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東萊太史慈

第三部一統第七章 布置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0-08-30  作者:碧水龍吟
第三部一統第八卷第七章布置

曹操在凌操的斷后下帶領窮軍隊心頭滴血,一路向南撤退,心知凌操必死無疑。

豈料,不久之后曹操便和凌操相會了,原來就在兩軍廝殺的時候,李典的殘軍出現了,經過一番廝殺,李典把凌操救了出來。

虞翻的軍隊到底是在徐州訓練的新軍,所以在作戰素質上和正規的青州軍相比差上好多,故此李典在一旁攪局,徐州軍馬上便出現了指揮不靈的局面,故此,在虞翻還未削弱曹軍多少實力的時候便被李典和凌操空轉而出了。虞翻到此時也不敢輕易追擊了,因為此時的曹軍實力大增,并非是自己這支新編部隊所能對付得了的,故此虞翻停止了追擊。

曹操見凌操留得性命,自然歡喜,可是凌操此時已經昏迷不醒,而且發起了高燒,令曹操十分擔心。

不久之后,荀彧大軍和程昱大軍也在后面趕來,和曹操大軍會合,至此,曹操大軍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撤軍。青洲軍當然在后面一路追趕,不過并沒有過分相迫,太史慈可不人為在茍淺'程晃'茍攸三人面前自己能玩出什么花樣來.畢竟這三人都是一流軍師.

在這一路上,雙方軍隊不過是打打鬧鬧似的作戰,誰也不敢過分與對方接戰.

幾天之后,曹操大軍便來到了江都和沙頭鎮,從李典的口中曹操早就知道青洲軍已經把兩城占領了,故此曹操并未在此坐過的停留.只是利用自己的優勢兵力占據了水道,在對岸曹軍的接應下開始渡江.青州軍并沒有蓄意追趕,而是來到沙頭鎮,江都一帶進行了軍隊的整修。

至此,影響了天下走向的徐州戰役結束。

雖然曹操的軍他實力并未受到多大的影響,傷亡僅僅在一萬人之內,但是曹操對于天下地影響力了卻迅速地衰落下來。可以說曹操潛在受到的打擊使得曹操在短時間內完全失去了太史惹一較雄長地資格。先是大局,在太史慈進行徐州戰役的同時.長安城已經將曹操的罪狀傳告天下,曹操一下子由大漢忠臣變成了謀漢逆賊.

用張角地師父于吉霍亂長安、蠱惑人心、大肆宣揚邪教:用歌舞伎冒充自己的女兒獻給當今圣上,用美色左右朝政;勾結王子服一黨.妄圖武力奪取控制長安;在長安大肆安排親信,占據長安各官員要職;綁架徐庶的母親,用美女計對付太史慈;不受簽訂的生意條約的信用,挑釁徐州......凡此種種,無不令人觸目驚心.一時間,天下的輿論都對準了曹操,曹操的名聲跌落到了極點。天下百姓無不用奸雄的字眼來形容曹操。

曹操心知肚明說到謀奪大漢的江山太史慈比自己做的都過分,可是人家做地不動聲色,比自己成功的多,唯有啞子吃黃連。打落的牙齒往肚子里吞。再就是人才的損失,在徐州一戰中,曹操手下的將領損失了一個不小的數目,曹氏家族,夏侯家族,荀氏家族,江東豪俊等等,有點觸目驚心。再加上長安地區的謀略的失敗,導致了長安地區曹操的人手全軍覆沒地局面,令曹操心痛不已。

再次則是回到江東之后地各種各樣的麻煩,先是后院起火名,曹操地愛妻丁夫人在徐庶的假母親那里聽說自己的哥哥死在了曹操的命令之下。痛徹心腑。發瘋了似的大罵曹操,居然說曹操一面睡著丁家的女人。要丁家的女人為他生孩子,一面又要丁家人的命,簡直是天底下最大的無恥之徒。曹操也知道自己這么做理虧,便安慰丁夫人,希望得到丁夫人的原諒,誰知道丁夫人卻罵曹操虛情假意,為了自己,什么最心愛的女人都可以犧牲,還拿出尹夫人的例子來質問曹操。

曹操當然被問得啞口無言,尹夫人的事情最惱火的就是他,可是曹操又向誰說去?最后,丁夫人毅然決然的從家中搬走,決定和曹操斷絕關系,曹操日后多次去請求自己的妻子的原諒,那真誠勁兒絕對可以令三顧茅廬的劉備汗顏,可是丁夫人卻去意已決,曹操在萬般無奈之下唯有放棄。對于這件事情,曹操最恨的就是太史慈,可惜太史慈遠在天邊,曹操對其無可奈何,而且即便是見了面,曹操也不能拿太史慈怎么樣,唯有拿徐庶的假母親出氣,可是事到如今,叫曹操到哪里去找那個早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的女人呢?

更何況,曹操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因為自己聲望大跌,所以江東的世家大族趁勢而起,明里暗里想要把曹操弄下馬,曹操則利用手中的軍隊竭力穩定局勢,更對一直伺機而動的孫策密切監視,以防敵人里應外合。最后則是地盤問題。在失掉了廣陵之后,曹操徹底失去了進軍中原的跳板,現在青州軍和曹操一樣擁有長江天險,一個在北岸,一個在南岸,長江變成了青州軍和江東軍的爭地。

凡此種種,給曹操留下了無窮后患,差點令曹操一蹶不振。唯一令曹操感到好受一點的事情是自己的超級軍事戲志才經過輾轉漂泊居然神乎其技的虎來了,并且還帶回來了大量曹操所要知道的關于長安城謀略失誤的詳細內容,更為曹操保留了一份穩定江東的實力,令曹操在人才方面不至于捉襟見肘。

不提曹操,單說太史慈,在江都停留一段時日之后,太史慈便開始對于長江北岸各座軍事重鎮的布置。太史慈要徐庶留了下來協助虞翻處理對峙江東的任務,現在中原穩定,袞州和冀州已經和青州一樣成為繁榮地大州。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人口日漸就增多,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可以說在這些地方留下一些常駐軍隊便可,沒有必要把重兵放在這里。徐庶留在這里也是一種浪費。其次,太史慈開始了對青州軍在各地駐軍的調整。青州,冀洲。袞洲三地的駐軍大量減少,至于高順大軍,太史慈把高順大軍直接調往并洲。現在北方戰事頻繁,幽洲兵力充足,又有趙云,張頜,高覽等人,對付鮮卑人足唉。

但是并洲的軍隊實力稍弱,雖然有徐晃為將,郭嘉這等天縱之才為之出謀劃策,但并洲的實力始終不容樂觀,而且這里不但有鮮卑人和羌胡人地騷擾,更有伏羅這等早晚要消滅掉的匈奴人,將來還要把絲綢之路發揚光大,故此。高順地軍隊只有在這里才有用武之地,相反將來進行統一全國的征戰中,高順大軍的作用就不會太明顯了,在山地和水鄉,高順大軍是施展不開拳腳地。至于臧霸大軍和孫觀大軍則被留了下來分別交給了張濟和虞翻。

這兩支大軍都是盜賊出身,故此個人作戰經驗和團隊協作精神都出類拔萃。這支軍隊只要稍加訓練便會成為不錯的水軍,為日后征討江東和荊州之用。尤其是他們身上的藤甲,居然可以產生巨大的浮力,讓人浮在水面上不肝下沉。雖然面對波濤滾滾的長江。這個優勢有點微不足道,但是卻令虞翻等人對這些藤甲浮想聯翩。認為這藤甲在水戰方面還會有其他妙用。當然這有待開發。

張濟手下原本的西涼軍隊則被太史慈帶回長安,準備交給張繡和賈詡,以便增強張繡和賈詡的實力。對于太史慈來說,徐州戰事已經結束,未來爭奪天下的首要目標乃在漢中和益州身上,張繡大軍和田豐大軍的力量必須要得到加強才行,就現階段來看,張繡的軍隊先是一個數量問題,當然在訓練方面也需要加強。

除此之外,從袁術手中投降過來地紀靈大軍、陳蘭大軍、雷薄大軍則被太史慈分派給了張濟和李嚴兩人,為的是增強實力。至于桓范,本來是要求和太史慈一同回長安的,但是太史慈卻認為桓范應當多歷練一番,意思便把桓范交付給了魏延,要魏延帶桓范到李嚴處,把諸葛亮那小子替換出來。

而嶄露頭角的陸遜則理所當然地跟隨張濟回到豫州,畢竟豫州乃是太史慈所有控制的州郡之中最落后地方,今后定要好好改革發展一番才好.

與太史慈同行的還有在徐州戰役中大放異彩的青州工程部隊,魯肅大軍.太史慈帶魯肅大軍回長安其中的用意當然是不言而喻,自然是為了攻打益州和漢中之用。

在布置過一切之后,太史慈便開始命令各地的軍用物資根據需要進行調配。

先是青州方面,調來了大量地水軍訓練用的軍用物資,至于虞翻訓練水軍的地方并不是長江,而是在白馬湖,那里水域寬廣,而且地形復雜,更適合于虞翻訓練。隨后,青州的大發明家還派來了大量新培養出來的技術人才到長江地區進行了必要的測試,針對長江的特點進行技術革新,希望可以制造出來水戰利器,以便日后青州軍與江東開戰之用。

在此期間,青州、冀州、兗州三地的軍工廠全面開動,開始生產新式鎧甲,以便應用于未來的戰爭。

當然,這些都是以后發生的事情,在此之前,太史慈帶著魯肅大軍、張濟的西涼大軍從江東出發,與虞翻和徐庶灑淚而別,在一路焉路西行,然后直奔長安。在到達汝南之后,張濟和陸遜以及孫觀、陳蘭、雷薄等人停留下來,繼續自己在豫州的使命。不久之后,魏延、桓范以及紀靈大軍再和太史慈分別回到南陽;隨后,徐晃和高順大軍也向太史慈告別,向西北進發,回到并州。

太史慈雖然眼見自己的這些好友和屬下一個個離自己而去,卻沒有半點傷感。相反卻滿心歡喜,因為只有太史慈自己才知道,他們這群人正在實現一個改變歷史的奇跡,那就是不但在改朝換代,而且還會避免中國一場數百年地大分裂。在這個時代,沒有人會想像得出來一個改變了農耕性質的中國在經過穩定發展和對外殖民之后會變成一個怎樣強盛的帝國。

只要一想到這些。太史慈又怎么能不歡欣鼓舞?

又過了不長時間,接到太史慈命令的諸葛亮也

過來與太史慈會和。太史慈自然十分歡喜,魯肅則更加高興,居然和諸葛亮經常徹夜長談。弄得太史慈哭笑不得,不過太史慈卻知道,這是頂尖謀士們取得進步的最好途徑,這兩個天縱之才在一起經過切磋,定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經過漫長的跋涉,太史慈一行人風塵仆仆來到了潼關之外,在進入潼關之后,一路向西,穿進華陰和渭南,便來到了長安。

太史慈還未進到長安,便遠遠看見長安城的東門大開,無數長安城的百姓和文武官員出來迎接,那場面的壯大頗有點讓太史慈不知所措,更多的則是感動。管寧、田豐、許子將、陳群、張綋、高堂隆、諸葛瑾、于禁、徐盛、王基等青州方面的嫡系齊齊出來相迎,在他們地身后則是在這一段時間之內投向青州一方的長安地區的權貴人物。

太史慈大笑著下馬和眾人相見,又把魯肅和諸葛亮兩人拉了過來,和眾人見面,青州方面的那幫人還不算什么。但是那些朝中權貴對這兩人可是如雷貫耳之極。于是爭相上前結交攀談,自然又是一番熱鬧。隨后,太史慈便隨眾文武在長安軍民的夾道歡迎聲中緩緩進到長安城中,去面見漢獻帝。

此時的漢獻帝已經完全形同虛設,在知道太史慈歸來之后只是照常在大殿中款待太史慈,而且還把那些文武百官擋在了外面,只是把青州方面的人叫了進來。太史慈當然覺得不妥,不過見管寧等人安之若素,便也安下心來。現在長安城內外根本就是自己的天下,自己擔心什么?即便是在宮中,現在長安城內外根本就是自己的天下,自己擔心什么?即便是在宮中,不說禁衛的身份一個個都十分可,還有史阿在,自己以擔心什么呢?

待見到漢獻帝后,太史慈也徹底的放心了。今日今時的漢獻帝已經完全沒有了皇帝的架子,見到太史慈之后十分親切,不談軍國大事,只和太史慈談論家常,更告訴太史慈他現在正在學習新“五德終始說”,并且喜歡上了養花,還把心得滔滔不絕的告訴了太史慈,大有擺龍門陣的架勢。太史慈看看漢獻帝,最后發現漢獻帝不是裝出來的,而是真正的放棄對于權力的爭斗,一時之間,心中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漢獻帝以這種態度結束了自己皇帝的生涯。實在是太史慈所想不到的。

不過這樣也好,自己算是完成了對漢靈帝地使命,保住了漢獻帝地性命。在這種家庭聚會的氛圍中,眾人與漢獻帝連連舉杯,在躊躇交錯中,不少人喝地大醉,然后才和漢獻帝辭行。

看者漢獻帝輕松地哼著小曲回自己的后宮,太史慈突然覺得漢獻帝真的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幸福。

月明星稀,太史慈一行人倘徉于長安的晚市中。自從太史慈入主長安城以來,長安城日漸繁華,就比如眼前,已經很晚,卻萬家,一片輝煌.

恰好經過群玉閣,太史慈看看依然熱鬧非凡的群玉閣,心中突然一陣如夢如幻的感覺,在兩年多前,自己還在很很多的政治敵人斗生斗死,而這群玉閣就是最好的見證.

來燕兒和王圖就是在這里被自己發現的,秦慶童和云英也是在這里被發現的,就是他們,決定了很多人的生生死死.可是現在,他們都已經不在了,和他們同時消失的還有自己的那些勢力。

突然間,太史慈涌來了一陣酒醉后的莫名其妙的傷感,自己的確是成功了,但是這成功給他帶來的是一種快樂之后的茫然。

不由得,想起了后世大學這王國維用辛棄疾的名句形容的人生境界,輕聲吟唱道:“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營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闌珊處。”正在此時,一輛馬車從太史慈身邊經過,太史慈的吟誦之聲令馬車之中的人聞聲驚訝地“咦”了一聲,隨即停下馬車,一挑車簾,聲音卻先傳了出來:“好詩!”

太史慈原本在自我緬懷,在聽見這人的聲音后,先是身軀一震,旋即看向那馬車。

來人卻是才動海內、艷蓋八方的蔡文姬!兩人四目相對,一種火熱同時燃燒在了兩人的心頭,點亮了兩人的雙眼。

戀愛中的女人特別美麗,尤其是和情郎不期而遇時候。

故此,周圍的人一見蔡文姬都看傻了。

蔡文姬卻理都未理別人,只是輕聲道:“敢問子義兄,何人在闌珊處?”

太史慈微一錯愕,大笑著掉下馬來,不顧眾人驚異的目光,鉆進了馬車,在有點害羞的蔡文姬的耳邊低聲道:“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

蔡文姬猛地轉頭,一雙美目直視太史慈,心中的愛意滔天巨浪般翻起,再不做半點偽裝。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上一章  |  東萊太史慈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東萊太史慈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