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1255再鑄鼎

第23章 火炮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0-06-20  作者:修改兩次
……

時間飛快地流過,轉眼就到了1256年的二月。

“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

東海堡外面已經圍了一圈圍墻,里面多了大大小小十幾間房子,朗朗的童聲從中央一間低矮的大廳里傳出來。

大廳里面,豎著好幾根木柱,北邊有一個講臺,對面擺了好幾排桌子,幾十個大大小小的孩子坐在這里,正在搖頭晃腦背誦著乘法口訣。

“砰!”

突然外面傳來一聲悶響,聲音不大,但是很特別,似乎是從遠處傳來的,課堂里瞬間靜了下來。

講臺上一個中年女性扶了一下眼鏡,說:“不要在意,繼續背!”隨后又小聲嘀咕了一句“不是在東山那邊嗎?這么遠都能聽到……”

……

東山東麓,響聲過后,山梁后面突然呼啦啦站起幾十個人,用力地鼓起掌來。

段明遠從山梁前方平地上的一道壕溝里爬起來,向后揮了揮手,然后一邊腹誹著“NND這群怕死的躲得真是夠遠”,一邊跑向前面的一個鐵管子,仔細檢查一遍,確認完好,向后比了個手勢,后面又歡呼起來。

這是東海商社第一門火炮的實驗現場,因為意義重大,所以附近有事沒事的人都過來圍觀了。包括對口的工業部、安全部、海洋部諸人,還有不對口的統合部、勞工部、后勤部、商務部幾位,都過來湊了個熱鬧。不過為了安全計,真正在第一線點炮的只有段明遠一個人,當然也只是躲在壕溝里點燃長長的引線,沒敢湊到小炮旁邊。

去年年底,鋼鐵對策暨武器裝備研發小組好不容易搞出了一個小號的水力鍛錘,勉強解決了鋼板的加工問題,還沒做出幾件,氣候就驟然變冷,東山河進入了枯水期,水車動不了了。

于是工業部只能把重點轉向暫時不需要水力的項目,比如說玻璃。不過他們拿著砂子、石灰和草木灰反復試驗了好幾遍,也只得到了一些黑乎乎發紅的幾乎不透明的物質。沒辦法,只能一邊繼續試驗,一邊先用一些舊世帶過來的碎玻璃練習一下玻璃加工技術,試著研究出磨制透鏡的方法。畢竟不少人都戴著眼鏡,都小心翼翼地保護著,一旦壞掉就沒法復制了。

還有一個項目倒是取得了突破,那就是水泥。當初用水力磨盤制造了一批細石灰,后來經非金屬組多次實驗和調整配方,終于制造出了一批加水后能凝結的粉狀物,雖然跟后世真正的水泥比起來就是渣,但總比三合土好多了。

雖然水車不能用了,但是耕牛閑下來了啊。機械組用代耕架改造出三臺畜力磨盤,開始批量生產水泥,又加上冬季農閑,空余出不少勞動力可以投入建筑業,大大推進了建設交通部的進度。

東海堡初現規模,內部多出了十幾間各式建筑,預備提供給各部門工作使用,外面還立起了一道圓圍墻。其實最開始的計劃是把東海堡建成棱堡的,但現在又沒遠程火力,不需要那么浪費建材,所以只做成圓形的,將來有需要加上幾個角就是棱堡了。

這一點提醒了武備組,反正鋼也不能煉了板甲也沒法打了,不如做點能干的事……我們來研究火器吧!

畢竟東海商社這點人既不夠多又不能打,只能想辦法彎道超車了。

太先進的火器他們也搞不出來,現實的也就只有爆炸彈、火槍、火炮三個發展方向。

其中爆炸彈在這個時代已經出現了,宋金都有所謂的“震天雷”,就是裝填了火藥的鐵球,可以投擲出去爆炸傷敵。宋軍還有一種名為“火炮”的武器,實際上也是這種爆炸彈。但就現在的技術水平來說,黑火藥爆炸力度低,引信也很不可靠很不安全,爆炸彈很難說有太大的實用價值。之前闊馬戰役的時候高正試用過一次,雖然聲光效果不錯,但殺傷力很不足。歷史上,爆炸彈也是適用面狹窄。所以這條路暫時不需花費太大力氣。

而火槍就很經典也很重要了,不過它雖然用鐵量少,但加工起來也是頗需要一些精細技術的,他們暫時還搞不定,只能先擱置了。

剩下的最現實的就是火炮了,它的價值不可小覷,但起步階段做起來反而比火槍簡單,反正只需要鑄造就能成型,可以說是最現實的選擇。

于是經過幾天的討論之后,武備組行動起來,畫出火炮的設計圖,設計制造流程。

他們的第一門火炮繞過歷史上眾多彎路,直接設計成了前細后粗的水滴型,在重心位置上有炮耳,后部用火門點火。不過規格上相當保守,口徑只有40mm,平均壁厚差不多也有40mm,倍徑只有10,是門相當輕型的小炮,整體重量差不多只有30kg。

但30kg也是他們從未接觸過的挑戰,之前坩堝熬鐵一次只有5kg,現在規模大了五倍,難度更是倍增。

武備組聯合機械組、木工組,先用木頭雕了一個模型出來,確定重心位置沒錯,之后折騰一個多月才搞定火炮用的砂模,暫時放著陰干,又用了十幾天做出一個鐵-木聯合結構的小型龍門吊,用來運輸鐵水。

鑄造材料是普通的自產生鐵,雖然強度不如熟鐵和鋼,但熔點低,容易鑄造。熟鐵或者鋼熔點太高,流動性不好,不適合鑄造或者說鑄造要求的技術太高,不是他們能做出來的。其實更合適的材料是銅,但貧窮的東海商社顯然舍不得拿出來。

他們做了一個大號的粘土坩堝,內徑20cm,深20cm,又改造了一處爐子,用人力風箱就把生鐵融成了鐵水。然后用吊車把粘土坩堝吊起來,移動到旁邊的砂模上,小心地把鐵水注入進去。鐵水量計算的很準確,只剩余了一小點,又鑄了幾個鐵錠。

砂模沒有立刻開啟,而是在旁邊放了幾個小爐子繼續保溫,直到三天后才開模將鐵炮取出來。當天,工業部和安全部、海洋部全員都過來圍觀了,萬浩然砸開砂模,段明遠立刻撲上去用手把砂子撥開,撫摸著炮身就像親女兒一樣。

也許是運氣好,也許是鐵水的質量好,也許是他們的技術確實不錯,這門炮總體來看還算成功。外形基本與設計意圖一致,只是表面上有一道合模線,別的地方仔細一看會有很多坑坑洼洼,內部有沒有缺陷也沒法檢測。

武備組本有人提議學習歷史上近代火炮的內膛加工方法,搞個鏜床將炮膛切削光滑,這樣對于炮彈的穩定性和威力都大有助益。但鑄鐵是脆性材料,切削的話稍不仔細就很容易崩裂,對他們這些二把刀來說難度過高。他們心疼這門好不容易鑄造出來的寶貝炮,最后還是沒有嘗試,只用毛氈布蘸著從水泥原料里篩出來的細石灰石把內膛打磨了一下,效果聊勝于無。

到了二月初九春分日,天氣已經漸漸轉暖,武備組決定今日試炮。

他們在東山東麓劃出一片試炮場,選了個位置把火炮和一堆工具搬過來,由段明遠主導操作。

火炮放在木工組做的一個簡單的木架上,可以上下調節角度,段明遠抽出墊木,將仰角調到大約五度的位置,深呼吸準備了一下,開始操作。

他先按照標準程序,用一個蘸水的小拖把捅了一下炮膛,又用干拖把擦了一下,裝作清理炮膛的樣子。

然后萬浩然給他搬過來幾個小紙包,這是事先稱好的火藥,按100g每包進行分裝。

由于是初次試炮,為安全起見,段明遠只拿了兩包撕開倒進炮膛,又用一根木桿推實。隨后拿出一個小鐵球,也就是炮彈,重300g,推進炮膛。

段明遠給萬浩然示意一下,后者立刻帶著剩下的火藥離開。隨后段明遠拿出一卷引線,抽出一頭插入火門,然后拿著慢慢走到后面五米外的一處壕溝邊,把引線剪斷,就抬起頭對著山梁邊上圍觀的群眾大喊:“準備,要點炮了!”,眾人立刻躲進山梁后面,只露個頭看著。

段明遠跳進壕溝,戴上頭盔,點燃了引線,隨后抱頭蹲了下去。

山梁上的眾人看著引線一點點燒過去,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眼看著離火門只有幾米了,高正突然大喊一聲“臥倒!”,于是嘩啦啦倒了一片。

他自己反倒仍然露頭看著,只見引線越來越短,沒進火門,發出“轟”的數里可聞的一聲巨響,炮口發出一道紅光,一個幾不可見的小黑點從中……慢慢地飛出來,劃出一道拋物線,落在了前方的野地上。

地面上已經事先標了距離,從一百米一直到一千米,炮彈落在了二百米和三百米之間。

隨后段明遠確認火炮安然無恙,眾人又歡呼起來。

即使后世已經見多了電視上槍炮齊鳴的大場面,但親身在近處聽到火藥爆炸的巨響,還是覺得心悸無比。試想一下,若是在戰場上對面突然來這么一下,就算炮彈沒打過來也得嚇個半死啊。

相比之前長矛胸甲的小打小鬧,這才是真正的安身立命之本啊!

大部分醬油群眾對武備組表示祝賀之后就散去了,相關人士留下來繼續試炮。

之后又測試了正常裝藥(300g)和雙倍裝藥(600g),都通過了測試,說明火炮質量足夠過硬,正常使用不至于炸膛。

按照正常流程,接下來本該逐漸增加裝藥量直到損毀,以測試這型火炮的極限,讓后來的使用者心里有個底。但是現在就這一門炮寶貝得很,不能這么浪費,就先移交給了安全部進行殺傷能力測試,等測完了再做極限測試。

接下來幾天,安全部和海洋部聯合起來,發了幾十炮,測試了這門炮的實戰能力。

在正常裝藥的情況下,這門炮能把炮彈打到四百米以外,但這個距離上已經沒有準頭和殺傷力可言了。

比較有意義的射程是120米左右,這個距離上發射實心彈可以擊斷10厘米粗的樹干,但是散布范圍有幾塊門板那么大,很難準確打到樹干上。

如此近的射程,如果用來嚇唬人倒是夠的,但很難說有太大的戰術意義。于是武備組又制造了一批鉛質霰彈,以求更高效率的對人員殺傷。測試下來,小鉛子可以在20m的距離上擊穿10cm厚的木板,50m的距離上擊穿5cm厚的木板,如果換成活人肯定受不住,這個戰果很是令人振奮。

測試得七七八八之后,這門炮開始進行極限測試,被依次填上三倍裝藥、四倍裝藥,終于在五倍裝藥的時候轟然炸裂,走過轟轟烈烈的一生,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

“我算是理解虎蹲炮的設計理念了。這個級別的小炮,就是再厚重、裝再多的藥,也打不了多遠,不如干脆做輕點,以霰彈近距離殺傷為主,還便于移動。據說虎蹲炮只有三十六斤,我們是不是該往這個方向努力?”事后武備組、安全部、海洋部聯合舉行的總結會上,萬浩然翻著測試報告,有些感慨地說。

虎蹲炮是明代的一種小炮,威力不強但小巧輕便,為名帥戚繼光所推崇。

“是啊,所以后來火槍普及之后,虎蹲炮就不行了,因為射程還沒火槍遠,火力密度也沒火槍方陣大。”段明遠拿著幾塊火炮碎片,惋惜地說。

“但是我們現在并沒有火槍,所以虎蹲炮還是很有意義的不是嗎?”林小雅接茬說,她最近也是惡補了很多古典時代的火器知識,“同時,減輕重量以后,也意味著成本更低、能制造更多的火炮。雖說虎蹲炮打不遠,但是發射實心彈也有一百米左右的有效射程了,我們完全可以集中使用啊,用火力覆蓋來改善威力。”

季國風立刻表示贊同:“沒錯,我簡單算了一下,如果把口徑增大到50mm,再適當縮減壁厚,就可以把重量減輕到20kg左右,基本與虎蹲炮的36明斤相當了。根據我們這次的實驗,安全冗余是比較富裕的,我這再改良一下鑄造工藝和鐵水配方,這么改動問題不大。”

眾人紛紛討論起來,不一會兒就對這個方案表示支持,于是季國風記錄下來,標注為高優先級項目。

火炮輕型化符合現在的工業水平和軍事需要,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滿意的。

海洋部的韓松這時舉手發言了:“但同時,更大的火炮也要繼續研發。今年我們海軍會有幾艘船下水,如果按這年代的規矩打跳幫戰,肯定是連海盜都打不過的。要想保證海上的戰力,必須給船上裝備火炮才行。我也知道搞什么十八磅炮、二十四磅炮不現實,但這虎蹲炮也太小了,就算是商船的船板都不一定能打穿。我希望至少能有一種六十毫米口徑的火炮,而且身管要長,能打得遠打得狠,至少能對輕型小船造成一定的威脅,不難吧?”

季國風眉頭一皺:“六十毫米……換算成彈重就是八百克不到兩磅,如果是長身管的話,恐怕重量就超一百公斤直奔二百去了,有些難度啊。罷了,反正早晚也得上的,那我們就以二百公斤為目標,慢慢試著搞起吧。”

200kg,這又大大超出了工業部現在的加工能力,不過他們決定接下這個挑戰,畢竟這是通向未來的必由之路。

上一章  |  1255再鑄鼎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1255再鑄鼎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