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大漢帝國

第五章 機不可失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0-11-23  作者:殷揚
第三卷邊塞烽火第五章機不可失

二僅周陽眾般想,就是李廣、程不識、衛青他們也是剮般嗯二

“司馬義是前朝國尉司馬錯的后人,秦楓是燕國大將秦開的后人。”劉徹指著二人。

“司馬錯?秦開?”一陣驚訝聲響起。

司馬錯與秦開在戰國時代,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名氣非常大。漢朝離戰國時代并不算遠,還流傳著他們的故事,李廣他們很是詫異。個個睜大眼睛,打量著二人。

“司馬錯,前朝國尉。商鞍離世后,他接任秦國國尉,他駁斥張儀。力主收巴蜀。秦并巴蜀,國力大增,東向而爭天下,大占上風,司馬錯之力也!”劉徹接著介紹:“司馬錯晚年,離開秦國,招驀一批義士,奔赴遼東,抗擊東胡。到如今。數百年過去了,司馬一族在遼東扎根,終成大族。”

原來是這么一回事,周陽恍然。不住點頭,于司馬錯抗擊東胡一事。大是贊賞。

春秋戰國時代。北方胡人侵擾中原,為禍日烈。其中,為害最大的并不是匈奴,而是胡人,是東胡。多少志士為了抗擊東胡,而奔赴邊關。司馬錯是其中之一,是其中名氣最大,成就最為變然的一個,因為他有著杰出的軍事才干。

“秦楓的祖上是燕國大將秦開。秦開,曾率燕軍,在遼東大破東胡。東胡遁走千里。是以,秦開一脈。遂成遼東大族。”劉徹指著秦楓介紹。

秦開是燕國大將,與樂毅是同時代的人物,曾是樂毅麾下的猛將,跟隨樂毅參與滅齊之戰。

眾所周知,樂毅相燕,燕國由是變強,燕軍東指,下齊國七十余城。齊國差點給滅了,要不是齊國出了一個天才的將領田單的話。

田單能夠破燕軍,光復齊國小那是因為燕昭王死了,燕惠王中了田單的反間計,罷了樂毅的兵權,命騎劫為大將。騎劫有勇無謀之人,不堪為統帥,給田單火牛計殺得大敗。

當時,燕軍死傷無數,潰不成軍,獨有秦開所率燕軍安然撤退,損失不大,由是知名,成為燕國大將。

燕國地處北方,是戰國七雄中被北方胡人滋擾最為頻繁的國家,既要受到匈奴的攻擊,又要受到朵胡的滋擾,邊患極為嚴重。

相較來說,東胡的滋擾更形嚴重,秦開被派去遼東抗擊東胡。他有著不凡的軍事才干,一舉襲破東胡,東胡破膽,遠遁千里。

秦開破擊東胡的功績,雖然史書記載得較少,卻是對華夏做出的巨大貢獻,時隔數百年后,知者仍是不少。

對司馬錯、秦開這些熱血志士,周陽很有好感,站起身,行禮道:“原來是志士之后,失敬!失敬!”

“大帥過獎!”司馬義與秦板一齊回禮,臉上帶著欣喜之色。

周陽是名滿天下的統帥,能的他贊賞,那是莫大的榮耀。

李廣他們和周陽一般心思,一一見禮,連道失敬,司馬義、秦楓二人樂得張大了嘴,哪里合得攏。

“匈奴此次攻打東胡,極是兇猛,東胡潰不成軍,不得不請出他們。前來長安,向大漢求援。”劉徹最后道:“你們二位給將軍們介紹一下東胡情形。”司馬家和秦家,是東胡的死對頭。可是,這種時候,對頭更可信。東胡這是不得已而向他們求助。

二人應一聲。對視一眼,司馬義道:“要說清眼下情形,就得從東胡的歷史說起。”

開場白一完,詳盡說起東胡的歷史。他們是遼東大族,數百年來與東胡大小戰役上百,對東胡極是了解,說得非常詳盡。

東胡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古老的游牧民族。準確的說,東胡和匈奴不同,不是一個真正的民族,而是一個部落聯盟,東胡一支是其中最大的一支。東胡王雖然權力不不過是一個盟主罷了,不象匈奴的單于,是真正的部落首領。

在春秋戰國之時,東胡非常強大,對中原大肆滋擾,曾經一度侵入中原,差點把中原給占領了。要是沒有五伯聯合天下諸侯出兵,把東胡打出去的話。

“胡虜”一詞流傳極廣,其中“胡”字,就和東胡有關。

東胡除了滋擾中原以外,還對相鄰的游牧民族進行戰爭,其中受害最大的就是匈奴了。

匈奴在冒頓統一之前,并不是那么強大,四分五裂,其實力大打折扣。趙武靈王時匈奴南下河套之地。頭曼單于南下河套,固然有爭奪肥美水草地的想法,亦有架不住東胡進攻的因素,在東胡的強大攻勢面前。匈奴不得不選擇避其鋒芒。

結果卻是遭到趙武靈王和慕恬的進攻,大敗而逃。

匈奴兩次大舉南下,都是大敗而歸,國力大損,口眾銳減,東胡卻沒什么損失,對匈奴打得更兇狠了。

冒頓殺父自立為單于后,第一件事就是被東胡訛詐。東胡先是要冒頓的駿馬、閼氏,冒頓全給了。

在當時,不僅東胡,還包括匈奴的大臣都以為早頓是膽怯,膽小怕事,認為他無能。

東胡得了便宜之后,得寸進尺。獅子大開口,要匈奴的土地。匈奴的群臣原本以為膽小的冒頓一定會同意,卻是沒有想到,冒頓火了,召集部眾,率領大軍殺奔東胡。

東胡得了不少好處,滿以為冒頓膽不敢有異動,已經做好了接收土地的準備,根本就沒有想到冒頓會率軍前來。給冒糊引;一個措弄不及,損失慘重。死傷無“※

這一仗,對東胡來說,是致命的。從此以后,強大的東胡開始走下坡路了,再也沒有恢復過來。

冒頓解決了東胡這個最大的威脅之后,這才騰出手來發動戰爭,統一了匈奴。經過數年的戰爭,匈奴第一次被統起,其實力倍增。最后才有平城圍劉邦,遺書謾高后之事。

冒頓是匈奴歷史上最有才干的領袖,他統一匈奴之后,并沒有對東胡發起大規模的戰爭,而是對漢朝大打出手。究其原因,不外在于漢朝富饒,讓匈奴垂涎,而東胡,現在的東北三省,是苦寒之地,遠遠不如漢地錦繡。

冒頓之后的老上單于,還有現如今的軍臣單于,都奉行與漢朝戰爭的方略,而不是對東胡大打出手。東胡這才有了喘息之機,一直芶言殘喘至今。

盡管匈奴沒有追擊,東胡卻是再也沒有恢復過來,王權給削弱,兩支部落迅速崛起,成了東胡最大的兩支勢力。一支是住在鮮卑山附近的鮮卑一族,另一支是住在烏祖山附近的烏桓一族。

鮮卑、烏祖兩族,在中國歷史上很有影響力。烏桓在三國時,給曹操征滅。曹操征烏桓之后,還寫下了《觀滄海的名篇。

鮮卑一族在南北朝五胡亂華時代,深入中原,建立了政權。喜歡金大俠的朋友,就知道會“斗轉星移。的姑蘇慕容世家,就是鮮卑一族。從根上說,慕容世家其實是東胡一支。

除了鮮卑和烏柜這兩支外,東胡還有柔然、室韋、庫莫奚、契丹、蒙古這些民族。

其中,契丹和蒙古在中國歷史上很有名。最有名的就是蒙古一族了,建立了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大帝國。

追根溯源,蒙古仍是東胡的一支。

長城大戰之后,軍臣單于采納了中行說的方略,吞并附近的部落,增加土地口眾牛羊,以此來加快匈奴的恢復速度。軍臣單于率軍西征,不僅滅掉了月氏,還把西域給收了,匈奴的土地擴大了不少,口眾也增加了。

盡管如此,匈奴仍是沒有恢復到長城大戰以前的水準,若與漢朝大戰的話,討不了好。軍臣單于決心執行中行說方略的第二部分,對東胡用兵,逼迫漢朝發兵,在廣漠的東胡之地與漢朝大戰一場。

若是漢朝不出兵,匈奴就收了東胡之地,對漢朝的威脅更大。匈奴收了東胡之后,匈奴與漢朝的邊境就從隴西到遼東,也就是從現在的青海到東北。這是上萬里長的戰線。漢朝要據守,難而又難。

更別說,得到東胡的部落口眾,匈奴的實力不僅恢復,還更加強大。到那時,就可以與漢朝大戰了。

若是漢朝出兵,漢朝的麻煩同樣很大。要對付匈奴的大軍,漢朝就會出動少則三二十萬,多則四五十萬。方有成算。要知道。在廣漠的大漠上與匈奴作戰,那是很不利的。軍隊少了根本就打不過,只有多出兵。

出兵一多,這后勤抬重就是一個大麻煩。數十萬大軍,一天就要吃掉一座山,需要幾百萬人運送抬重。這是何等之難,會天下震動。

就算漢朝出動這么多的軍隊。還不見得能打勝。匈奴完全可以發揮輕騎兵的優勢,避免正面決戰小進行襲擾,破壞漢軍的后勤,拖垮漢軍。再抓住機會,發起決戰,漢軍必將損失慘重。

即使漢軍安然撤退,光是糧草的消耗,也要需要數年時間才能恢復過來。就這數年時間,對匈奴來說,那是太寶貴了,可以做很多事。可以擄掠漢朝很多地方,對漢朝的軍心士氣打擊非常大。

不論是哪一種結果,匈奴出兵東胡,只賺不賠,穩勝之局。

“好惡毒的謀劃!”司馬義說完。李廣忍不住罵起來:“肯定是那個閹禍的主意”。

中行說這一計真的很惡毒,漢朝出兵與不出兵都是犯難。出兵有出兵的好處,亦有出兵的難處;不出兵有不出兵的好處,亦有其難處。讓人很難做出決斷。

“一定是他!”

“除了他,還能有誰能想出如此惡毒的計策!”

程不識他們大聲咒罵起來。

周陽卻是平平靜靜的坐著,沒有說話。劉徹笑著問道:“姐夫,你以為如何?”

“太子,匈奴此計雖毒,卻不過是一廂情愿罷了。”周陽微微一笑道:“若是在數年前,大漢手里沒有騎兵,出動步兵,帶上戰車,去東胡與匈奴揮,真沒成算

“可眼下不同了,大漢手里有一支能征善戰的雄兵,其戰力遠非匈奴所能比”。劉徹接過話頭,很是振奮的道:“正因為如此,孤才決定出兵東胡!匈叔不是想存東胡與大漢大戰一場嗎?孤就成全他!等到匈奴發現錯了,已經悔之晚了!這對大漢來說,是不可多得的機會,絕不能錯過!”

別看劉徹年紀于這些軍國之事,卻是老練異常,申公他們不得不服氣:“太子圣明!”

“姐夫,你打算帶多少兵?”劉徹問道。“十萬足矣!”周恥略一沉吟。

“十萬?”司馬義和秦楓驚訝不置,提醒道:“大帥,匈奴可是出兵二十萬呀。十萬之數。是不是有些少?。

“謝二位好意提醒。”周陽仍是那般平靜:“若是只打敗匈奴的話。三萬便足矣!趁這次機哦,川只匈奴的二十萬大軍給殲滅了,削弱匈奴,為破擊匈奴析圳叉潯的條件。十萬,足以打得匈奴雞犬不留!”

“這個”司馬義和秦楓固然聽說過閩越一戰,三萬漢軍把閩越軍隊碾成了碎片。可那是閩越,不是匈奴。閩越軍隊是兩條腿,全是步兵。匈奴全是騎兵,四條腿。戰力完全不同,三萬漢軍可以把閩越十五萬大軍碾成碎片,卻不能把二十萬匈奴打敗。

周陽的聲音并不高,卻是容置疑,二人驚訝得不知如何說話才好。

“少帶軍隊,可以減少輻重。便于速戰速決!”周陽眉頭一挑。

出兵東胡,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能讓景帝的意外駕崩影響戰事,只有速戰速決。

“十萬,應該夠了!”劉徹點頭,贊同周陽的說法。

“既然如此。我等多說無益。”司馬義從懷里取出一束絹帛:“這是我們司馬家與秦家合力,繪制的東胡地圖,于大帥或許有些用處。”

這兩個家族與東胡對抗了數百年,對東胡極是熟悉,他們繪制的地圖必是非同可,周陽大是振奮。接在手里,展開來,鋪。

劉徹、周陽、主父偃他們個個伸長了脖子,開始細看起來。

正如周陽所料,這地圖繪得極是詳細,山山水水、東胡的部落營地繪得很清楚。

對東北三省的地形,周陽并不陌生,看過不少東北三省的地圖。可是,周陽看到的地圖,上面標出的是眾多的城鎮。

“玉助我矣!”周陽大是歡喜。

身為統帥,當然知道地圖的重要性了,要是沒有這幅地圖,光憑周陽的記憶,是沒多大用處的,此時的東北三省,沒有城鎮,只有部落。這仗還怎么打?

一眾人看著地圖,露出了笑容。

劉徹更是用碰周陽,頗為調皮的道:“姐夫,有了這地圖,何愁不勝?”

周陽他們詳看起來,有問題就問,司馬義和秦板有問必答。

過了一陣,劉徹把地圖收起來道:“姐夫,這地圖不忙先給你。得讓人圖繪幾份再說。”

“要圖繪就多圖繪些,將軍們人手一幅。”周陽對他這處置甚是贊同。

“匈奴由誰統兵?”周陽問道。

“是左谷蠢王,侯產兒!”秦板回答。

侯產兒勇猛善戰,已經積功升為左谷蠢王了。

“侯產兒?”李廣的眼睛猛的瞪圓了:“太好了!我一直記著他呢!”

李廣善射,天下無雙,就沒有人能從他箭下逃生的。可是,侯產兒卻是一個。當然,若不是侯產兒當時的坐騎,追風駒了得,早就死在他廣箭下了。

縱然如此,李廣仍是耿耿于懷。這些年來一直盼著,再次與侯產兒在陣前相遇,較量一番箭術。

“此人勇猛無敵,箭術精絕,少有人能敵。東胡的猛將,死在他箭下者不在少數。”司馬義搖頭。

“不過是我李廣手下敗將!”李廣歡喜難言:“這一次,我倒要看看。沒有了追風駒,他還能逃走嗎?”

要不是追風駒,侯產兒早在他箭下死過十回八回了。一想到即將與侯產兒相遇,李廣興奮都快歌唱了。

“依我看,這次飛將軍就不必去了。”周陽嘴角掠過一抹壞笑,打擊李廣。

“什么?我不去?”李廣眼睛瞪得老大,吃驚的打量著周陽。

“是呀!”周陽一本正經的點頭:“你在邊關與匈奴打的仗,沒有一百,也有好幾十了。不要每次都搶著打,總要給年青人一些機會,是不是?這次去東胡。一是要歷練大軍。二是要歷練將軍們,你就不必去了。”

“不行!”李廣急了,六年沒上戰場,早就憋壞了。要知道他們在北方時,哪年哪月沒仗打?

“大帥,末將還要和侯產兒較量箭術呢!”李廣一臉的笑容,比起笑彌勒還要親切。

“飛將軍,你的箭術就那樣,連侯產兒都射不死,不用比了,還是留下來看家吧。”周陽一本正經的道。

“太子。你瞧大帥他”周陽歷來,李廣知道很難說動了,轉而向劉徹求救。

“飛將軍,這咋。調兵遣將的事,孤是不過問的。”劉徹也是一臉的

“你們”李廣的眼睛瞪圓了,氣鼓鼓的。

“哈哈!”

眾人把他的氣憤樣兒看在眼里,大笑不已。

“你們都下去,姐夫,跟我專見父皇。”劉徹一揮手,拉著周陽,大步而去。

一出殿門,劉徹就笑道:“姐夫。你怎么調侃飛將軍。”

“太子有所不知,我是真的如此打算。”周陽搖頭:“馬上就要和匈奴大戰了,歷練一下將軍們,也是好的。”

衛青是天才的軍事統帥,也是需要機會的,周陽就是想趁這次出兵東胡,給衛青、張通這些將領更多的機會。

“姐夫想得深遠。可是,依我看,飛將軍恐怕不會善罷甘休!”劉徹提醒一句。

“放心吧,我自會計較。”周陽不當一回事。

“那就好!”劉徹點頭。兩人來到特蘭殿。一進殿,周陽驚訝得張大了嘴巴,下巴都快砸了。

上一章  |  大漢帝國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大漢帝國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