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宦海風流

第一章 在路上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0-08-31  作者:天堂發言人
VIP第七部襄州刺史第一章在路上

一章在路上

黃龍九年七月,丁晉帶著全家人離開長安城,由驛路前往洛陽,再從那里走水路前往山南東道。

這次,因為赴任時間比較充裕,丁晉準備用積攢的休沐假先回一趟老家——洪州。

一路上,日夜兼程,無心游玩,但卻不過各地官員的熱情款待,每到一地,總要逗留數日,或參加社交宴會,或與當地士詩酒唱和,或游覽名勝古跡,或拜訪昔日同朝為官的人士,直用了一個月時間,才姍姍走到了山南地界。

眼看時間不多,丁晉內心焦急,于是,在鄧州改乘河船,由漢水入長江,息隱蹤跡,忽忽不過數日,已行到江南西道的江州,再由江州下船,走驛路,行三日后,到達洪州。

進入洪州城門,懷著激動的心情,丁晉帶著妻、兒一路奔行,連本地數年來的變化都無心顧及,直接奔回了那個熟悉至極的家。

見到老夫老母后,一家人抱頭痛哭,喜極而泣,數年未見,丁老屠夫婦更見衰老,丁晉跪在地上,一句呼喚未盡,已哽咽至無法出聲。

按下丁家人久別重逢,一番或淚或笑的感人場景不表,丁晉回家后,卻也無法把時間全部留給父母,第二日,聽到消息后的洪州城官員及昔日友好已陸續來拜訪于他,期間恭維奉承,互相禮物,不一而表,帝國最講究的是個“禮”字,丁晉自然也不敢怠慢,于是,第三日開始,便要鄭重其事地回訪當地官員、老師、同窗、朋友等等諸人,然后,便是一連串的歡迎儀式、茶酒宴會等等。

其間,有一件事值得一說,就是丁晉昔日的同窗好友陳亮陳自明有幺子名喚陳勝,此子年方八歲,天資聰慧,最難得是年紀小小卻是禮儀恭順,恪盡孝道,丁晉見之,非常喜愛,陳亮和妻子商量后,便堅持要將其過繼給丁晉。

而丁晉想到爹娘日漸蒼老,正需要有一可愛稚子,承歡膝下,待稍長后,還可照顧二老,承襲祖業,之前,他早有此念,可是小板愛子心切,不愿骨肉分離,丁晉也無可奈何,現在,如能得自明之子為繼子,當可一解心愿,于是大喜,兩家選了一個佳日,便將陳勝過繼給丁晉為子,改名為丁勝。

忽忽數日。丁晉歸家半月之期已滿。限于皇命。再無法久耽。于是。丁晉帶著妻子近仆十數人。搭一條江船。啟程由水路前往目地地——襄州。

這一日。天高氣爽。風平浪靜。船行到鄂州地面。忽有一只掛著鄂州刺史府旗號地巨舫追上了他們。船上。有兵勇揮舞小旗。示意停船。

船公臉色倉惶。驚道:“聽說天軍已經平定淮西水匪。難道那些吃人地魔王又出來了?丁大人。這可咋辦?”

此時。丁晉已看清對面巨船地旗號。又見其上并無多少兵士。知無惡意。于是對船公笑道:“無妨。是朝廷地軍士。只管停船。看看對方有什么要求。不礙事地。”

船公知道這位丁大人。是朝廷委派下來地好大一個官。至于到底是做什么地。也不甚清楚。不過只要是大官。船公心中就好似有了依賴。再聽他這么一說。恐懼便少了很多。但還是有些害怕。想說不停船。又不敢違拗大官人地命令。再說對方真有惡意。自己等人也跑不了。只好拖拖拉拉一步步挪著去吩咐水手們拋錨停船。

費了半天功夫。船終于停了下來。那邊早已不耐。不等停穩當。已飛來數只抓鉤。將兩船拉牢。然后一只板橋搭了過來。

片刻后,有三個人沿著晃晃悠悠的木板行了過來,當先一人身寬體胖,是個分量十足的大胖子,將板橋壓得吱吱直響,后面兩位軍士相視苦笑,只好等前面胖子過去后,才急急跟過來。

胖子身穿朝廷制式公服,看品秩是正七品,這份品級,老實說有點低,和他那雄偉的肚子實在不成比例。

不過,丁晉注意的不是這些,早在胖子在對面船上時,他便覺得有些面熟,直至對方走下板橋,丁晉終于驚喜地大叫道:“裴兄,子涯兄,果真是你?”

“哈哈,不是某又是誰來?三郎,別來無恙乎?”裴居道大笑,笑聲還是那么爽朗宏厚,笑容還是那么熱情厚道。

丁晉急步上前,拉住裴居道的袍袖喜道:“裴兄不是在揚州轉運使府任公嗎?怎么會來到這里?兄長又是如何知悉小弟在此船上的?”

“咳,三郎啊,你讓某喘口氣,喝杯茶水可好?”裴胖子苦笑。

“哈哈,是小弟倉促了,來來來,兄長快請進艙,先喝一杯香茶,咱們再慢慢細談。”

進入船室,

讓小板和兒女來見過裴居道,裴居道滿懷羨慕地嘆道你們現在都是賢妻相伴,兒女成雙,就我這個不成器地,還是孤家寡人一個。”

丁晉笑道:“你也該收收性子,不要再東飄西蕩,自然會有佳人青睞于你。”

裴居道難得地收起笑容,臉上有一絲黯然,感慨道:“聽說三郎這次是要赴任襄州刺史一職?沒想到昔日你我二人同榜為官,到了今日,你已是封疆大吏,吾仍是潦倒幕臣,天壤之別,天壤之別啊。”

丁晉想起這些年裴居道的遭遇,也不禁心中唏噓。

當年,眾人中進士后,因為正趕上先帝駕崩,朝事耽擱,結果裴居道不耐久等,于是托關系先去了“山南東道”觀察使府任幕僚職,其想法是想積攢點資歷,然后再轉任他職。

結果,沒想到“觀察使”蕭節不久就因犯事被罪,裴居道雖未受牽連,卻也莫名其妙地便失了業。后來,他又到“武定軍”任司法參軍,也沒趕上好時候,不過半年,因為將軍寧賽的原因,武定軍不得不被迫解散,裴居道再一次丟了飯碗。

裴居道這個人,心胸開闊,大度能容,既理性知性,又聰明機變,做官的能力是有的,性格也很吃得開,當年他大考而中,一眾進士都認為諸人中,如果說誰將在仕途上有不同尋常的成就,那裴居道絕對應該算其中之一,他的才能、人品、為人處事原則,幾乎是生來就是做官的料。

可是,命運決定了一切,噩運決定了他的失敗,裴居道不是一步走錯,步步皆壞,而幾乎成了步步皆錯,五年前,他又出任北庭都護府判官,因為前車之鑒,所以凡事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但就是這樣,還是逃不出命運地掌握,不久,幽州盧龍軍大將奄忽不離,率十三胡起兵反周,雖然旋即被平滅,但是,接下來一場劇烈的人事變動,裴居道又倒霉地被唰了下來。

這樣輾轉流離,裴居道從南蠻到了北疆,又從北庭回到江南,壞運氣一直跟著他,如影隨形,直到去年,丁晉才聽說他被調到了江淮轉運使府任“長史”之職,這是一份介于幕僚和朝廷正式官員之間的職務,屬于轉運使個人聘請的僚屬,但是由朝廷發放俸祿,定期還給予考核,如果成績優秀,對以后升遷他職,還是有一定助益的。

而轉運使府的建制在淮南道的揚州,離鄂州遙遠,所以見面的時候,丁晉才奇怪裴居道怎么會來到此地。

九年未見,丁晉自然不希望一見面大家就是黯然的心情,于是開解道:“兄有大才,晉昔日便仰慕至極,只是未逢時運轉機,顛簸隱匿,弟嘗聽聞古人有大器晚成之輩,裴兄又何患壯志凱酬之時?”

說完,丁晉又舉了當朝首宰竇剛的例子,他年輕地時候,也是滿懷雄心抱負但是一直得不到朝廷的重用,但是竇剛不泄氣,抱著務實地精神,埋頭在江南地區勤勤懇懇地工作了二十年,終于在國家開發大江南的戰略行動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直接從五品刺史之官,一躍擢拔為輔相,位極人臣,讓朝堂百官側目。

裴居道是個大度之人,只是遭受的噩運太多,人便有些消沉,不過性格還是樂觀向上的,聽了丁晉的開解,雖然未必從他舉地例子中感觸多少,但感動更多的卻是朋友地一番心意,于是笑容重新浮上寬厚的大臉,笑道:“三郎不用為我擔心,某是個臉粗心糙之人,就像這副厚厚地皮囊,任它疾風驟雨,風吹雨打,總是打不破,摩不爛,呵呵,所以有人說胖子沒心事,某還真是缺些心眼,不過這樣也好,要不然學那些人整日哀哀怨怨、自怨自嘆,還不如一個婦人。”

丁晉欣慰地笑笑,佩服道:“裴兄海量之器,多年挫折猶是未變,真可謂越挫越勇,就這份常人難及的雅量,弟敢擔保,兄來日必有一展宏圖之時,到時候,勿忘提攜某這個小兄弟哦?”

裴居道大笑,厚厚地下巴上一把優美的胡須抖動,半響,才忍住笑意道:“得你這番美言,某也不算辛苦跑這一趟了。”

他的話又勾起了丁晉的好奇心,于是問道:“裴兄還未答我,為何會來到鄂州地界?又怎么會知道小弟在這條船上呢?”

“哎,說來話長,真正是一言難盡。”裴居道感慨道:“你一路南下,應該聽說磁丘戰役了吧?壽州團練使令狐通將軍在磁丘擊敗淮西鎮長信軍主力部隊,一舉向東推行五十里,光復了唐州。”(,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www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上一章  |  宦海風流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宦海風流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