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漢道天下

第720章 知止不辱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2-04-14  作者:莊不周
荀攸策馬沖上緩坡,翻身下馬,將韁繩扔到馬鞍上,拍了拍馬臀。

戰馬甩甩脖子,到一旁吃草去了。

荀諶跟了過來,勒住坐騎,下了馬,也學著荀攸的樣子,將馬韁扔上馬鞍。只是他接連扔了也沒成功,索性不管了,由著坐騎拖著韁繩散步、吃草。

“費勁,早知道帶個馬僮好了。”荀諶嘀咕道。

荀攸看看他,笑出聲來。“馬僮再好,也不如自己方便。到了戰場上,勝負生死都是眨眼之間的事,平時的訓練是否扎實,可能決定著你的生死。”

“我又不是沖鋒陷陣的斗將。”荀諶悻悻地說道。

“你我的確不需要沖在最前面,但你做得不夠好的時候,很難做到令行禁止。”荀攸緩步而行。“軍中只講實力,不講其他。你想讓他們言聽計從,就要讓他們服你。要是他們不服,就算不得不接受你的命令,執行時也不會全力以赴,隨時準備觀望。”

他頓了頓,又道:“人人觀望,你的計劃再好,執行起來也會大打折扣。優勢明顯時,或許沒什么問題,一旦遇到旗鼓相當的強敵,想取勝就難了。所以要練精兵,首重于擇將。”

荀諶打量著荀攸,越看越覺得陌生。

他們年紀相當,從小一起長大,他知道荀攸是什么樣的人。因為父母早喪,由祖父的撫養成人,荀攸更加早熟,也更加獨立,不僅讀書用功,還勤于練習劍術,是真正的文武雙全。

但他從來沒想過荀攸會成為這樣的將領。

“公達,你當初不來冀州,是否因為本初過于推崇儒雅,不能沙場爭鋒?”

荀攸想了想,搖搖頭。“當時沒想這么多,我只是覺得他言過其實,在朝堂弄權或許還行,未必適合短兵相接。真要有這膽氣,當初就不會讓董卓得逞。”

他笑了一聲,又道:“其實不僅是他,世家子弟有幾個見過血的?他們看起來無所畏懼,是因為知道對方不敢傷他,有恃無恐。真要遇到董卓那樣的武夫,一時血氣之勇或許會有,事后想想,大概都會選擇避禍。”

荀攸幽幽一聲嘆息,說不出的悵然。

荀諶沒有多問。他知道,荀攸大概是又想起了何颙。

何颙身兼黨人和游俠的兩重身份,劍術高超,經歷過不少危險。可是誰能想到,這樣一個人,居然會因為一次誤會,憂懼而死?

回想起來,何颙的勇不是真正的勇敢,他根本沒遇到過真正的危險。

反倒是荀攸表現出了真正的無畏,幸免于難。

但何颙于荀攸有師友之恩,荀攸從來沒有別人面前提過這件事。何颙憂懼而死的事,也只有幾個人知道。

“你是什么時候認識到這些的?”

“見過天子之后。”荀攸收回思緒,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我是說,到華陰之后。”

“天子……是大勇?”

荀攸回頭看了一眼荀諶,露出一絲淺笑。“阿叔應該去見一見天子。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你看到他,就知道他是真正的英主,而不是虛有其表的名士。”

荀諶吐了一口氣。“或許吧,只是現在還不行。”他搖搖頭,轉換了話題。“我該說的都說了,你什么態度,不妨明言,我也好趕回去回復郭公則。”

荀攸眼神閃爍,澹澹地說道:“天子將這個重任交給我,我不能辜負他的信任。冀州內亂,規模有限,應該也不需要幽燕都護府出手。我建議你最好也不要去找鐘元常,有士孫君榮出兵足矣。”

“這么好的機會就放過了?”

“知止不辱。”荀攸澹澹地說道:“士大夫如此,汝潁人如此,我荀氏更是如此。”

荀攸鄭重的看著荀諶。“阿叔,我還是希望你能去長安,與天子見一面。見過他,你就知道憑借戰功與天子抗衡的想法有多虛妄了。”

荀諶微微一笑,不置可否,與荀攸拱手作別。

看著荀諶上了馬,在幾個親衛的簇擁下離去,荀攸的眉心微微蹙起。他看了一會兒,撮唇而嘯。

坐騎奔馳而來,荀攸飛身上馬,撥轉馬頭,飛馳而去。

荀諶回到易縣,將荀攸的建議轉告郭圖。

郭圖有些意外,還有些失望。

他最希望能因此立功的就是鐘繇。

郭鐘是姻親。在他與天子有舊怨,不能出仕的情況下,他當然希望鐘繇能因功升遷,將來好拉他一把。

荀攸的態度究竟是出于理智,還是出于維護荀氏利益的私心?

好在袁紹已經松了口,郭圖也沒想太多,對袁譚說,荀攸已經答應了他們的要求。一旦袁紹反悔,或者審配引兵來犯,荀攸會出兵幸援。

有了荀攸的承諾,袁譚算是放了心。

經過幾次磋商,袁紹最終接受了逢紀的建議。

以身體有恙為由,立袁譚為嗣子,將河間、渤海兩郡交給袁譚管理。

最后,袁紹提了一個要求。

他已經向朝廷稱臣,理論上,冀州也是朝廷的冀州。他立袁譚為嗣子這件事不用朝廷批準,但是將兩郡交給袁譚管理,必須得到朝廷的正式批準。

否則朝廷很可能否決這個任命,還有可能以此為由,對冀州用兵。

得到朝廷的詔書之前,他不能正式下達這樣的命令。

郭圖等人雖然有些意外,卻還是答應了。

他們知道袁紹想干什么,無非是借朝中老臣之手,以天子的名義否決這個提議。但張喜已死,誰還會沖出來為袁紹打抱不平?

有機會分裂冀州,天子憑什么不答應?

袁紹上表朝廷,郭圖也與許攸、荀諶商量派人去長安,至少要去河東,與荀彧見一面,別讓袁紹有翻盤的機會。

荀諶主動請纓。

郭圖也覺得荀諶最合適,便要求袁紹以荀諶為使者,帶著袁紹的上表,趕赴長安。

袁紹強烈反對,他認定荀諶已經背叛了他,到了朝廷也不僅據實以告,屆時犯了欺君之罪算誰的?

反復討價還價后,郭圖等人做出了讓步,由騎都尉崔琰帶著上表赴朝。崔琰是清河人,鄭玄的弟子,為人正直,與郭圖等人也沒什么關系,與審配等人也沒有太多的瓜葛。

由他代表袁紹赴朝,雙方都能接受。

當然,這并不影響荀諶以私人身份趕赴河東。

上一章  |  漢道天下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漢道天下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