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鐵十字

第六十一章 尼米茨的反擊(15)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7-04-18  作者:月影梧桐
距坎普斯300多公里的海面上,威武雄壯的美軍艦隊在緩緩向前開進,漆黑一片的夜色中只聽見船舶低沉的轟鳴聲,卻看不見一絲亮光。

尼米茨和休伊特都是十分謹慎之人,越靠近里約防御圈,動作就越謹慎,燈光管制這種事當然不會忽視。為最大限度實現航行安全,尼米茨還研究了很多方案,具體到兩支艦隊的行動路線上,經多方斟酌和考慮后設計了不同的方案:

兩支艦隊整體呈與巴西東海岸平行的態勢南下,運輸艦隊在內圈,主力艦隊在外圈,彼此間隔大約200公里,同時主力艦隊整體突前200多公里——位置在運輸艦隊東南方250公里處。

這個進軍陣型是大有用意的,目前美軍艦隊的威脅主要由三者構成:第一,隱匿不見的德軍艦隊;第二,以里約為主基地的德國空軍;第三,隱藏在水下的德軍狼群。這三種危險是不可能全部排除的,必須有所取舍。尼米茨按危險程度進行了區分,排名越靠前則危險程度越高。

如為躲避岸基航空兵的打擊,則離海岸線越遠越好,但這樣一來,撞見德軍艦隊的可能性就會增大。如讓德軍艦隊撞見運輸艦隊,尼米茨相信敵軍只要一小時就能把運輸艦隊主力悉數送入海底去,所以不能太往深海靠。

尼米茨同時認為能在巴西海域活動的德軍潛艇應該都是大型潛艇——否則難以擁有大航程,越靠近海岸線則海域深度越淺,越容易發現敵軍潛艇蹤影,要反潛也容易得多,所以應盡可能靠近海岸線,但又不能靠太近,否則會成為岸基航空兵的打擊目標

讓主力艦隊和運輸艦隊混編在一起不行,一來雙方速度不一,二來艦隊規模太大,容易成為潛艇攻擊的對象。離開太遠也不行,不利于保駕護航。

綜合各種因素并權衡利弊后,尼米茨選擇了這個陣型——他認為沒有什么方案和戰術是完美無缺的,關鍵在于將危險降低到最低程度。

他的分析很有道理,德軍目前在巴西海域使用的xxi和xxiii級潛艇排水量都是2000噸級別,淺海活動并不適宜也施展不開。但有一點美國人沒想到,克蘭克調集30來艘潛艇的目標不是為了登陸艦隊,而是為了克制美軍主力艦隊。

這一點很多人都感到詫異,甚至欣茨也認為潛艇應該優先對付登陸艦隊,克蘭克列舉了兩個重要理由:

第一,相對主力艦隊,美軍登陸艦隊的反潛意識、反潛力度一定更強;

第二,攻擊登陸艦隊沒有太大意義,一旦德軍南大西洋分艦隊消滅尼米茨的主力艦隊,就能徹底掌握南大西洋制海權,那點登陸艦隊在航空母艦面前算什么?一堆廢銅爛鐵而已!

這兩個理由折服了所有人。

藝高人膽大的克蘭克最終通過亞速爾基地調集了30余艘潛艇埋伏在美軍南下的海域里,為追求最大伏擊效果,幾條潛艇前兩天還放棄了對登陸艦隊的攻擊,只專心致志南下構筑伏擊圈。

每天從里約起飛的偵察機都要對美軍艦隊的位置進行重新定位和梳理——目的不是使用航空兵進攻,而是要分析尼米茨南下道路的可行性并安排伏擊。

現在,這個機會終于來了!

尼米茨對即將到來的風險并非一無所知,恰恰相反,和所有美國海軍將領一樣,他高度重視反潛。

在這個時空里,德國潛艇對英美構成了致命威脅,為提高反潛能力,英美奇招迭出,不斷強化自身應對策略。

對抗升級的第一步英美是將原來孤立、單獨發射的深水炸彈改進為刺猬彈。刺猬彈雖然裝藥量不如深水炸彈,但采用了系統發射模塊,單個發射架擁有24個炮管,向前傾斜45度(如此多炮管靠在一起形似刺猬硬刺,故得名)。刺猬彈發射架一般裝在艇艏甲板。齊射時,24發刺猬彈以很短間隔陸續發射,在海中形成橢圓形彈幕,潛艇一旦被籠罩在彈幕中就很難逃脫。

一般驅逐艦可安裝一套,萬噸條約型巡洋艦可安裝兩套,反潛時通常2艘或4艘驅逐艦一組,同時還具有快速再裝填能力,一小時內能傾瀉數以百計的刺猬彈,炸得海面下的潛艇官兵精神崩潰為止。

1942年后,英美又引入大型飛機反潛,天氣晴好時可發現水面下30米內的潛艇,被發現的潛艇通常毀于飛機投擲的刺猬彈轟炸,即便不能炸沉德國潛艇,也能迫使對手越潛越深。除傳統目視探測外,還在飛機上安裝了大型探照燈、雷達等輔助觀察設施,使u艇夜間上浮充電也變得不安全起來。

為應對這種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局面,德軍引入了創新性的通氣管技術,使潛艇在不必上浮、只露出通氣管的情況下就可進行充電,大大改進了u艇生存率。但好景不長,美國的應對措施——微波水面搜索雷達運用而生。

這款雷達是美國利用英國磁控管生產出來的,功率50khz,美軍稱之為sg1型雷達。它能捕獲低頻雷達所遺漏的在海面上低飛的敵機,還能捕獲9000米外的潛望鏡和30公里外的大型艦只,對體型小于潛望鏡的通氣管,發現距離大約在5000米以上。由于該距離超過g7魚雷發射距離,因此對u艇非常有威脅。

有經驗的美軍雷達兵利用sg1雷達在夜間一圈一圈地搜索周圍海面,探明可疑亮點后進行追蹤,然后從一個機械計算器上直接讀取數據,大多數時候這些亮點都是真實存在的通氣管,美軍或是利用刺猬彈炸沉u艇,或是迫使對手放棄攻擊潛入水下而達到護航安全的措施。

為應對可怕的雷達偵探,德軍啟用了各種各樣的雷達告警機——有捕捉水面艦艇雷達信號的,有捕捉微波雷達信號的,有捕捉飛機雷達信號的(他們通常波長不同),但英美也會及時更改頻率使告警接收器失效。比如sg1雷達改進后使用10000mhz頻率,立即廢掉了德軍苦心研制的告警系統。

進入1943年,德軍在霍夫曼提示下開始改善通氣管材質,將露出水面的通氣管上端更改為可削弱、吸收雷達波的復合材料——這是一舉兩得的考慮,這些材料和涂層將來也能運用于提高飛機、車輛的隱形性能上。

這項措施非常有效,德國科學家研制成功的特種涂層成功將sg1型雷達的探測距離壓縮到2500米左右(夜間),再加上德軍啟用射程遠、速度快的氧氣魚雷后,在美軍發現通氣管信號前就足以占據有利發射位置進行攻擊,這讓德軍在1943年破交對抗中占據了先機,大批英美貨輪被送入海底,再加上德國水面艦隊的成長和亞速爾基地航空對抗的取勝,最后迫使盟軍運輸船隊采用的最好反潛辦法就是不理會德軍潛艇,只管用直沖法進行硬闖。

到1943年尾,對抗局面再度升級。美國在兩個領域進行重點改進:一是發展先進主動聲吶;二是改進加大微波搜索雷達的功率。

聲吶一直有主動和被動的區分,美德兩國出于戰略考慮不一,走了不同的發展路徑:美軍重點發展主動聲吶,將聲吶的探索距離從2000米左右提升到4000米以上,還啟用雙驅聯合探索——即兩艘驅逐艦同時對一個海域進行探測并快速交換信息進行比對,如果差異較大就說明有異樣;德國大力發展被動聲吶,水平獨步于世界,探測距離將近7000米,另外德國科學家還發展了旋轉基陣,將原本單個聲吶通過機械旋轉產生水平方向上的單波束掃描變更為多個聲吶進行扇形分區掃描,大大提高了探索效率。

在這個基礎上,德國推出了史無前例的xxi級潛艇,這是真正的“潛”艇,整艘潛艇突出了水下流線型設計,大幅度減少甲板炮(后來在霍夫曼的建議下干脆完全取消),流線型的軀體可在水下實現比貨輪(無論勝利輪還是自由輪)更快的航行速度。另一方面,該級潛艇搭載了使用過氧化氫作為氧化劑、具有初級原始的aip功能的系統,可潛伏時間大大增強,從以前幾個、十幾個小時一直延長到54小時,到xxiii級潛艇時,由于排水量進一步擴大,完全潛伏時間提高到88個小時。

同時該級潛艇還引入了其他所有的先進技術,如雙層船殼,在耐壓殼外又有一層,將被動聲吶等設施設置在耐壓殼外,提高了空間利用率;用上了可探測精確方位和距離的旋轉基陣聲吶,使潛艇不需要升起潛望鏡就可以發動魚雷攻擊;還用上了線導魚雷。

本來二戰中德國研制的線導魚雷叫“云雀”,聽上去很溫柔,但霍夫曼指示在g9超級氧氣魚雷(長矛改)基礎上使用線導功能后,這玩意變成了殺氣騰騰的名字——虎鯊!

29艘xxi級潛艇上攜帶的魚雷一半是虎鯊、一半是長矛改,2艘領銜出演的xxiii級潛艇上全是威風凜凜的虎鯊。

他們在深海里靜靜等待著獵物撞上門來……

ps:夜里還有一更……()

上一章  |  鐵十字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鐵十字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