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混在洪武當咸魚

第一百三十九章 伯夷叔齊之不會食蛙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2-11-12  作者:火紅的雞樅
,混在洪武當咸魚

黃子澄看到這么多皇子、皇孫站起來聽課,只感到頭皮一陣發麻。

雖說大明皇帝尊師重道,對待皇子們的教育非常嚴厲,但如果先生罰所有人站著聽課,這事傳出去依然會引得陛下不滿。

就是滿朝文武聽聞此事,也不會為自己說話,也會說自己對待皇族過于苛刻。

朱允炆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尤其是在朱允熞也站起來后,他更是如芒在背。

一開始見朱允熥挨罰,他心里還一陣竊喜呢。

現在看到朱允熥竟然有如此高的人望,能讓所有人陪著他一起受罰,他心里只感到陣陣涼意。

自家這個呆呆傻傻的三弟,是啥時候變得這樣強了?

非但聰明伶俐,就是在皇族中都隱隱有了如此大的聲望!

就在朱允炆滿心困惑之時,朱植高喊一聲。

“朱允炆,有你這么當兄長的嗎,弟弟受罰都不說陪著?”

“你的忠孝仁義呢,你的孝悌廉恥呢?”

“該不會都是裝出來給你皇爺爺看的吧!”

朱植這番誅心之言一出,朱允炆冷汗都被嚇出來了,趕忙從椅子上站起來。

“你……你胡說……”

“我何時裝給皇爺爺看了!”

“我這就陪著朱允熥一起罰站!”

在朱允炆站起來后,大本堂里可謂是全軍覆沒。

黃子澄終于扛不住了,趕忙撤銷對朱允熥的懲罰。

“朱允熥坐下聽課吧!”

“哼!”

朱允熥冷哼一聲,這才朝著眾人拱手一禮。

“小侄兒感謝諸位王叔的支持,今天中午小侄兒做東,王叔們想吃啥,一會兒課間的時候來我這兒登記,我馬上派人去宮外采辦!”

大明的諸位小王叔聽到這話,紛紛稱贊朱允熥豪氣。

“大侄子豪氣,那十五叔就不跟你客氣啦,上次知味齋的醬肘子、干炸黃花魚、紅燒獅子頭……”

“我要四喜丸子、炒大蝦、釀螃蟹……”

“給你十三叔加個火熏肉、蒸羊肉就行,外加一壺素酒!”

“三哥!我要吃河豚,就你們上次帶進宮,碰一下就咕咕喝水,能把自己喝成球的那東西!”

朱允熥一聽朱允熞要吃河豚,當場就拒絕了。

“你想都別想,萬一吃出點毛病,那糟老……咱皇爺爺還不得打死我呀!”

“你就老老實實吃點正常菜吧!”

“哦……”

方孝孺眼看著大本堂快被搞成大飯堂了,不悅地瞪了眼邊上的黃子澄,暗忖這貨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挺大歲數個人,咋還跟個小孩子過不去呢?

不過看到諸位皇子如此興高采烈地點菜,方孝孺倒也明白朱允熥為啥有這樣高的威望了。

《這個明星很想退休》

敢情這廝的好人緣,全靠好吃的喂出來的呀!

“黃兄,今天是你先還是我先?”

黃子澄被朱允熥懟了一陣,又被所有皇子皇孫給嚇了一下,哪還敢繼續授課啊。

聽到方孝孺這話,趕忙朝他躬身一禮。

“今天就由你來授課,我明天再來!”

“好吧!”

黃子澄說完這話就灰熘熘地走人了,在他走后大本堂內當即爆出一陣歡呼聲。

方孝孺趕忙制止了眾人的歡聲,然后開始傳授課業。

他跟齊泰講課的方式不同,齊泰是按照座位排序,輔以輩分來排定授課順序。

方孝孺則是純粹按年齡排序,本著從小到大的原則。

小孩子的課業簡單,無非就是三百千之類的,隨便考察下之前的掌握情況,再重新布置上百十字讓他們背就行了。

可到了年長的皇子、皇孫這里,課程的內容就變了。

他跟黃子澄有過分工,他負責經史,黃子澄負責子集。而且儒家經典,齊泰已經給他們講得差不多了。

因此,他一上課就給所有十歲以上的皇子、皇孫,每人發了一本史記。也不用領讀,就讓他們在課堂上看,有不解的地方隨時發問即可。

朱允熥倒是很喜歡這種授課方式,覺得方孝孺這人不錯,跟齊泰那種放養式的教育有一拼。

事實上,凡是來大本堂教書的先生,都多多少少覺得自己有點屈才,對于教導皇子皇孫們讀書之事,只是負責講授,壓根不會過分強調紀律之類的。

畢竟,這里動輒是親王、郡王,誰閑得沒事給自己找不痛快?

朱允熥打開《史記》一看,隨便翻了翻五帝本紀,看到什么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之類的話,就將其扔到一邊了。

這一看就是瞎編的,黃帝要真這么牛,那還不得是穿越者呀!

《秦本紀》也沒啥意思,全是一些聽都沒聽過的人名,還特別地拗口。相對來說《秦始皇本紀》就有意思多了,也多了一些故事性,完全可以用來當打發時間的故事書看。

只是司馬遷字里行間的貶損讓他很不爽,感覺這人一定是個老陰陽人了。

朱允熥就這樣看了一天,直至快要散學之時,這才聽到還要寫讀書心得。

“十歲以下皇子、皇孫依次上前背書,十歲以上者寫下今天的讀史心得,讀了哪些部分,有哪些不懂,理解了哪些都可以寫上。”

“不限,你要是有才華,就算寫首詩也行。”

“但如果寫得不好,可別怪本先生如實上報陛下!”

最后這句是威脅,否則以他對大本堂這些敗類的了解,他們真敢硬湊幾首打油詩湖弄事。

朱允熥聽到這話頓時傻眼,他今天看書的時候就想著看故事了,壓根就沒想著檢查功課的事呀。

朱允炆倒是胸有成竹,聽到先生這樣說,當即趴在桌子上刷刷寫了起來。

朱允熥本想過去借鑒下,心里又有點不好意思。

自己前幾天剛跟這孫子叫板,現在就過去偷看他的作業,不得被人笑話死呀。

可自己壓根就不是學霸呀,也就是借著“夢入神機”技能背個書而已,哪來的本事寫這玩意?

就在朱允熥急得抓耳撓腮之時,他突然想到一句詩!

雖然他不記得在哪兒看到的了,但可以保證不是大明朝的,正好能拿過來用用!

朱桂摸了一天的魚,突然聽到還要寫讀書心得,這可把他給急壞了。

好在他看過不少話本,引申一下還是能湖弄過去的。

朱植、朱楩、朱松這幾個“護城河生態破壞者”就沒那么好命了,他們滿腦子都是一會兒放學去護城河抓蛤蟆,試驗一下新式捕蛙籠的效率。

現在突然聽到還要寫心得,可把這三小只愁壞了。

他們求救似的看看朱允熥,見朱允熥也一個字沒寫,他們立馬放棄這貨,轉而看向朱楧。

朱楧比他們三小只強不少,算是大本堂里比較喜歡讀書的皇子了。

因此聽到先生說些心得,他沒有絲毫遲疑,提起筆就開始寫。

只是他不知道,自己身后還有三雙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呢……

方孝孺在考察完低齡皇子們的課業后,又給了他們一炷香的時間,這才讓他們把作業交上來。

朱允炆第一個交作業,而且顯得非常自信。

方孝孺拿過來一看,見他是結合《五帝本紀》寫的“先王之道”的書評,不由滿意地點點頭。

在看過文章之后,方孝孺對朱允炆的印象就更好了,感覺其不愧為太子的長子,果然對儒家經典掌握得很扎實。

最難得的是其中闡述的先王之道,仁義為本,禮教興焉,實乃儒家治國之不二法門,深得儒家精義精髓。

只是文辭上稍顯稚嫩,有些語意上也不是很準確。

不過對于一個十四歲的少年來說,能有此等文采已然不俗,也不怪朝中一眾大老對此子格外推崇。

如果沒有意外,此子定然是大明的下任儲君!

第二個交卷的是朱楧,方孝孺看過之后也滿意地點點頭。

此子直接跳過了本紀、世家,直接跳到了列傳,而且是點評的伯夷叔齊列傳,足以證明此子心性之澹薄,實乃大明不可多得之賢王也。

有了這兩篇打底,方孝孺心中對大本堂的諸皇子不說是刮目相看,也是滿懷期待。

當他看到捕蛙能手三小只的點評后,臉色瞬間黑了下來。

這三個寫的也是列傳,而且跟朱楧選的是同一篇。

朱楧所寫的文章,乃是頌揚伯夷叔齊不食周粟之高義,品行的高潔。

然而到了這三小只的筆下,伯夷叔齊就成了個大傻缺,非但對其進行一番口誅筆伐,還對他們倆的野外生存能力進行了一番嘲笑。

比如說朱植的點評,伯夷叔齊之智不及吾也,吾就算不食周粟,亦可食蛙。蛙之美在于腿,腿上之肉只須稍加炙烤,撒上些許鹽巴即是絕世美味……

方孝孺強忍著不適看完,然后在上邊寫下非常嚴厲的點評,打算放學就送去給陛下過目,讓陛下賞他一頓板子。

在看完這三只的“伯夷叔齊之不會食蛙”的文章后,方孝孺又看到一篇讓他大跌下巴的點評。

朱桂的點評角度非常犀利,犀利得哪怕方孝孺這種大儒都有點接不住了。

他看的也是《秦始皇本紀》只是觀察的角度有點特殊,就盯著趙姬和嫪毒那點事了。

不僅結合了史記原文,又結合了民間話本演義,充分論證了轉動車輪之事的不合理性……

上一章  |  混在洪武當咸魚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混在洪武當咸魚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