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1644我的帝國

第一百零九章 來自太原的求援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0-01-07  作者:魚辰木
因為通往江西的路隔著河南和湖廣兩省,河南還好,趙毅在平陽府之戰后就和李巖的關系不錯,但湖廣就不太平了,永寧州和晉商們為了這兩萬多石的番薯種苗可花費了不少的代價。

而且在短短幾個月中,至少有超過兩百人的晉商商隊永遠倒在了追逐金錢的路上,他們大部分都是在湖廣遭到了左良玉或者劉宗敏的洗劫,如果不是。

同樣的,為了這兩萬石番薯,趙毅通過由喬勝寧組建的商務署,對這些要錢不要命的晉商支付了超過二十萬兩白銀的購買酬勞,平均下來就是一石番薯的購買價值將近十兩白銀,即使是戰亂連天的湖廣,白花花的、不參雜碎石的精米也才二兩多,足足是其五倍的代價。

但即便如此昂貴,趙毅還是寧愿多花點錢,將自己地盤上的糧食問題給解決掉,以免萬一河南方面出現變動,導致商路受阻或者被截,讓自己的地盤陷入糧食危機。

趙毅和李庭浩共同走在田埂上,看著人們熱火朝天的在土地上忙碌,頓時感覺心曠神怡。

沒辦法,大農耕帝國的本能就在那里,無論掌權者多么位高權重,都沒辦法割舍對種地深深的感情和執著,讓地荒在那里,不種點東西就渾身不舒坦。

李庭浩雖然也是傳統的讀書人,但是他性格高潔,而且受趙毅影響,為人也完全沒有什么官僚作風,興致來了,會同趙毅一起,兩人幫著忙不過來的百姓搭把手,抬抬袋子,或者推推小車

“番薯雖好,但是百姓們還不適應作為主糧,只能作為戰略儲備來耕種,而且番薯多了,容易傷糧價,這方面得考慮好。”

李庭浩笑著撫須道:“大帥放心,番薯種苗不多,嚴格按照五畝田種米,然后再搭配一畝番薯的耕種比例。而且我已同工農署和民政署還有商務署打過招呼了,準備再開設一個物議司,專事涉及民生之事物的定價事宜,以防有投機取巧之輩,趁機牟利。”

趙毅聞言訝然,沒想到李庭浩竟然能想到后世為了針對炒蒜、炒蔥的投機分子而專門設立的物價管理體系。

雖然李庭浩只是提出了一個想法,但也說明了其目光卓絕,便稱呼對方的字夸贊道:“敏之真乃吾之子房也。”

李庭浩為人倔強,道德方面是沒得說的,見趙毅夸自己倒是不好居功,大方的說:“大帥夸錯人了,這并不是我的主意,是喬勝寧給我建議的,我細細思慮一番,絕對他說得有理,不得不查,所以這幾日才在督政院和他商討這些事情。”

“竟然是他。”趙毅聞言恍然,發現自己誤打誤撞,確實用十萬石糧草換回了一個不得了的人才,便將這件心事放在心上。

正想繼續巡視一下春耕,遠處一名在永寧州城值守的警衛營戰士騎著快馬跑來尋找趙毅。

“大帥,有緊急軍情。”戰士從懷中拿出一份信箋交給趙毅。

趙毅接過信封,只是掃了一眼后便臉色一沉,旁邊的李庭浩似乎也察覺到了什么,詢問道:“大帥,可是發生了何事?”

“韃子果然又來了。”

太原城自鼠疫爆發后,陶信便帶領民眾積極的對抗瘟疫,重建太原,還想方設法的用各種手段艱難的保護太原的四十萬民眾,從而被推舉為太原城自發組織起來的求活軍首領。

求活軍目前具有戰斗力的青壯接近五萬人,鰥寡孤殘超過二十萬,這是一個很特殊的軍事單位,成分有點類似于五胡亂華時期的乞活軍,他們都是在殘酷的世道下,由民眾自發組織起來的集體,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生存。

雖然求活軍的軍民十分抱團,但他們依舊生存的十分艱難,

因為在經歷了李自成的水淹、忽然爆發的鼠疫、還有連綿的戰火后,這是已經一片絕望的城市了,即使偶爾有途徑的商隊,也都被餓極了眼的求活軍軍民洗劫一空,所以這里是商人都不敢久留的地方,物資和糧食更是極為緊缺,更是出現了人吃人的慘狀。

即便田野間通過挖鼠洞,偶爾掏出一些顆粒飽滿的穗米,但也被陶信收集起來后小心的保護起來,當做春耕后的種糧使用。

在先后餓死了數萬人后,他們終于渡過了堪稱煉獄一樣的新年,迎來了春耕的希望。

一捧捧用人命換來的穗米,在陶信分發給眾人準備播種時,滿達海來了。

以空曠的平原為主的太原城非常適合騎兵作戰,甚至比在草原還容易馳騁,上萬名滿清和綠營混合的騎兵在這片土地上盡情的收割生命。

他們殺死種地的百姓,將僅僅抽出麥芽的種苗毀于一空,等紅著眼的求活軍士卒揮舞著鋤頭和鋼刀沖出來后,又策馬走了,絲毫沒有交戰的傾向。

接近一個月的時間內,陶信整個人瘦了十斤,面對來去如風的騎兵,求活軍連拼命一戰的機會都沒有,徹底束手無策了,不得不將目光轉向了永寧。

趙毅和新民軍盤踞在永寧的事情他是知道的,甚至趙毅參加的戰役、包括就在太原下方的沁州,還有平陽府這樣的大型戰役,他都一直緊密關注著。

之所以前面不想求援,是擔心自己的權利被架空了。

他曾是和趙毅一起在李自成手下當炮灰的一員,當他了無牽掛時,自然是不懼生死的,但他和普通的農民軍首領不一樣,他受過教育。

出生在襄陽地主之家的他,過的并不算如意,因為母親是地主的小妾,所以自幼母子二人便受到善妒的主母的欺凌,之后他一心向學,寄希望于通過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然而命運又再次和他開了個玩笑,作為官軍的左良玉竟然將他的家洗劫了,動亂中,他和母親走失,被迫離鄉,準備進京,沒想到又遇到了李自成

只有經歷過生無所惜命無所依的處境的人,才會知道,能掌握自己的命運是一件多不容易的事情。

告別趙毅后他決心回襄陽尋母,沒想到太原之戰,打亂了他回鄉的步伐,卻給了他掌握自己命運的機會。

靠著出色的頭腦和過人的膽識,還有那些痛苦賦予他的養分,讓他知道如何度過艱難歲月的辦法,于是陶信便野蠻的在這片絕望的城市中成長,一步步領導求活軍在亂世中生存,并漸露頭角。

趙毅是個有野心且富有控制欲的人,這是陶信從最初見識了趙毅如何組建新民軍,還有如何在永寧壯大后得出的結論。

自己如果和他求援,將很可能引起趙毅的注意,并被其吞并。

這是他不想發生的,但忽如其來的韃子打斷了他的計劃,而他并沒有趙毅那樣豐富的本錢和領先時代的見識和知識,即使想要擴張,四周也沒有可供他攻打吞并的勢力,麾下的求活軍更不可能離鄉背土和他轉移陣地。

不想求活軍被迫覆滅的話,那只能將希望寄予趙毅的救援了。

上一章  |  1644我的帝國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1644我的帝國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