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清宮德妃

第四十五回 康熙帝南巡祭孝陵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0-09-19  作者:靜君
皇貴妃佟佳氏雖然地位尊貴,但進宮以來一直都沒有懷孕。此次懷孕,對她而言意義非凡。烏雅氏心想著,最好佟佳氏能生一個兒子,那說不定就會把禛還給她了。她知道這個希望很渺茫,但還是忍不住會這樣想。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份的時候,佟佳氏生了一個小格格。可惜的是,這個小格格沒能養活,閏六月便死了。佟佳氏那樣強的一個人,也因為傷心過度而倒下了。

八月二十七日,郭絡羅氏生了一個阿哥,康熙給他取名為禟。郭絡羅氏已經有了五阿哥,如今又有了九阿哥,大家都說她好福氣。

九月二十二日,烏雅氏生了一個小格格,康熙給她取名為溫憲。烏雅氏記得以前在孝惠面前說過的話兒,于是便把溫憲交給孝惠撫養。

此年,施瑯收復了臺灣,大清疆域基本穩定。朝廷籌備了許久,康熙終于在康熙二十三年的九月開始南巡。他登泰山,閱河工,慰役夫,論治河。康熙于十一月初一抵達江寧,立即派人準備第二日祭陵之事。

烏雅氏舟途勞累,到了行宮便覺得身子乏累,隨行的太醫替她把了脈,且說是偶感風寒,開了副方子,熱騰騰的藥喝下去,早早地歇息了。

這次陪同康熙南巡,烏雅氏把衛微也帶上了。她怕衛微住在宮里心情不好,郁郁寡歡的像是要得病的模樣,所以帶衛微出來散散心。夕顏擔心衛微又弄出什么事端來,一路上一直盯著她。這日烏雅氏身體不適,夕顏忙著照料,便沒有功夫盯著衛微。衛微見夕顏忙著,于是偷偷地溜出了烏雅氏的寢殿。

衛微溜出寢殿,并不是想使什么壞心眼,而是想見曹寅一面。自從康熙臨幸她之后,她便很少有機會見到曹寅。雖然是她自己主動靠近康熙的,但她愛的人始終只有曹寅。

紙窗上映出兩個人影,衛微識得,是曹寅和納蘭性德。她在門外躊躇了一會兒,考慮要不要進去。想了想,覺得在外面站著也不是事兒,被別人看見就不好了。納蘭性德不是愛搬弄是非的人,與曹寅又是好兄弟,應該沒有關系。于是衛微便敲了敲門。

曹寅開了門,見衛微站在外面,一臉驚訝的神情。

“誰來了?”納蘭性德走過來,見是衛微,也十分驚訝。

“能不能讓我進屋呢?我怕被別人看見。”衛微柔柔地說道。

“哦。對哦。”曹寅讓衛微進了屋,又把門關上了。

衛微站在桌前,兩只手垂著,有點緊張。納蘭性德覺得氣氛尷尬,說自己去瞧瞧皇上的安全保衛,告辭離開了。屋子里只剩下曹寅和衛微兩人。曹寅不知道衛微夜晚來訪有何事,覺得孤男寡女共處一室,有些怪異,但又不好趕她走。衛微如今已經是皇上的女人了,雖然沒有封為妃嬪,但她是八阿哥的母親,身份不同以前。曹寅讓衛微坐了,自己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兩人枯坐了一會兒,曹寅又起身,去把門開了才回來坐著。

“曹大人。好久不見了。”衛微笑道。

“恩。”曹寅不知道該說什么,便隨便問了幾句,不過是在宮里過得如何,八阿哥身體如何之類的話,幾句話問完了,便想不出什么話來說,他便問道:“若云現在還好嗎?”

衛微一聽他提章佳氏,心里酸酸的,只回了一句:“她很好。”她見曹寅擺弄著一個香袋,便說道:“這個香袋做得真精致,可以讓我瞧瞧嗎?”

“當然可以。”曹寅解下香袋遞給衛微。

衛微接過一看,香袋上繡著鴛鴦,這繡法就是那日烏雅氏教給章佳氏的新式繡法。“這個香袋想必是大人心愛之人繡的吧?”衛微笑著問道。

“是的。”曹寅回答道。

一定是章佳氏給他繡的。衛微心想,這種新式的繡法是烏雅氏自己琢磨出來的,會的人并不多,一定是章佳氏。他承認了章佳氏是他的心愛之人,我這么多年放在他身上的心思,他卻看不到。衛微笑了笑,把香袋還給了曹寅。此刻她心里又是妒忌又是傷心,緩緩地站了起來,勉強笑著跟曹寅告辭,柔柔弱弱地走了出去。

夜色濃重。南方的冬天與北方不同,濕冷濕冷的。衛微覺得冷,風吹在她的臉上,冷在她的心里。在黑暗中摸索著走了一會兒,衛微發現自己把燈籠落在曹寅的屋里了,這段路她摸黑走著,竟沒有察覺。

真在為自己的失態而懊惱,見面有一盞燈籠過來。打著燈籠的人,一副精明的模樣,正是隆科多。隆科多一見衛微,立刻兩眼放光,雖然他如今已經老成許多,不再像從前那樣輕浮,但見了衛微仍有點把持不住。

衛微見了隆科多,根本就不像理睬他,但因為他的身份,不得不裝出一副笑臉對他。就算是為了禩,也不能得罪他。

隆科多見衛微朝著自己笑,渾身的骨頭都酥了,跟在衛微的身邊問道:“您這是上哪兒去呀?”

“我回德妃娘娘的寢殿去。”衛微擠出一絲笑容,說道。

“那我陪您一塊兒走吧。夜黑,您一個人走著,不安全。”隆科多笑道

不安全?我遇到你才是不安全呢。衛微心想著,但表面上還是笑道:“那就有勞你了。”

隆科多提著燈籠,替衛微照著前面的路,走了一會兒,又說道:“您帶著什么香呢?好香啊。”

“大冬天的,誰還帶著香呢。”衛微笑道。

“我明明就有聞到呀。讓我再聞聞。”隆科多往衛微身上靠過去。

“唉。小心讓人瞧見。”衛微推開隆科多,笑道,“放尊重些。我已經是皇上的人了。”

“我真替您感到惋惜。您如此閉月羞花的一個美人,皇上竟然連個嬪都不封給您。您還給皇上生了八阿哥呢。”隆科多說道。

“我只想著八阿哥好。他好了,我便好了。”衛微笑道,“今后還望大人多多照顧著八阿哥。”

“哪里哪里。”隆科多笑道,“我還望八阿哥多拉扯我呢。”

衛微見前面有一隊巡邏的過來了,對隆科多說道:“大人,前面有人來了,我們倆在一起走路,被人瞧見了不好。我就先走了。”

“唉。等一下。”隆科多把燈籠遞給衛微,說道,“拿著燈籠走吧。路上小心。”

衛微朝著隆科多嫣然一笑,轉身匆匆地走了。隆科多為衛微的笑容傾倒,在原地站了好久,才回轉身去。

十一月初二,康熙一大早便起身了,派遣內閣大學士席爾達一起前往明孝陵祭拜明太祖朱元璋。他怕烏雅氏的身子撐不住,讓她在行宮休息。但烏雅氏說自己吃了藥,發了汗,已經差不多痊愈了,便跟著康熙一起去了。

明孝陵是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馬氏合葬的陵墓,因為皇后謚“孝慈”,故名孝陵。孝陵坐落在江寧東郊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茅山西側,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其神道與其他帝王陵墓不同,它不呈直線,而是一個彎曲,如同北斗七星的形狀,環繞著梅花山。康熙的御駕到了一座二間柱的石牌坊前,坊額上刻“諸司官員下馬”6個楷書字,這便是下馬坊了。于是康熙便下了轎,沿著神道走上去。烏雅氏也下了轎,跟著康熙走著。

康熙向來極為推崇明太祖朱元璋,他為了表達對朱元璋的尊敬,便由甬道旁前行,行三跪九叩大禮,又遇寶城前三奠酒。江寧的數萬百姓聚在一旁,見康熙如此虔誠,一個個感動得流下眼淚。

烏雅氏看著康熙,他已經過了三十歲,沒有了初見時的那份朝氣和激情,添了幾分老成穩重。康熙戴著大毛貂尾緞臺蒼龍教子正珠珠頂冠,穿著黃緙絲面青白賺金龍袍,戴著菩提朝珠,束著金帶頭線鈕帶掛帶挎,穿著青緞氈磅羊皮里皂靴。康熙的臉瘦削剛毅,眉頭微微蹙著,烏雅氏知道他在為南方百姓的事而思索著。

抬眼望去,百姓黑壓壓地跪著,有的垂淚,有的呼喊萬歲。大臣們穿著朝服,戴著頂戴,一副恭敬的樣子。八旗侍衛官兵們威風凜凜,有一種雄壯的氣勢。而她的丈夫,大清國的康熙皇帝,站在至高點,統領著這一切,大清國的萬里江山,大清國的萬千子民。烏雅氏敬佩康熙的威嚴,為康熙而感到驕傲。

她回頭的時候,瞥到了納蘭性德。納蘭性德也成熟了許多,過了而立之年,更添了幾分詩人的氣質。她心里一動,趕緊收回目光,跟著康熙走了。

坐在轎子中,聽著外面的百姓山呼萬歲。烏雅氏的嘴角浮現笑容,雖然累了一日,但心里卻開心得很。看來康熙在江南也是很得民心的,大清的國勢會越來越強。

轎子到了行宮,便停了下來。烏雅氏等著人掀轎簾,自己方才可以下轎。等了一會兒,有人掀起了轎簾,烏雅氏抬頭一看,卻是康熙。

“皇上……”烏雅氏驚訝地說道。

康熙朝著她笑著,一臉溫柔,一只手掀著轎簾,一只手伸向她。烏雅氏臉上露出幸福的微笑,把自己的手放在康熙的手上。康熙便扶著烏雅氏下了轎子。

“今天累了吧?”康熙微笑著對烏雅氏說道。

烏雅氏搖了搖頭,她的手握在康熙的手里,感覺到康熙的手暖暖的。

康熙攜著烏雅氏的手,往行宮內走去。他轉過頭,對烏雅氏笑道:“你穿公服正好看。”

烏雅氏抿嘴一笑,說道:“好看是好看。可是穿起來太費勁了。一件一件地穿在身上,怪麻煩的。還有這珠頂冠,好沉啊。”

“沉嗎?這里沒有外人了,朕給你拿下來吧。”說著,康熙便替烏雅氏解下系在下巴的帶子,替她把珠頂冠除了下來,“你這個冠子已經是算輕的了,朕的這個冠子還要更重的。”

“那臣妾也替您把冠子除下來。”烏雅氏笑道,也替康熙把大毛貂尾緞臺蒼龍教子正珠珠頂冠除了下來。

“頓時感覺輕松了許多啊。”康熙笑道。

曹寅和納蘭性德急匆匆地跑了過來。向康熙行禮后,曹寅說道:“皇上,恐怕這行宮得清一清了。”

上一章  |  清宮德妃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清宮德妃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