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穿越大唐撿空投

第222章 大唐未來的商業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9-08-09  作者:醉千君
自戰國時形成“獎耕戰“、“抑商賈“開始,作為農業立國的王朝,“重農抑商”幾乎是每一個時代的基本國策,大唐了不例外。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農耕文明,吃飽飯是這個時代最主要的矛盾,所以作為掌權者,他們會將最主要的精力放到了如何確保農業生產的順利。

至于商業,很多時候,不但是掌權者,甚至社會統治階層普遍認為,商業就是不勞而獲,是投機取巧,于國與朝廷是無意義的,于是乎從三郎陛下到文武百官幾乎都認為商賈就是一群不實際產生價值,只是靠著投機取巧,囤積居奇而謀取財富的的人群。

士農工商,商賈的地位是最低的,最不被人看的起的!

作為后世人,馮元一當然知道商業的重要性。

農業固然重要,但是想要社會繁榮,國家強盛,就少不得商業的發展,而在這個時代想要發展商業,其實最重要的不是去做什么,而是要改變三郎陛下與文武百官們對商業的認識,這一點極為重要。

洛陽的變化,三郎陛下自然是看在眼里,而相比長安而言,洛陽的經濟似乎更為繁榮,而造成這一原因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洛陽的商業環境比長安要好。

而洛陽的商業發展,除了給朝廷帶來了豐富的稅收之外,也帶來了一個繁榮的洛陽城,至于三郎陛下與宰相們擔心的,商人逐利,擾亂了社會的穩定之事,似乎并沒有發生,甚至洛陽周邊的農戶們還因為洛陽商業經濟的繁榮,受益不少,畢竟他們種植的一些東西可以隨時運到洛陽,并且以一個好的價格出售出去,進而換取錢財,而有了錢財他們又可以購買一些土地里長不出來的東西,進而豐富了他們的生活。

農業與商業,其實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存在,離開了農業,商業就失去了基礎,因為這個時代的商業,很多時候都是建立在農產品的基礎上的,沒有了農業生產,商業就是無根之水。

同樣的,沒有了商業的繁榮,農業也緊緊是成為了百姓們吃飽飯的保證,至于“衣食住行”里的“衣、住、行”,似乎就會變得極為匱乏。

沒有商業的發展,農戶們不可能都拿著農產品去交換其他的生活所需,只有借助商賈的手,把自己手中多余的農產品賣出去,換來了錢財,然后再買進自己需要的其他東西。

商賈在這個過程中,就是一個紐帶的作用,溝通南北東西,使得全國各地的商品能夠流動起來,住在長安洛陽,能夠吃到嶺南的香蕉,能夠嘗到海中的出產的海鮮。

這些只是初級的商業模型,隨著商業的發展,商賈們會發現越來越多的需求,于是乎,他會集合各方面的資源,生產處地里長不出的東西,比如說穿的衣服,出行的馬車等等。

甚至馮元一作出的活字印刷術,玻璃。還有鏡子,這些不都是因為市場有這個需求,而再推出來的嗎?

到了更深層次,就像后世那樣,社會的基本很多時候就是取決于商業的發展程度,商業越發達,技術進步越快,社會進步也就越迅猛。

前世,馮元一每次看中國近現代史的時候,總是為華夏的發展趕到惋惜。

封建時代,華夏領先世界數百年,可到了明清時期,卻被歐洲的機械革命遠遠的甩在了后頭,歐洲進入了資本主義,而華夏而在封建制度上越走越遠,在封建制度上走到極致之后的華夏,并沒有破繭而出,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反而讓歐洲后來者居上,最后更是讓華夏大地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馮元一記得,宋朝的時候,華夏的商業經濟是極為發達的,雖然宋朝軍事戰斗力不強,但是經濟卻是異常繁榮,憑借的繁榮的經濟,宋朝硬生生的支撐著三百多年。

宋朝的繁榮的經濟,延續到了明朝,在這個時代出現了早期的資本主義萌芽,不過可以的是,在封建王朝“重農抑商”治國思想的指導下,資本主義最終也只是停留在萌芽階段,華夏的資本主義被扼殺在了要來了。

明清的閉關鎖國,讓華夏開始沉睡,做上了天朝上過的春秋大夢,最終當1940年鴉片戰爭到來,英國用我們老祖宗發明的火藥制作的大炮轟開了國門之后,華夏終于淪陷了,迎來了百年的屈辱史。

馮元一記得每次看到這段歷史的時候,他都覺得很憤怒,也很惋惜,如果華夏沒有閉關鎖國,是不是發現新大陸的將不是哥倫布,而是鄭和,今日世界上第一國際語言,也不是英語,而是漢語。

以往,每當這個時候,馮元一都會想,如果自己回到了明清時期,一定要改變著一切,重振華夏雄風。可這一次他,沒有去的了明清,卻是直接到了更為久遠的大唐,而且是大唐最為繁盛的時期,這給了馮元一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去施展心中所想。

要改變歷史,改變這一切,其實首先應該是從改變思想開始!

改變思想是最困難的,于是乎馮元一在一點一點的刷新大唐人的認知,讓他們看到觸摸到以前從來不曾想,眼下卻實實在在出現的東西,比如說美食、美酒、活字印刷術、玻璃、鏡子等等。

當意料之外的東西出現的多了之后,大家的思想就會出現一些變化,比如說馮元一作為文抄公,搬來的各種小說,在大唐小說盛行之后,許多的讀書人開始進入這個領域,憑借著自己手中的筆養活了自己,養活了家人。

讓天下讀書人知道,讀書并不是只有科舉這一條路而已!

馮元一知道,要通過這些改變大唐人的思想,最有效的還是先改變這個社會的統治階層的思想,于是乎馮元一與太子李嗣謙成為了兄弟,與三郎陛下成為了師徒,讓皇帝的兒子成為了雜學的擁泵,甚至最終可能成為雜學大師。

于此同時,他還交好一些有影響力的官員,比如未來的宰相老大張說,以及與未來文壇的大佬王維、杜甫成了兄弟。這些其實都是馮元一似有若無間,慢慢編織的大網,自上而下的影響這個時代。

當然,作為長遠的考慮,云居書院其實,就是馮元一改變思想的最重要的一步,因為書院招收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是農戶子弟,他們對于馮元一幾乎是達到了崇拜的地步,對于這樣的學生而言,他日走出書院,絕對會是馮元一的大助力。

改造大唐,這是一件偉大而浩瀚的工程,絕對不是一蹴而就之事,好在時代好,給了馮元一足夠的時間,讓他在吃喝玩樂中,把后世的一些思想逐漸的在大唐傳播開來。

中國有句俗語說的好,“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最終華夏會走向何方,馮元一自己也不敢肯定,雖然他腦袋里裝著華夏五千年的沉淀,但是卻無法真正預知歷史之后的走向,因為他已經發現,隨著自己的干預,歷史已經發生了改變。

“不管歷史將來如何,只要眼前是在向好的一面發展就好!”馮元一自我安慰道。

“所以,你是覺得朝廷應該鼓勵商賈是嗎?”三郎陛下看著馮元一問道。

“是,也不是!”

馮元一賣了個關子,繼續道,“陛下,商業發展其實包含了許多東西,而為我們所熟知或者熟悉的,其實主要就是商賈從一個地方販賣著一些東西,到另外一個地方,進而賺取了差價!其實這是可以的,也是應該的,因為商品流通了,對朝廷是有幫助的!可是這卻不是我最想說的!”

“難道還有別的深層的含義嗎?”張嘉貞問道。

“陛下、兩位張公、還有高將軍,你們覺得云居書坊的印刷術如何?那玻璃和玻璃鏡子又如何?羊毛制衣又如何?”馮元一沒有直接回答張嘉貞的問題,而是反問道。

“于國,于朝廷有益!”張說說道。

“你們可知,我從中賺了多少錢了嗎?”馮元一直接問道。

賺錢,這是一個即便是三郎陛下也會好奇的問題,就更別說張嘉貞張說了,所以當馮元一拋出這個問題的時候,三郎陛下也直直的盯著,等著馮元一說出來。

“毫不夸張的說日進斗金……”馮元一最終也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數字,其實他自己都不知道,只是知道他真的就跟個財神爺一樣,躺在家里每日的進賬就跟流水一樣。

錢財,對于馮元一已經失去了吸引了,他現在最不關心的就是賺了多少錢,因為他知道只要他愿意,隨隨便便就能弄出了神仙美食來,根本就不可能差錢。

“都說你元一是大唐的財神,看來果然是了!弄得我都有些羨慕了!”張說直接笑著說道。

“張公,羨慕就對了!在長安誰不羨慕我?”

馮元一揚了揚下巴,三郎陛下直接瞪了他一眼,于是馮元一收斂了一下得瑟的心里,繼續道,“我就是要讓其他人羨慕我!”

“這又是為何?”張嘉貞好奇,這不該是年輕人虛榮心在作祟。

“諸位可曾想過,大唐的商賈千萬,可為何只有我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創造出如此巨大的財富,甚至被人戲稱為財神呢?”馮元一反問道。

馮元一這么一說,大伙還真的覺得有些意思,為什么就馮元一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闖出這么大的名頭,賺了那么多的錢,三郎陛下是知道的,畢竟印書坊和羊毛制衣,單是這兩項,就為他的小金庫賺足了錢。

張嘉貞張說,甚至是高力士也直勾勾的等著馮元一說,這可是發財的秘訣,一般人可聽不到,李嗣謙也聽的愣神,他算是看著馮元一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的,他也很好奇,馮元一到底做到了什么!

“諸位想過沒有,我做的生意,與其他商賈經營的買賣有何不同?”馮元一繼續道。

“一般商賈,販賣的主要是一些基礎的農作物,以及一些簡單的手工商品,而你……”李嗣謙想了想說道。

“沒錯,嗣謙果然聰明!”

馮元一順道夸贊了一下李嗣謙,繼續道,“一般商賈販賣的農產品和簡單的手工商品,賺的只是一個地域和時間上的差價,這種差價畢竟是有限的,想要發大財,絕對不是短期內能達成的!

而我就不同了,無論是美食美酒、還是玻璃、鏡子,這些東西都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弄出來的,甚至可以說除了我,別人就弄不出來,所以在價格上,我就可以隨意設定,只要東西好又有人用的上,就不擔心沒人買!”

“是這么個道理!”張嘉貞點了點頭。

“而我之所以能夠弄出這些東西,其實都是因為我花了心思去思考,去研究,最后不斷的實驗驗證,才能弄出來的,這個過程就是投入,而這個投入最終都會變成商品的價格!

為何玻璃跟貴,而鏡子跟鬼?就是因為玻璃我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研究,經過了無數次的實驗驗證,才制作出來,而鏡子則是在玻璃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研究才做了出來,這個過程我耗費巨大,于是乎定了個高的價位!”

“你的意思是說,其他商賈想要與你一樣,賺到大錢,就必須要舍得投入,去研究去去實驗驗證,才能做出與你這般的東西,才能賺到大錢是嗎啊?”張說問道,他算是聽的有些明白了。

“不完全是這個歌意思,但卻差不多!”馮元一笑了笑說道,想讓這些人短時間內明白其間的道理,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是了,你剛剛也說了,一般來說,商賈主要就是販賣,賺取差價!而你這卻是直接作出新東西,賣高價!”張嘉貞說道。

“一般商賈的行為,在一定的范圍內對于朝廷也是有利的,而我所做的事,對朝廷對陛下來說,有沒有用處,陛下與張公應該心里清楚才對!”馮元一說道。

“所以,元一,你的意思是說,朝廷應該鼓勵像你這樣舍得投入去研究新東西的商賈,而限制那些單純的靠販賣賺取差價商賈行為是嗎?”李嗣謙突然說道。

“咦……你聽明白了?”馮元一一愣,有些驚訝。

上一章  |  穿越大唐撿空投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穿越大唐撿空投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