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高武大秦

15,秦國軍制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0-06-21  作者:綰尤
張仲激靈靈打了個寒戰,只覺得蜀中的天氣,似乎更冷了些,他緊了緊身上的冬衣,看向面前的老人。

他神情仍有些不自然,帶著些恐懼和惡心。

張仲能理解這樣的感受,因為他也有點犯惡心。

以前看長平之戰的故事時,那一句“士卒互相殘殺以食”,張仲其實是不太信的,但自老者講述以后,他才知道,這確實是真的。

并且,還遠遠不止那一句話那么簡單。

互肉以烹,互相交換自己的肉,用來煮了吃。

這是何等的殘忍,又是何等的堅毅?

張仲想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樣的意志,才會讓這些士兵,寧愿割肉互食,也要與秦交戰?

換做后世,別說宋朝,就是唐朝的部隊,恐怕也崩潰了吧!

這還僅僅只是張仲這個局外人的感受。

而對于參加過那場戰役的老人來說,他的感受,他所受到的沖擊,更遠不止于此。

對于他來說,見到自己同袍的尸首,被人煮來吃掉,所留下的,是一輩子的恐懼,和無法丈量的心理陰影。

過了許久,老者才緩過勁來,他的臉色仍舊有些蒼白,但身軀卻已經不在顫抖。

他繼續往下講到。

“如此,又有得三四日,見得旌旗招展,車馬連綿,有大軍自河內來。”

“一問方知,昭王已盡征河內少壯男子以為援軍。”

“足二十萬人。”

張仲知道,這是秦昭王賞爵盡起河內之兵,上至60歲,下至十五歲,盡征之,這是秦國到目前為止,最大規模的一次征兵。

而這,也代表著秦趙兩國,投入了上百萬兵力的長平之戰,即將進入尾聲。

“吾等傷重之士,被人替換,隨車騎將回營修養。”

“至營中,轅門,圍墻,拒馬,皆為趙軍所破。”

“軍中待命之卒,盡席地而坐。”

“較場之上,數名都尉盡赤上身,被軍法官以軍棍打得鮮血淋漓。”

“一問方知,今日晌午,趙將親率車騎沖陣,八萬銳卒竟不能擋,被其攻入大軍營壘,險與武安君親兵接戰。”

“軍法官乃因此大怒,行軍法于較場。”

說到這里,老者笑了笑,拍著張仲的肩膀說到。“若說軍中有免戰免死之兵,則非將軍親兵莫屬。”

“哦?”張仲不太了解秦時的兵制,畢竟,歷史書上不寫這個。“愿聞其詳。”

“至昭王即位,改軍制以來,五人為伍,設伍長,十人為什,設什長,五十人為屯,設屯長。”

“再往上,二屯為百,設有百將,五百設五百主,至此,可有親兵,為五十人。”

“二五百主,設親兵一百人,即至都尉,親兵則千人之數,而武安君親兵,更足萬人。”

這可以算得上是是十分有價值的信息了,張仲默默記下,以備不時之需。

“親兵護持主將左右,以保將之安危,無論是五百主,還是都尉,乃至于將軍,其親兵若盡死,便已是覆軍殺將,全軍盡沒之時。”

也就是說,親兵,幾乎是最后才上戰場的咯?

張仲眼珠轉了轉,暗暗記下了這點。

“原來如此。”

老者看了看張仲的身材,猶豫了一下,又接著說道。“若是如騎都尉漪那等勇將,親兵卻是死得最快的。”

“汝切不可以入。”

不是,你看我做什么?

還這么強調?

我連騎馬都不會好嗎?

但與老人爭論是不明智的,尤其是對方還在為你考慮的時候,張仲也只得答道。

“唯。”

老人還是不太放心,再次強調到。“夫勇將,臨敵者前,撤退者后,破陣斬將,沖軍奪營。”

“此皆百死之責也。”

“將有破軍潰圍之勇,親兵奈何?”

張仲想了想,確實是這么個道理,他能殺出去,小兵能嗎?

“叔公良言,仲謹記于心。”

回答完了之后,張仲卻猛然間想起一件事,如果主將被猛將陣戰了咋辦?

就像騎都尉被更猛的猛將干掉了那種。

想到就問,自己的叔公,也沒必要客氣。“若主將死,而親兵存者?”

老者正了臉色,嚴肅的說道。“軍法有言,主將死而親兵存者,盡殺之。”

“汝要記住。”

“國辱,則死將,將辱,則死兵,此為兵之道也。”

張仲微微一愣,他倒是沒有想到,這時候的秦國,都已經開始對小兵宣揚愛國思想了。

“唯。”

老者看著張仲的臉色,想了想,還是再次強調到。“若汝為親兵,主將必死于汝之后,如此,汝家人尚有爵位賞賜。”

“若主將先死,則汝死,并削爵,家人亦不得安。”

這軍法,夠可以啊!

從根源處斷絕了親兵不用命死戰的心。

張仲想了好一會兒,還是沒有想到漏洞,這種做法,幾乎只要是有家庭的,便不可能不怕。

眼見老者雙目愈發凌厲,張仲急忙掐斷腦海中找bug的念頭,正色答道。“唯。”

老人臉色緩和了下來,他看著張仲的臉,嘆息一聲說道。“吾秦國,沒有覆軍死將的傳統,便是戰敗,主將與親兵也少有死者。”

“聽南郡之兵言,南面的楚國,若覆軍,則將自刎于戰場。”

“親衛,盡自戮之。”

張仲:..........

不過念頭一動,張仲就想起了某個身經大小七十余戰,從未敗北,而一旦敗了,就烏江自刎的猛人。

張仲原以為,他是因為覺得對不起江東父老,方才自刎于烏江的。

沒想到,還不僅僅如此。

聽老者所言,這自刎,在楚國,貌似還是一種傳統。

所以問題來了,那個猛人自刎的最大原因,是因為覺得對不起江東父老,還是因為面子?

拋開腦海中有的沒的,張仲說道。“竟有如此?”

老者點了點頭,接著說道。“兵戰之事,豈有常勝不敗之理,便是王龁將軍........”

說到這里,老者突然停下了,好一會兒,都不曾再開口。

張仲其實知道他想說什么,長平之戰后,王龁再擊趙國,為趙魏聯軍所敗。

喪師辱國。

但讓一個老兵去說自己老領導的敗績,也確實有些為難。

ps:今天加班晚了些,抱歉哦。

感謝每天投票的大大,也感謝十位將每個月只有三次的投資機會,給我的大大。

比心。

上一章  |  高武大秦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高武大秦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