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實力不允許我低調

1179 有危險就有機遇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1-04-13  作者:落寞的螞蟻
當初這筆債務,就是前任掌門斯蒂凡諾為了快速擴張,從那多家銀行貸款所導致的。

而后來沃格林經營狀況每況愈下,也是因為這筆巨額貸款帶來的巨大財務壓力導致的。

甚至可以說,最后斯蒂凡諾出手沃格林,就是因為歸還不起這筆巨額貸款。

當時的沃格林是上市公司,而他們的市值也大多是紙面財富。

股價高的時候,公司的資產價值就高。

而每個季度的財報,那就是影響公司資產規模的晴雨表。

此前沃格林經營狀況好的時候,他們股價就還好。

可后來因為這筆巨大的債務,他們每年的凈利潤,全都被這些債務給吞噬掉了。

甚至他們每個季度的盈利,都不夠歸還這些債務所產生的利息的時候。

壓垮駱駝的稻草就出現了,從三年前開始,沃格林就開始第一次出現了虧損的狀況。

而從那之后,他們更是連續三年出現虧損。

與此同時他們的股價,也從最高峰的七十二美元,一路下跌到了五十六美元。

當時如果不能扭轉頹勢,那他們的股價還會繼續下跌。

那種狀況如果持續下去,那么早晚有一天,就會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

等到那時候,沃格林就真的只能宣布破產了。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肖鋒接手了沃格林。

而他接手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將沃格林私有化退市了。

這樣一來,沃格林的財報就無需公布,也不會影響沃格林的股價了。

而且在收購過程中,肖鋒還幾次壓價,最后回購沃格林的花費,居然比他之前的預估還低了不少。

于是他就用那些剩余的資金,還掉了一部分的貸款。

而這段時間,因為沃格林經營狀況迅速好轉,他們又用盈利,還掉了一部分貸款。

畢竟現在公司已經私有化了,也無需給股東分紅,所以公司的盈利他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在張伯倫和海倫看來,把貸款還掉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而肖鋒也非常同意他們這樣的做法。

畢竟負債經營可不是好習慣,如果實在一個經濟大周期里面的上升期。

全球經濟都非常景氣樂觀的時候,負債經營自然是沒問題。

可現在,明顯是出于全球經濟不景氣的下行周期,如果在這個時候在負債經營,那就太不理智了。

而且最關鍵的是,這段時間米利堅的央行,美聯儲為了拯救米國的經濟,已經開始大灌水了。

現在米國到處都能非常容易借到錢,那張伯倫和海倫就決定借新債,還舊債。

因為之前,沃格林從銀行和金融機構的借款。

大多都是斯蒂凡諾經營時期借的,說實話這些貸款的利息都非常高。

有的是在三點多,四點多的利率,這樣的一般都是從銀行里借的。

而從一些金融機構手里借的,有的甚至都高達百分之七和百分之八。

這樣的利率如果在國內,那肯定算很正常,但是在金融行業異常發達的米國,這樣的利率那絕對是非常高了。

作為世界金融中心,全世界熱錢的集散地,米國的市場上可流通著大把的資金。

所以從米國借錢,利率一般都是非常低的。

尤其是資質好有議價能力的大企業想要借錢,最低的時候,他們甚至能接到利率百分之一點幾的錢。

拋去運營和時間成本,這錢幾乎都算是白借。

你還真別覺得這很夸張,事實上這在米國市場還挺常見。

而之前沃格林的掌門斯蒂凡諾,顯然就在這方面能力有所欠缺。

因為他借來的錢,利率都非常高,最離譜的有些甚至都高達百分之十二,十三,最高的甚至都能有百分之十五。

這利率,幾乎都堪比某國金融市場里,那些不良企業的貸款利率了。

肖鋒接手沃格林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安排張伯倫去和那些高利率的銀行和金融機構談判。

讓他們降低利率,或者延長還款期。

當然得到最多的都是拒絕的回答,于是肖鋒干脆就用手里剩余的錢,把那些貸款都還了。

可即便如此,現在公司還背負著將近一百個億的貸款。

而這些貸款每年都能產生四五個億的利息,雖然不算高,但也不算低了。

而最近,剛好米國央行大放水,張伯倫和海倫一商量。

當即就決定,從新找銀行貸款,把原來的貸款還掉。

畢竟現在大街上到處都是低利率貸款,而且手續費還更低。

和以前那些貸款比,光是財務方面的費用,都能節省十幾億。

其實最關鍵的是,肖鋒安排他們偷偷的把南十字星銀行引入了進來。

反正錢都是給銀行賺,那給誰賺不是賺?

南十字星銀行,還是自家銀行,還能夠提供更加低廉的貸款。

最關鍵是他從異界搞來的鉆石,黃金,還有從蘇南里那邊搞來的黃金,以及從南美那邊搞來的一些見不得光的財富。

都可以通過這條渠道,到米國市場上轉一圈,洗一洗然后再回到南十字星銀行的賬戶上。

這樣從米國一進一出,錢就干凈了。

這樣一進一出,還能把抵押給其他銀行和金融機構的抵押物。

比如一部分店面的不動產,還有公司的股權,都轉移到南十字星銀行的手上。

這樣就更加安全一些。

這可是一次非常好的資產轉移的機會。

張伯倫和海倫做的非常好,肖鋒也非常的滿意。

而與此同時,他們還制定了一系列的新的經營計劃。

最近米國整體經濟大環境收到大范圍流行疾病的打擊,經濟增長出現大規模下滑。

而且最近一段時間一來,米國民眾因為BLM,開始大面積上街免費獲取生產資料。

米國的實體經濟發展,在這一階段,遭受了巨大的打擊。

如果這個時候大規模擴張開店,那很明顯是不明智的。

但正所謂有危險,就有機遇。

在張伯倫和海倫看來,其實現在也正好是沃格林大肆擴張的最好時機。

但這個擴張,并不是滿世界的開新店。

而是開始著手布局,等待BLM事態平息,和疫情過去之后,的業務范圍擴張。

現在就是米國的經濟低谷期,可你要知道米國的經濟底蘊是非常雄厚的。

在挺過了這段艱難的時期之后,米國的經濟注定是要走向迅速恢復的。

而這個周期,慢也就是兩三年的光景,快的話也就是一兩年就足夠了。

如果等到那時候再去制定發展規劃,那就太晚了。

而現在確實著手開始布局的最佳時機。

尤其是在大流行病,以及BLM事態的影響下。

很多米國的實體店鋪,都因為經營不下去,而紛紛倒閉了。

運氣好的是關門倒閉,運氣差的,那基本就是破產倒閉。

這樣一來,很多米國大城市,原來黃金地段的店鋪,就空了出來。

要知道在經濟環境好的時候,這些店鋪的租金,和價格可是非常昂貴的。

就比如在紐約,曼哈頓上城區,黃金地段的一套商鋪。

平時的時候,那絕對是有市無價,你想買都沒人賣給你。

而且就算賣,那價格也都是天價,一套在第五大道的臨街店鋪。

面積二百平朝上的那種,動不動就價格幾千萬美元。

你還別嫌貴!

可是現在,因為業主有資金需求,這樣的房產被大量拋售。

原本幾百上千萬美元的店鋪,現在基本都是打八折,甚至半價在銷售。

這就給了沃格林趁虛而入的機會。

要知道當年沃格林之所以能夠在店鋪數量,比CVS少幾千家的情況下壓CVS一頭。

靠的就是店鋪的高質量,他們的店鋪往往都選擇開在富人區,或者中高產階層聚居的街區。

而此前沃格林之所以會背上一百八十億的沉重債務,就是因為在這樣的街區,買房實在太貴了。

作為米國當時首屈一指的大型連鎖,他們可從來不屑在富人區租房的。

當然他們也有租房的經歷,但有些最后都是不愉快收場。

房東看到他們賺錢了,于是每次到期重新續租的時候,就會要求漲房價。

或者一看是沃格林要租房,那就干脆給開出很高的房租價格。

正因為有這樣的不愉快歷史,以至于后面沃格林開店,干脆都選擇直接買房自己開。

這樣一來一方面能夠大大降低運營成本,另外一方面還能大大提升公司的資產估值。

這也是沃格林股價的一個支撐點,也是肖鋒為什么明知道沃格林經營不善,還愿意給斯蒂芬諾四百多億購買沃格林的主要原因。

因為沃格林出了有品牌價值,他還有大把的實質資產的。

他的七千多家分店,其中百分之九十都是自己的店鋪的。

就算他接收后經營不善倒閉,光是靠買房產,也能回本一部分資金的。

而現在,在全美出現大規模破產潮之際,張伯倫和海倫,則打算把沃格林原有的經營理念繼續保持下去,甚至要發揚光大。

對于他們而言,現在正是大手筆撿漏的好時候!

也是他們給未來做準備的好時機……

請:m.ddxstxt8

上一章  |  實力不允許我低調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實力不允許我低調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