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大漢帝國

第七十五章 龍城決戰(一)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1-02-16  作者:殷揚
偌大的殿堂,擺滿了床榻。

漢武帝說到做到,真的是在養心殿吃,在養心殿住,就等著周陽的捷報。

申公、主父偃、董仲舒、周亞夫他們自是不甘落后,搬到養心殿來了。

既能第一時間得到戰報,又不擔誤處理國事。

漢武帝長身而立,站在窗邊小臉朝北方,一雙明亮的眼睛眺望前方,雙手緊握著,略顯緊張。

申公、冉陽、主父偃、周亞夫他們站在漢武帝身后,打量著北方,雙眉緊鎖,沒有說話。

除了他們這些重臣外,住在養心殿的還有一個老者,此人有儒雅之風,讓人傾慕,他是漢武帝的師傅,衛綰。

此人精通百家之學,學識極為淵博,更難得的是,此人不是泥古不化之人,懂得權變之道,通曉,兵法,可以說是個全才。

在如此關系華夏安危的決戰關頭,他也給漢武帝找了來,參與議事。

“皇上,你不必擔心,大帥用兵奇詭。

此戰雖然困難重重,想必大帥會妥善處置。”

衛綰輕聲相勸。

“聯相信姐夫會處置好。”

漢武帝微一頜首,眉頭一擰道:“可是,如此大戰,要說一點也不擔心,那不是實話。

聯對此戰充滿著必勝的信心,可是,聯還是想早日得戰報!”“是呀!”他一句話引來一片附和聲。

申公他們對此言大是贊同。

上千年等來的良機,誰不想早點知曉戰況呢?“皇上,打仗這事,得依據情形而定,原本無定法。”

衛綻接著勸說,道:“雖然我們都很心急,可是,急也急不來,不如耐心的等待。”

“這到是實話。”

漢武帝對此言很是贊同,轉過身,撫著額頭,道:“看來,聯還是太年輕了,一遇到大事,就有些沉不住氣。”

“皇上,你此言不確。”

申公搖著頭顱,大是不贊同此語:“皇上少年天子,英武過人,能如此冷靜,少見呀!此戰干系華夏千年榮辱,就是老臣,也是沉不住氣。

哎!這個大帥,好歹也得送個信來嘛,讓人這么干等著,這不是折磨人?”“申公,我們的心情和你一樣,焦慮呀!”主父偃發話了:“依我想來,肯定是戰況緊急,大帥抽不出時間,是以沒有報。

我們等著便是。

戰報一到,必是捷報!”“主父大人,你不必埋怨申公,申公不過是說說罷了,別無他意。”

董仲舒緊握雙手,有些焦慮。

“皇上!皇上!”就在這時,只聽張塞的尖叫聲從殿外傳來。

“張塞,何事?”漢武帝雙眉一挑,眼中光芒閃爍,急惶惶的問道:“可是有邊關軍報?”“皇上圣明!正是!”張塞驚喜的聲音傳了進來,緊接著,只見張塞快步沖了進來,手里拿著一枝銅管。

“快!拿來!”漢武帝腳一抬,飛也似的迎了上去。

這可是他日盼夜盼的軍報,急切得跟什么似的。

“諾!”張寨興沖沖的跑到漢武帝面前,把銅管遞給漢武帝:“皇上,這是大帥的軍報,用飛鷹送到北地,再由北地快馬加鞭送到的。”

漢武帝接過銅管,雙手微微發抖,這可是千年榮辱,馬上就要知曉,答案了,華夏是榮,是辱,就在剎那間間。

這枝小小的銅管,漢武帝只覺有千斤之重。

申公、主父偃、董仲舒、周亞夫、衛綰、張害他們深知此事的重大,無不是緊屏著呼吸,瞪圓眼睛,死盯著銅管。

一時間,養心殿里靜悄悄的,針落可聞,沒有一點聲響,時所仿佛凝固了一般。

“呼!呼!呼!”漢武帝連吸幾口涼氣,強自鎮定,手忙腳亂抽出絹帛,展了開來,一雙明亮的眼睛格外熾烈,猶如九天之上的烈日。

“這個”漢武帝嘴里傳出一陣磨牙聲,再無下文了,一臉的驚訝之色。

原本凝固的殿要驟然多了一種壓抑,申公他們仿若給泰山壓住了一般。

“皇上,何事驚訝?”“皇上,可是戰事不利?”漢武帝雖然年紀不大,卻是出了名的聰明人,英武過人,膽量奇大,要讓他震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如此驚訝,申公他們很少碰到,不由得朝壞的方面去想。

“戰事不利?”漢武帝雙眉一軒,聲調陡然轉高:“誰說的戰事不利?”你明明一副震驚樣兒,這不是讓人往不好的方面去想嗎?申公他們心里不免嘀咕起來,還不得不小心翼翼的問道:“皇上,究竟何事,你如此驚訝?”“聯驚訝?你也會驚訝!”漢武帝的話讓他們更加糊涂:“聯問你們,謊言有何用處?”“謊言?”申公他們的嘴巴變成了圓形,個個一臉的張口結舌:“皇上,說謊者為人不恥,這謊言能有何用呢?”“不!不!不!”漢武帝右手使勁的揮動,大是興奮的道:“自今以后,這說謊是可恥之事要改變了!聯告訴你了,謊言有時也有意想不到的妙用!自己看吧!”說謊為人所不恥,能有什么妙用?申公他們個個如聆天方夜譚一般,要不是這話是從皇帝金口中說出來,他們肯定會罵為瘋子了。

周亞夫心急之人,人一伸,從漢武帝手里接過絹帛,眼中光芒一,,渠接著就石化了,瞪圓了眼睛,張大了嘴只,連話都說用出沐,唯有喉頭發出的“咕咕”異響聲。

“條侯,何事驚訝?”申公他們問一句,把腦袋湊過去一瞧。

直接石化了。

“謊言,還能如此用?”過了老半天。

申公他們這才清醒過來,撫著額頭,一臉的難以置信。

“這個大帥,不愧用兵奇詭,連謊言都成了利器!”主父偃興不住搖頭,一臉的驚嘆。

“好!”申公大拇指一豎,一臉的喜慰之色,贊不絕口:“如此一來,匈奴的陣勢不整,再有那么多的牧民推擠,相互踩踏就會死很多人,這一仗,我們贏定了!”“是呀!”衛綰大是贊同申公的結論:“匈奴給大帥圍住了。

覆沒只是時間問題。

華夏千年的榮辱,終于有了定論!那么多人想擊破匈奴,而沒有做到,皇上做到了。

皇上功在千秋!恭喜皇上!賀喜皇上!”“恭喜皇上!賀喜皇上!”主父偃、申公、董仲舒、衛綰、張塞齊向漢武帝道賀。

聲震殿頂,蘊含著無盡的喜悅。

“這是千古盛事!”漢武帝右手用力一揮,鏗鏘有力的道:“上千年了,華夏終于贏得了這一仗!趙武靈王、李牧、秦始皇、蒙恬他們沒有做到的事,聯做到了,聯心甚慰!聯能成功,其功不是聯一人的。

自從高祖從平城歸來,就志在報匈奴,后有文帝,再有先帝心瀝血,終成此功!”大功將成,眾人歡喜不已,無不是高聲大贊特贊起來。

漢武帝聽在耳里,喜在心頭。

這功勞正如他所言,不能全算在他頭上,可是,畢竟是在他做皇帝時成功的,他能不歡喜嗎?眾人你一言。

我一語,盡情的贊揚。

一時間。

殿中頌揚聲響成一片。

不是他們淺薄,實在是千年努力,成于一朝,任誰都會歡喜無已。

唯有周亞夫雙眉緊擰,陷入沉思,靜靜的站立一旁,一個字也沒有說。

漢武帝他們歡喜一陣后,發現周亞夫的異常,不由得大是驚奇。

“條侯,你在想何事?”漢武帝大是奇怪,目光停在周亞夫身上,打量起來。

周亞夫仿佛沒有聽見漢武帝的詢問似的,仍是在沉思。

如此一來,眾人更加奇怪了,主父偃一碰周亞夫。

提醒一句道:“條侯。

皇上問你話呢。”

“哦!”周亞夫一驚而醒,忙向漢武帝請界:“皇上,臣失儀,還請皇上恕罪。”

“把你心里想的說出來。”

漢武帝大度之人,哪會在乎這點禮節:“在如此大喜的時節,我們歡喜不已。

你卻是沉思,你所想之事必是很重大,聯還非聽不可了。”

“皇上即使不問,臣也要稟知皇上。”

周亞夫略一沉吟,大聲道:“皇上,臣所言有些逆耳,還請皇上恕罪。”

“逆耳?好啊,忠言才逆耳嘛!你說!”漢武帝更加感興趣了。

“皇上,眼下說此戰勝負之數,還言之太早!”周亞夫果然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以臣愚見,此戰勝負之數還未可知!”一句話,猶如驚雷轟鳴于耳畔,驚得一眾人張大了嘴巴,瞪圓了眼睛,半天說不出話來。

依周陽的戰報來看,此戰是必勝之局,何來勝負未定之說?可是,這話是從周亞夫這個。

當朝名將嘴里說出來的,眾人不敢有妄言的念頭。

“何以見得?”漢武聳的聲音特別高亢,他給周亞夫說得一顆心抨抨直跳。

這話是申公他們要問的,無不是盯視著周亞夫,耳朵豎得老高,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松懈。

“不為別的,只是因為大漢之軍嘴張得太大,圍住的匈奴太多!”周亞夫開始剖析起來:“裝入包圍圈中的匈奴大軍就有六十萬,再有上百萬牧民,如此多的人,一旦沖出來,會是什么后果?”略一停頓,不容漢武帝問話小接著道:“是的,陽兒是利用匈奴牧民沖亂了單于大軍的陣腳,使之亂成一團。

單于無法指揮他的大軍。

可是,要重新集結大軍,也不是太難。”

“哦!”一片驚哦之聲響起小申公有些不信,問道:“條侯,老朽雖未上過戰場,沒有打過仗,可老朽知道。

如此混亂的話,要想重新集結大軍,很難呀!”“是呀!”衛綰接過話頭,道:“條侯,當年半定七國之亂時,在下與你一道,馳騁在沙場之上,深知亂軍的可怕。

如此混亂了,單于還能重整陣勢不成?”“衛大人,你可記得當年炸營之事?”周亞夫沒有正面回答。

而是反問一句。

“條侯,如此重要的大事,在下怎能不記得?”衛綰重重點頭。

道:“當時,有人突然大吼大叫,說是吳軍殺來了。

黑夜之中,不辨真偽,將士們亂成一團,驚惶不能自已小最后炸營了。

炸營啊,那是一支大軍最可怕的事情,往往會變成大敗。

可你倒好,將士們沖到你的榻前,把你的榻都掀了,你還睡得死死的,鼻聲跟打雷似的。

你如此鎮定,影響了將士們,最后才漸漸平定下來。

條侯,還真有你的,那么吵,竟然沒把你吵醒。”

他所說之事,是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中的一次大事件。

那一次,若是讓炸營持續下去,漢軍會傷亡慘重。

原本就人數不,伽二若是傷訌討大,就難以為續,要平定七國!亂就難必屁也沒有想到的是,挽救大漢王朝的竟然是周亞夫的斯聲。

“不是我能睡,我那是裝的,我根本就沒睡著周亞夫搖搖頭:“炸營,那么吵,就是死豬也會給吵醒,我能睡著?”“你裝的?”關于這事,眾人都知道的,齊聲驚呼。

“我要是不裝,他們能鎮定下來么?。

周亞夫有些尷尬的一笑,道:“我這人不善言辭,若是與他們說吳軍沒有來攻營,我就是說破了嘴,他們也不信。

還不如裝睡,用鼾聲的好!”“呃”。

眾人知道周亞夫不善言辭,要他來安撫軍心,還真是有些為難,不如新聲管用。

這是一招妙法,卻是太難以讓人置信了,眾人驚訝得發出一陣磨牙聲。

“還別說,你的鼾聲真管用”。

衛綰是那次事件的親歷者,不住點頭道:“我當時也慌了,可聽了你的斯聲。

漸漸就鎮定下來了。

天塌下來,有你條侯頂著,我也就不怕了”小“兵不厭詐,正此謂也!”漢武帝若有所悟,不住點頭,大是贊賞:“條侯,這事與眼下戰事有何關聯?。

“皇上,臣的意思是說,將帥最大的作用,不是率領將士們取得勝利,而是在緊要關頭要穩得住”。

周亞夫以智者的口吻道:“很多將帥能打能殺,就是在緊要關頭穩不住,最后才敗軍覆師。

匈奴雖然可恨,可是,單于卻是個精明人,膽識不凡。

穩得住的人物。

在經過短暫的驚慌與無奈之后,他就會鎮定下來,開始重新集結他的軍隊“有理!有理”。

眾人齊聲贊同。

對軍臣單于的才智,眾人沒有一個敢小覷的,那絕對是一等一的聰明人。

至于他的膽氣,那就更不用說。

周亞夫眼中光芒一閃:“他只需要扯起王旗,派人四處尋找。

匈奴軍隊自然會向他靠攏。

要不了多少時間,匈奴大軍就會集結起來。

到那時,牧民已經翻遍了龍城,找不到地道,陽兒的謊言就沒有了效用,匈牧就會齊心協力,向外突擊,潰圍只是時間問題“噬!”周亞夫的話音剛落,一片抽涼氣的聲音響起,漢武帝他們個個一臉的震驚。

“條侯,要怎樣才能阻止匈奴突圍?。

衛綰急忙問道。

“難!很難!太難了!,小周亞夫不住搖頭,一臉的惋惜:“最有效的辦法,便是增兵!可是,時間來不及了,就算從北地趕去龍城,也集要好幾天,等到援兵趕到,匈奴早就逃走了。

再者,大漢根本就沒有可供調派的援軍”。

冉陽崔練的二十五萬新軍,全部去了龍城,增兵這事沒有一點可能。

“陽兒眼下最好的處置,便是放過牧民,與單于大軍決戰”。

周亞夫虎目中光芒暴射,右手緊握成拳,狠狠一晃:“那樣一來,雖然仍是不能全殲匈奴大軍,卻可以殺傷不少,匈奴會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創!依臣看,此戰過后,匈奴數十年難以恢復,大漢就有的是時間對付匈奴了。”

兵法有云,倍則圍之,周陽要想全殲匈奴的六十萬大軍,難度非常高,需要一百多萬大軍才能把匈奴圍住。

眼下雖然圍住了匈奴大軍,那是周陽巧妙的利用了牧民,驅趕牧民達到目的,而不是憑借漢軍強勢來完成的。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讓匈奴代價高昂,死傷無數。

壞處也很明顯,那就是匈奴一旦明白龍城沒有地道,就會潰圍而出。

到乖時,周陽兵力不足的劣勢就暴露出來了。

在這種情形下,周陽最好的處置,便是放過牧民,專力對付單于大軍。

以漢軍強悍的戰力,足以重創匈奴大軍,雖然不一定能全殲。

“條侯,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衛綰很是不甘心的問道:“若是把近兩百萬匈奴全殲了,大漠將永遠安定,不會再有匈奴犯邊之事了!若是讓牧民走脫,雖然匈奴短時間內無法為禍,卻仍是一個不小的禍端呀!”“還有,匈奴大軍,最少也會毒脫一二十萬,這也是個大禍害”。

周亞夫補充一句,緩緩搖頭:,“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哎!”眾人嘆息一聲。

可是,以周陽手中的兵力,能做到這一點,已經是好得不能再好。

雖然這一仗經過了周密的籌劃,周陽實施得也不錯,可是,全殲兩百萬匈奴的難度實在是太大了,遠遠超出了想象。

“聯相信,姐夫一定會有辦法全殲兩百萬匈奴!”與眾人的表情不同的是,漢武帝對周陽卻是信心十足。

“皇上,那太難!太難!太難呀!”周亞夫一顆頭顱搖得跟撥浪鼓似的:“雖然臣對陽兒有信心,可實在是遠非人力所能及!”“姐夫之所以能長勝不敗,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就是因為他能做到別人不能做到的事!”漢武帝卻是擲地有聲,道:“聯相信,姐夫他會功德圓滿的”。

“臣代陽兒口謝皇上!,小周亞夫眼中淚水滾來滾去,跪在地上,沖漢武帝叩頭。

還有什么比漢武帝的無條件信任更讓人欣慰的呢?剛舊則口陽…8不橙的體蛤!

上一章  |  大漢帝國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大漢帝國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