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東萊太史慈

第二卷云涌臨淄 第二章潛龍(下)(改)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2-02-01  作者:碧水龍吟
第二卷云涌臨淄第二章潛龍(下)(改),東萊太史慈,筆下中文

第二卷云涌臨淄第二章潛龍(下)(改)

親,小說看累了來看會電影吧~_~∮點擊直達→

而且將來征戰天下時,騎兵的機動力不可缺少。

幸好太史慈此時只是在鞏固基礎,而青州的地形又是一馬平川,有了望遠鏡的太史慈根本不懼怕任何偷襲。有準備的射程遠的強弩強弓部隊自可射敵人個人仰馬翻。

由于技術的進步,再加上兩年前太史慈在軍隊中打下的伏筆——崇尚明的墨門弟子在軍隊中潛移默化的作用,崇尚技術在軍隊中更被抬到了極高的地位。

大力士施盡渾身解數拉不開的十字狙殺弩弦,一個文弱生用偏心輪就可以輕松拉開。

誰說弩上箭慢?有了箭匣,一次可上十五只箭

這種觀念也開始讓太史慈治下的百姓認識到了在生產中統一標準的重要性。

耕地時該翻多深的地為最佳、弓箭的長度比例何為最好、煉鋼時時間、溫度、重量等等都是必須注意的。

這里的百姓人人都知道,凡事都要有個標準,按最佳標準去做就可以得到最佳效果。而誰不按標準去做,或者隨意改變標準就會倒霉。連剛剛設立不久的學堂里的孩童都知道同樣的一張紙,把他搓成一團才撇得最遠,平展的紙張即便用吃奶的勁撇出也只會落在腳下。

可說務實精神已經逐漸占據了人們的頭腦,這是一種覺醒。

就連鄉間耕地的農民也會時常唱著這樣的民謠:“先之命兮,授我爛鋤;我之幸兮,爰有新鑄;爰有新鑄,奈何我祖!”(“祖宗給我把舊鋤頭,我還有把新鋤頭,你說我該用哪把?”)

唯一比較討厭的事情是那十常侍垂涎青州的新奇物品,常常派人來討要,弄得太史慈不勝其煩,不過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太史慈也一一滿足,到也相安無事。

喬肅當然不會反對,這種事情本就對自己有利無害。

所以兩年后的今天,在太史慈看來,自己已經穩住了腳跟,該是讓這逐漸覺醒的平民力量露出其強大生命力和優越性的時候了。

分隔線

轉眼又是一年,春風又綠了齊魯大地,東萊郡西北六縣一片祥和,宛若人間天堂。

不過青州的官場卻亂成了一團。

先是青州刺史龔靖去世,而后原本被曹操接替了濟南相位置的山東名士孔義走馬上任,出任青州刺史。

官場自有官場的規矩,雖然東漢地方上州與郡之間的矛盾很大,不過場面上的事情還是要過得去的。

青州六郡,還有有名的世家大族自是要去祝賀孔義的高升。東萊郡也不例外,原本喬肅也當親去,結果這小子酒色過度,居然在過年后一病不起。

唯有找來太史慈代他行走一趟,“本來子義也是要去的。”

不過太史慈倒看喬肅是故意不去,因為喬肅讓太史慈自己準備賀禮。

“子義府上新奇玩意兒頗多,隨意拿兩件給他們開開眼。”喬肅有氣無力的說道。

太史慈看著喬肅那過于做作的樣子,只覺啼笑皆非,自己怎么就沒現這喬肅是個財迷?而且自己能說不去嗎?

幸好這并非難事,而且說不準自己可以找到一些利益相合的盟友也不一定。

拿著從喬肅手中遞過來的官中通告,太史慈回到自己的住處,連忙下令召集眾人商量出使臨淄的事儀。

分隔線

晚上時,王豹風塵仆仆而來,身后還跟著幾名士兵,手中拿這幾樣東西。說是有好東西給太史慈看,一臉的神秘

太史慈見其他人還沒有到,左右無事,就和洋洋得意地王豹看著眼前的幾樣東西。

其他的都好說,不過令太史慈疑惑的是一個看似好像樂器“鼓”一樣的東西。

看著一向好似無所不知的太史慈此刻滿臉疑惑的樣子,王豹好不得意,開口道:“那是聽甕!”

看著太史慈仍然滿頭霧水的樣子,王豹呵呵笑道:“這東西可大量生產,按照一定的距離淺埋在地底下,經驗豐富的人附耳在埋有這聽甕的地面上可輕易判斷出來敵人數和兵種。”

太史慈大喜過望,要知這時代經驗豐富的軍中斥候也會用附耳在地的判敵方法,但要與聽甕這種有如此強大的功能古代“雷達”相比可是瞠乎其后了。

興奮道:“真不知王豹兄是怎么想出來的。”

豈料王豹搖頭道:“我哪有這種本領?這東西只不過是我還原出來的罷了,聽甕乃我墨門祖師墨翟他老人家明的。祖師說的所謂‘大而短,則其聲疾而短聞;小而長,則其聲疏而遠聞’這句話就是祖師明聽甕的原理。”

太史慈肅然起敬,這才知道墨子的成就居然達到了聲學的理論層面。想想以前在課堂上學過的《公輸》,心知若論明創造,連魯班這中國工匠的老祖宗也自嘆弗如,可聽王豹之言,太史慈現似乎墨子和魯班最大的區別是:魯班只限于明,而墨子更喜歡總結規律,說白點就是魯班是明家而墨子是科學家。

經王豹這么一說,太史慈被王豹勾起了興趣,看看其他人尚未到來,就和王豹談論起了墨子。一談下來,太史慈這才知道墨子的成就有多高。

舉凡政治、經濟、科學、哲學無所不精。

不說王豹剛剛提到的聲學,單說通過科學實驗與實踐,墨子早在春秋時已經提出并確立了類似于力學上的“牛頓第一定律”的力學原理。而對杠桿的研究也入木三分,根據太史慈所掌握的史學知識當然知道這比希臘學者阿基米德早了一二百年!其他好友運動與時空的關系,輪軸與斜面的受力,圓球的運動特點,水的浮力對浮體與排水的關系等無不見解精辟完整。

至于說到小孔成像的光學原理,在太史慈那時代可謂是耳熟能詳了。

不過最引起太史慈興趣的卻是墨子提出“三表”主義:“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這不就是“實事求是”和“實踐出真知”嘛?

還有那個“兼愛”和“非攻”,前者說博愛思想且兼愛要建立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上,敢于直面人性自私的一面,而不是空洞的談論道德;后者說國與國之間應和平共處,歷史上的墨子就曾經以外交家的身份化解了楚國對宋國的侵略。

其他如《尚賢》中則提出了民主選舉的概念;提倡財政上的開源節流;減小社會貧富差距等,無不越了當時時代幾百年乃至千多年。

待王豹說到口渴時,太史慈已經對墨子崇拜得無以復加,如此多方面且極高的建樹縱觀古今中外,恐怕只有美國的富蘭克林可堪媲美了?

如此看來,如果不是秦始皇的焚坑儒,漢代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墨家學派的成就將不可想象!

可是僅僅因為上位者的一個決定,這一切就都變了。

太史慈突然覺得自己當初把墨門弟子安插在軍隊中是一件多么正確的一件事。

再想得遠一點:中國儒家思想的影響力其實來源于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既然漢武帝可以為自己的政治統治給百姓們洗腦,那自己又為什么不能?

假如我中國的傳統思想是墨家思想而非儒家思想……

太史慈突地涌起了一種沖動,一種要自己當皇帝的沖動。

幾年來的古代生活使得太史慈知道自己當初對藏霸的那番話有多么的不切實際,那天兩人在心情激蕩之下自是可以暢所欲言,全不顧可否有實現的可能。

要知人類思想的展實際像是水中的漩渦,一種思想被提出,不管他有多大的害處,一旦被上位者確定下來,他就會產生巨大的歷史慣性而無法撲滅。

后來人沒有人會去問“為什么是這樣,為什么不是那樣”,因為習慣讓人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即便有幾個越時代展的人物出現也會被這種慣性消滅掉。

既然如此,我何不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把自己變成最大的上位者,雖不能實現什么越時代的政治制度,但以自己上位者的身份把對我華夏民族展有利的種子變成人們頭腦中天經地義的東西呢?

自到這時代以來,太史慈始終生活在迷茫中,外人只見到他叱詫風云,卻不知太史慈的愁苦和彷徨。要知太史慈雖想還華夏一個清平世界,但太史慈卻無法忍受自己去當什么皇帝。

可是今天的頓悟確使太史慈有了種撥開云霧見青天的清爽感覺。

好!我太史慈當了皇帝便又怎樣?哪怕是后世被人提起時只不過淡淡的一句“太史慈?算是個比較好的封建皇帝”也值了。

畢竟我為中華轟轟烈烈的活過。

王豹見太史慈想什么想得出神,又見他臉上露出了激動之色,正待開口詢問,卻聽一人開口笑道:“師兄來的這么早?”

王豹和被話語驚醒的太史慈轉頭看去,原來是廖化、杜遠和李仙兒三人。

三人先向太史慈見過禮,然后自是一番親熱。

隨后神采飛揚的伊籍和年輕氣盛的徐盛伊籍沉穩干練的龍星也紛紛到來。

善于觀人的伊籍看了太史慈一眼,驚異道:“主上有什么喜事嗎?怎么好像突然換了個人似的。”

太史慈心知自己想通了一直藏在心中的疑惑,放下了固執,當然像換了個人似的。

不過卻沒有言明,只是呵呵一笑道:“真是瞞不過伯機,王豹剛剛給我送來的幾件新奇的東西……”

杜遠卻最是眼利,一眼便看到了聽甕,驚訝道:“原來師兄把聽甕還原出來了!”

剛剛嫁給杜遠不久便被愛情滋潤得更加美艷不可方物的李仙兒瞪了一眼杜遠,心怪杜遠隨意打斷太史慈講話。嚇得杜遠這太史慈軍中有名的氣管炎低下頭去。

看得原本不滿杜遠剛才行為的伊籍搖頭苦笑,唯有拋開不談,轉頭對太史慈:“我雖知主上所喜歡的新奇東西本非是那種玩物喪志之物,但主上沒有必要在這種難登大雅之堂的東西上下太多功夫。”

還未說完,王豹臉色就變了,雖然他與伊籍私交甚好,但無奈兩人思想大相徑庭,每次一說到這種話題時兩人必然要爭得面紅耳赤。

這還是伊籍思想在兩年來不斷進步的結果呢,要是換了別的文人在此情況下,恐怕要直斥其非了。

太史慈自心意轉變后,思考問題的方式產生了極大的變化,聽到伊籍這么說也不生氣,道:“伯機說的有一定道理,不過我看這些難登大雅之堂的東西就好比我們腳上穿著的鞋,要合腳走的才快,雖然不能和圣人之言相比,但卻輕視不得!須知鞋里的一力沙不大卻影響我們走路啊!”最后已有語重心長之感。

伊籍聞言身體一震,呆了片刻,起身向太史慈鞠了一躬,才道:“伯機輕狂了,還是主上說地對,即便是在下賤的行當也對這個國家有很大的作用,輕視不得!”

太史慈欣然,雖然無法改變伊籍認為手工業是賤業的觀念,但至少讓伊籍明白了任何行業都有其重要的作用的道理,這就是個進步。

不過伊籍和其他人此時均感受到太史慈與以往不同的地方,卻又說不清。

太史慈不理眾人的感受,自顧自地說下去道:“一直賦閑在家的孔義出任青州刺史,各個郡的郡守都會去祝賀,不過喬肅大人生病,他令我前去,所以找來大家商量一下。”

伊籍冷哼一聲道:“喬肅大人真會見風使舵。”

眾人不解,伊籍接著道:“誰都知道我東萊郡現在兩股不相容的勢力,大家平時不見面,各在自己的勢力范圍內,可我就不相信此次前往臨淄的人中會沒有劉氏宗族的代表!”

眾人聞言恍然大悟,紛紛暗罵喬肅狡猾,這樣一來,即便雙方在臨淄生了什么沖突也與他無關。

要知這兩方一個是朝中有人,一個是實力強勁而且是喬肅升官財的希望,喬肅夾在中間不好做人。

不過太史慈卻不會把劉氏宗族的人放在心上,難道還敢對自己不利嗎?大不了自己多帶一點人馬。

想罷,太史慈展開喬肅給他的信道:“據這信上說還有不少達官貴人前去,唔……還有許子將先生也會在臨淄現身。”

“什么!”眾人驚聲尖叫!

太史慈被嚇了一大跳,不就是一個人名嗎?有什么值得驚訝的?

許子將?太史慈知道,不就是那個評價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的人物評論家嗎?

不過太史慈卻理解伊籍等人的心情,這時代的人當官只能通過舉薦制度,所以就產生了一大批所謂的人物評論家,天天對著人家指手劃腳,太史慈向來對這種人沒有好感。也就是這個許子將似乎看人還準一點。

伊籍急急道:“如此說來,主上此次一定要去臨淄,許子將先生在外云游多年,當真是神龍見不見尾,月旦評已經多年未開,如今現身臨淄,則天下賢才必將蜂擁而至……”

太史慈一愣,繼而大喜,他倒沒有想到此點,要知亂世在即,自己手下的人才卻只有這么幾個,有點捉襟見肘。如果能夠在臨淄搜羅到人才,甚至是一二大賢,那就賺大了。

豈料伊籍卻說的是別的意思,道:“兩年來,伯機冷眼旁觀,深知主上之才可比管仲伊尹,無奈潛龍在深淵,無人明了主上的胸襟才華,主上此行定要想法得到許子將先生的點評,如此則身價倍增……”

太史慈這才明白了伊籍的良苦用心,自己要有人才投奔不假,不過自己的名聲太小,焉能打動這時代注重出身的人才來投奔自己?

不過這才正常,要知這時代的人根本不可能知道將來的天下要亂成什么樣子,又怎么可能在此時提出什么招攬天下賢才的的說法?即便是自己這兩年的行為,在伊籍看來也不過是擴充自己的家族勢力而變成新的士族而已。

在一旁的杜遠卻急急道:“主上,此次去臨淄帶上我!”

“你敢!”李仙兒瞪著眼睛嬌叱道。

太史慈有點莫名其妙,這杜遠新婚燕爾就想著去臨淄難怪李仙兒生氣,……不過這李仙兒脾氣也太大了一點?

卻見大家臉上均是一付忍俊不禁的樣子,心知其中可能另有玄機,而且只有自己不知道,看來當與那月旦評的內容有關,可恨自己頭腦中的記憶殘缺不全,當然不知眾人所笑何物,也不好意思問。反正到了臨淄一切就都明白了。

雖是世家子弟,卻與杜遠交好的徐盛面容古怪道:“你居心不良,我也幫不了你了。”

伊籍雖然想去臨淄得要命,但心知西北六縣的政務不可無人打理,開口道:“如此,主上可帶文響(徐盛的字)前去,至于禮物,由我來準備。唔……至于當利的防衛還要托付給杜遠將軍和杜夫人了。”

伊籍雖不喜女子拋頭露面,但李仙兒確與一般女子不同,而且此時無他人可有,更何況這時代對女子的禁錮還沒有明清兩代那么匪夷所思且花樣繁多,唯有從權,不過他輸人不輸嘴,故意含混的說把當利退付給杜遠夫婦,至于到了那時到底誰說了算,他可就眼不見心不煩了。

太史慈知道伊籍了解上流社會的心理,當然把這事情交給他去辦,至于徐盛這同去的人選,太史慈也非常滿意,畢竟徐盛雖然家道中落但也熟知上流社會的利益交往那一套,而且文武全才,確是最佳人選。

點頭道:“如此最好。”想起一事,轉頭看向王豹道:“元儉的練兵活動就停止!否則無人替你打理地方上的事務,流于荒疏。”

廖化不甘心卻無奈道:“真是的,主上挑選的那個叫‘日自己’的小荒島還真是練兵的絕佳地點,而且坐著咱們新生產出來的大船不長時間就可到達,那幫蠻夷之輩各個好斗,不過卻痛快了兄弟們的手。”

在座的眾人都知道廖化所謂的“日自己”的荒島其太史慈在前年莫名其妙提出來的,說什么早年出海時無意中遇到的,上面有野人無數,野蠻好斗,可供練兵之用。

至于太史慈怎么“無意”遇到的,卻沒有人問,反正新明的船可在怒海狂瀾的大海上來去自如,又有新明的令王豹都驚奇不已的指南針,要到那里倒也不是難事。

自太史慈第一次領著眾人到那地方后,王豹等人便現這里確實是練兵的好地方,因此樂此不疲。這也是太史慈軍隊精于天下的一個原因。

現在因為出使的事情當然令士氣正旺的廖化懊悔不已。

杜遠卻在一旁色迷迷道:“那個島上的男人真不是人,天天好吃懶做,卻讓女人光著身子大熱天的在地里干活……”

卻見李仙兒眼中射出了“你心疼了是不是”的寒光,登時嚇得吞下了下半句。

太史慈啼笑皆非的看著這好色的活寶,心中卻狠狠地想:那個世界你們這幫“日自己”的變態欠我華夏的那筆帳我先討回點利息來!

青州就是好,離那幾個小破島子好近啊,自己報仇都不用趕遠道……

伊籍卻站了起來道:“如無其他事,伯機就去準備了。”

太史慈心中卻惦念家中老母,知道自己此去十天半月是回不來了,怎的也要回去一趟。

于是點頭道:“如此,大家散了。”

只是此刻充滿離愁別緒的太史慈根本想不到此次臨淄之行會如此的精彩!

東萊太史慈

第二卷云涌臨淄

第二章潛龍(下)(改)

推薦:

上一章  |  東萊太史慈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東萊太史慈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