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造車

第三十五章 點火下線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0-06-21  作者:榕之子
當中國從1993年起開始全面轉向市場經濟之時,落后的體制依舊憑借慣性在發揮著作用。

韓耀廠通過錢江廠出面申請進口的設備,必須經省級政府部門的批復才能通過海關進入國門。因為摩托車產業雖然在全國遍地開花,但國家依舊遵循著計劃經濟體制思維管理,各地新建的摩托車整車、發動機生產線必須經過政府批準,取得生產許可證方能公開向市場出售。

為加強管理,防止各地一哄而上,造成資源浪費,汽車和摩托車進口的設備處于國家管控范圍,沒有完備手續不允許進口。海關作為國家大門的守衛,看到手續不全處于管控范圍的生產設備,必須要提交合法手續才會放行過關。

錢江廠出面引進的設備是以升級改造生產線名義進口,需要通過省級管理部門的審批,本來一路綠燈的申請卻在省計委處卡了殼,遲遲拿不下批文。因此這一批設備便被扣押在海關倉庫,需要補全手續才能順利過關。

韓皓得知消息急得不行,趕緊打電話詢問鄭南,畢竟當初他可是保證會按時按質幫忙采購進口設備。鄭南讓韓皓放寬心,設備進不來錢江廠利益也受損,現在廠里已經派人到省計委了解情況。

有一個猜測鄭南沒對韓皓說,就是這一次小插曲很可能是馬嘯天導演來惡心下大家,他丈人現在是省計委主要領導之一。想完全阻擋生產設備進來是不可能,最多只是延誤一二而已。

鄭南猜得不錯,此次省計委批文沒下來確實是馬嘯天搞的鬼。上次和韓耀廠的合作他丟盡了臉,現在他瞞著老丈人和計委內部人員勾搭弄這么一下就是為了把臉找回來。一旦省計委方面卡殼,到時自己出面擺平掙個臉面回來,順便給韓耀廠一個小教訓。

寧可得罪君子,也不愿意得罪小人,你不知道他什么時候會出來惡心你一把,馬嘯天就是這樣的人物。

當廠里很客氣地請他到省計委說明情況疏通關系,馬嘯天還一副老不樂意,最后實在推辭不過才帶上足額差旅費到江州出差工作。到了江州,馬嘯天用公款大吃大喝了整整一個星期,最后在廠里一再催促下才姍姍到省計委走了流程。經過這一番折騰,足足20天后進口的生產設備才從海關放行,給錢江廠和韓耀廠造成了以數十萬計的無形經濟損失。

在進口生產設備到位之前,苗振華的主要任務就是招聘培養工人團隊。在招聘時,原本按他的要求工人必須得高中畢業,但實際在人才市場中發現,高中門檻已經很高,招不到合適的工人。苗振華不得不把門檻降低,要求初中畢業即可。在1986年中國頒布了義務教育法,強制把初中納入義務教育,但由于國家投入資源有限,市場上的農民工大多數都是小學文化水平。

初中文憑是苗振華的底線,一個工人必須接受完整的基礎教育才能夠懂得他教授的入門課程。工人的培養,韓皓完全交給了苗振華處理。苗振華提出的師徒制、統一培訓、技能評級、職業再教育等,說實話韓皓只聽得懂一小半。既然有專家老師傅在,那就把事情交給他負責就好,韓皓知人善用這一優點更能發揮手下專業人才的作用。

如此局面正是苗振華喜歡,他原本就一直在軍工大國企里面工作,平時對國企的人才培養機制利弊有過研究。現在他可以依照自己的理念,以自身工作經歷結合國內外的成功經驗,從頭到腳為韓耀廠創立一個帶有苗氏印記的人才培養機制。

3輛運著集裝箱的重卡轟隆隆開到了虎山工業園,上面運載的就是韓耀廠第一批進口的機床設備。

機床是精密設備,裝運卸載時需要十分小心。韓耀廠生產車間外,大型吊車、叉車、手推車、升降機等一應俱全,準備從集裝箱上把進口機床搬運進剛建好的生產車間。

”哇,這就是苗老指定進口的CNC高精度機床。它專門用來制作各類模具,據說售價高達120萬。我就是光靠觸摸,就能感覺到其中蘊含著非凡的能量。”

牛大偉一臉陶醉地圍著其中最大的機床打轉。

“行了吧,我看你的模樣就是在數錢,觸摸的是堆成機床樣子的人民幣。”

原班長簡兵在一旁打趣道。

他們這些中專畢業的人有時間就聚在一起,暢想廠里進口的生產設備會是啥樣。現在終于得償所愿,每個人都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能實地安裝操作進口機床是許多人無法企盼的經歷。

所有機器都卸載運送到車間的制定位置,苗振華開始指揮人手對生產線進行安裝調試。這個時候,他帶來的4位親傳徒弟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苗振華把牛大偉等中專畢業的員工分為3組,每個徒弟帶一組人,剩余1人后備。在同一技術標準指導下,他們3班倒連續奮戰了70個小時,一條以進口CNC設備為核心,國產機床為補充的柔性生產線正式落地。初步生產能力為每年3萬臺發動機,經過后續改造能提高1倍數量。

雖然3班倒連續奮戰了70個小時,但大家沒有任何倦意。在生產線建成后的次日一早,都顧不得休息趕到了生產車間,眼巴巴等著這條生產線進行首次點火試生產。

苗振華親自監督,一批熟練工人走到剛建成的生產線各個崗位就位,他啟動按鈕開始了生產線的運轉。

生產線在建立之前,就已經在苗振華腦海中形成具體模樣,他對操作工人進行了針對性的培訓。所以生產線一建立,只要經過對新機器設備培訓操作,工人就可以直接上崗生產。尤其還有他在身后逐步親自現場指導,生產線的正常運作應該不成問題。

鄭南和錢江廠的幾位技術人員一起前來觀禮,畢竟韓耀廠生產線下來的產品主要提供給錢江廠使用。

“這怎么可能,昨天才落地,今天就可以馬上試生產!”

得知韓耀廠把生產線安裝完畢,只經過簡單調試就馬上開始試生產,有過相關經驗的錢江廠技術人員感覺不可思議。

“你們是不是在逗我們開心?”

另一位錢江廠的員工也開口問道。

鄭南雖然嘴上不說,但心里也打了大問號。按照他的經驗,生產線剛組裝完畢,肯定需要一段時間調試,試生產一兩個樣品可以,但看韓耀廠模樣基本就是上批量試生產了。錢江廠最快的生產線,僅用了1個星期調試后開始試生產,便獲得了全廠通報表揚。現在韓耀廠如此信心滿滿,鄭南著實擔心開門紅變成開門倒。

反倒是韓耀廠這邊的員工,紛紛信心十足,猶如初生牛犢不怕虎。

“吱——”

進口的箱體加工專機開始啟動,對胚體開始了第一步加工。

……

很快,韓耀廠生產的關鍵性發動機零件全部生產完畢,通過吊裝流水線運送到總裝配區,由工人通過裝配流水線進行整臺發動機組裝。

裝配流水線呈現封閉圓弧形狀,如同運動場中的跑道模樣,可以循環轉動,上面有20個工位。總裝工人每人僅負責一個或幾個部件,例如有人專門安裝活塞、離合器,然后傳到下一個工位由別人繼續負責合箱等。

時間在一分一秒過去,工人們有條不紊依次安裝上屬于自己工位的零件,很快第一臺發動機正式完成了組裝,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所有人面前。

苗振華親自把其接上專門的檢測設備,開始下線后的質量檢測。

“突—突——”

發動機一點火,立即發出悅耳的轉動聲,各項指標顯示正常。

“啪啪——”

生產的第一臺70CC發動機下線點火一次性成功,所有參與了生產線建設的人都情不自禁鼓起掌來,許多人還興奮地抱在一起,他們付出的汗水終于再次迎來了回報。這標志著韓耀廠的自有品牌“榮耀”RY70FM型號發動機正式開始推向市場。

韓耀廠一群人激動的模樣,讓一旁觀禮的鄭南都深受感動。他不得不承認,韓耀廠跟錢江廠相比,更加有活力和發展潛力。

“要不是親眼所見,我真不敢相信,真是神了。”

錢江廠的技術人員搖著頭自言自語。

看著生產線上70CC發動機不斷下線,鄭南覺得韓耀廠說不定將來會變成錢江廠的強大競爭對手。雖然韓耀廠現在看上去只是一家小型生產發動機的企業,但鄭南就是在心里有這樣的預感。他在想自己親手見證參與了韓耀廠起步的過程,不知道這是不是養虎為患。但目前錢江廠卻離不開韓耀廠,因為發動機這個心臟需要對方提供。

韓耀廠現在處于試生產階段,每天工人單班生產,產量在80臺左右。隨著工人熟練度上升和新工人加入,整條生產線將會實行輪班制度,屆時產量將會大幅提升。

鄭南把隨機抽樣的3臺RY70FM型號發動機帶回錢江廠檢測,發現質量完全合格,多項指標還超出了預期。這是因為在90CC發動機研發中,余航為首的團隊做出了一些針對性改進,并把這些小改進應用到了70CC發動機身上。

自此,RY70FM型號發動機開始正式供貨給錢江廠,履行雙方當初簽訂的采購合同。

當獲悉韓耀廠的發動機以及開始試生產,縣高官丘孟桐再次前來廠區視察調研。在政府工作人員的“善意”提醒下,韓耀廠再一次舉辦了第一臺70CC發動機正式下線的活動。由丘孟桐親自為虎山縣第一臺正式落地的摩托車發動機揭開紅布,宣告虎山工業園經過本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終于迎來了開花結果之時。

這一次不單縣電視臺派了記者,縣宣傳部還邀請了市電視臺和報社的記者前來觀禮,丘孟桐在記者鏡頭下精神奕奕滿面春風。

得知RY70FM型號發動機已經由錢江廠包銷了1萬臺,折算下來就是過千萬的銷售額,丘孟桐開懷大笑,鼓勵韓皓要大力拓展市場,把榮耀品牌打造成全國知名品牌,讓全國人民都知道虎山。

當晚,韓耀廠正式生產下線RY70FM發動機的新聞在市電視臺播出。正巧此時龍湖的黨政領導正舉辦招商晚宴款待前來考察投資的客商,大家在賓館包廂電視上看到了韓耀廠的新聞。

在座的官員都知道龍湖沒有摩托車發動機廠,就連龍頭企業錢江廠都沒能研發成功,看到新聞上播出了韓耀廠已經跟錢江廠達成大批量采購協議,大家心里感覺都不是滋味。

“這個韓耀廠是從哪里冒出來的?是外商投資的嗎?”

龍湖的一把手書記開口詢問部下。

“好像是虎山的一家鄉鎮企業,突然間就研發成功了發動機,去年底才通過省里驗收,當時我還看了新聞。沒想到短短時間現在居然落成了生產線,產品準備大規模投向市場。”

負責招商的一位工作人員回答了書記的問題。

“怪不得老丘笑得如此燦爛,單憑一個發動機廠,想趕上我們龍湖是不可能。這個苗頭值得我們注意,錢江廠雖然屬于省屬企業,但我們作為父母官也得好好想想,能不能在龍湖也弄出一兩間發動機廠來。我們有關部門招商,要留意這方面的企業,有合適的要大力引進落地,補上我們市的經濟短板。”

虎山弄得出來,龍湖應該也要有,書記大人的經濟敏感度還是很厲害。

隨著第一條生產線正式投產,過了半個月韓耀廠第二批進口生產線設備也抵達了海關,這一次沒有鬧出扣貨風波,很順利報關通過運回了虎山。有了第一條生產線的經驗,第二、第三條生產線的建立調試更加順利,短短一個月時間,韓耀廠就擁有了3條柔性摩托車發動機生產線,設計年產量高達20萬臺。

雖然生產線全部建成應該大干一場,但韓耀卻發現20萬臺的產量無法兌現,因為他又面臨新的現實難題。

上一章  |  造車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造車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