別,看來,這是有心人將自己的成果給“借用”了。

丁晉心中有些喜悅,雖然沒有親自參與制定這份“保密法”,但是能看到自己的心血在其中占據重要地位,尤其是這是要在整個帝國推行地大法令,強大地成就感,讓他這些時日很是焦慮地心中,充滿了喜悅和高興。

李云崢一副病怏怏的樣子,這幾日勉強來辦公,似乎有些吃不消,有氣無力地道:“大人如覺得好,那便行之,下官沒有意見。”

丁晉對他敷衍了事地態度很是不滿,不過看他滿臉病色、憔悴無力的樣子,也不好太過責備,點點頭,自讓小吏喚來“稿簽令史”陳明遇。

陳明遇大概三十來歲,身材中等,一臉地機靈神色,這個人寫得一手好公文,又喜揣摩上司心思,是“第六房”重要的“筆桿子”。

丁晉待他行過禮后,吩咐道:“陳令史,前些日子那幾起泄密之案,想必你也頗為清楚,為防止本曹出現此類事件,本官欲將朝廷頒布的保密法令中重要之處為每人抄寫一份,這件事情就交與你,你可選兩名書稟員協助,三日內完成,可乎?”

陳明遇恭聲道:“大人請放心,小人等廢寢忘食,即便不眠不休,一定提前完成。”

丁晉笑了笑,這個家伙亂用成語,也不管場合是否合適,不過這份工作熱情還是值得表揚的,于是嘉勉了他幾句,讓他自下去行事。待陳明遇出了門,李主事懨懨地低聲道:“馬屁精。”

丁晉笑笑,裝作沒有聽見,李主事和本曹眾胥吏不對付,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既然和自己無關,也不方便參與到他們的爭執中去,自己這個主官,只需掌握大局便可。

李主事見丁晉似乎無動于衷,生氣起來,聲音又抬高點道:“丁大人,此人最為奸猾,切不可委之以重任啊!”

讓抄寫兩份法令就是重任了?丁晉暗笑,不知道李老頭從哪得來的邏輯,不過表面還是裝出一副虛心受教的神情道:“李主事之言,本官記下了。”

陳明遇這個人,丁晉還是比較欣賞的,雖然為人有些油滑,但也正體現了他的機靈,部門中有些事務,還是缺不得這種人才的。再說陳明遇雖然是馬屁精,不過馬屁精也有馬屁精的用處,比如前些時候,自己在本曹推行保密守則時,正是此人所做的一番表率,才讓其他眾人沒有非議之處。

這件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陳明遇原本在家中辦“家教”賺些外快,主要是教授一些準備進入公門或已經在政府部門辦事的胥吏們書寫文稿,這是一份挺吃香的“兼職”,收入頗豐,許多同僚平日非常羨慕他,但自覺沒有那樣的水平,所以也只能以嫉妒來表示羨慕。

結果,丁晉推行保密守則,雖然沒有規定不準公人兼職,也沒有禁止在家中“辦副業”,但是陳明遇卻馬上謝遣門人、不復教授,并對同事們說:丁大人現在推行這番法令,其實是為咱們這些人著想,如果咱們還不肯去衷心地去遵守,難道不是不講情誼嗎?

于是,有陳明遇以身作則,丁晉的保密守則推行得很順利,有些不方便之處,大家也盡量配合體諒,也因此,丁晉對這個善揣摩上司心思的機靈之人,有了欣賞的念頭。

人盡所用,將每個人的才華發揮在他們擅長的地方,這就是丁晉的用人原則。

尚書省內的緊張氣氛恢復正常后,丁晉的工作也漸漸上了軌道,空閑時間也便多了起來。于是,閑暇時,他便帶著妻子和鄭旦、意哥幾個小孩子,出去游玩,只是妻子小板的身子日漸沉重,太遠的地方也無法去得,因此,眾人多是在附近的“西市”閑逛。

逛西市,這是鄭旦的最愛。

“西市”不同于“東市”,這里的商品多是食用之物,比如藥材、糧食、小吃等等。而小吃之物,對小孩子吸引力尤其之大,西市之中,專門有一個露天廣場,云集著各種各樣的長安特色小吃。

其中,有一種叫“古樓子”的吃物,是所有人都喜歡吃的。這種“古樓子”小吃的做法是這樣的:先準備好大個的燒餅,再備下切成片的羊肉以及胡椒粉、豆豉、鹽、酥酪等調料。制作的工序是先在燒餅上擺上一層羊肉,然后撒上胡椒、豆豉、鹽等調料,第一層羊肉備好之后再按照上面的方法擺上第二層第三層羊肉,一個燒餅上要擺放一斤羊肉,最后再澆上酥酪。接下來就可以放在爐子里去烘烤,羊肉烤到八分熟,透出能把人口水讒下來的香味時候就可以出爐裝盤上桌了。

這種小吃,有些類似現代的“肉夾餅”,不過自然要比那個好吃許多,不說烤得濃香的細嫩羊肉,就是里面的調味之料,據已經和丁晉等人混得廝熟的老板透露,就有多達七十多種,如果沒有這些調味香料,“古樓子”的味道起碼要遜色一半,而且羊肉膻燥味也無法掩蓋干凈,那樣的話,可能有孕的小板就無法品嘗到這種美味了。

不過,古樓子吃多了,也有一個小問題,就是這種燥熱的羊肉,再加上辛辣的調料進肚之后,人會感到口渴,喉嚨干燥的像著了火,這時候就需要喝點什么。

自然有那精明的商人看到了其中的玄機,于是,每一個古樓子攤位旁邊,總是有數家或賣水果或賣涼茶飲料之類物事的攤點。鄭旦最喜歡吃的是一種叫“含消梨”的個頭非常大的梨子,這種梨肉質甜脆,掉到地上就會摔成碎塊,出產地是在長安城南的樊川,當地人也把這種梨子叫做“口袋梨”,聽說收摘含消梨的時候要先用布口袋把梨兜住,以免失手摔碎。

不過鄭旦卻覺得摔碎的味道更好吃,在姐姐他們小心翼翼地捏著梨子吃的時候,鄭旦會把梨子用力摔在地上,然后只挑其中干凈的吃,他的這番古怪行為,讓小板頗訓責了幾次。后來,丁晉為他買了個皮囊小口袋和一把小錘子,小錘子輕輕一捶口袋中的梨子,便會形成粉碎的梨瓣,既干凈也不浪費。

吃食的吸引力雖然巨大,但是對于鄭旦來說,他更喜愛的是“畜場”。這是位于西市東北角的牲畜交易市場,這里有騾馬成群,牛羊遍地,牛吼馬嘶,豬哼羊叫,此起彼伏,無一處清凈之地,且有陣陣臭氣熏人鼻息,小板別說是來此游逛,即便是隔著老遠,便有作嘔之意,所以,其他人也不會前來,獨有鄭旦,每次都會趁大人不備,偷偷溜來此地。

他觀看的是那些被主人牽來售賣的馬駒,鄭旦做夢都想擁有一匹屬于自己的馬,然后騎著它騰云駕霧,好不自在,在洪州城的時候,他只騎過毛驢,回家還被父親責打了一頓,但是,現在他已經十四歲,是個大人了。我應該有匹馬兒,一定要有,鄭旦對自己說。

上一章  |  宦海風流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宦海風流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