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新軍,柳安很是有些自豪地說道:“不負陛下期望,新軍訓練的很是順利,照此速度看,不出數月,便能上戰陣了。”
正常來說,訓練一只新軍要一年到兩年的功夫,除非是情況緊急才會從各地招攬新軍緊接著就投入戰場,不過眼下雖有戰事,但還沒有如此緊急,更何況為了操練這支新軍,國庫可是拿了不少銀子出來,這只前期就投入了一百萬兩,更遑論將來了。
既然花了銀子,那就要看到效果。
“朕雖不懂用兵,但也明白軍令如山的道理,朕這些日子讀了幾本書,也算學習了幾分道理,知道這兵,須得能夠如臂指揮才是上好,在最開始先生說要從流民里開始征兵,朕還有些猶豫,畢竟他們都是流離失所之人,難以控制啊。”
柳安笑道:“陛下說的極是,不過往往是這種人,只要您給出足夠的利好,便能令他們效死,在最困難關頭出手幫助他們的,他們便會從心底銘記你一輩子。”
“朕聽說,先生還教他們識字?”
不用想也知道這肯定是鄭洪波等人搞的鬼,柳安大大方方地點頭,說道:“不錯,臣為他們請了教書先生來,教他們讀書識字。”
“先生為何這么做?他們是兵,只需聽從將領的調遣就可,為何要識字呢?這豈不是多此一舉?”
朱由校有些不解地問道。
“陛下此言差矣,所謂兵法,除去用兵外,還有統兵之謀,真正能讓士兵們胸懷感激的,不是您給了他們什么,而是您教會了他們什么,授人與魚不如授人與漁,就算陛下您眼下給了他們軍餉糧食,給了他們立下戰功的機會,可這些終究只能解燃眉之急,真正想讓他們為大明赤膽忠心,應該給他們希望。”
“而所謂希望,不是入朝為官建功立業這些空談的話,而是讓他們能夠對未來有美好的憧憬,譬如市面上教人如何務農的書何止千萬,但著書立言之人有沒有想過,這些書是給誰看的呢?若他們百姓不識字,又如何能讀書,又如何能明白書中的知識呢?國富民強,前提是先民強,后國富。”
“大明社稷傳承百年,斑駁雜病各種弊端顯現,這其中就有百姓們不識字的原因,百姓們不識字,他們就無法讀書,無法讀書,就不明白這世上很多道理,而有些所謂的讀書人就會依仗著他們的身份對百姓大肆欺壓,久而久之自然引起了百姓們的不忿,繼而奮起反抗,一個真正強盛的大明,應該是從上而下,具強,而非以萬家之火奉養一家,這種強大是虛妄的,就如同屋舍,根基若是不牢靠,上面就算再如何錦繡,也終不過十年壽命。”
朱由校恍然大悟道:“朕明白了,先生是說,大明想富強,就要讓百姓們有所出路,對不對?”
柳安微笑道:“正是,若看不到希望,誰又會甘心做一賤民呢?大明需要的,是一種向心力,是百花齊放,集萬家之長,人才輩出,如大江黃河般滔滔不絕,以此,當為大明。”
“說得好啊...集萬家之長,百花齊放,若朕能做到那一步,也能和祖宗們有個交代了。”
朱由校感慨一聲,又說道:“但先生您和鄭指揮使的沖突是怎么回事?昨天朕接到消息,說新軍和五軍營在京城的大街上大打出手,有傷風化啊....”
“說起來,這事跟新軍恐怕沒多大關系,陛下下旨指派臣操練新軍,又是十萬之眾,肯定會引來有些人的不滿,這京師三大營仗著祖上打下來的名聲,囂張跋扈慣了,昨天正好是新軍休沐的日子,臣很了解他們,作為剛來京師的人,又怎么會刻意挑事呢?但凡是個正常人都不會吧,而五軍營不同了,新軍所用的輜重裝備都是從他們那里調來的,三大營心中肯定會有怨氣,但他又不敢來找陛下您直言,可他手下的兵就不一樣了,就算不會來新軍營地找茬,但只要在街上遇到了,出言譏諷也是情理之中,兩邊發生了口角,又都是血氣方剛的漢子,動手也在所難免了。”
朱由校嘆了口氣,他以前也沒少聽別人提起過這京師三大營的所作所為,只要他們都是,在京中橫行霸道,而且沒什么作為,要不然他也不會想著操練新軍了。
“這些朕是懂得,但新軍跟三大營不和,這才只剛剛開始,如果此事是鄭洪波指使的,那他肯定不會善罷甘休,這些事情上朕不好直接出面啊。”
這軍中的私下爭斗頻繁出現,皇帝也不好插手,畢竟都屬于軍中事務,更何況京師三大營地位極高,手下的兵馬近二十萬,拱衛京師,不論是哪位皇帝對他們的一些行為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去過多管束,但這樣也漸漸養起了他們的性子。
“好叫陛下放心,臣自有應對的方法,鄭洪波若再敢找新軍的麻煩,臣會教他長點記性的。”
柳安微微躬身告退。
話說回坤寧宮之中。
皇后張嫣正拉著楊明曦嘮家常,宮氏在一旁不時附和兩聲,偶爾輕笑,坤寧宮中顯得其樂融融,一片和氣的景象。
宮氏捧了一碗湯藥來,遞給張嫣,說道:“皇后殿下,御醫們的藥熬好了,您快趁熱喝了。”
張嫣瞧著那碗棕色湯藥,嗅著飄來的酸氣,不禁微微皺眉:“能不能不喝了,這湯藥太苦了....”
跟丫丫一起呆的久了,就連張嫣也喜歡上吃甜食了。
宮氏嗔怪道:“這怎么行!這可是安胎的良藥,御醫熬了一個時辰才熬好的,都說良藥苦口,皇后您可不能因為苦就不吃藥了,您懷的可是龍種,萬萬馬虎不得!”
“是男是女還不知道呢....”
張嫣搖了搖頭,還是接過了湯藥。
“一定是男孩,我是過來人,懂得!”宮氏笑著說道。
張嫣吹了吹熱氣,嘴巴動了動,忽然深吸口氣,將碗中湯藥一飲而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