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活在電腦里

第一百八十七章 毀滅邊緣的地球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1-04-03  作者:冷月天下
在李淳風的印象中,黃石火山這個超級火山爆發的話,地球可是會面臨毀滅的邊緣。

當看到黃石火山詳細資料時,李淳風還是有些吃驚,在天災面前,人類真的是很渺小啊。

黃石火山就在始建于1872年的黃石國家公園下面,黃石國家公園是地球上保存最完整、面積最大的溫帶生態系統。

這里在戰亂前,每天都有上萬的游客光顧,雖然有不少的猜測和流言,但是還是有很多的人想不到的是,在這個公園的下面,地下巖漿正在一天比一天激烈地滾動,這浩大的巖漿層簡直就是埋伏在地下的定時炸彈。

這個地下“超級火山”,有朝一日必定會爆發,其強度將與一顆小行星撞到地球上相差無幾。

曾經有研究人員說過,“黃石公園就像蓋在一個巨大的高壓鍋上的不很結實的鍋蓋。”

據地質學家推算,黃石超級火山歷史上已噴發上百次,最早是在1650萬年前,最后是在64萬年前。而它的噴發間歇周期大概是60萬年到80萬年之間。

在2011年時就有地質學家警告說,黃石超級火山已經進入了活躍期,而今年正處于這個噴發活躍期階段,只是此前的測算顯示,黃石火山并不會在最近十年之內噴發。

至于說這個超級火山噴發后的影響,曾經Y國的科學家做過一次電腦模擬,模擬顯示了m國3/4國土將受到影響。

最大的危險在方圓1000公里的地區內,這里90的人口無法幸免于難。大部分人會因為吸進的火山灰在肺里固化而死亡,

m國的東海岸也會覆蓋1厘米厚的火山灰,大概噴發后34天后,大量的火山灰就會跨過大洋到達歐洲大陸。

黃石火山爆發所釋放出的能量,據推測可以達到數百萬顆原子彈爆炸!一旦火山爆發,引起地面震動,將發生無數的地震。

在火山爆發的幾天后,有毒氣體和化學成分將進入大氣層,最終化為劇毒的雨水,同時危害人類、動物和植物的生存。

在歐洲,更大的危害是無法預測的,因為火山灰形成的粉塵到處飄蕩。更大的影響是緊接而至的氣溫變冷。

根據計算機模擬的預測,地球年平均氣溫會下降10c左右,北極地區會下降12c左右。專家預測這樣的寒冷氣候會持續6到10年,然后才逐漸恢復正常。

由于氣溫下降,到了冬天,全球大部分地區都會結冰。大面積的結冰又會把所能攝取的少量陽光再次反射回太空,地球將會變的更冷。

冰河時代將會來臨!!這將是人類的大災難!!

根據科學家測算,上一次黃石火山的大型爆發,導致85的陸地物種和95的海洋物種死亡。

所以,現在這個時候,是能夠進行援救的最佳時刻。

李淳風立即通過太陽系監測網聯系了梁上將。

當雙方在虛擬世界中見面時,梁上將沒有說什么客套話,直接請求道:“李先生,我們需要風神科技的支援!目前國內多個地震高發地帶都爆發了很多的小地震。

是否會引發大地震,目前專家們無法預計。關鍵是隨后會進入到類似‘核冬天’的狀態,全球南北緯23度以上的區域都將陷入冰天雪地之中。

預計我們有3個月左右的時間進行轉移和自救,只是亞熱帶和熱帶區域就那么大,地球大量的人口根本沒有足夠的交通工具進行轉移。”

“不用多說,我立即派出8艘生命級飛船和其他一部分戰艦,預計可以每次轉移將近1億人口。

只是熱帶和亞熱帶區域并不大,那些地區的國家是什么態度?是否同意接納外來人口?另外,國內的溫暖地帶是否能夠容納下全部的人口?”李淳風打斷了梁上將的情況說明,而是直接問道。

梁上將聽到李淳風愿意進行救援,心中就先松了口氣,隨即說道:“之前李先生留下的兩洋基地還可以容納不少人口,就是不知道是否能夠在劇烈的地震中無恙?”

李淳風說道:“放心,這些基地經過特別的加固處理,黃石火山噴發導致的地殼震動,對它們不會造成毀滅性打擊,那里盡可能多安排些人進入吧。”

梁上將說道:“好的。李先生,能否請你們幫助,在火星上進行更大規模的居住點的建設?如果可以,移民一部分人口到火星上,畢竟火星兩極有水,比月球更合適一些。”

李淳風想了想,道:“可以,我會進行安排,在火星兩極附近進行居民點建設,3個月時間應該足夠建設20座大型城市。

每個城市和海都差不多,容納3千萬人口不成問題,這樣可以解決6億人口,另外,此前在谷神星上的那個城市,只要再增加生態圈系統設備,也可以再容納3千萬人口。”

梁上將一聽,心里大喜,連忙說道:“這個很好,那我們就分工,我們會盡量協調國際社會一起,在溫暖地帶建立庇護所,然后你們的飛船和戰艦出動,幫助進行人口轉移工作。”

兩人快速地商量完相關事宜,就匆匆分開了。

李淳風這里立即派出了那空出的8艘生命級飛船,原本李淳風已打算將其中4艘生命級飛船安置那些仙塘人的,如今只能暫緩進行。

好在,通過全面的夢語誘供,不僅得到大量的仙塘人的機密信息,同時也找出了神目人安插的那批影子克隆人。

竟然足足有7230個,目前都交給鳳凰的基因研究小組,在提取相應的基因后,交給了另一生物科技項目組,這個組的人正在進行克隆人研究,從這些神目帝國的成品克隆人身上,或許可以得到很多啟發。

自從上次近一半的人要求回到地球后,李淳風就開始啟動了克隆人研究,未來人口的增加顯然需要依靠克隆技術的進展了。

由于意識體上次升級后,現在虛擬世界中獲取的殘存意識能量,對意識體的成長似乎變慢很多,顯然自己意識體能量等級提升后,虛擬世界如今十多億人口產生的意識能量,已經無法滿足意識體的成長需求了。

按照李淳風的估計,起碼需要百億人口的活動,才能讓自己的意識體再次獲得巨大成長了。

如今那些仙塘人也被李淳風安排進行了很多的工作,科學家安排進行各項研究,原來的軍人則轉化成其他各個行業,仙塘人從事的都是為人類服務的行業。

這部分為李淳風節省了一些智能機器人資源,從而可以將自己的智能機器人投在了星際采礦、戰艦制造等等方面。

不管怎么說,兩千萬仙塘人的勞動成果,還是能夠節省不少資源的。

如今地球救援要緊,不僅仙塘人的轉移暫停了,同時李淳風還暫停了不少戰艦建設工作,騰出了大批的建設機器人和采礦機器人,全部開始裝上飛船和戰艦。

它們將全部派往太陽系的火星,進行火星人類移民城市的建設,爭取完成更多的金屬城市,從而容納更多的地球人類。

不然,隨著火山灰籠罩了整個地球,人類的死亡率會不斷攀升,資源喪失之后,彼此間因為生存而產生的廝殺,說不定還會導致更多的人類死亡。

經過三天的準備后,整個由200艘巡洋艦和驅逐艦組成的艦隊,以及8艘生命級飛船開始起航,它們在離開行星進入星際空間后,會進行空間躍遷,前往太陽系。

之所以不通過天然蟲洞,還是為了節省時間,雖然會因此消耗不少煷能源,但是時間緊迫也只能如此了。

目前李淳風艦隊整體進行空間躍遷時,平均最大躍遷距離是3光年,從南河三星系這里前往太陽系火星附近,整個艦隊需要進行9次左右的空間躍遷,其中有3次是最大能量的空間躍遷。

這種艦隊級別的定點空間躍遷,需要經過周密計算,以及合理的步驟安排,不能有絲毫的差錯,否則可能躍遷的位置偏差很遠。

畢竟,現在李淳風還沒有破解神目人的“電閃”裝置,使用黑盒子一般的空間躍遷裝置,由不得李淳風不小心謹慎。

這次李淳風沒有再派出自己的旗艦“宇風號”出動,畢竟現在風神科技有很多研究項目在進行,需要李淳風并行指導,有時還需要意念粒子配合進行研究。

如果所在的“宇風號”去了太陽系,期間雖然可以通過量子通信來進行信息傳遞,但是意念粒子就沒有那么方便運用了。

同時,自己這種本體沖在第一線的習慣并不好,反正自己也可以通過中繼衛星,降臨到這次艦隊的旗艦“韓信號”的分身上,一樣相當于親自出現了。

如今這艘“韓信號”不再是冰人那艘了,原先那艘在與仙塘人戰斗中,損失在伽瑪射線爆武器之下。

當最后一次躍遷結束,眼前的星空出現時,看到附近那顆紅褐色的星球,李淳風知道艦隊已經達到太陽系火星附近了。

艦隊隨即以1800公里的速度向著火星飛去,此刻太陽系內的探測網仍在源源不斷地把地球的情況送來。

黃石火山大爆發之后,火山灰比此前預計的更快地蔓延到全球,如今整個地球部分地區的溫室效應極為嚴重,溫度升高的速度也很快,這使得這些地區的人們無法適應,而大批死去。

此刻,火星及小行星帶一線,并沒有國內的戰艦,它們已經全部撤回地球附近,進行搶運人口的行動。

“滴滴滴”一陣警報聲響起。

隨后,四號智能報告道:“剛剛監測網發現,地球上有洲際導彈升空,不知是何原因,具體位置在北美,大約有200枚。”

“什么?洲際導彈?北美那里被黃石火山爆發,如今應該覆蓋了很厚一層火山灰了吧,居然還發射洲際導彈,都向什么地方發射的?”李淳風驚異地問道。

“是向世界各個國家,目前國內布置在地球軌道上的天基武器已經還擊了。”

李淳風調來畫面看了起來。

地球的外太空,這里沒有火山灰,但是有著眾多的衛星,以及巨大的空間站,不對,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了太空港。

剛從北美上空沖出大氣層,且即將飛向東方的洲際導彈,已經被天基武器連續發射的激光擊毀,核彈爆炸的光芒在外太空閃現。

然而,飛向地球另一面的一些洲際導彈因為距離近,竟然還沒被攔截,就已經返回大氣層了。

此時如果天基武器繼續攻擊,也存在著誤傷地面的可能,而且即使準確攔截了,引爆的核武依然在大氣層內,產生的傷害也不會小。

李淳風有些無語地看著這個畫面,在面臨可能的滅頂災難之時,竟然有人會表現出這樣的歇斯底里?

李淳風不由地陷入了某種思考之中。

上一章  |  活在電腦里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活在電腦里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