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水滸逐鹿傳

第二百七十六章 占城稻、玻璃和香皂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9-06-02  作者:任鳥飛
《管子·七法》認為:“故凡兵有大論,必先論其器。”

在戰爭中,武器是至關重要的,完備、先進的武器是取得戰爭勝利的前提。

因此,“審器而識勝”,也就是說,在戰爭打響前,通過觀察敵我雙方武器裝備的優劣,基本上可以斷定這場戰爭的勝負。

戰爭的準備,很大一方面就是進行武器的準備,“備具,勝之厚”,如果在武器裝備方面優于敵人,即做到了“器無敵”,無疑就占據了先機,掌握了主動權,取勝就更加有把握。

可見,管子對戰爭中的武器因素是非常重視的。

李衍雖然不知道管子曾有過這些言論,但作為一個現代人,尤其是一個現代軍人,李衍自然是知道武器的重要性的,因此,這些年來李衍一直在致力于武器研發,而劉慧娘無疑就是李衍背后那個一直默默支持李衍的女人。

也正是因為有李衍對武器的重視,以及劉慧娘有通天蓋地之才,梁山軍才有了飛橋,才有了鋼輪火柜,才有了輕而易舉攻克堅城的能力,這是數年來的積累。

高唐城只是一個小城,李衍不可能將過多的經歷放在它身上,因為有太多太多的事需要李衍做了,像研發更先進的武器,像賺更多的錢,像弄到更多的糧食。

先進的武器是左右戰爭勝負的關鍵,但它絕不是致勝唯一的因素。

暴力的勝利是以武器的生產為基礎的,而武器的生產又是以整個勢力的生產力為基礎的,因而經濟實力同樣重要。

“國貧兵弱,戰則不勝,守則不固。”

“故凡用兵之計,三驚當一至,三至當一軍,三軍當一戰。”

“故一期之師,十年之蓄積彈,一戰之費,累代之功盡。”

戰爭于物資而言,耗費巨大,國弱民貧,戰爭就難以為繼。

因此,強軍首先要發展經濟,要想打敗敵人,首先要在物質財富上超過敵人,“為兵之數,存乎聚財……是以欲王天下,財不蓋天下,不能王天下”。

另外,欲王天下,必須“國富而粟多”,“眾民、強兵、廣地、富國,必生于粟也”,“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只有糧食充足,軍隊才可守可戰,“有蓄積則久戰而不鼠”就是這個意思,相反,如果軍隊糧食不充足,“兵弱而士不厲,則戰不勝而守不固;戰不勝而守不固,則國不安突”,糧食在戰爭中的作用至關重要,要做到在物質財富上勝過敵人,最根本的還是要加強農業生產。

發展到了李衍如今這種程度,已經不可能單單靠搶了,必須得自己生產。

當年李衍從趙佶的書桌上拿的那竹筒稻子,經過試種,李衍早已得知那是占城稻。

占城稻是出產于中南半島的高產、早熟、耐旱的稻種,引入宋國已經有些年頭了,并迅速在江南地區推廣,占城稻以其原產地位于后世越南中南部的占城為名。

它的有幾個特點:

一是耐旱。

二是適應性強,不擇地而生。

三是生長期短,自種至收僅五十余日。

四是占城稻與晚稻配合在一些地區還可成為雙季稻使谷物產量大為增加。

另外,李衍從趙佶書桌上拿的占城稻還與普通占城稻有些不同,他的生長期更短,產量也更高,它應該是變異過了的占城稻。

經過在梁山周圍的幾個村莊幾年試種,這種占城稻已經成規模了,足夠在李衍的屬地大規模種植。

(這占城稻不能在濟州島種,濟州島只適合種麥子。)

當然,這種占城稻在樂浪和真番二郡能否大規模種植需要時間來證明。

這也是李衍同意招安并且暫時不想再跟大宋朝廷開戰的原因之一。

至于發展經濟,自然是靠通商,這也是李衍接受大宋朝廷招安的原因之一,因為只有接受大宋朝廷招安,才能跟大宋通商,才能從大宋攫取大量財富。

針對跟大宋通商,李衍和劉慧娘等人特意研發出來了兩種東西——玻璃和香皂。

因為以前常,李衍對這兩種穿越者必須掌握的斂財至寶的制作方法非常熟悉。

加上李衍手下還有劉慧娘這個鉆研大才和上萬匠人,這兩樣本就不難大規模生產的東西很快就大規模生產了。

對于這兩樣東西的價格,李衍就一個指示——貴。

一塊尺許見方的無色玻璃一千貫,一扇窗戶最少三五千貫。

一件玻璃器皿至少萬貫。

一小盒寸許見方的香皂五百貫。

你還別嫌貴。

你得研究購物者的心理。

能買得起玻璃和香皂的,絕不會不是窮人,他們絕不會差錢,而你要是賣得便宜了,那才反而沒有了合適的消費人群。

李俊、扈成、蘇長官、王則貞,包括呂方和郭盛,李衍手下的商人全都出動,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從大宋攫取到最大的財富。

除了賣,李衍同時也在買,買糧,買馬,買鐵,買所有戰需品,全都高價買,甚至是倍價買——大宋朝廷不可能一直讓李衍買,早晚會出臺相關禁令,在此之前,李衍能買多少買多少。

這些事雖然不需要李衍親自去做,但哪樣都得李衍親自拿主意,至少是親自敲定。

總之,李衍有很多很多很多的事。

所以,只在高唐城待了三日,李衍便帶著已經可以移動了的柴進返回了梁山泊,剩下的事全都交給樂和處理。

至于柴進的龐大家產,李衍跟柴進推脫了許久,最后收下了九成。

柴進執意將其家產送給李衍,是有原因的:

一來,是因為他真心感謝李衍救他性命,如果沒有李衍,他十死無生,有多少錢都沒用。

二來,是因為柴進也清楚,他的身份變了,不再是那個擁有丹書鐵劵誰也不用怕的柴大官人了,他今后要想活得安穩就必須得找新的靠山,而那個新的靠山就是李衍。

三來,已經成了通緝要犯的柴進也沒有地方放他那龐大的家產,與其暴露出來被人惦記,莫不如送給李衍換一個大人情。

上一章  |  水滸逐鹿傳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水滸逐鹿傳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