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重回七七種田養娃

第五百一十八章 運轉良好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2-11-08  作者:參娃
秋天,不光種參戶忙,參場更忙。

一參場今年起參做貨四萬丈,今年的人參產量不錯,比去年又能提高些。

四萬丈做貨,差不多可以起鮮參一百多萬斤。

這么大的產量哪是三五天能起出來的?

從九月六號開始起參,到現在也就剛起了一半多點兒。

參地增產,自然是皆大歡喜,可是加工廠這邊的壓力也格外大。

加工量太大,可人手不夠用,沒辦法只能動員參場職工家屬,能來干活的都來。

另外,再從東崗、松江河等周邊地區,招一批臨時工過來。

幸虧飲料廠和礦泉水廠在夏季就搶出來了秋季的訂單,所以這個時候,可以抽調出大部分工人過來干活。

加工廠這邊屬于材料源頭,這邊沒有產量,后頭的生產線就沒有原料,沒辦法生產。

但是加工廠只忙這兩三個月,過了時間就沒啥可忙的了,又不能單獨招工。

沒辦法,參場說的再好聽,實際上也就是個種參的。

農時在這兒呢,必須抓緊時間搶著把人參加工出來,這是首要任務。

東崗中學的學生,又到了每年的經典項目,來加工廠干活掙班費。

反正那些學生嘻嘻哈哈的干活,一點兒也不覺得累,還覺得挺有意思的呢。

“怎么樣?家里的事情都忙完了?”林啟越見到許世彥回來上班,就笑著問他。

“你家棒槌起回來,咋樣?產量高不高?”

不光是二大隊的人好奇,就連林啟越也很想知道,許世彥家里的棒槌,產量究竟怎么樣。

“還行,產量不錯,沒具體過秤,反正三丈可以起一麻袋,扣了土扣了皮啥的,估計一丈也能起三十斤左右吧。”

許世彥對自家棒槌的產量還是挺滿意的。

今年自家那三十來丈棒槌,大支頭貨能出來不少,趕上行情好,能賣不少錢呢。

“三十斤?還是你厲害啊。

咱場子最好的棒槌,一丈起了二十八斤,把老歷老戴他們都高興的直蹦高兒了。

你家這平均產三十斤,真行。”林啟越一聽,豎起大拇指。

許世彥笑笑,“我家總共就那三十來丈做貨的,我媳婦都把那棒槌當自家孩子似的照看。

今年開春,還給棒槌追了一回肥呢,能長的不好么?”

正所謂的人勤地不懶,這話還是有道理的。

三十來丈棒槌,精心照料、肥水都供得上,長得好正常。

“嗯,是,這話真不假。自家的東西,咋地也用心。

不過咱場子也挺好了,我看了下,基本上都能高于開春定下的任務額。

這就不錯了,以前可不敢想,咱的參地產量能這么高。”

林啟越只是好奇打聽,并沒有其他意思。

以目前來說,參場的產量、訂單、利潤,都遠超預期,林啟越挺知足了。

“來,看看這些報表。

縣里一個勁兒催著咱場子也把承包制徹底落實。

但是我翻看了這幾年的財務報表什么的,咱場這幾年的利潤成倍增長,工人的工資、獎金,也比前幾年高了很多。

而且我找人打聽了,二參場、三參場那邊,今年的單產還沒有咱們高。

我覺得,咱還是維持目前的形式就好,伱覺得呢?”

林啟越拿出來一摞文件和報表,叫許世彥過去研究。

倆人都覺得,目前一參場運轉良好,場子有凝聚力、職工有向心力。

全場上下擰成一股繩,都奔著好的方向使勁兒呢,好像沒那個必要非得承包。

“嗯,根據今年的產量來推算,每個職工完成了開春指定的任務額之外,都能有很豐厚的獎勵。

我也覺得,目前這種形式就挺好了,沒必要改變。”

許世彥翻了翻那些文件和報表,又把今年的產量以及開春定下的任務額做了對比,在心里計算了一下。

按照目前的產量和行情來算,估計今年參場職工每人要比去年多增加一兩千塊錢的收入。

這年月來說,不少了。

有場子做后盾,職工沒有什么后顧之憂,該干活干活,年底還能拿到比往年更多的獎金。

這就挺好了,真的沒必要非得做出什么改變。

“對,我也這么想的,不過呢,這事兒過幾天還是要開個職工大會,聽聽工人的意見。”林啟越笑笑。

其實場里幾個領導都是這想法,但是上面要求,那就必須得拿出個章程來。

開個職工大會,讓職工表態,要不要徹底承包,這樣一來,也就沒那么多事了。

職工大會肯定得過一陣子,現在都忙得一個人恨不得劈成兩半兒,誰還有心思開什么會啊?所以這個話題就到此為止。

接著,林啟越又跟許世彥商議起今年秋天加工做貨,各個訂單之間的協調問題。

目前一參場有十數個產品,每個產品的訂單量不一樣,加工方式也不同。

人參蜜片玻璃瓶十萬瓶、塑料瓶二十五萬瓶,禮盒一萬二千份,連同人參天麻蜜兩萬瓶。

光是這些,就需要鮮參十二萬斤左右。

蜜片有大小要求,多數要挑二兩到二兩半的鮮人參來做。

高檔禮品參五千盒,這個是在一個很精美的禮盒里面,放一棵紅全須一棵白全須。

都用金線縫在包著紅絨布的紙板上,賣的實際上就是包裝。

這個要選三兩往上的鮮參加工出來,基本上就把最大支頭的人參都挑進去了才能夠,大概需要三千斤鮮參。

長白山紅參這兩年名聲大噪,訂單也不少,今年有八千盒的訂單。

算一下也得將近四萬斤的鮮參才夠用。

長白山紅參不對支頭有太大要求,但是身條必須好。

另外還有天然活性參兩千盒,估計也得一萬斤鮮參才夠用。

這些,都是外貿出口,而且是人參為主料的訂單。

其余的,是國內訂單。

前幾天那個南方幾個客戶跟一參場簽了紅全須、紅光支、紅直須的訂單一共五萬斤。

按照鮮參四斤干一斤的話,就需要二十萬斤鮮參。

再其余的,才是跟省藥材公司簽的訂單。

最后剩下點兒邊角余料啥的,正好夠飲料廠那邊用,一點兒也沒浪費。

也就是說,目前來說,一參場這一百萬斤鮮參還沒全都起出來,就全都找了婆家。

“世彥,你說要是沒有咱們自主研發,沒有南方客戶引進。

咱如今產量這么大,省藥材公司收購合同之外,剩下的,咱怎么辦?”

林啟越看著眼前這一堆數字,忽然來了這么一句。

(本章完)

請:m.vipxs.info

上一章  |  重回七七種田養娃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重回七七種田養娃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