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穿越之青史留名

第四十章 府試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0-06-21  作者:授與天齊
就在趙老先生把張青峰寫的封神演義評書全部稿子公布的時候,此時的張青峰,已經身在了府試的考場中。

一個多月前,張青峰就在臨安府衙報了名。

在古代科舉,報名非常麻煩,不僅要交代祖孫三代的名字以及籍貫,還要有本地鄉里里鄉開具證明,或者是有書院的推薦信之類的。

不過這一點難不到張青峰,他很容易就獲得了府試的考試資格。

此時的張青峰,看著朝廷出的題目,不經有些犯難。

原本,他以為以自己的學識以及對四書五經滾瓜爛熟的記憶,考個府試應該很容易的。

然而,當真正考的時候,他就有些傻眼了。

解式第一場,是考經義,詩,書,易,禮記,周禮論語孟子等等,主要就是四書五經。

讓張青峰抓瞎的是,考官出題并不是按照原文出題,而是從這些經義中選了幾段語句,然后你就自由發揮吧。

比如張青峰看到的題目:

第一題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義。”

第二題為:“中立而不倚強哉矯義。”

第三題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義。”

如果是填空題,或者是默寫經文,張青峰可以說是信手拈來,然而這樣的題他就有些難搞了。

難道以這些題寫幾篇作文?

肯定不是這樣。

張青峰不得不承認,他有些小看古代的科舉了。

不過還好,張青峰有楊三郎的記憶,最后花了一天時間,張青峰勉強是寫了三篇文章。

第二天,府試第二題也出來了,是考詩賦。

這是張青的強項,南宋以后的詩詞他記得非常多。

然而,當張青峰看到題目后。他傻眼了。

題目為:“李白月夜著宮錦袍,泛舟采石。”,賦以“顧瞻笑傲,旁若無人。”為韻。

也就是說,題目要求用顧、瞻、笑、傲、旁、若、無、人這八個字為詩賦的韻腳,也就是詩賦的最后一個字必須是這八個字。

張青峰快速在腦海中檢索著,最后他不得不承認,好像沒有以這八個字為韻腳的詩賦,或者是他沒有見過以這八個字為韻腳的詩賦。

這下子,張青峰就有些犯難過,你讓他抄詩詞,他能夠給你抄一篇足以流傳千古的詩詞,但是讓他寫賦可就難為他了。

嘗試了幾個小時,張青峰最終不得不頹喪的放棄了自己寫賦的想法。

他勉強拼湊起來的東西,他自己讓著都看不下去。

怎么辦?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詩賦這一科是肯定掛定了。

就算是這樣,張青峰還是決定弄一首能夠流傳千古的詩詞交上去,說不定考官看他寫的詩詞好,就給他過了呢?

于是,張青峰提筆開始寫: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這不是詩,也不是賦,這是明朝楊慎的一首詞,張青峰此時只能病急亂投醫了。

寫了一篇他還覺得不夠,他準備多寫幾篇,說不定有用呢。

懷著這種僥幸的心態,于是他再次寫道: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這是元朝馬致遠的一首詞。

想了想,張青峰覺得還是不夠,他靈機一動。

“能不能寫一首幾百年后的現代詩詞,讓宋代的考官們長長見識呢?”

對于這次府試,張青峰已經并不報什么希望了,這次科舉,他也肯定是考不上了。

與其默默無聞的考不上,還不如干出一番讓人銘記的事情來。

張青峰想了一會,他準備把高爾夫的海燕之歌搬到宋朝來。

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云。

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的飛翔……

這首詩,在全世界各國都是非常出名的。

讀整首詩,就如同身臨其境一般,能給人帶來深深地震撼。

特別是最后一句: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這是這首詩的點睛之筆。

詩詞最打動人心的地方是什么,就是能夠給予人各種情緒。

而這首海燕之歌,就能給人熱血澎湃的情緒。

反正張青峰是覺得這首詩非常的好,就是不知道古代人的審美能不能理解了。

當然,張青峰也修改了一些用詞,比如里面的企鵝,還有精靈等等之類。

第二天考的詩賦,張青峰算是混過去了。

第三天,考策論。

題目為:晉武平吳以獨斷而克,苻堅伐晉以獨斷而亡;齊桓專任管仲而霸,燕噲專任子之而敗,事同而功異,何也?

意思就是:晉武帝司馬炎獨斷而滅吳統一天下,前秦苻堅獨斷而淝水之戰失利亡國,齊桓公任用管仲而稱霸,燕王噲任用子之而導致燕國大亂,一樣的方法而結果不同,為什么呢?

這樣的題目,以張青峰超前幾百上千年的見識,很容易就能知道答案。

然而,他的答案未必是宋朝人能夠接受的答案。

不管如何,張青峰都準備認真回答這道策論,不管宋朝人能不能接受這個答案。

他準備從中央集權和朝廷組織能力說起。

中央集權的意思很簡單,就是集所有權利于朝廷中樞一身,朝廷中樞一聲令下,地方莫敢不從。

組織能力,則是朝廷下令后,地方上能夠以多塊的速度,以及多堅決的意志執行朝廷的命令。

如果朝廷一聲令下,地方官員馬上就能執行政令,而且一絲不茍,那么朝廷的組織能力就是強大的。

只有組織能力強大,朝廷的改革才能成功。

他列舉了商鞅變法之所以成功,就因為秦朝的地方官員能夠一絲不茍的執行政令。

這就證明秦國的組織能力非常強大。

反面例子則是王安石變法,雖然是好的政令,但是到了地方上,卻被地方官員和劣紳利用,變成了害民之法。

這就說明,大宋的組織能力極為低下。

最后他寫道,不管是誰變法,都要觸動一些人的利益,遭到很多人的反對,只有朝廷的權利強大到能夠壓制住一切,有些強大的組織以及執行能力,變革才能成功。

當然,張青峰的策論都是用文言文寫的,而且稍微有些歪題,但他就這樣寫了。

寫完后,張青峰就直接交卷了。

今天是最后一場考試,張青峰對這次考試不抱希望,也就懶得繼續在考場待著了。

“三郎,考的怎么樣?”

張青峰出了考場,就看到了父親楊茂才在外面等著他。

見到張青峰出來,楊茂才也是第一時間就湊了上來。

上一章  |  穿越之青史留名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穿越之青史留名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