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大宋海賊王

第四百九十一章 趙構登基(三)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0-03-19  作者:坦克剛大木
有人又向張邦昌建議:金軍已撤,可行肆赦。張邦昌征求呂好問意見,呂好問表示反對,說:“赦書日行五百里,今四壁之外并是番人,欲赦誰也?況公乃權攝,當候復辟。”

張邦昌經過考慮,最后還是決定肆赦。四月四日,張邦昌以手書形式肆赦天下,赦文曰:“天下承平幾二百載,百姓樂業,豈復知兵?奸臣首結邊難,招致禍變,城守不堅,致嗣君皇帝,越在郊野。

予以還歸,橫見推逼。有堯、舜之揖讓,無湯、武之干戈。四方之廣,弗通者半年;京城之大,無君者三月。從宜康濟,庶拯危難。

應于書到日,罪無輕重,并與釋放。第一項,差官省視園陵。第二項,諸州天慶、天寧寺觀并依舊行香。第三項,諸州軍守臣,各令兵至近甸,保守無虞,義同有功;起發勤王兵,仰卻于原來處分屯。第四項,存恤諸處宗室,馀并依前赦。”

張邦昌堅持肆赦有兩個目的:一向天下解釋自己登基是被逼迫,二希望勤王兵馬不要來京。

這時候,天下勤王之師,已漸至近境。為防止城內不法之徒趁機作亂,這天中午,尚書省張榜公告:范尚書、趙資政領兵在南京,派遣先遣統制官王淵到闕議事,仰城中不得驚擾。

呂好問頭腦一直很清醒,他向張邦昌建議道:“今日所宜先者,當迎元祐皇后,使人知天下已還趙氏,且速請大元帥早正大位,以絕狂敵之謀。”

張邦昌接受建議,請呂好問馬上去請元祐皇后。呂好問說:“吾言不可矣。公可書一封《上宋太后手書》,讓元佑皇后兄弟孟忠厚持手書去請,則天下定矣。”

元佑孟皇后,是宋哲宗第一位皇后。她是宋哲宗祖母太皇太后高氏,從一百多名皇后候選人中,親自為哲宗選定的皇后。高太皇太后對宰執們說:“孟氏子能執婦禮,宜正位中宮。”

然而,宋哲宗并不喜歡孟氏。高太皇太后去世后,宋哲宗親政,極力擺脫祖母高太皇太后的影響,于是孟皇后被廢,出居瑤華宮,號“華陽教主”、“玉清妙靜仙師”,法名“沖真”。

宋徽宗剛繼位時,向太后垂簾聽政,孟氏時來運轉,遂被復位。因其封后于元佑年間,故被稱為元佑皇后。然而好景不長,崇寧元年,貶謫元佑黨人時,孟氏再受牽連,二度被廢,重回瑤華宮,加賜“希微元通知和妙靜仙師”之號。

靖康初年,因瑤華宮失火,孟氏先是移居延寧宮,后延寧宮又失火,于是步行出宮,寄居在相國寺前的一座私宅里。

受張邦昌委托,孟忠厚來到相國寺前街,找到元祐皇后住處,向她說明來意。但元祐皇后一開始并不答應,拒絕入宮。直到孟忠厚拿出張邦昌手書,元祐皇后見手書中有“推戴大元帥”字樣,這才肯接受。

四月四日,張邦昌召集文武百官,在文德殿開會,向大家宣讀《上宋太后手書》,書中說道:“予世受宋恩,身相前帝,每欲舍生而取義,惟期尊主以庇民。豈圖禍變之非常,以至君臣之易位。既重罹于羅網,實難邇于刀繩。外逼大國兵火之威,內拯黎元涂炭之命。顧難施于面目,徒自悼于夙宵。杵臼之存趙孤,惟初心之有在;契丹之立晉祖,考殊跡以自明。

載惟本朝開創之初,首議西宮尊崇之禮,號同母后,國系周朝。茲惟臣子之至恭,以示邦家之大順。肆稽成憲,爰舉徽章。恭惟哲宗元祐皇后,徽柔懿恭,聰明睿智。天作之合,早媲德于泰陵;王假有家,夙母儀于方夏。端著紫庭之范,具彰彤管之聲。雖嘗御瑤華崇道之居,亦既奉欽圣還宮之詔。久棲神于靖館,積系念于綿區。

今二帝已遷,三川方震。匪仰伸于欽奉,則曷副于儀型。是用端誠于心,涓日之吉,祗復掖庭之次,恭陳舊國之儀。揭示號以正名,開別宮而移御。幅員時乂,庶臻康濟之期;京邑既安,更介靈長之祉。宜上尊號曰宋太后,御延福宮,令有司擇日奉冊寶,其應干典禮,合行事件,令禮部疾速施行。”

會后,張邦昌聽說江淮發運判官向子諲,派將官王儀等統領的勤王之師,也來到城下。于是,令范瓊準備酒食,專門犒賞這支勤王隊伍。又派人將王儀領入宮中,當面賞賜袍帶,進升官職。張邦昌還讓王儀回去后捎話給向子諲,說應當授予他勤王第一功稱號,以后會對他加以重用。

張邦昌之所以格外重視向子諲,是有原因的。因為向子諲逮捕了張邦昌派遣的兩個使者,一個是派往廬州看望父母的,一個是派去給向子諲送信的。這兩人現在都在向子諲的手里。

王時雍又交給王儀三十匹絹二十千錢,讓他回去犒軍,并請他將尚書省文件捎回江淮發運司,令發運司往京城運送糧食等物資。

侍御史胡舜陟見張邦昌還在忙于處理政務,沒有馬上還政于趙氏的意思,于是給他呈上一份劄子,提議他趕緊給元祐皇后正名位,請元祐皇后垂簾聽政。劄子中說道:“今四方勤王之師云蒸霧集,彼為趙氏而來,豈有從吾號令?閉門拒之,有同兒戲。伏望即降指揮,正其名位,請元祐皇后垂簾聽政于內,陛下以太宰治事于外,特遣大臣往迎康王,明以此事,播告將士,孰不欣然說服?此實天下之盛福,陛下卓越之殊勛,萬世一時者也。”

四月四日,濟州城里政治氣氛也很熱烈。門下侍郎耿南仲,元帥汪伯彥,副元帥黃潛善,參議官耿延禧、董耘、高世則,干辦楊淵、王起之、秦百祥,隨軍轉運使梁陽祖、黃潛厚,都統制官楊惟忠,五軍統制張俊,以及諸將士,都排隊來到康王住處,勸康王登基稱帝。

耿南仲率領眾人站在庭院里,向康王行再拜之禮道:“金人不道,邀二圣鑾輿北狩。天未厭宋,必將有主。主宋祀者,非大王而誰?大王聰明英勇,上皇之皇嗣,少帝之介弟,天命已兆,人心實歸。應天順人,宜適機會。天命不可以久滯,人心不可以強違,萬機不可以暫曠。愿大王即皇帝位以定天下,上以慰祖宗在天之靈,次以慰二圣南望之意。然后,號令天下,回戈滅虜,以迎還二圣,為大宋中興之主,天下幸甚!”

上一章  |  大宋海賊王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大宋海賊王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