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宦海風流

第六部 吏部外郎 第二十一章 命運無常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0-08-31  作者:天堂發言人
第四部虎膽縣令第六部吏部外郎第二十一章命運無常

第二十一章命運無常

五百貫錢。ZuiLu.NET到底是誰給韓一良的。到最后也沒搞清楚。但這個案子引發的風波卻牽連頗廣。上至顧命大臣。下至胥頭小吏。無辜下獄者數百人。

丘度被流放后。為殺人滅口。董含等人又矯旨毒死了劉摯、梁燾。謊稱獄中自盡。又將何厚錫等二十三名刑部官員。發配幽州充軍。使案情再無法追訴。

但是由韓案引起的官場動蕩還不算完。某些人的政治目的達到了。另外一些人見有機可趁。于是便渾水摸魚、順勢牽連。準備借助這個難得的良機。除掉自己的敵人或者暗中仇視者。

“參知政事”李景儉就是這樣一個聰明人。此人是念宗皇帝欽點的顧命七大臣之一。但是比起錚直果敢、聲望威隆的竇剛及文質彬彬、政務嫻熟的盧士瓊等人來。無論是資歷還是能力。都要差得太遠。即便是七大臣排名最末的“司農卿、駙馬都尉”錢伯芳。聲譽上都要比他好一些。

原因是。李景儉此人不學無術。貪鄙好財。他的發跡。完全是靠著厚顏無恥的巴結奉承、溜須拍馬來完成的。而且巴結的對象還格外讓人鄙視。那就是皇帝身邊的近侍。

念宗皇帝在世時。非常寵信幾個大宦官。因為這幾個人對他登上帝位有很大的幫助。“擁立之功”。又是容易掌握控制地身邊人。于是常常委以重任。信任尤甚大臣。其中。有一個叫高師成的太監。陪伴念宗。須臾不離左右。對皇帝的喜好非常熟悉。常能取悅君上。于是。李景儉便千方百計地巴結上他。象孝敬父親一樣恭順高師成。稱之為恩府先生。

李景儉很貪財。利用職權大肆索賄。但他又非常狡猾。常利用他人為自己斂財。自己并不拋頭露面;積斂巨財后。他也不像一些守財奴一樣。不知道金錢的真正利用價值。而是拿出其中很大一部分。再進一步地賄賂收買宦官近侍。

靠著高師成等宦官的幫助。李景儉一步登天。被念宗皇帝授為“戶部度支司郎中”。不久又遷升“度支使”。兼“鹽鐵使”。掌管天下租庸稅收。開始進入大周帝國的政治中樞。后念宗駕崩。他竟然又被任命為地位尊崇地顧命大臣。真正是小人得道。一發不可收拾。

此人雖得重任。實際上論起公務能力卻是草包一個。熟知之人暗笑其勢不可長久。但李景儉十分圓滑狡黠。七大臣之間彼此都有縫隙矛盾。唯李景儉。能和其余諸人保持良好關系。自他主持中央經濟工作后。將國家財政搞得烏煙瘴氣。困頓不堪。但也很少有人能力雖不行。但為人處事。確實很有一套。

就是這樣一個會做人的乖巧之徒。也有切齒痛恨的目標。那就是和他共同主持經濟工作的“戶部侍郎”杜黃裳。

杜是個十分清廉正直的官員。在長安官場上流傳著很多他廉潔奉公的故事。有一個故事是。“員外郎”丁晉和杜黃裳交好。兩人友情真摯。可謂無話不談。連杜黃裳都承認丁晉雖名為弟子。實是他最好地良友之一。有一次。丁晉到杜家做客。看到他家的門簾都非常破舊了。此時正是炎夏季節。別人家都已經換上了新門簾。可是杜家卻還是用著去年地舊物。丁晉便很好奇。私下詢問下人才知道。杜黃裳最近把自己的俸祿。都接濟給了一位窮士子。自己家卻是困難得連張門簾都舍不得換了。丁晉聽了很感慨。于是臨走時。便偷偷地放下了十貫錢。讓杜黃裳貼補家用。

可就是這十貫錢。險些讓兩人連朋友都做不成。杜黃裳發現后。連夜便差人將錢送回丁府。還附帶著一份書信。嚴厲地訓斥了丁晉的這種行為。說。如果兩人都是白身。朋友之間互相接濟。這本應當。但現在既然你我都是朝廷官員。這種行為就是非禮、非法。如果不是相交深厚。恐怕還要誤會丁晉這是明顯的行賄。總之。杜黃裳很生氣。氣地賠禮道歉。再三解釋清楚。將錯誤歸結為自己的考慮不周。這才平息了他的怒氣。

如丁晉這樣好地朋友。只是私下接濟一點小錢。杜黃裳都堅辭不肯。并險些反目。可見此人原則性之強。

而杜黃裳在為國理財方面。也很有一手。他是最早著眼于南方的人。在念宗皇帝時。他就曾建議朝廷大力征調江南財稅以緩解國家困難。后成為“戶部侍郎”后。身體力行。創辦良多。他又完善了李景儉等人施行的有很大缺陷地榷鹽法。使鹽利收入達到了國家總收入的一半。可以這么說。這幾年帝國兵革之際、戰事劇烈。而國家財政極度困難而危危不倒。靠得就是杜黃裳施行地一系列有利的經濟政策。如果沒有這些積極的政策支持。恐怕。大周帝國現時的局面。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不過。李的貪財和杜的清廉。不是他們結怨的矛盾點。造成他們之間激烈沖突的。只是工作問題。也就是彼此施政觀點和經濟政策的嚴重對立。

李景儉的政策。總結一點就是竭澤而漁。只貪眼前利益。不管長遠發展;還有一些諸如錢爵、以錢贖刑之類的荒唐政策。可以說是完全不擇手段地斂財。給朝廷的聲譽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也不利于經濟狀況的長久改善。很有責任心的官員。他對帝國的財政狀況。有著非常清醒深刻的認識。也熟悉民間百姓疾苦。執政戶部時(尚書只是地位尊崇。實權通常掌握在侍郎手中)。要求下面人員。嚴格實行除租調外。不得對百姓橫征賦稅地政策。有很隆的聲譽。

他對李景儉的一些錯誤政策。也多有批評。李曾經讓陳袞擔任“轉運使”這個重要職務。陳袞是個很嚴厲的人。做事古板。他負責征括百姓的違負拖欠。及捕逃民戶應納租調。因為手段不得當。結果所作所為幾乎就是明搶。不僅沒有達成預期的目標。還讓逃戶更為增多。杜黃裳便毫不留情地指出。陳袞地失敗。一方面是李景儉不識人。用人不當;另一方面。就是李相采取地稅收制度有問題。

正是因為看到稅賦政策的種種嚴重不合理。杜黃裳便把目光投向了稅制改革。這時的稅制。因為現實狀況的變化。顯得弊端百出。一些有能力的理財官員都注意到了這一點。但沒有人愿意當出頭鳥。杜黃裳幾番思量。不顧丁晉等好友的勸阻。決定做第一個吃螃蟹地人。開始了稅制改革的種種實踐。如對戶、地稅地改訂。準備著為徹底改革稅制打下基礎。然而。難以預料的命運改變了他的一切。裳。早有怨恨。不僅是工作中的磕磕絆絆。最重要的是。他知道。如果不把這個事事和自己意見相左的人排擠掉。以后必遭反噬。但是李景儉并不把這種恨意流露在臉上。而是表現地對杜黃裳非常親切。非常友好。面對杜幾次地當眾責難。也沒有因之羞惱發脾氣。反而經常對人說:杜為公義。不避嫌疑而問責我。這對國家來說是好事。我怎么還能夠生他的氣呢?

這句話。說得正氣凜然。不熟悉之人聽了肯定以為他是個很正派的官員。但實際上呢。李景儉卻是一個地地道道地攜私怨而舍公義的小人。他決心鏟除杜黃裳這個絆腳石后。便對杜地一舉一動都比較留心。還暗地派人調查有關杜黃裳以前的事情。存心是要找出他的毛病。以便有機會進行陷害。

韓案風波。讓李景儉看到了鏟除政敵的機會。此案中。“刑部員外郎”劉摯和杜黃裳有舊。劉摯身陷大獄后。李景儉馬上派心腹去調查杜、劉二人之間的往來情況。結果發現。杜黃裳和劉摯兩人的關系。竟然非比尋常。

二十多年前。杜黃裳和劉摯是同窗好友。兩人都在同一個老師門下讀書。意氣相投。友情真摯。后來劉摯的父親因犯事被斬首。而家里也被處以高額罰款。導致劉氏家破人亡。并欠下別人一屁股債。正無路。深感絕望時。正直的杜黃裳向好友伸出了援助之手—杜黃裳將早逝的雙親為他留下的祖屋變賣。代劉摯償還了債務。

劉摯感動無比。當著老師和同學的面。給杜黃裳跪拜下來。口中稱:兄恩。深如海。高如山。無以為報。如他日僥幸富貴。當重謝于兄。

幾年后。劉摯先杜黃裳考中了進士。又很幸運地做了京官。家庭條件變得優越起來。于是將杜黃裳親自接入自己宅中。讓他全心攻讀詩書。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終于。第二年。杜黃裳也考中了進士。兩個好友互相幫助。共同扶攜。如果不是后來的變故。當傳為一段佳話。

劉摯當官后。他性格中貪婪虛榮的毛病漸漸浮現。人變得越來越勢力貪財;而與之相反的是。杜黃裳始終保持自己的高尚節操。清廉正直。堅持原則。兩個好友。因為各自價值觀念的不同。漸漸走遠。最后。雖然彼此之間并沒有產生激烈的沖突和矛盾。他們還是選擇了道不同不相為謀。從此不再往來。

杜黃裳雖和劉摯從前交厚。但自然不可能因為這個原因而牽連他被治罪。李景儉抓住的是一個很惡毒的細節—劉摯曾贈送給杜黃裳一匹白駱駝。后來兩人交惡后。杜黃裳想把白駱駝還給劉摯。劉摯便說。雖然友情衰微。但這份此真摯感情的見證。送出去的禮物再送回來。何必做得這樣讓大家難堪呢?如果你非要彼此劃清界限。那么這匹白駱駝。就當做是我還給你當日幫我清償的債務錢吧。

劉摯幾經推脫。杜黃裳終于沒有再堅持。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對這頭白駱駝他實在太喜愛了。而且也跟隨了他很長時間。已經有了深厚的感情。

現在。李景儉抓住的便是這一點——這白駱駝到底是劉摯贈送給杜黃裳的禮物。還是行賄給他的臟物呢?

之所以說惡毒。便是因為這個時候。劉摯已死在大牢中。死無對證。而劉摯又是被坐實了貪污罪名。已是人盡皆知的經濟犯。那么。他贈給杜黃裳一匹價值高昂的坐騎。到底里面有沒有涉及到行賄、受賄。誰也說得清呢?

到此。杜黃裳是有口難辯。泥巴糊在屁股上不是屎也是屎了。丁晉等友人為他四處奔走。希望能挽回他的清白。但是沒有什么大用。朝廷的調查人員詢問杜黃裳有無此事時。杜長嘆口氣。承認白駱駝確為劉摯所送。也沒有為自己多辯解。

因為杜黃裳認為。即便自己不是受賄行為。但劉摯的錢物是從何而來呢?還不是貪污腐化得來。那么自己即便沒有受賄。也是實際上的享用了非法贓物。這樣的話。今日之果。全是由于當日貪心所致。被朝廷處罰。也沒有什么可埋怨的。

為其奔走多日、苦思竭慮的丁晉。聽到此事后。不顧師生尊卑。生氣地大罵杜黃裳糊涂、愚蠢。是個頑固不靈的木頭腦子。這也無怪丁晉惱怒。這些時日來。他苦心走動關系。四處援引。為得什么?不就是想盡量為杜黃裳化解此事的負面影響。讓他能少被朝廷責罰嗎?

但是。眼看此事已經有了些眉目。希望在捷。杜黃裳卻對朝廷中使俯首認罪。將不是自己的罪行也攬到了自己身上。一副自我懲罰、聽天由命之相。這是何等的傻氣。何等的愚蠢。

丁晉心有不甘。卻是無可奈何。他的能量畢竟有限。不要說遠遠左右不了朝廷的旨意。即便是為杜黃裳奔走活動。也要小心翼翼、掩人耳目。怕得就是如果讓李景儉之輩知悉。恐怕別人動動小指頭。就能讓自己灰飛煙滅。

不過。丁晉等人的活動。畢竟還是有些影響的。也或者是杜黃裳往日的清譽。在關鍵時刻起了作用。廷議時。大臣們對于此事產生了比較大的分歧和爭論。最后。杜黃裳雖獲罪。但并沒有被重處。只是被貶為忠州刺史。品秩降兩級。外放為官。(。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章節更多。

上一章  |  宦海風流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宦海風流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