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大唐農圣

第632章 補短板理論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8-07-23  作者:愛吃魚的胖子
每到豐收的時節,即便是再累,人們的心情也都是愉悅的。

稻田之中,看著跟著自己割了一個時辰也不帶歇一口氣的李泰和李恪兄弟倆,李世民這才感覺到,自己的這些孩子們,都已經長大了。

“父皇,您要是累了,就先歇歇吧!要做表率的話,象征性的割一下就算了,一直割的話,百姓們會覺得我們很傻的。”見到李世民直起身子看自己,總算逮到機會說話的李泰開口道。

“覺得咱們傻?”

“是啊!垸田這邊的田地,平整的像刀切的一般,用改良過的前推式割草車割稻,即輕松又快,人工只需要割割邊邊角角那些沒有割到的地方就好,您一直在這里割,那些大臣也只能跟著······”

李泰說到這里的時候,便閉嘴不敢言語了,因為,李世民的臉已經黑了下來。

此刻,他深刻的體會到作為一個國家的領頭者的責任有多重大了,只要自己一錯,就很有可能會出現所有人都跟著自己一起錯的情況,當然,也還是有那么個別不一樣情況。

孫享福就沒有和眾多伴駕來到一號垸田的大臣們一樣,拿著鐮刀躬身割稻子,此刻,他左邊懷里抱著二女兒孫婉瑜,右邊懷里抱著二兒子孫豐,大女兒孫婉婷趴在他的后背上,用一張巨大的荷葉當傘,幫他們遮著太陽,而大兒子孫靖,則是拿著一根蘆葦穗子,坐在孫享福前面,驅趕著將割稻車緩緩往前推的大水牛,需要轉彎的時候,孫享福還會叮囑兒子拉系在牛橛子上的繩子,那樣子,咋一看上去,像是在教兒子怎么趕割稻的車子,實際上,他是在陪著孩子,玩這個需要牛才推的動的割稻車,將其當成了一個大玩具。

“諸位愛卿辛苦了,朕親自帶領大家下地收割,就是想讓大家體會農人的辛苦,今后,在建言獻策的時候,多多偏向于農民這樣的弱勢群體。”

“陛下仁慈······”

見到稻田里山呼海嘯的恭維之聲,李泰有些發愣的看向李世民,此刻他才發現,自己距離一個帝王的差距有多遠。

“讓那家伙過來。”

李世民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指了指正帶著孩子,在割稻車上玩的不亦樂乎的孫享福道。

不多時,李世民已經放下割稻子的鐮刀,坐在了放置踏水車的涼棚里。

“陛下,您找草民有事?”孫享福好像很不情愿的走到涼棚里道,和幾個孩子正在割稻車上玩的興起呢,被打攪了,自然是有些郁悶。

“你們九垸縣的百姓,都用上那種割稻車了?”

“是啊!關中都有割麥子的車,咱么九垸縣,自然也有割稻子的車,現在,渭南的農具廠,不是在研究打麥子和打稻子的車么,一但弄出來了,我九垸縣肯定第一時間采購,磨刀不誤砍柴工,這些農具的進步,是會讓咱們在田地里耕種收割的時候,越來越輕松的好東西。”

“據朕所知,一臺這樣的割稻車,需要非常鋒利的刀片,和堅韌的齒輪機括裝置,造價不下百貫,他們家里,都這么有錢了?”

“有啊!從去年十一月,各垸的生意開始做起來后,他們每家的產出,都在不斷的往外賣,而且,九垸商會的盈利部分,除了支出福利保障的方面,每個月的盈利,只有三成歸經營管理者,其余的,都會按戶給所有百姓分紅,就像之前北方的勞工返鄉,以王家為首的世家,可是一筆過,就在九垸商會采購了價值二十多萬貫的貨物呢!光是這筆生意的盈利,就足夠九垸縣三萬來戶百姓,每家都分到好幾貫的錢財呢!”

孫享福這么說,李世民倒是想起了這事,他看九垸縣的數據的時候,都是看最新的,卻沒有想過,將之前幾個月的一些資料,全部結合起來看,從最初每天盈利一兩千貫,到現在的每天盈利四五千貫,平均下來,九垸縣各個產業的月盈利在八萬貫以上,半年累積下來,就是四十多萬貫,就算除去福利項目上十幾萬貫的開支,也還剩下二三十萬貫呢!

這還只是商會對外銷售產品的盈算,百姓們向商會出售的原材料,以及在商會做工拿的工資,根本沒有計算在內,如果再加上之前三年多累積下來的家底,每戶不說多,兩百多貫的存款還是有的。

花十貫八貫,購買一輛農具廠生產的鐵軸承板車,一號垸田的百姓一點壓力也沒有。

再花個十貫八貫,購買一條本地船廠打造的上好的烏篷船,也都是各家的標配。

至于這種百來貫才能購買到的割稻車,不是家家都買,但是一個村,至少也有三五十輛了,十戶八戶,共用一輛,在雙搶時期,能夠省下很多的勞動力,之后,再出了其它新式的大件農具時候,那些沒有買割稻車的百姓家庭,就會出錢去買,基本能保證所有的農活,都能在最高效的農具的效率加成下,快速的完成。

“你這樣讓他們用最好的農具,是想讓他們多種點地?”

“那倒不是,是想讓他們種地的時候更加輕松些,能省下更多的時間,去做別的事情。”

“時間。”

李世民一下子就點出了孫享福這句話的重點,然后又看了看遠處,大小伙子一般的李泰可李恪兄弟,心里又多了一些明悟,原來,‘時間’是這么的重要。

片刻之后,李世民再度開口道,“你之前跟孫大力說,你讓他們更好的種地,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以后不種地,我從皇后哪里,又聽說,你有將我大唐推到一個全面超越秦漢的全新高度的志向,莫非,在你心中,那個全新的高度里,大家的重心,不是種田?”

聞言,孫享福一愣,這個想法,他也就跟虞秀兒講過,看來,是虞秀兒跟長孫皇后聊到了這個事情了,倒是讓他不能藏著掖著,必須給李世民說道說道了。

“陛下,您在九垸縣住了也有一段時間了,您覺得,九垸縣,缺什么?”

“九垸縣還缺什么?”

聽到孫享福這個問題,李世民詫異了,莫非,連九垸縣現在的狀態,在孫享福的眼里,也不是完美的?

“在我看來,還缺很多東西,首先,他就缺人才,各個產業都缺乏管理人才,現有的這些管理人才,原先大多都是普通百姓被強推上去的,他們處理突發事件,和對外開拓的能力,都非常低下。

官員的水平,也只停留在處理簡單日常公務的層次上面,并沒有制定長遠有效的管理機制的能力,監管方面,也只能做到很片面的程度,如果,他們處理的事情更加復雜,他們對手,更加狡詐,就能輕易的毀掉整個體系。

而如何能夠做到這些?

只有提高他們的智力水平。

光是開啟民智方面而言,咱們也面臨比較大的困難,比如,現在九垸縣共有六萬多適齡入學的孩童,可整個縣,卻只有五六百個教師,他們平均每個人,要教一百多個學生,上課時間,基本全天無休。

連九垸縣都是這種狀況,其它地方,那就更加不用提了。

像去年全部筑好垸田。安置下了百姓的紀南縣,為什么現在還不能實施這些福利項目?他們可是直接引入了九垸商會與官府和當地百姓合作。

這是因為他們現在還只做到了硬件相當,在軟件方面,條件還不成熟。

普通百姓,需要至少半年的民學課教育,各方面的管理人才,至少也要有半年以上的培養,在所有的生產技術,管理水平,產出能力,與九垸縣現在的水平相當之后,才能最終實施,至于今年初才筑好垸,安置下百姓的鐘祥縣,那更是要等到一年多以后了。

所以,從這些脈絡,咱們就可以看到,民智不開,它就會阻礙咱們的發展,而民智開啟之后,種田,那真的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只要不是智障兒,都能憑借自己的雙手,和咱們一代代累積下來的,比較成熟的農業技術,種出能夠滿足很多人所需的農作物來。”

李世民一邊聽,一邊點頭,在孫享福停下來了之后,他又道,“你所說的那個全新的高度,就是一個民智全開,百姓不用再為最基礎的生活物資發愁的社會?”

“差不多就是這樣吧!咱們種好田,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不用種田,去學習研究更多各個方面的技術,而研究這些技術,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又是為了能夠讓咱們更加輕松的得到咱們賴以生存的所有物資,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在這個循環里,咱們這個國家,會變的越來越強,逐漸的將一些缺陷,漏洞,補足起來,讓咱們一直保持世界最強競爭力,當咱們大唐在各方面的競爭力一直是別人無法超越的時候,那么,它就是最穩定,富強的。”

“良性循環?這個詞······”

“哦,就是往好的方向發展,越來越好的意思。”

“朕想說的是,這個詞,用的好。”李世民聽完孫享福的解釋,話鋒一轉道。

“多謝陛下夸獎了,其實,在我的眼里,并沒有完美的政策或者國家,或許,等到咱們大唐真的全面超越了秦漢,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我還是會覺得,它有很多短板需要補足,或許,作為一個國家的管理者,本就應該時刻想著補短板吧!”

孫享福說這話的時候,并沒有多想,倒是讓李世民心里,又多了一陣感悟。

作為國家的管理者,就應該時刻想著如何補足這個國家的短板,不能有驕傲自滿,固步自封的思想,多精辟的道理啊!()

上一章  |  大唐農圣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大唐農圣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