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香江大亨傳奇

第三一二章 香港電訊公司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1-08-25  作者:周老怪
酒會結束后,自從有了瑪格麗特女士的支持,盡管維爾茲家族不愿意,但是還是不敢違背瑪格麗特的女士,所以李志文還是從這次的私有化酒會中咬下一塊肉來。

在酒會之后,維爾茲家族獲得了英國大東電報局51的股權,而剩下的49的股權由英國政府持有,但是此時的英國大東電報局是剝離了香港業務之后的企業,而不是之前那個。

至于剝離后的香港業務,由于這些業務沒有單獨上市,英國財政部又對香港的情況不太了解,對這部分資產估計不足,再加上港督麥里浩的沉默,李志文僅僅用一點五億英鎊就將其收購了下來,而這部分資產,李志文將成立一家叫香港電訊公司的企業主管。

而香港電訊公司將會在李志文回到香港后進行整頓,然后上市,上市后的香港電訊公司,其中香港總督府持有香港電訊公司15的股份,這是香港總督府之前持有20的股份稀釋成的,李志文持有香港電訊公司65的股份,而剩下的20的股份依據香港專利法,將有股民持有,使香港電訊公司成為一家公眾上市公司。

當然這只是表面上來看,其實實質上香港電訊公司由李志文來控股,李志文會采用多家公司對香港電訊公司進行控制,這也是麥里浩作為港督平白無故拿了李志文20的股份,而采取的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而且香港電訊公司上市之時,李志文也可以靠著配售的20的股份再回籠一部分資金,簡直和白撿差不多。

大家可能覺得一點五億英鎊著實有些多,這換算成港幣也有十二億之多,李志文這筆買賣做的不劃算,但是給大家一個參照物就明白了。

香港之前有兩家經營電訊電話業務的公司,其中一家是香港電話公司,這是一家真正的香港公眾上市公司。

香港電話公司最早可以追述到1882年在香港建立第一座電話總機樓(由接線員操作),在遠東英商的牽頭下成立中國及日本電話及電力公司,經營電話業務。

1925年,獲得政府專利權的香港電話公司成立,接管了這家公司。

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本地電話改自動撥號,國際電話仍人工接線。

在前世,損失九龍倉的置地集團在股市上放棄了一貫奉行的保守、穩健、持重的策略,而轉向冒進、急躁及投機。

于是在1981年的12月份,置地集團聯同怡和特別投資公司發動“破曉突擊”行動,以不超過每股三十二港元的價格,在股市購入兩千萬股香港電話公司股票,約占香港電話已發行股票的21.9。

經過這次收購,置地集團及怡和特別投資公司連同已持有的股票,約占香港電話已發行股票的34.9,成為香港電話公司名副其實的大股東。

也就是說,在這個時候,香港電話公司的總市值在三十億港幣左右,折合英鎊也在三億七千五百萬英鎊。

而置地集團及怡和特別投資公司在香港電話公司的收購中嘗到了甜頭,之后又再一次發動“破曉突擊”行動,將香港電燈集團攬入懷中。

當然在這個時空,怡和洋行肯定不能再對香港電燈集團下手了,畢竟此時香港電燈集團是李志文的產業,李志文在其中的股份高達60以上。

而雖然李志文對香港電話公司也很有想法,但是李志文可不會此時下手,不然只會徒增麥里浩和港督府的猜忌。

還是等到怡和洋行在陷入泥沼中再出手吧,到時候可不是李志文動手,而是怡和洋行求著李志文動手了。

而香港的另一家電訊電話業務公司就是此時屬于李志文的香港電訊公司的前身英國大東電報局的香港業務。

1965年,第一條國際現代化電纜投入使用,電

纜與英國大東電報局的電訊網并聯,1976年,香港開通國際直撥。

此后,更有微波系統、衛星通訊、光導纖維和數碼轉換等應用于香港電訊業。

香港電報業務,誕生于1871年,最初是有線電報。

經營電報業務的是英國大東電報局,其業務由一般的無線電報,發展到現代的圖文傳真、數據通訊、電腦傳訊、國際電話、雷達導航、衛星傳播等等。

也就是說此時的香港電訊電話業務,由香港電話公司負責經營本地電話,而其他的國際電話等由新成立的香港電訊公司負責。

這兩家巨頭的規模都差不多,甚至香港電訊公司的規模比香港電話公司的規模更大一些,畢竟此時的香港在慢慢向國際化大都市轉變,國際電話也越來越多了起來。

而規模更小一些的香港電話公司市值都達到了三十億港幣,那更大一些的香港電訊公司的市值會有多少呢,最起碼不得三十二億港幣(四億英鎊)上下啊,所以李志文的一點五億英鎊就收購了大東電報局的香港業務,著實屬于白菜價。

另外要說一下的是,在2000年,英國大東電報局準備退出香港市場,于是他們準備出售英國大東電報局控股的香港電訊公司,而這里的香港電訊公司已經是香港電話公司和大東電報局香港業務的結合體了,是香港唯一一家電訊公司。

當時的香港電訊公司一共有一萬四千名員工,一年營收高達四十億美元。

而李佳成的傻兒子李澤楷當時向三十家銀行做了無抵押貸款,最終以一百二十億美元的價格笑到最后,折合港幣一千億,這妥妥的是當時李佳成身價的一半。

雖然當時的港幣不值錢了,但是一千億港幣折合英鎊也有八十億英鎊,由此可見香港電訊公司的前景有多大。

而李志文的想法也是如此,先將香港電訊公司梳理好、整頓好,等待怡和洋行對香港電話公司下手,由怡和洋行來充當白手套,以實現一統香港電訊行業的目的。

當然怡和洋行可不會心甘情愿做白手套的,不過李志文自有辦法應對,。

上一章  |  香江大亨傳奇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香江大亨傳奇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