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大漢帝國

第四十章 緊鑼密鼓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0-12-28  作者:殷揚
刪錯所言并不是夸張!詞,景帝聽在耳里,大是歡悅小凍以忻每笑起:“呵呵!”

景帝即位之初,漢朝雖然國力有所上升,稱得上是“燦爛文治”可是,內憂外患,匈奴橫行,攪得漢朝不寧。()如今,漢朝局面大好,景帝當時想都不敢想,這都是因為周陽的緣故,景帝打量著周陽,極是欣慰。

“周陽,你請得先生出山,立下大功,聯心甚慰!”景帝夸贊起周陽了。

“皇上過獎了!”周陽謙遜的道:“先生乃大才,如今正是對匈奴大舉用兵之際,若是先生不出山,豈不可惜?”

“呵呵!說得好!”景帝不住點頭,道:“先生,請坐!”扶著晃錯坐了下來。

景帝這是在盡師生之情,旯錯沒有推拒,坐了下來。景帝坐下來,招呼周陽和劉徹就坐:“周陽,墨家弟子,可是個個了得的工師算師,可惜,你沒有把他們請下山來。”

“父皇,兒臣正要向你稟報。”劉徹笑呵呵的接過話頭,道:“姐夫已經把墨家弟子請出山了,如今,他們都已經到了長安呢。”

“真的?”景帝的眼睛猛的睜大了,死盯著周陽,一副不信的樣兒。

景帝對周陽信任有加,敢頂著壓力命周陽為帥,可以說,在漢朝最信任周陽的莫過于景帝了。可是,讓墨家弟子出山,實在是太難了,千難萬難,要景帝相信,還真不是一般的難。

景帝寧愿相信周陽把匈奴給滅了,也不愿相信此事。

“皇上,太子所言是真的!”晃錯笑著肯定一句,道:“要讓弟子們下山,就是我這個門主,也是做不到。除了留守的弟子外,悉數下讓了。數百年來,墨家弟子就沒有眼下這般齊出的事情。呵呵!”

“啪!”景帝重重拍在額頭上,仍是一副難以置信的樣兒:“要不是你們如此篤定,聯真的難以相信。墨家弟子啊,那可是了不得的工師算師,數百年來,就沒有下過山呀,多少能人終老神農大山中呀!”

墨家弟子都是人才,要是能大用于世間,影響之大,可想而知。他們寧愿終老山中,不愿出山,著實讓人惋惜,景帝感慨無已:“聯駕臨墨家總院,好話說盡,大義說完,聯都放下帝王之尊,懇求他們下山,他們都不肯。當時,聯是氣惱無已,真想把他們殺了,細細一想,這都是人才,殺了太可惜,這才容他們活到今日。要讓他們下山,比推開泰山還要難,周陽,你是怎么做到的?”

周陽還沒有說話,劉徹很是興奮的把周陽折服墨家弟子的事情撫要一說,景帝驚詫得眼珠差點砸在地上,死死盯著周陽:“周陽,你竟然通工算之道?這,”

周陽能打仗,會做人,要是再通工算之道,那就是全才了。景帝相信周陽了得,就是沒有想到,周陽竟然是如此了得的人才,直接石化了。“皇上言重了,只是略知皮毛罷了。”周陽所知道的工算之道,在現代社會很尋常,可是,在漢朝那是驚人的天才了,這就是多了兩千年文明的效用。

“周陽會打仗,會工算之道,在歷史上有這樣的名將嗎?”景帝扳著手指著,擰著眉毛,思索起來。

“有一個!”晃錯接過話頭:“那就是前朝的名將蒙恬呀!”

“對!對!”景帝稱贊不已:“蒙恬為秦軍制了不少裝備,修建長城,就是出于蒙恬之手呀。哦,蒙恬可是把匈奴打得大敗呀。”

后面的話沒有說,那就是蒙恬能擊敗匈奴,周陽定能更進一步,擊破匈奴。

景帝沒有說,晃錯、劉徹都明白,二人微笑不言。

“先生此次出山,不能再用本名,委屈先生了。”景帝明悟之人,歡喜勁頭一過,馬上就想到緊要處了。

晃錯若是再用以前的身份做事,一定會引起軒然大波,晃錯只能改頭換面了。

“先生大才,應當派以重任。

可是,先生的名號不能泄露,先生,你跟著張辟疆做事,可好?”張辟疆是知道旯錯的身份的,晃錯跟著他,是再好不過了。

“聽憑皇上處置。”晃錯也知道,他要么跟隨周陽出征,要么跟隨張辟疆,至于其他人,就會惹出事非來。

隨周陽出征,他倒是挺愿意,只是他的年歲太大了,經不起鞍馬勞頓,跟著張辟疆做事,既能發揮他所長,又不暴露身份,一舉兩得。

“那好,傳張辟疆。”景帝沖門口吼一聲。

春陀在殿外應一聲,立即去辦理。沒多大功夫,張辟疆快步趕來,一進殿,看見晃錯,大是驚訝,愣怔了下,這才向景帝見禮道:“臣見過皇上。”

如今的張辟疆,朝服在身。威儀堂堂,極是不凡。

“坐下吧。”景帝一揮手,道:“先生此次出山,不再歸隱,聯是想,讓先生跟著你做事。你與先生極熟,跟著你,聯放心。”

“好啊!”張辟疆欣然領命,沖晃錯調侃起來:“我說穿青衣的,我歸隱你隱居,我入仕你出山,怎么就甩不掉你呢?”

“那叫緣份!”晃錯呵呵暢笑,機智的回答。

看著兩人打趣,景帝、周陽、劉徹不禁莞爾。

墨家,鬼門,是戰國時代的兩大顯學,如今,他們湊到一塊了,實在是太難得了。就是兩派祖師墨子和鬼谷先生以從一湊到塊的經歷,兩派祖師是各執只且,各行其知舊們知道,他們的傳人在數百年之后竟然湊到一塊,不知道做何感想?

“你總得有個名號吧?我總不可能叫你穿青衣的?”張辟疆生性該諧,一本正經的事兒,卻給他說得不乏調侃之意。

“這個”晃錯微微一愣。他行走世間,人們總是稱他先生,而不名,他的真名真姓又不能公諸于眾,他還真沒想過。微一凝思,旯錯笑道:“就叫青衣人吧。”“青衣人?”景帝眉頭一挑,品味起。

“不如叫青衣居士。”周陽有些嫌棄衣人太土。

“青衣居士!”景帝擊掌贊道:“這個好!這個好!”

“的確是好!”張辟疆非常肯定。

“有勞大帥賜名號了。”晃錯對這個名號也是滿意。

“張辟疆,青衣居士出山,只是一樁,還有一件事,你得抓緊辦。”景帝眉頭舒開。眉毛根根向上翻,極是歡暢道:“墨家弟子悉數出山,愿為大漢效力!”

“什么?”張辟疆的眼睛猛的瞪圓了,驚奇得差點跳起來。不能怪他大驚小怪,而是他深知要讓墨家弟子出山有多難:“他們什么時間改性子了?”

“不是改性子。是敗于周陽之手,不得不出山。”景帝打量著周陽,笑得鼻子眼睛擠作一團,極是舒心。

“原來如此!”張辟疆恍然,又是驚愕的打量著周陽:“大帥,你竟然在工算之道上勝過墨家弟子,了得!了得!”大拇指差點把殿頂的斗拱戳破了。

張辟疆才智極為了得,可是,他捫心自問,要在工算之道上勝過墨家弟子,他也做不到。周陽竟然勝過墨家弟子,讓墨家弟子心悅誠服,隨他下山,他是既驚詫,又佩服。

“二叔祖過獎了。”周陽謙遜的笑笑。

“墨家弟子是了不得的工師算師,得使用好。”景帝眉頭一軒,大是欣慰道:“聯的意思,是讓他們來教人,有了他們,就能調教出一批技藝非凡的良工,算師。如此一來。大漢必將更加強盛。”

景帝不愧是明君,周陽還沒有進言,他就想到了,和周陽的想法不謀而合。

“皇上所言極是。”張辟疆深表贊同:“當今之世,要找到比墨家弟子更好的工師算師,恐怕也只有大帥一人了。大帥軍務纏身。無法調教人才,由墨家弟子來做,再好不其了。”

“那就好,這事你得抓鼻辦。”景帝撫著額頭,笑道:“先挑選一批聰慧之人,由墨家弟子調教起來。”

“諾!”張辟疆領命。

“父皇,姐夫這次去墨家總院,還做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呢。”劉徹笑著把周陽制軍糧一事說了。

“果真?”景帝和張辟疆同聲問出來。

要是真能制出長期保存的軍糧,對漢軍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漢軍就跟匈奴一樣,沒有后勤的約束,可以縱橫在大漠之上,跟影子一般,飄忽不定,對匈奴的威脅更大,擊破匈奴的成算大得多。

“雖然制了一些,可是,能保存多長時間,眼下還不知。”周陽笑著回答。

“制的什么吃食?將士們喜歡嗎?拿些來,讓聯嘗嘗。”景帝很是興奮的道,聲音很高,有些尖細刺耳了。

打仗打的就是糧草,周陽是要把這事解決了,就是給漢朝減少了一個沉重的負擔,這比打大勝仗更讓景帝振奮。

勝仗固然讓人歡喜,可是,過了便完了。糧草問題一解決,可以用很久,漢軍可以打很多個勝仗,大勝仗!

劉徹興奮的站起身,跑出去,過了一會兒,他回轉,抱了幾個盒子進來,放在短案上。

景帝迫不及待的抓起木盒,三兩下擰開,用鼻子一嗅,贊道:“好香!好香!”抓起一張煎餅,仔細一瞧,點評道:“色澤鮮艷,香味濃郁,不錯!什么時間做的?”

“已經三天了。”到徹回答。

“三天了?”景帝的眼睛瞪得滾圓,大是興奮的道:“這跟網做出來沒差別嘛。就是宮中的食物,無論怎么保存,哪怕用冰鎮,也不會如此新鮮。味道怎么樣?”扯下一塊,塞進嘴里,咀嚼起來,眼睛放光,暢笑道:“好吃!好吃!如此做,就不需要再有什么肉干,鍋盔的差別,省很多事。松軟可口,很香,將士們一定喜歡。”

張辟虐抓起一塊,品嘗之后,贊道:“果然是美食!將士們吃鍋盔,啃肉干,又冷又硬。要是再喝冷水,那就一路冷到底了。遇到軍情緊急,不能生火做飯,數日冷食下來,人都會瘦一圈!從此以后,將士們不用再受那般苦了!”

打仗打的就是精氣神,打的就是力氣,要是吃不好,哪有精神打仗。這軍糧實是軍中頭等大事。

“這才三天,究竟能存放多久,眼下還未可知。”周陽笑道:“這要放一段時間才能知曉。”

“大帥,我如今對你是佩服無已!”張辟疆再次豎起大拇指:“雖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兵家之言。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將軍并不多,大戰還沒有開始,你連這都想到了,這就是你打勝仗的原委所在!”

打仗就得準備萬全,這是周陽一直打勝仗的重要原因,張辟疆說到點子上了。

“三天了,還如此新鮮,松軟可,嘴生香,依聯看,保存十天半月不是問景帝姆線驕山毛人,深知十天半月,對于一支軍隊來說,那有多重要。兵貴神速,十天半月,足以讓漢軍在大漠上縱橫了。

“十天半月不是問題。”張辟疆贊同景帝的判斷,以一個兵家的眼光計算起來:“光是這就足以讓大漢支持十天半月,若是再對匈奴的營地動手,還會弄到不少牛羊。餅,加上牛羊,將士們在大漠上少則可以堅持二十余日,甚至一個月。”

“一個月呀!”景帝、張辟疆、晃錯齊聲感慨起來。

在大漠上堅持一個月,這是以前漢朝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就是匈奴也不過如此。這對漢朝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僅此一法,足以頂得上十萬大軍。

“呵呵!”景帝振奮異常,道:“這盒子需要得多,可以先做起來了。聯是寧愿為大軍做盒子,不愿發數十上百萬民夫去送糧。”

做盒子與發民夫送糧,哪個更加劃算。不言自明的事悄,肯定愿意做盒子了。

“皇上圣明!”張辟疆、旯錯、周陽齊聲頌揚。

按照周陽的想法,想測試出餅的保存期再來處理此事,景帝竟然走在頭里了,現在就下令做盒子,周陽要不贊賞都不行。

接下來,眾人圍坐在一起,商議了一些細節。最終商定,這些盒子全部做成漆盒。漆盒比起普通木盒更加耐用,防水,易于保存。而漢朝流行的便是湊器,要做成漆盒,不會有任何問題。

這事,當然派給了張辟韁和晃錯。

景帝把周陽、張辟疆、旯錯打量一陣,大是欣慰,這可是漢朝的最強組合了,就不信,破不了匈奴。

商議完后,周陽這才出宮回府。近十天沒有回府了,不知南宮公主和張靈兒她們怎么樣?周陽是歸心似箭,打馬直奔,很快就趕到破虜侯府。

值守的兵士一見周陽的面,忙迎過來見禮,周陽飛身下馬,手一揮,阻止他們施禮,把馬韁遞給他們,抱著鮮果,飛也似的沖進了府。

“啊!”周陽一頭扎進府里,卻是給一聲清脆的尖叫聲嚇了一大跳。仔細一瞧,原來是衛子夫,兩人差點撞個滿懷。

衛子夫小嘴張開,吃驚的打量著周陽,剎那間,飛霞撲面,羞不可抑,沖周狙盈盈一福,見禮道:“見過大帥!民女告退!”

不等周陽說話,快步而去。身段婀娜。影姿優美,就象一道艦麗的風景線,從眼前消失。

周陽把目光從衛子夫身上收回,搖搖頭,有些莫名其妙:“她來做什備?。

這個問題,周狙無法回答了,抱著鮮果,快步進府而去。

“哎喲!”許茹焦急的聲音傳來:“兩個老祖宗呢,快別亂動,坐著。”

“阿母,坐著跟坐牢似的,走動走動,活絡一下呀……南宮公主脆脆的聲音響起。

“子夫妹妹走了?”張靈兒的聲音悅耳動聽。

“走了。”許茹的聲音再度響起,有些奇怪的道:“這個衛子夫怎么了?這些天老是往我們府里跑?說話吞吞吐吐的,好象有話要說,又不說,一點也不痛快!”

“阿母,你真是明白一世,糊涂一時呀,這種事,她好意思說出口嗎?。南宮公主笑呵呵的道。

“什么事,不能說?”許茹仍是有些迷糊。

“南宮姐姐,阿母忙著照顧我們,沒空來想這些事兒,你就別逗她了。”張靈兒對許茹很好的,不忍心讓她犯難。

“阿母,說來說去,還不是你的好兒子惹的禍。”南宮公主調笑起來。

“我惹什么禍了?”周陽抱著鮮果,大步而來,接過話頭。

“你聽見了?”張靈兒很是吃驚,眨著妙目看著周陽。

“故意聽的吧?”南宮公主挺著大肚子,笑盈盈的迎上來,促狹道:“不說婦人,你不現身。我們才開個頭,你就來了,真是人心不足。

“這叫什么話?。周陽辯解道:“你們背后說我壞笑,我就不能自辯幾句?以后少在背后說我的壞話!”眼睛一瞪,故作一副兇惡之態:“小心我收拾你們

“誰說你壞話了?”南宮公主和張靈兒齊聲抗議:“人家說的是事實嘛。你知不知道,你惹得子夫妹妹犯相思病呢?”

“子夫妹妹三天兩頭的往府里跑,還就不是為了打聽你有沒有回府張靈兒脆脆的說出原委。

“老實說,你是不是和子夫妹妹偷偷說情話,還摟摟抱抱的?”南宮公主俏臉微沉,雙手叉腰,一副逼問的樣兒,卻是緊抿著嘴唇,拼命忍著笑意。

“什么亂七八糟的事兒,虧你們想得出來。”周陽把鮮果放在地上。

“啊!”許茹驚喜的尖叫聲響起:“我明白了!明白了!衛子夫,她是想嫁給陽兒!”

“她嫁給我?”衛子夫是很漂亮,看著很養眼,歌聲動聽,可是,周陽還真沒有動過什么歪心思,乍聞是言。不由得愣住了。

“陽兒,你把她娶了,再給為娘添倆孫子!”許茹驚喜無已,聲音又尖又細,說起了衛子夫的好處:“子夫姑娘身段兒好,腰兒細正是

上一章  |  大漢帝國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大漢帝國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