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香江大亨傳奇

第五四零章 會德豐之變(2)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2-03-25  作者:周老怪
約翰馬登坐鎮會德豐香港總行,投資重點放在航運上。

人們說這是奉行老馬登的主張,其實不然,小馬登的性格,比父親還要倔傲。

小馬登深諳航運在香港的特殊地位,他醉心航運,并非聽從父訓,

而是他認為航運業大有作為。

1956年,歐亞航運的咽喉——蘇伊士運河被切斷,運費暴漲,會德豐遇到空前的好時機。

1959年,約翰·馬登克紹箕裘,出任香港會德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經理。

包玉剛與與喬治·馬登不打不相識,兩人并未因倫敦晤面的不快而結為仇敵。

老馬登生前留下遺囑,

大意是會德豐如要與他人合作航運,首選之入便是環球航業的包玉剛。

約翰馬登折服包玉剛低價長租的經營方式,盈利雖菲薄,卻穩坐釣魚船,約翰馬登投資過速,常常捉襟見肘,便把亞洲航業的股票,逐步轉讓給包玉剛套現。

到1962年,包玉剛成為亞洲航業的大股東,亞洲航業,完全按包氏的方式運作。

馬登家族仍保留會德豐船務公司。六十年代,華人船商驚人,到七十年代,完全把鬼佬船商壓了下去。

會德豐不再是航運巨子,但小馬登絕非等閑之輩,他的系列擴張計劃,如熱帶颶風掠過港九上空。

約翰·馬登說:“在五六十年代,會德豐在香港的投資只限于航運。這是香港地位不穩所造成的,大多數英商在北邊接管內地時損失慘重,

留在滬上的大批不動產帶不走。反觀會德豐的損失最小,資產主要是船,物業只是很小一部分。香港就像虎穴旁的鹿巢,隨時都可能成為第二個滬上。”

馬登恪守的是商界常提的“雞蛋哲學”,即100只雞蛋,不要放在一只籃子里。馬登把投資重點放在英國、日本、澳洲、北美、南非,項目無所不包。

馬登說:“那些年,我差不多整年在世界各地飛來飛去,大概一年有100天是在飛機上度過的。”

馬登的第一項擴張計劃石破天驚,他在1969年一舉吞并香港最老的百貨公司連卡佛。

連卡佛創建于1850年,迄今有一百二十年的悠久歷史。

連卡佛一直走高檔路線,是鬼佬和富裕華人常常光顧的地方,連卡佛在港九的旺地,皆設有百貨門市及精品店,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關聯,知名度很高。

收購連卡佛的會德豐,名聲鵲起,威震港九。

馬登的系列擴張計劃令人眼花繚亂,會德豐集團在高峰期,擁有200余家聯營及附屬公司,其中一半在香港。

比較重要的公司有:會德豐船務公司、亞洲航業公司、隆豐信托投資公司、夏利文地產公司、中華煤氣公司、香港置業公司、香港電車公司、連卡佛公司、香港紗廠公司、聯合企業公司寶福公司、香港隧道公司等。馬登先后任這些公司的董事局主席、副主席、董事。

1971年,馬登任匯豐銀行董事。

馬登在商界長抽善舞,在政界亦大有斬獲。他在1959年就被委任為市政局議員。他先后出任香港屋字建設委員會等多個委員會的委員、香港大學校董、香港牛津與劍橋學會聯合秘書。

1964年,約翰·馬登被委任為香港太平紳士。1976年,榮獲英皇室授予的CBE勛銜。

會德豐是戰后香港最快的一家洋行。世人皆道馬登之勢,誰與爭鋒?

但是世事難料,香江危機的出現,使得會德豐洋行開始走下坡路。

1981年,會德豐船務共擁有二十九艘船,載重量一百三十九萬噸。由于航運市道狂瀉,公司負債二十一億八千萬港元,另外,還需付出六億八千萬港元才能完成正在建造的船。

債臺高筑的會德豐船務被迫減船,到

1982年下半年,債務減少了五億六千萬港元。又由于會德豐總公司的,減少資本承擔四億六千八百萬港元。但同時出現六千五百萬港元的虧損,債務仍高達十六億兩千萬港元。業界傳出消息,會德豐船務可能會因債務而清盤。

如果包玉鋼有心收購,這倒是天賜良機,但包玉鋼沒有這樣做。

棄舟登陸的包玉剛,在與李志文和霍鷹東咬了怡和洋行一塊肥肉后,借殼擴張的雄心絲毫不減,但是卻不忍拿會德豐開刀,雖然以他和馬登的關系來說并不是太難。

包玉剛恪守中國人的傳統:朋友妻,不可欺;朋友財,不可貪。

包玉鋼與老馬登是忘年之交,撕不下這個情面。

但如今事態的,已使包玉鋼毫無顧忌,首先是約翰·馬登捅破情面這層薄紗——他心中根本沒有父親的至交包玉剛,在包玉鋼完全不知的情況下,把會德豐股份易手他人。

1982年底至1983年初,正是會德豐空前危機的時刻,負債累累,脆如蛋殼。市面上盛傳,數家公司欲收購會德豐,約翰馬登草木皆兵,惶惶不可終日。

約翰馬登決定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以退為迸,售股套現,擺脫眼下的危機。約翰馬登便把所持會德豐股份秘密轉讓給新加坡商人邱德拔。

邱德拔祖籍閩省,是新加坡良木園酒店集團主席、馬來亞銀行創辦人及大股東,在南洋及澳洲擁有大批物業。

邱德拔早就有意來港,收購會德豐,正是他大舉進軍香港的契機。

其實如果不是這次時間,大部分港人還不知道會德豐洋行的最大股東是張玉良。

張祝珊家族靠西藥起家,五十年代后期涉足地產。

1962年,張祝珊四子張玉良,以家族公司資金,開始興建中區兩幢大廈。那時香港證券交易所僅一間交易所。

而華資公司上市難于上青天,所以張玉良決汁借殼止市,他先將一幢大廈物業聯邦大廈,出售給馬登家族的聯邦地產股份有限公司,換取七百六十四萬股聯邦地產股票。

其后,張玉良又再次將國際大廈售與聯邦地產換其股票。

1970年

7月,張氏家族擁有七成以上的聯邦地產股權。

張氏家族素來低調,人們還一直認為聯邦地產是馬登家族的上市公司。其實,真正的股東老板是張氏家族。

谷鮰 1972年問,張氏家族再次借殼上市,以聯邦地產的部分股份,U及半山區梅道、種植道、花園臺等物業,先后交換會德豐股份。

張氏家族擁有會德豐股份最高時達四成,馬登家族還下到兩成。第一大股東張玉良只擔任童事,董事局主席及行政總裁仍是約翰·馬登。

張氏家族借殼上市,只要其肉(實),不計其殼(名)。

這一方面,與約翰馬登截然相異,約翰馬登只要其殼,不計其肉已被他人掏空。

由于張玉良圖利不圖名,所以約翰馬登不覺最大股東張氏是個威脅。

約翰·馬登好大喜功,還可以新會德豐大廈進一步證實。

1980年,約翰馬登擬建此大廈,他旗下的置業信托有足夠的資金獨建。

約翰馬登卻要另組嘉華地產公司,吸收各地產商合建,最大股東又是張玉良的錦興置地。

這就是說,馬登十億資金可蓋一幢樓,他卻要蓋五幢乃至十幢,占有股權被攤薄并不在乎,只要物業仍名義上為自己控有。

所以難怪會德豐會在三十年間,膨脹為兩百多家公司。

有心人都說,馬登擁有的會德豐,實際上是一只巨大而空洞的最大股東張玉良,放棄秉掌會德豐大權,但絕下會放棄其利益,會德豐的業績常常令人失望,加之航運衰退,其業績吏是一落千丈。

小股東視會德豐股票為雞肋股,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張玉良對約翰馬登日益不滿,矛盾漸深。

而這次約翰馬登事先未跟董事局打招呼,就把所持的14%的股份私下售予新加坡富商邱德拔。

張玉良氣得七竅生煙:我是會德豐的最大股東,股大權大,你怎能背著我干出這么大的事呢?

1983年4月2日,邱德拔財團刊出,聲明已向馬登家族購入14%的股權,開始向其他股東全面收購會德豐股票,出價A股6港元、B股6角港市。

張玉良決定挫敗約翰馬登一手導演的收購計劃。

其實以張玉良的財力,與邱德拔旗鼓相當,張氏已占擁有

34%股權的優勢,反收購擊潰邱氏易如反掌,但張玉良一直沒有做洋行大班的野心,更重要的是,張氏有心淡出香港。

張玉良不看好香港的前景,而前幾年前張家內江,張玉良與二嫂崔秀英對簿公堂,張玉良雖贏得官司,“保住”家產,卻名聲掃地,張玉良深感香港人言可畏,所以決定不如一走了之,遠遷澳洲。

而去年,李志文伙同包玉鋼和霍鷹東咬下怡和洋行的一塊肥肉,名聲大振。

張玉良做西藥時認識包玉鋼,欽佩包玉鋼的財力與魄力。

邱德拔發起收購時,張玉良找到包玉鋼,希望包玉鋼買下他手中的股份,再借34%的優勢擊敗邱德拔,從而控得會德豐洋行。

對這塊送上門的肥肉,包玉鋼自然喜出望外。

但他不久前的九龍倉戰役和圍攻怡和洋行,耗盡了自己的現金流,元氣尚未恢復,不可能在極短時間內調集十幾二十億港元現金,與邱德拔抗衡。

如果按邱氏出的價,他很快就能將股份增至五成以上,絕對控有會德豐洋行。

所以包玉鋼決定做了一趟順手人情一—以回報李志文帶著他與怡和洋行對抗。

所以在1983年4月3日上午,包玉鋼出現在了巔峰大廈的李志文辦公室,也是為此事而來。

“老包,也就是說你想讓我出面和邱德拔打擂臺,收購會德豐洋行?”李志文問道。

“確實是這樣,你是最適合的人選,要不是我現在資金方面周轉不開,哪有你的事。”

“我想你手里應該有十幾億港幣的現金流吧!”包玉鋼問道。

“有倒是有,就算沒有我也可以調集,不過我接下來有一個計劃,實在沒有辦法抽出這么大的資金來!”李志文皺著眉頭說道。

“什么計劃還比得上會德豐洋行的誘惑,要知道你現在付出十幾億港幣的代價,將來的回報可能是上百億港幣。”

“雖然此時看起來會德豐洋行的主業航運業疲軟,而地產也同樣如此,但是你不會真的覺得地產會一直疲軟下去吧!”

“如果那樣的話,你干嘛收購那么多地皮放在手里。”

“更別說會德豐洋行旗下的連卡佛百貨公司,我覺得這簡直是為了你量身定制的,你看看你現在基本包圓了香江的超市,惠康和百佳都在你麾下,至于那些其他海外來的不是你的對手。”

“而你又有麒麟服裝公司,麗新集團、鱷魚恤,要是再加上連卡佛,那香江以后的大牌百貨都在你的手機,這簡直是壟斷啊,你不會不知道壟斷的利潤會有多大吧!”包玉鋼分析道。

包玉鋼為李志文分析的很對,事實上李志文做的更狠,在香江的那些國際大牌奢侈品很多都是李志文控股的路易威登集團和普拉達集團,要不就是維多利亞的秘密,這還不算日本的優衣庫和無印良品這些。

這樣算下來的話,李志文簡直是香江百貨完全壟斷了。

所以李志文當然對會德豐洋行很心動,而包玉鋼說的很對,拿出十幾億港幣控股會德豐洋行,然后慢慢的將會德豐改制,將會德豐洋行轉變為自己的私人公司完全不是什么難事。

而接下來的港元貶值其實就是一個最好的時機,因為港元貶值不單純只是金融事件,更是會導致股市下跌,股民恐慌,如果那時候李志文再出手接著收購會德豐洋行的股票,那絕對會有很多人出售的,所以私有化會德豐洋行不是什么太難的事情。

只要私有化會德豐洋行以后,等到中英談判結束,香江股市地市回暖,會德豐重新回到原來的市值,那么憑借這個賺十幾億港幣輕輕松松。

1秒:m.xbiquwo.cc

上一章  |  香江大亨傳奇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香江大亨傳奇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