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重生之北國科技

第553章 天才班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0-07-13  作者:冰城之光
在留學生群體里,慢慢的,一個傳說在東西海岸流傳。

有一個國內培養的天才班群體,出現在美國留學生當中。

這個留言越來越盛,因為很多人都見過或者接觸過這個班級里的成員。

大陸學生留學生這個圈子并不大,互相一串聯,很多消息就都知道了。

曾經在中國留學生的歷史上,出現過這種天才班的盛況。建國前后,出現過好幾批次,一批同班同學一起留學,然后各奔東西。幾十年后,大家都學有所成,在各自的領域獨領風騷。

這種現象最近很少聽說了,哪怕國內的少年班,也沒有聽說有什么特殊的動靜。很多國內的天才,出來以后就流于平庸。

但是今年不同,連續在一些重量級期刊上看到很多大陸留學生們的論文發表。論文發表是個常見的事情,但是這些都是本科生發表的,就不常見了。

更不常見的就是這些人還都有關聯,他們都是來自同一個地方,這就引起了大家的興趣。

隨著資料和信息的匯總,前段時間,在半導體界也算是非常有名氣的兩個美女學者,居然也被證實,來自同一個班級!

這個被證實的消息終于引起了一片嘩然。

吃瓜的八卦群眾們,不斷的對這個新聞推波助瀾。

大家在異國他鄉,心底里總是有種不自信的自卑心理。也許是語言差異,也許是文化差異,這些國內的天之驕子,在這里過得大多十分辛苦。刷盤子,做力工的不在少數。

北京人在紐約,講的就是這種失落。

周曉蘭,老女排,貴為副司長,出國后,只能當體育老師,兼業余教練!這在后世簡直無法想象的事情,實實在在發生著。處長出國給人當保姆的情況,連新聞都上不去!

所以天才班的噱頭,給了他們以自豪的理由,我們大陸來的也是有好樣的,別總把我們當土八路。

多種因素之下,有真實,也有傳說,這個新聞就在留學生群體里成了事實和現象級事件。

慢慢的,這個新聞就傳回了國內,被刊登到了各種報刊上。

前89檢測專業的同學們,都到了發表畢業論文的季節,不斷向天空發射著各種各樣的衛星。

馮言這段時間,帶著兩個團隊,連續發表了多個領域的重磅論文。在國內發表的主要的是igbt論文。回美國之后,則是帶著林婷,連發幾篇led方面的文章。

趙夢佳與袁帥聯手,發表的多晶硅光電轉換系列論文,另外開辟了一片天地。

這里面還夾雜著其它同學發表的各種論文,有mems的,有led工藝相關的,但總的說,論文質量遠遠超出本科生的水準。在他們各自的小圈子里闖出了名氣。

右天獨辟蹊徑,撿起來已經沉寂了兩年的光纖測量,用計算機進行計算,利用幾公里長的光纖,對環境變量進行監控,一舉再掀高潮。

成永興得到這些消息,最佩服的就是右天。這個老同學跟了大家一個寒假,忙活igbt。回到美國后,居然沒有利用這個優勢,而是回去炒冷飯,而且還成功了!

就連工大實驗室,半年多都沒有在光纖檢測領域發表新論文了。

右天這個人,很有特點,對周邊環境無感,條件多艱苦,也不抱怨,因為他根本就不在意。對難度無感,根本就沒有一絲的畏難情緒,在他的詞海里,根本就沒有量力而行這回事,除非有人叫停,他會一直按照給定的目標前進。

后世他在效益一般的國企里負責質量,職位只是工程師。老婆沒有,女朋友也沒有,但是聚會的時候,極為高興,滔滔不絕的跟成永興和大家講著單位的事情。

后來再聚會,大家都不想找他了,有他在,聚會目的都達不到。

這樣的人其實就適合放到研究所,把他放到那里,他自己就會不斷的出成果。

放去人際關系復雜的國企,實際是害了他。當時分配的時候,右天的父親把他安排到工廠里,目的是鍛煉他一下,以后再走技術路線或者管理路線,都有資本。

結果右天掉進去,再沒有機會爬出來。

時間窗口一錯過,他的父親生病后,就再沒有機會幫助右天改變環境了。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右天本人沒有埋怨,每天還是高高興興的上班,兢兢業業的工作。

成永興的這批老鄉,大家混得都不錯,不論是嚴亮還是袁帥,都有能力替他改變環境。

但是右天就守著每個月三四千元,沒有老婆的高高興興生活。

同學們周末給他打電話,基本他都在加班。

成永興這幾年提供給右天的機會最多,但是他都沒有好好把握。從mems到led,lcd,再到最近的igbt,換了幾次跑道了。右天則一直盯著光纖檢測,偶爾被成永興拉出來幫忙,一松手,就又回去了。

就是上帝來了,也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趙夢佳與袁帥,則多少沾了自己的一些光,但是成永興也沒有給他們太多幫助。

成永興這個學期需要寫畢業設計論文,找來找去,最后找了后世發展不錯的多晶硅伏光電池作為課題方向。

他把多晶硅光伏電池的初步概念驗證后,就收手了,因為他的目的就是一篇過得去的本科論文。

光伏發電的黃金時間還沒有到來,真正的爆發需要等到2002年德國的光伏補貼政策。

袁帥那兩天跟著幫忙,回美國之后,沿著這條道路狂奔了起來。看來他們是放棄了led項目,而是另起爐灶。

在成永興印象中,袁帥和趙夢佳后世都沒有什么突出的成就,袁帥后來根本就不是從事技術工作。

這一次他們能走多遠,成永興也不清楚,也許時勢造英雄,他們可能有不同的境遇,也不一定。

就像郝云麗在大二開學的那次爆發一樣,誰能說得準呢?

萬一他們也是這本書的主角之一呢?

不知道這幾篇論文下來,他們是否也能提前畢業。這樣的話,這個班的同學間梯隊就完整了。有教授,有博士,學士是不缺的,缺的就是碩士這個檔。

其他同學們的論文,成永興也看過。他們的論文也都是很用心的,質量很高,至少比平均的水平論文高。雖然與袁帥他們的論文無法相提并論,但是也算是可圈可點。

尤其是孫宇的論文更是使人眼前一亮,他的思路不是來自成永興,而是另起爐灶,將來能有所成就也說不一定。

后世的他,改行去做金融和會計!最后居然做了個cfo!這一次不知道他的未來將會如何。

國內留守同學們的本科畢業設計,都是在幾個實驗室里頭做出來的,水平都還不錯,但是由于成永興與他們太熟了,所以就沒有了新鮮感。

冰城的一些本地報紙,也登載了關于此事的報道。從學校的角度,這個新聞當然一定要大夸特夸。但是到了校內就有一些尷尬了。

這里面有幾個問題,第一個是這批學生的來源。雖然他們大多數都是檢測專業的,但是大家的論文與檢測無關,只有一個光纖檢測的論文還是右天發表的。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這批人為什么沒有留下?為什么還要到國外去發表論文?

這個問題也是非常難回答的。如果是畢業了以后,在碩士或者是博士階段發表論文還很容易解釋。但現在這批發表論文的主體都是本科生。

第3個問題就是這個班級的指導教師,也已跑到了新加坡。不知道,牛教授看到了,得到了這個消息后會是什么感想?

是欣慰還是后悔?還是兩者皆有?

多重限制之下,這篇文章就很不好寫了。所以整篇文章流于口號化,表面化,從而失去了它應有的吸引力。可惜了這個現象級的題材。

上一章  |  重生之北國科技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重生之北國科技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