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東萊太史慈

第三部一統第十二卷第九章 全勝(下)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0-08-30  作者:碧水龍吟
第三部一統第九章全勝(下)

夏口被青州軍一戰而下,這消息好似長了翅膀一般立刻被傳遞到四方,青州軍聲勢更加壯大,李嚴和魏延兩人隨即率兵和沙摩柯會合,聯合起來攻打江夏,因為夏口是江夏的門戶,所以孫賁和孫輔也算是手握重兵,相應的,江夏城的兵力就會變得薄弱一些,當時江夏城乃是荊州的大城之一,而沙摩柯的軍隊擅長的是叢林作戰,對于攻城一向不大在行,所以沙摩柯的任務是圍而不攻,為的就是不讓江夏城和夏口城互為犄角之勢,增加攻擊的麻煩,現在李嚴和魏延已經攻下了夏口,雙方兵和一處,自然開始了對江夏的攻擊,江夏的守將乃是孫氏家族手下的得力戰將蔣欽,自然是有一定本領,不過可惜的是蔣欽此、乃是寒門子弟,雖然立有軍工,在軍中的威望甚高,但是世家大族的那些廢物們卻看不起他,而且蔣欽還是孫氏家族的衷心擁戴者,這一點令江夏的世家大族十分的惱怒。

他們對孫權當然敵視,但是孫翊也談不上有什么好感,只不過是在利用孫翊而已,可是蔣欽對孫氏家族卻是忠心耿嗯,這小子認為不管將來荊州之主是誰,這些都是孫氏家族的家事,曹操作為外人,實在是沒有全力參與,這些世家大族更不應該和曹操暗中勾結,而且世家大族還曾經很不開眼的想要用金錢美女的誘惑來收買蔣欽,但是蔣欽卻勃然大怒地把來人呵斥了一頓,他原本只想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畢竟這事情他無法左右,而且又沒有真憑實據,可是對方卻來引誘他,哪里還能忍得住?可是如此一來,蔣欽只是當時痛快了,可是過后弊病也凸現了出來。首先就是他對軍隊指揮權的問題,那些世家大族的將領們開始對蔣欽陽奉陰違。和蔣欽搗亂,令蔣欽在軍隊中有一種有力使不出之感,蔣欽當然想要用軍法來處置他們,可是這些人做得十分巧妙。在滴水不漏下,蔣欽也拿他們無可奈何,無計可施反倒令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更加看他不起,弄到最后,只剩下蔣欽手下的兩千多名心腹士兵對他忠心耿耿了。江夏城內部竟然分成了兩股軍隊勢力,相互之間涇渭分明,當然,江夏城的世家大族也不敢把蔣欽怎樣,畢竟孫翊、孫賁、孫輔等人對蔣欽十分有好感。那些世家大族自然會有所收斂。

平常時候,這點內訌不算什么,可是到了青州軍攻城的這種緊要關頭,這個問題就好像是長江因為毀于蟻穴一般沖垮了江夏城的防御,沙摩柯的圍而不攻雖然被蔣欽看破了意圖,可是蔣欽地意見根本無人采納,蔣欽也知道這一點。于是便帶領自己的軍隊出城嘗試突圍,或是沙沙摩柯地軍隊十分的剽悍,而且人數眾多,所以蔣欽根本沖不出去,甚至連與沙摩柯照上一面,當面斥責沙摩柯背叛孫氏家族的機會都欠奉,就被人家大殺一通,敗回城去,實際上蔣欽還是比較幸運的。若是他真地碰上了沙摩柯,只怕當場就會被留下奉上項上人頭了。只是如此一來,蔣欽又被江夏城的世家大族們所嘲笑,他們認為蔣欽出城根本就是不自量力,還認為沙摩柯圍而不攻就是因為面對高大的江夏城無計可施,故意為之,想要誘騙江夏城的將領們上當,而蔣欽現在的行為自然就變成了這些人口中所謂地愚蠢。

在他們認為青州軍也就是那么回事,前一段時間青州軍在長江上屢次騷擾,但是并沒有占到撒謊那個風,這令很多江夏的世家大族的子弟們認為青州軍并非如同傳聞那般可怕,不期然起了輕視之心,所以現在才會有這般論斷,至于他們不與城外的青州軍作戰時自認為軍隊人數不夠,要等待其他城市的荊州均來援助,他們到底還有一點點自知之明,倒也知道沙摩柯的軍隊再也戰中厲害。不過當李嚴和魏延來到這里之后,很快這些愚蠢的世家大族就知道他們想錯了,眼前的青州軍突然將對江夏城發動了試探性的攻擊,數萬人馬一同攻城,聲勢浩大,令江夏城的守軍措手不及,甫一接觸便苦不堪言,那些青州軍很善于攻城,雖然并未全力以赴,但是卻給江夏城造成了很大地威脅,只這一戰就令這些世家大族們清醒過來,他們這才知道他們根本不懂得軍事,面對青州軍,他們的瞎指揮只會給自己的敵人留下致命的短處,讓人家當成箭靶子使用。不過他們也看到了一個他們不愿意承認的事實:蔣欽把守的城墻雖然也險象環生,但是卻打得有模有樣,而且蔣欽那面城墻的危險是因為守城的人過于少,自從上一次蔣欽空轉失敗之后,蔣欽手下的軍隊就銳減到了一千五百多人,面對青州軍地攻擊,自然有些力不能逮,再加上在這面城墻上還有其他部隊的制肘,更加增加了防守地難度。

與些同時,江夏城的世家大族還知道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夏口已經失宗了,孫賁和孫輔已經被殺,他們的人頭就被懸掛在城外青州軍的大營的木桿之上。這么一來,他們終于知道青州軍那恐怖的攻擊力和他們不可能會迎來援救的命運,他們唯有血戰到底,而他們的希望當然是蔣欽了。

可是要他們放下架子去向蔣欽賠不是,承認自己的錯誤,請蔣欽他再一次統領全軍,令高傲的他們感覺到很為難。

不過他們還是沒有下出決定來,蔣欽就親自跑了過來找他們,原因很簡單,孫責和孫輔兩人死的太慘了,蔣欽看著那兩顆人頭差點咬碎了鋼牙,他發誓要為兩人報仇,故此,他才主動來找這些世家大族,提出和解,要求雙方冰室前嫌。世家大族這個時候當然十分高興,又怕事情拖久了會發生變化來,所以居然都沒有假裝高傲就迫不及待地答應了。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也是為了振奮士氣,江夏城的世家大族還召集城內所有的軍隊在校兵場上召開誓師大會,在這大會上世家大族把蔣欽夸得像朵花一樣。為的就是要士兵們產生信心。在這番不倫不類的夸獎之后,蔣欽自然也上前慷慨激昂了一番,那效果遠遠比那些世家大族在那里胡說八道要強得多,的確起到了鼓舞士氣的作用。

可是令所有江夏城的世家大族想不到的事情是蔣欽并未能力挽狂瀾。

就在第二天。青州軍開始了全面攻城,蔣欽自然是精神抖擻地走上了城墻,想要全力以赴,大展所長。可是一支神出鬼沒地雕翎箭卻前無聲息地在沸反盈天的亂戰聲音之中洞穿了蔣欽地喉嚨!

射死蔣欽的人乃是神射手沙摩柯。原來這一切根本就是桓范的計策,桓范根據呂蒙在這段時間內搜集的情報得知了蔣欽地性格和他在江夏城所遭遇到的事情。立刻針對這情報定下了激將法,利用孫賁和孫輔的人頭,利用蔣欽的忠心耿耿,挑動蔣欽因為在這段時間內受到的不幸遭遇地爆發,再加上江夏城世家大族的恐懼心理。定下了這擒賊先擒王的計策。

桓范料定蔣欽定然會在守城戰中身先士卒,不避弓弩,在這種蔣欽有著必死的決心的時候若是己方還不加以利用地話,那便實在太可惜了。

而桓范又從呂蒙那里得知沙摩柯乃是神箭手而且射程很遠的事情,自然大叫天助我也,若是沒有沙摩柯的話,桓范圖文混排要派人去請太史慈從武昌城過來,親自射釘蔣欽了。沙摩柯果然沒有辜負桓范的期望,身上穿上特種精英提供的特制的全身式的藤甲,來到;餓自己最有把握地射程之內,提箭成功,而且他的那支雕翎箭力道十足,射中了蔣欽之后,完全貫穿了蔣欽的喉嚨,蔣欽只感覺的血涌上來,自己都腳步聲來便倒在了地面上。他的體內的鮮血便從喉嚨的前后噴薄而出,形成了漫天的血霧。弄的身邊人身上都是,而那只雕翎箭在射殺了蔣欽之后便射入了蔣欽身后地一名世家大族子弟的喉嚨里面,自然大叫一聲,倒地身亡。看著沙摩柯表演了如此驚人地一手,荊州進才剛剛凝聚起來的一點點士氣也變得煙消云散,原本,他們真的把對荊州世家大族最后的希望全都放在了蔣欽的身上,誰知道這個蔣欽上來一盞熱茶的工夫不到居然就被青州軍如此輕易的殺死了,這對他們造成的震撼實在是過于巨大了。

看著插在世家大族子弟喉嚨上的雕翎箭的箭尾猶自在發出微微的顫抖,周圍的人出了自己在做噩夢的感覺。驀地,不知道是誰先喊叫出來:“蔣欽將軍死了,不能和青州軍再打了,否則咱們都會送命的,咱們投降吧!”

這一句話好像把所有的人都驚醒了一般,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們還沒來得及阻止,這種口號便已經被傳遞了出去。“蔣欽已死,趕快投降!”這個口號最后傳到了江夏的每一個角落,登時,江夏城徹底亂了,城頭的經州郡士兵們紛紛放下了守城的武器,守著城門的士兵們也開始嘗試著打開城門,迎接青州軍入城,江夏城的世家大族們慌亂做了一團,他們知道一旦青州軍進城,自己的產業就會被徹底的剝奪,當然不希望出現這種局面,于是開始試圖阻止手下士兵的叛亂行為,誰知道哪些是士兵根本不把他們放在心上,反而還不還好意地看著他們。是互相殺死他們,閣下他們的人頭作為獻給青州軍的軍工。就在這紛紛鬧鬧的動蕩中,青州軍輕而易舉地進城了,按照桓范的軍令,青州軍進城之后與民秋毫無犯,其實這一點青州軍是不需要強調的,只不過沙摩柯的軍隊并不知道青州軍的規矩,而且這支軍隊作風剽悍,自然需要強調。

沙摩柯雖然立了大功,但是他卻知道青州軍言必行行必果的作風,自然是在軍中戰戰兢兢地維持著軍紀,生怕有一點錯誤。安置百姓和投向的荊州軍自然是首要的任務,世家大族的家產自然是要抄沒的,因為他們與青州軍死戰到底,自然就成了戰犯。沒有什么可以姑息的,當然。那些下人和女眷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并非沒把他們當成是奴隸或者是戰利品來對待,按照青州地法律,只要審理過后才能定奪這些人的去向。

而就在這時。武昌城也傳來了喜訊,武昌城也被拿了下來。

令桓范感覺到詫異地事情是,武昌城被攻破的方式居然和江夏城如出一轍。原來太史慈親自攻擊武昌,倒也沒有設計什么計策,而是眼見張允那蠢貨站在城頭上大聲嚷嚷。一付叱咤風云的樣子,太史慈感到好笑,覺得這是絕妙的箭靶子,于是一箭把那張允從城頭上射了下來。

張允還未明白怎么回事呢,只覺得一種無可遏止地疼痛貫穿當胸。然后渾身無力,頭暈目眩,一頭倒栽下城來。變成地面上的死尸了。

張允一死,原本就軍心渙散的荊州軍立刻出城投降了,太史慈的大施施然進了城,幾乎就是不費吹灰之力。

桓范得知這個消息十分高興。在略作交代之后,留下少量的軍隊,便帶著李嚴、魏延和沙摩柯三人前往武昌和太史慈匯合。

眾人見面之后自然是意氣風發地彼此夸獎了一番,然后眾人帶領軍隊直奔建昌、九江、柴桑三地而來。

此時,這三地已經變得熱鬧無比了,先不說攻城,單說曹操派來的援軍和甘寧在水面上的交戰就是異常精彩。曹操派出曹仁大軍出般橫渡鄱陽湖,準備對就將進行援助,當然他們也預料到了會有青州軍騷擾。結果曹仁大軍和甘寧的軍隊避無可避的碰上了。

其實雙方并不是第一次交手,早在第二次諸侯會盟之前。甘寧就在白馬湖和洪澤湖兩地伏擊過曹仁地軍隊。當時因為準備不足,所以有心算無心下曹仁大敗。這一回見面自然是分外眼紅,甘寧雖然不是曹仁那樣的智將,但是他的背后有滑不留手的陳登,曹仁自然是寸步難行,不過曹仁也非弱者,雖然陳登如此強橫,他又豈肯善罷甘休?于是兩人就在這鄱陽湖上打起了拉鋸戰。

太史慈趕到九江的時候很快變得知了這個消息,所謂兵貴神速,所以太史慈立刻就組織了大規模的攻城,以便盡快解決荊州的問題。

李嚴和魏延前往柴桑、沙摩柯前往建昌參加攻城,目地就在于剪除九江城的雙翼,使得九江城變成一座孤城。青州軍突然變的凌厲地攻勢自然不是蒯良和蒯越兩兄弟所能抵擋的,面對著青州軍宛若湖水的攻擊下,蒯良和蒯越連第一輪攻擊懂沒有扛過復查,直接被青州軍爬上城來,殺散了荊州守軍,這兩座城里的荊州軍其實有較強的戰斗力,但是對于他們來說,青州軍突然間渡過了長江出現在他們的面前地確是一件十分突然的事情同,不但令他們無法接受,而且還打散了他們的士氣,所以被擊潰是十分政黨的事情。

青州軍進城之后,大多數的荊州軍士兵都投降了。蒯良和蒯越兩人倒是兄弟同心,居然不約而同想要拔劍自刎,結果還沒有來得及“舍生取義”以便“青史留名”,便被青州軍逮捕,隨后被押到太史慈那里去了。

太史慈當然知道這兩人是荊州地面上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道不同不相為謀,若是兩人不愿意投降,自己是絕對不會留著他們的,這就是所謂的“芳蘭當戶,不得不除”,太史慈看著一言不發裝大瓣兒蒜的兩人,實在是沒有什么三顧茅廬的心情,直接命人帶到監獄中去,等著審判。隨著一系列地輝煌戰果的傳來,青州軍在荊州可以說是勢如破竹。

太史慈他們這面自不消說,所有的預定攻擊目標只剩下一個九江,而且也是之日可定,西線那面也是形勢大好,郭嘉和賈詡這兩個不世出地天才每一天都令周瑜和孫權十分的苦惱,因為這兩個家伙在不斷的對己方施展心里壓力。

除了包圍武陵城的青州軍之外,剩下的青州軍以魯肅為尖刀,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除了漢壽之外,湘潭、湘鄉、蒸陽、邵陵、湘東、祁陽都已經一一落入了青州軍的手中。

而郭嘉和賈翊不但把這些大勝的消息在自己軍中大肆宣揚,而且還把這些消息寫在紙上然后派出很多的弓箭手從四面向武陵城里面射擊,為的就是令武陵城內所有的士兵知道這個消息,以便動搖軍心。

據說,這就是所謂的“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了。

上一章  |  東萊太史慈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東萊太史慈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