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宦海風流

第六部 吏部外郎 第四章 故事繼續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0-08-31  作者:天堂發言人
第四部虎膽縣令第六部吏部外郎第四章故事繼續

第四章故事繼續

過了“燈節”也即“上元節”后,丁晉便去“吏部”上任了。ΖuiLu

第一日,主要是熟悉“司封司”內的情況和人員部屬,熱心的高九淵侍郎親自陪同,向他講解了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并將“司封司”的主要官吏一一介紹給他。因為高九淵以前在此司工作了十多年,所以對此地情形非常熟悉,丁晉由此獲益良多。

話說,中央機關中,戶部書吏最多,多達千人;吏部、兵部次之。工部事情較簡,禮部多是禮儀活動,刑部掌司法,事涉法律,這三個部門中,需要的是專業人士,而書吏數量自然就少多了,這是從整個部門來排名。

但是要按各司排列的話,吏部“司封司”大概是人數最少的一個司級部門。該司除“員外郎”和兩名“主事官”外,有令史、書令史、以及各級小吏,二十七人,整個部門滿打滿算也只有三十人,所以可說是六部二十四司中人數最少的一個單位。

造成這個結果的原由,一是由于“司封司”的事務相對比較清閑,畢竟帝國的爵位、榮銜不可能太多,爵位之封爵、敘贈、承襲等事,分配到每日來說,不是很多。

再一個原因,就是“收入”的問題。平日沒什么事,自然也就代表沒什么油水。而官吏們的收入,一方面是來自朝廷給的俸祿,另一方面是來自部門發放的獎勵和補助。

油水多、財源廣的官署,發放的錢物相對來說要優厚得多,甚至可以超過正常地俸祿,而有些部門卻是窮得叮當響。沒有創收、沒有灰色收入的來源,朝廷發放“公使錢”稍晚一些,就可能連辦公經費都緊張得很。哪有多余錢發給部門人員?

針對各個部門的油水情況不同,也有好事者做了個比較。這些人很有才,他們以富、貴、貧、賤、威、武六個字命名六部,其中。戶部得“富”字,自然是“花差”最多;吏部得“貴”字,表示賺得是貴人地油水;禮部得“貧”字,窮得叮當響;工部得“賤”字。有一定油水,不過是從下賤之人身上刮取;刑部得“威”字,刑吏們一聲威武,錢財那是滾滾而來;而最后的兵部得個“武”字,表明要想發財,還得從“武”上想辦法。(歪歪吧)

不過,這里吏部雖得個“貴”字,卻是和“司封司”沒有什么干系。這個“貴吏”,主要指得是“吏部司”。此司地主要職責是“任免五品及五品以下官員”,并對五品以上官員的任命有一定的提名權,相當于全天下成千上萬名中低級官員地命脈掌握在了他們手中,這個“貴”字是完全可當得。此外,“考功司”的權利也頗讓人羨慕,他的職責是考核官員政績和詮選新官,對于官員們的升降廢黜,也有一定地話語權,所以在吏部四司中排名第

而“司封司”的工作。便顯得有些無趣得很。雖然名義上,它是掌封命、賜予爵品。實際上,只是上位者的“傳聲筒”,比如,今天皇帝要賞賜某某某為“縣伯”之爵位,詔書下達到“司封司”,它的工作就是將詔書潤筆后奉行,將詔書傳給某人,宣示皇帝的封賞。

這樣的工作,自然和權力搭不上太大的邊,他們既沒有提名的權利,更沒有影響上位者任免爵位地能力。

沒權利,自然就沒有油水,沒油水,自然就是個不受人待見的冷衙門,所以,除了那些主要目的是仕途而不是金錢利益的長官外,胥吏們寧肯選擇次一級的單位,也不愿意在這毫無花差的地方做事。

丁晉由此想到了李主事給自己講過的“編制之理”,如何在最短的時間看出一個官署有沒有“錢途”?看編制,人員超編的,一定是“肥缺”單位;長期缺員的,一定是“清水衙門”。

待丁晉了解了“司封司”地情況后,不由得為之感嘆不已,李老頭不愧是在中央部門混了大半輩子,先不提他地做公能力如何,就這種精辟的總結,就可看出這位老官僚對官場之道地熟諳。

這一日,丁晉所做的事,主要是認識了下自己的二十多名屬下,然后給眾人開了個小會,不過依然是長話短說。

正常情況下,他不喜歡那種新官上任急急吼吼三把火的做法,既然大家彼此要在一起工作很長時間,犯不著急著剛來便表現自己,自己到底是個怎么樣的人、手段如何,以后的日子還長著呢,他們自然能夠慢慢了解。

會后,丁晉帶著眾人又將“司封司”的小院徹底打掃了一番,他以身作則、親自領頭,大家倒也干得興高采烈,半天功夫,這個小院便舊貌換新顏,一掃從前那種破敗凌亂的樣子,讓人看了,心里不由地生出些舒服愉悅之感。(萬\卷\書\屋)

第二日,丁晉起了個大早,因為從今天開始,他也要開始讓人有愛有恨的“上朝生活”了。

按照朝廷的規定,在京文官六品以上及中書、門下兩省供奉官、鑒定御史、員外郎、太常博士,每日上朝參見皇帝,稱“常參官”。常參官必須在五更(五點)之前就趕到皇宮宮門外,而這個時間,不管是對于后世還是這個時代的人們,都顯得有些太早了點。

既然五點之前就得趕到宮門外,像丁晉這類住地比較遠的官員,自然要早早起床,因為除了趕路外,還需要仔仔細細地收拾一番自己的衣裝,“常參官”有特殊的禮儀規定,儀表穿著都需要符合一定標準。

此時剛過新年,按季節來說,尚屬早春,所以天也亮得晚。丁晉、丁翼主仆二人出門時,外面還是黑黑的,于是騎著毛驢的丁翼還特意挑了個蠟燭籠。這個玩意也是丁晉閑著無聊瞎弄出的消遣。不過一用還挺順手,平衡性極好。不像“燈彩”之類物事,很容易灑翻里面的蠟燭或松油。

到了皇宮外時,有早到地大臣已在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小聲說話。

丁晉和幾個相熟的官員打過招呼。有一些官員很好奇這個“生面孔”,于是等他轉身離開后,相互詢問,這才知道此年輕人就是前些時候名聲大振的丁青

其中。有幾個誠意結交地官員便尋機和他說話,丁晉謙遜地一一回禮,言談溫和真誠,給眾人留下很好的印象。

不一會,韓泰、沈微等幾個好友也陸續來到,丁晉辭過眾官員,和好友們聚成了一堆談笑。

時間就在這種不經意地談話中度過,待到時辰一到。巨大的宮門緩緩開啟,諸位官員們停止了喧鬧,規規矩矩地按品級尊卑排成列。接著便是老一套,點名、驗籍、搜身,丁晉在大朝會時經歷的那一番步驟,等到官員們都進入宮門后,再由一位“監察御史”,帶領眾人向舉行朝會地大殿行去。(請歡迎訪問.wjxsw.)

平時的朝議,因為參加的官員少,而且重大程度也不能和大朝會相比。因此只在大含元殿后面的“宣政殿”進行。這里也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地地方,后面有巨大的藏書極豐的御書房可供讀書。如果是一位勤奮的天子的話,可能他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這里度過。

進入“宣政殿”,諸位官員分成兩列站立,大家皆沉默不語,因為按照規定,這時需要保持安靜,喧嘩者將受到懲罰,等待了大約一刻鐘時間,禮官唱:天子到!一群內侍抬著坐在繡著龍圖案的錦輿中的小皇帝,進入了宣政殿。

眾位官員隨著禮官地宣聲,齊齊跪到:吾皇萬歲,萬萬歲!

太監依舊是尖著嗓子喊:眾卿平身。

大家站立起來,這次,丁晉所處的位置雖然依舊靠后,但是已經能夠大致看到天子的面容。這個時代,還沒有后世那種嚴厲到不近人情的禮儀規定,人臣可微微低頭以示對皇帝的尊敬,但不需硬性低著頭連皇帝的臉都不敢看,雖然實話說,按照高高在上的臺階上皇帝和臣下的距離,下面之人依舊看不清什么,但畢竟不用很累地一直弓著身子耷拉著腦袋了。

小天子似乎還沒有睡醒,有些煩躁地用手使勁揉了揉眼睛,丁晉看著他那孩子氣的動作,想到兒子意哥每天的賴床,有些想笑,急忙低下頭裝出一副嚴肅地神色。

小天子似乎對內侍們吩咐了一句,只聽太監們又尖著嗓子喊:陛下仁愛,為中書令竇剛、左仆射高爽、侍中盧士瓊賜座。

喊聲一落,便有幾名內侍抬著沉重地描金檀木椅為三位重臣看座。

“有事上奏,無事退朝。”內侍繼續下一個話題。

“稟陛下,臣劉大夏有事上奏。”“左補闕”劉大夏走出行列,拿著手版向天子躬身奏道。

小天子低聲嘟囔了一句,太監隨即喊道:命左補闕劉大夏上奏。

劉大夏于是開始了一頓長篇宏論,滔滔不絕地說了半天,丁晉才搞清楚他原來是在向天子諫言。(.8.)這個劉諫官毫不客氣地批評了皇帝的懶惰,稱身為天下之主,當以身作則,怎么能夠讓臣子在大殿中等候多時而遲遲不來呢,其語氣憤慨激昂,只是由于鄉音濃重,連離他不遠地丁晉都有些不甚明白,也不知道高高在上的小皇帝有沒有聽清楚,反正最后太監傳達的圣意是:納之。表示采納聽從了。

隨后,又是幾個官員說了些各自部門的難以決斷或不敢自作主張的事情,還有一個司天臺的官員稱最近星象變化有些異動,恐怕朝中將有大事發生,不過幸好這種星象是好的方面,該官員還乘機暗拍了小皇帝幾個馬屁,不過馬屁質量有些差,小天子興趣缺缺,只說了句:知道了,便無下文。

此外。“吏部尚書”崔庸也上奏說,“司封員外郎”丁晉已到任,該員已正式開始工作。這是必要的程序。雖然天子實質上并不管理政事,但是此類有關中高級官員的任免調動。還是需要讓皇帝心里有個底。

慧帝聽到丁晉的名字,想起了前些時候聽過的那些好玩故事,故事中地主角都是這個叫丁晉的官員。于是好奇心大起,竟從御座上站了起來,高著嗓子喊:“哪個,哪個是丁愛卿。讓朕看看。”

丁晉忙出列,恭聲道:“陛下,臣在這里。”

小皇帝在內侍們的安撫下,總算不情不愿地又坐了下來,他伸著脖子看向下方,可惜距離實在太遠,只看到是一個挺年輕地官員,面容看不太清楚。不過神態間似乎倒是挺穩重的,沒有那些第一次見到皇帝地官員,或驚慌害怕或手足無措的丑態。

小皇帝不由地想到了那些故事中關于丁晉的描述:謙謙君子,溫良如玉。恩,看他地樣子倒是很符合自己心目中的形象,這才是真正的棟梁之才該有的風度魅力嘛,半是喜愛,半是出于拉攏,慧帝開口獎賞道:“賜丁愛卿金帛五匹,錢一萬.”

等聽到太監們地高聲復述時。丁晉也不由地楞了一下。剛見面就賞賜一番,自己好像并沒有做什么讓天子欣賞的事啊?

隨后,君臣們又簡單議了幾個話題,不過都是粗略地一筆帶過,這些事情下朝后,自有政事堂諸位宰相合議解決,在這里講一下,不過是讓小天子對國家的事務大致有個了解,而他要想親自參與這些國家大事的商討,尚需要等到十八歲親政才可以。

下朝后,諸位官員依舊是按照身份尊卑排成整齊的隊列從殿中而出,待出了宮門,再自行散去。

丁晉尋著了在外面等候的丁翼,主仆二人騎著坐騎回到家中,匆匆吃過早飯,丁晉又再騎著馬兒趕到了位于皇城地吏部。

當他踏入“司封司”的時候,時間剛剛好,但顯得有些倉促,丁晉想了想,決定以后散朝后,就在外面吃些早點算了。

這一日的工作,還是熟悉工作情況,丁晉讓“主事官”裴子雨將本部一年來的工作檔案全部拿出來,然后他自己便一頭栽進了這些厚厚的工作總結中,汲取著前人的經驗和辦事技巧。

待到中午時分,裴子雨將依然沉浸在資料堆中的丁晉喚醒,說已經到了吃飯時間了,自己等人要去吃飯,需不需要給他帶一份食物回來。

丁晉看看外面的天色,果然已經不早,不僅啞然失笑,難怪范理會說自己工作起來便是如癡如狂,竟然連吃飯大事都快遺忘了,于是笑著對裴子雨道:“本官和你們一起去吧,也嘗嘗咱們吏部大堂的飯食如何。”

裴子雨見這個上官實在沒什么架子,也笑道:“只怕大人嘗過后,以后樂不思蜀,再也不肯回家吃飯了。”

“哈哈,裴大人這么一說,某倒真要試一下是否如你所言般美味。”

于是,幾人便去往“吏部食堂”,而等丁晉吃到飯食時,也不得不贊同裴子雨的說法,吏部食堂,有高人啊!

飯菜就不說了,丁晉覺得最可口地是一種叫“白歲羹”地菜湯,這種菜湯是用曬干的薺菜絲拌著蛋花制成,味道鮮美而不膩,入口潤滑,喝到肚子里感覺腸胃都滋潤得很,真正是好手藝。

吃過午飯,在自己地“辦公室”睡了個踏實的午覺,然后精神飽滿地繼續看公文,這一看,又是忘乎所以,時間過得賊快,丁晉還沒感覺看了多少,已有小吏提醒他:“大人,已經下值了。”

“哦,就下值了?”丁晉嘆了口氣,時間啊,什么時候才能擁有怎么也用不完的時間呢。

他本想加會班,不過想到徐文茂還約了自己吃酒,算算時間,恐怕是來不及了,只得吩咐小吏將公文全部整理收拾好。而他進入內室簡單收拾一下衣裝,便急急出了官署,騎著馬兒向和徐文茂約好的“登云閣”行去。

到了酒樓。徐文茂已等候多時,有些不滿地責怪他是貴人多忘事。

丁晉對他略帶嘲諷的話也不生氣。自升官后,他已經見識了太多相識之人態度的變化,有地人更為阿諛奉承。有的人更為親近熱忱,而也有些人卻如徐文茂這樣,一方面與自己走動得更頻繁,另一方面卻總是冷嘲熱諷地說一些陰陽怪氣的話。

丁晉知道這是人之常情。是人就難免嫉妒之意,何況自己本來和他們處于同一個階層或差不多地階層,突然之間發生地位的巨大變化,要說對方心中沒有絲毫不平衡之念,那根本不可能,所以也不為怪,只是更加要求自己要謙虛謹慎,切不可得意忘形、就此忘乎所以。

鑒于此。丁晉在對待這些朋友地時候,也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否會傷害到對方的自尊心,如徐文茂這類自命不凡之人,對于自身尊嚴自然看得更重,他們心中本來就有些不平衡,如果自己再刺激一下,恐怕以后這個朋友就再沒法做了。

徐文茂給丁晉倒上滿滿一樽酒,丁晉爽快地一口喝完,然后笑吟吟地看著他,徐文茂本想刁難于他。卻沒想對方是如此態度。他不僅有些羞愧,只好也給自己倒滿樽酒。一口氣喝干。

“徐兄,今日到底有何事找俺前來,搞得如此神神秘秘?”丁晉笑道。

徐文茂郁悶地又喝了一樽,臉上帶了點不平之色地道:“言規知升官了,白行簡也放了秘書郎,就俺還是白身一個。青云啊,你現在是真正地平步青云,什么時候也提攜下俺這個不成器地朋友呢?”

丁晉有些頭疼,他算得什么貴人呢?雖然升了兩級,不過任職地卻是個清水衙門,權勢自然就小,再說又是初去乍到,腳跟還沒有立穩,又談什么平步青

不過,徐文茂是朋友,又在前些時候自己落難的時候,幫助過自己,丁晉為人,素來信奉有恩報恩,依著這份情面,說什么也得為他想些法子,于是,他沉吟片刻,才緩緩道:“多謝徐兄能看得起某這個朋友,既然你我為友,說提攜有些太過見外,只要晉能幫得上的,一定鼎力相助。”

這些話言規知那廝也為我說過,最后還不是敷衍之詞,徐文茂心中暗暗不滿,但是畢竟二人現在的身份已大為懸殊,所以他也不敢太過放肆,只得放軟姿態道:“三郎,你我二人交厚,我對你自然是信得過地,如助我出仕,你有幾分把握?”

丁晉暗暗嘆了口氣,如果徐文茂能改掉一些放浪不羈的性格,為其謀個一官半職,他還是能辦到的,畢竟,徐文茂的才華已是長安城眾人皆知,其在詩壇的地位更是舉足輕重,以前也曾有數位大臣保舉過他,不過最終卻都是因為他的品行問題,被朝廷擱置,實在是太過可惜。

最近,他又聽說徐文茂和白家鄰居“御史”晁堯的女兒來往密切,如果是正常的男女交往,自然無甚不妥,但是說穿了,其實就是兩人暗下有“私情”,而這和文人雅士地風流瀟灑又自不同,晁堯之女畢竟還是個未出閣的女子,文茂又是有家室之人,兩人之情如被外界知道,不免引來諸般非議,文茂如果要當官,這些事就是他仕進之路的阻礙。

丁晉看著徐文茂那張熱切期待的臉,終究是狠不下心來打擊他,只是委婉地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以徐兄的才華,出仕自應不在話下,但這世間事總喜橫生波折,徐兄也應該有此心思準備,恩,某可向吏部崔尚書舉薦于你,至于是否能令崔大人欣賞,就得徐兄自己努力了。”

徐文茂要的就是這句話,他向來自負才華絕頂,只是苦于一直仕進無門,如今有丁晉向“吏部尚書”推薦自己,文茂有絕對的自信能夠打動崔庸,他不禁幻想著崔庸是如何欣賞自己,然后向朝廷大力舉薦,朝廷終于發現了自己這個人才后,授予高官厚祿,從此揚眉吐氣、鵬程萬里的諸般意氣奮發,想到得意處,徐文茂又將丁晉和自己的酒杯滿上,豪爽地向友人敬酒。

上一章  |  宦海風流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宦海風流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