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西涼鐵騎

一七三章:造紙廠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3-04-16  作者:斷崖路
賈榮認真的將胡為的名字登記到了名冊上,后面寫上了造紙,最后問清了胡為的住處,賈榮這才開始問下一個。

金城郡的世家很少,人才相對來說就少了,即使來應征的這些也是平時大家公認的一些智者,有些只是聽別人講過幾次書,就成了百姓眼中的讀書人,由此可見知識的普及程度差到了什么地步。

目前招到的造紙技術人員就胡為一個,開造紙廠的事情也只能請教他一個人了,造紙的方面,賈榮除了懂得一些比較先進一些的原理,其他的事情就一無所知了。

胡為完全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連帶著自己多年來造紙的一些經驗也都說給了賈榮聽,最后胡為的那句造紙是需要漢帝下旨的話賈榮也沒放在心上,這些事情交給蘇雙打點一下就行了,聽說最近蘇雙和漢帝的關系保持的不錯,蘇雙代表的就是自己。

蔡倫發明了造紙術,極大的方便了漢代人的學習,不過書籍仍舊是一個難題,主要是漢朝的書都是一個字一個字的謄寫的,極為麻煩,再說那些世家也不可能將辛辛苦苦寫出來的書籍流傳出去,這也是為什么關羽得到了一本春秋視若珍寶的原因。

在漢朝,文化人的地位非常高,一些太守縣令對待當地的名士都要做到畢恭畢敬的。

漢代的紙有很多種,比如說用漁網布造的紙就是網紙,用破布造的紙就是布紙,種類有很多,不過這些方法造出來的紙都是泛黃的,不過東萊的左伯制造出來了細膩白潔的紙,被傳為一時佳話,不論這些人造的紙怎么樣,肯定沒有用先進方法造的紙好,無論是紙的質量還是紙的成色,造紙到了宋朝才算到了鼎盛的時期,造出來的紙細膩光滑,讓你愛不釋手。

造紙廠是按照漢朝的規格建造的,胡為親自指導造紙廠的建造,建造造紙廠自然又需要匠人的幫助,賈榮開出的工資比以往高了一些,每日三十錢,香皂賺了錢,自然是要造福百姓的,百姓有了錢就會消費,如此形成一個很好的循環圈,百姓才能過上好日子,造紙廠的東西很多都是金城沒有的,需要去內郡采購,有仙戀閣做后盾,很輕易的就完成了。

金城郡蓋房子的匠人成為了最受歡迎的人物,先前蓋普通居民住的地方的時候還不能體現出來,不過匠作坊、造紙廠的建造卻是給這些匠人開出了讓普通百姓極為眼紅的工資,不少的百姓紛紛學習建造的技術,蓋房子說是一樣技術活,實際上很簡單,金城的房屋不是雒陽的,都是極為簡單的一層房屋,最高的也不過是三層的酒樓,這樣一來,建造的技術被極大的簡化了。

胡為人老了,眼力精神上也有些跟不上了,不過在胡為的一封書信下,六個以前跟著胡為學習造紙的弟子來到了金城,對于這些真正的技術人員,賈榮十分重視,以前他們在大漢的造紙廠每月的工錢也就是一貫錢,到了賈榮這里直接給他們每月開了三貫,而且每人分配了一套房子,胡為的工資直接開到了十貫,這個消息若是傳出去,恐怕又會引發普通百姓的震動,引發百姓學習造紙的熱潮。

有了實質的獎勵,這些年輕人干活的盡頭更高了,紛紛表示一定會盡心盡力。

賈榮可不想著讓他們這么享受,讓他們在造紙廠建成之后培養一批新的學徒,和匠作坊一樣,技術不能保密,好的東西就要大家一起探討。

對此胡為欣然接受,人老了,也不想把這一身的技術帶走,當初胡為也是經過了多年的煎熬才學會了造紙這項技術活,了解一名普通百姓想要學得真正的技術是多么的困難,這也讓胡為放寬了心思,將造紙的技術交給百姓,若是換成是旁人的話,胡為來不來還不一定呢,主要是賈榮在金城郡的作為讓這個老人看到了希望,他能感覺到賈榮的心意。

造紙廠的事情完全交給了胡為幾個人處理,等到建成之后,自己再找個適當的機會將造出好紙的技術教給他們,從而降低成本造出更好的紙來。

開荒令下達到了賈榮統治的十四縣里,引發了一股開荒熱潮,特別是北地郡來的那些百姓表現的更為踴躍,金城郡里沒有他們的土地,賈榮下令開荒最大的獲利者就是他們。

羌人部落的熱情完全不輸于任何人,他們是第一年來到漢人境內生活,除了賈榮幫助建造的房屋一無所有,漢人的生活方式他們多少還是了解的,明白土地對于百姓的重要性,開荒令下達之后,賈榮派遣李文候輔助羌人部落開荒。

金城郡相比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郡城了,但是將十四縣的人口全部統計在冊之后發現才有十萬余人,這還包括從北地郡來的一萬名普通百姓和羌人部落遷移過來的,這樣一個大郡,人口如此稀少,人均下來的土地還是不少的,不過金城郡向來是荒蕪貧瘠,土地的質量也不怎么地,依靠百姓種莊稼生存是不可能的。

此次開荒,軍隊自然又被當成了苦力來使,不過聽說是開荒之后,這些士兵沒有發出一句怨言,特別是羌人士兵,斗志昂揚,開荒的熱情十分高。

賈榮指著遠處一片大好的田地問道:“這是誰家的田地?”

一名百姓走上來輕聲說道:“那是城內于家的。”

賈榮點點頭,指著另外一片田地繼續問道:“那邊的呢?”

“大人,這附近全部都是于家的田地。”

賈榮輕嘶一聲,這于家不過是金城郡的一個土豪,卻擁有這么多的良田,金城郡一共有三大土豪兩大世家,這僅僅是最為強勢的幾大家,還有很多小土豪,相比其他郡縣來說情況還是很好的,不過一個小小的土豪擁有這么多的田地,不得不令人深思,特別是金城郡土豪里面的韓家和世家里的韓家都和韓遂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這些情況容不得忽視。

“回去讓張大人查一下金城郡土豪世家各有地多少,將他們的詳細情況統計上來。”賈榮對著身邊的一名孤狼士兵說道。

孤狼抱拳應諾之后迅速離開了這里。

幾萬軍民一起努力,一月之后,開出了十五萬余畝的良田,而且這些田地全部都屬于太守府的。

開荒最多的就是郡城了,百姓軍隊比其他縣城多出好多,開荒了五萬余畝良田,其他各縣加在一起一共開了八萬余畝,羌人部落開出了將近三萬畝的田地,人均能夠分到一畝多地,這樣的成績還會十分不錯的。

首先獲得土地的就是從北地郡來的百姓,每人分得了兩畝田地,一個三口之家一次就能得到六畝田地,來年的春耕就能投入使用了;金城郡的原先百姓每人分得了一畝田,這樣一來,還剩下一萬余畝田地,這樣的結果每個人都很高興,除了城內的土豪和世家,羌人部落的土地就交給了他們自己來處理。

土豪世家最近很老實,大概是聽說了賈榮的一些手段,不過賈榮可不想就這樣放過他們,經過張立的統計,僅僅于家就有萬畝良田,這還僅僅是明面上的,這些世家土豪一共占有了將近四萬畝良田,良田不等于田地,是那些地勢比較好,出產量高的田地,一般良田一畝地能比普通田地打的糧食多出來二分之一,比如說一塊普通的田地出產量是每畝兩石糧食,那么良田就是三石。

造紙廠已經建造好了,正在招收一些工人,現在的造紙廠可沒有后世的那么多講究,什么污染了之類的,不存在,主要是沒有人意識到環境這兩個字,經過蘇雙在雒陽的周旋,漢帝也同意了金城郡造紙廠,只是每年要上繳一定的金錢。

每個工人每月的工錢是五百錢,五百錢足夠一個普通家庭省吃儉用一個月的了,招工的條令剛剛下達,造紙廠的門前就擠滿了人,賈榮下令挑選的大部分都是十五六歲的工人,這個時代沒勞動法,不然賈榮又有了一條新罪名,挑選這樣的人主要是年輕人學習起來比較快,賈榮可不想造紙廠里面就那幾個技術人員,高薪請他們自然是為了讓越來越多的人學會造紙的技術。

就像匠作坊現在也正在吸收一些年輕人,打鐵的技術需要不斷的革新創造,僅僅是老一式不會取得很好的打鐵效果,因為這些老鐵匠打鐵已經有了自己固定的模式,而新人則不同,有了原先的基礎,會有更多新穎的想法。

這些工人在進入造紙廠、匠作坊的時候都會簽一個合同,造紙、匠作坊視他們工作的好壞予以加錢,但絕對不會減少他們的工資,他們要在造紙廠匠作坊內工作二十年,一切行動聽從太守府的指揮,不然會遭到太守府的制裁。

上一章  |  西涼鐵騎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西涼鐵騎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