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舉漢

第四百七十九章 蒼梧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2-07-14  作者:反聽
劉景在襄陽舉行冬至宴會時,潘濬在布山也籌辦了一場宴會,不過參宴者僅三百余人,與襄陽的盛況相比,有若天壤之別。

這也很正常,潘濬徒有交州刺史之名,實則治下不過郁林一郡,

如今上任才滿三個月,還未來得及施展經略,廣布威恩,郁林很多地方甚至都不知其人,若非郁林太守王彊愿意聽從他的調遣,怕是政令都出不了刺史部。

王彊出身商賈,門戶至賤,然其人勇鷙而有謀,

沉毅而能斷,

有吳漢之奇。以單兵孤城,逆擊張津數萬之眾,覆其軍,斬其首,威震交域,漢夷賓服,被劉景表為裨將軍,董督交州軍事。

王彊既是郁林太守,又督交州軍事,是劉景所屬交州權力第一人,潘濬只是空有名頭而已。

盡管王彊對潘濬極為尊重,凡有所命,無不遵從,可潘濬仍是感到極不自在,他可不是一個甘于飽食安步,

坐嘯畫諾的人,如果心中沒有宏圖壯志,他又何必跑來交州這不毛之地?

所幸劉景在北方以雷霆之勢迅速屠滅劉表,

遣使詣許。十天前,襄陽傳來喜訊,他的交州刺史一職,已經得到了朝廷的正式承認,不再只是劉景私署。

潘濬喜出望外,由于他的交州刺史乃是劉景僭越表舉,不管是雄踞交南四郡的士燮四兄弟,還是蒼梧太守史璜,都不會聽從他的命令。現今有了天子背書,他總算是坐實了刺史之位。

潘濬的第一個想法,便是外遷治所,士燮的交趾郡,乃至由士家兄弟掌控的南海郡、合浦郡、九真郡潘濬都不會去,他在王彊這里都感到不如意,若是到了士家兄弟的地盤處境必定更難。

當初張津率軍北駐郁林、蒼梧,大舉入侵零陵、桂陽,固然是受到了曹操的引誘,生出吞并荊南之心,

但也未嘗沒有擺脫士燮,

立足交北之念。

日南郡位于九真之南,

在交州荒域亦屬窮僻之地,潘濬自然也不會去,如此一來,就只剩下與郁林郡緊鄰的蒼梧郡了。

蒼梧太守史璜身體一向不好,今年以來更是諸病纏身,據說已經好幾個月沒有公開露面了。

劉景、潘濬原本的計劃,是等史璜病死,再接管蒼梧郡。不過現在潘濬已經是貨真價實的交州刺史,自然不必再空等下去。

數日前,潘濬出于禮貌,派人前往蒼梧廣信通知史璜,他將交州刺史部改治廣信的決定。

接著也不等史璜回復,冬至過后,潘濬立即開始組織搬遷。

臨行前夜,王彊于郡府大擺筵席,送別潘濬。

宴上,眾人開懷暢飲,興之所至,紛紛起舞相屬,王彊常自感微賤,又不喜跳舞,便沒有以舞屬潘濬,只頻頻向其敬酒。

酒過三巡,王彊已有幾分醉意,舉杯對潘濬道:“使君,我還是認為你不該獨自前往蒼梧,史璜眼下態度不明,萬一對使君心懷歹意,使君豈不危矣?萬一使君有個三長兩短,到時讓我如何向將軍交代?我看還是由我親率兵馬送你上任為好。”

蒼梧之事,斷不容王彊插手。潘濬搖頭道:“史蒼梧乃桂陽名士,素有聲譽,今已大病不起,能有什么歹意?何況我并非孤身一人,有百余州吏相隨,兩千甲士護衛,足以保證安全。”

見王彊還要再言,潘濬則反勸道:“足下不僅是都督一州軍事的將軍,還是郁林太守,太守者,一郡之君也,今郁林以西,叛者、夷獠仍聚集山谷,將為叛亂,足下此時豈可輕動?”

王彊臉色頓時陰沉下來,冷笑道:“此輩不足為慮,前時郁林以西不少渠帥、夷首皆隨張津進犯布山,期間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事后竟還敢恬不知恥向我請降,其等連同親信三百人皆殺,一個未留,頭顱至今仍懸于道旁,以為警示。若敢生亂,不過是再多添幾顆頭顱罷了。”

“其等雖只是癬疥之疾,亦不可不防。”潘濬笑道,“足下若是實在憂心我的安危,不如在我入蒼梧后,陳兵兩郡交界,舟艦往來郁水,以為奧援。”其實他認為這么做都是多此一舉,只是為了安王彊的心才提。

“好吧。”王彊想了想,點頭道,“萬一有事,使君不必親身冒險,明里可虛與委蛇以安之,暗中遣人招我,屆時我必親提大軍,踏平廣信,屠盡違逆。”

“好,請滿飲此杯。”潘濬舉杯敬了王彊一杯酒。

“請……”

次日,潘濬在郁水岸邊與王彊把手作別,而后率吏士兩千余人,乘船沿郁水東下,廣信距布山約四五百里,五日即至。

漢家舊典:“傳車驂駕,垂赤帷裳,迎于州界。”

因潘濬沒等史璜回復就自行出發,此時迎接他的隊伍才出廣信不久,雙方在津渡撞個正著。

“蒼梧功曹陳乾,拜見明使君。”當先一人率蒼梧眾吏拜道。

“足下就是陳文凱?不必多禮,請起。”潘濬含笑打量著陳乾,他年約四旬,危冠褒衣,氣度儒雅,一看就是飽學之士。

陳氏乃蒼梧冠族,世代以經學傳家,陳乾祖陳欽,乃西漢經學大家,博通五經,尤善《左傳》,王莽亦從其學。陳欽子陳元,少傳父業,亦為學者所宗。

陳乾曾被郡中舉為孝廉,官至桂陽曲江長,幾年前張津北犯零、桂,陳乾的曲江首當其沖,他自知不敵,干脆棄官返鄉,太守史璜久聞其名,請為功曹。

陳乾家世冠蓋,本人亦有清譽,深為蒼梧漢、夷所推崇,也只有他,才能在太守史璜病重不能理事后,穩住蒼梧局勢,若沒有他主持大局,蒼梧早就亂了。

潘濬道:“久聞足下高名,蒼梧時至今日仍能安定不亂,皆足下之功。今我初來廣信,欲宣威德于交域,必要仰賴足下這般的賢才,我有意以足下為治中,也不知史蒼梧是否肯割愛。”

治中乃刺史左膀右臂,權力之重,僅次于“半刺史”別駕,陳乾當然有意治中之位,不過此事還要征得史璜的同意才行。

潘濬聽了陳乾的回答,心里對他更加看重,問道:“對了,我在郁林時,聽聞史蒼梧病重不起,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陳乾略一沉吟,承認道:“府君確實已病重不能理事。”

“今四海倒懸,民人涂炭,史蒼梧卻能為國牧守南疆,安定黎庶,可謂有功于國家,這樣的社稷功臣,豈能不為世人所知?我當上書天子,為其請功。當然,諸君皆有輔翼之功。”

潘濬此話一出,包括陳乾在內,蒼梧諸吏無不倍感歡喜。

在蒼梧諸吏的擁戴下,潘濬自南門入廣信,不但百余州吏緊緊跟隨,兩千士卒亦堂而皇之進入城中,并第一時間接管城防。

潘濬首先前往郡府官舍,看望抱病在床的史璜,史璜今年才五十,卻被疾病折磨得瘦骨嶙峋,面容枯槁,使人心有戚戚焉。

陳乾在旁提到潘濬將向朝廷為他表功的事,史璜聽得十分感動,他一生為人清白,為政也算有方,如今百病纏身,康復無望,最在意的便是名聲了,無論是身前之名,還是身后之名。

史璜投桃報李,表示愿主動辭去蒼梧太守之職,不過潘濬拒絕了,一入廣信,就奪其太守之位,吃相太難看了,反正蒼梧已是囊中之物,又何必急于一時。

從官舍出來,潘濬立刻前往郡府正堂,并派人召集刺史部屬吏、蒼梧郡吏,齊聚正堂會議。

潘濬的首個命令,就是以陳乾為治中,之后向陳乾詢問郡吏中有名聲才干者,陳乾一連推薦十余人,潘濬皆招入刺史部。

蒼梧雖然是交州大郡,但太守史璜素以寬仁撫慰漢、夷,不好武事,是以僅養有三千郡兵。潘濬此次赴任帶來兩千甲士,其中半數都參加過與張津的戰事,輕而易舉便兼并了蒼梧郡兵。

至此,潘濬徹底掌控蒼梧,郁林、蒼梧二郡由此連成一片,獨霸交北,總算有了些氣象。

接下來,便是勵精圖治,積蓄力量,而后徐圖交南。

請:m.yqxs.cc

上一章  |  舉漢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舉漢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