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都督府下轄六州,現在統軍府三十,其中幽州十四府,易州九府,平州一府、北燕州二府,薊州二府,檀州二府。”
都督府內,新到任的幽州都督府長史李玄道正向秦瑯稟報軍情。
“整個河北統軍府四十八個,幽州都督府獨占三十。”
“另幽州都督府下六州,設有七軍四守捉兩關七城二鎮十三戍!”
秦瑯手里拿著一張統計單子,也是越看越驚訝了,可以說整個河北地區的軍事力量三分之二都集中于幽州地區。
李玄道原是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也是隴西李氏,甚至是皇室遠支,同時他還是房玄齡的表侄,他從長安來,又長期在李世民幕府中,因此對于府兵數據是非常清楚的。
按他所說,整個大唐現在設有統軍府六百三十五個,其中僅關中便有二百五十七個,占四成,另外隴右還有四十六個。
其次統軍府最多的是河東,皇帝龍興之地有一百六十二個。再次是中原腹心的河南,設有七十五個。河北前后設立了四十八個統軍府,占比不到總數一成。
河北統軍府的設置與河北戶口數人丁數完全不對等,隋朝開皇大業中統計,當時天下人口最多的地方首推河北,其次是河南,再是關中,然后淮南、河東。但大唐的統軍府設立,明顯是按政治、軍事的重要職能分布的,是守內虛外,強干弱枝。
相比起來,河北還算好的,在江南、嶺南等一道之地才幾個軍府,還都集中在一二重要的州里。
江南總共才設立了兩個軍府而已。
河北人口最多的其實不是幽州地區,而是南部的魏趙等地。軍都關之外的北燕州,人煙稀少,卻設有兩個軍府,有兩千余府兵,可以說北燕州絕大多數的人口都是府兵和其家眷。
這正突出了大唐軍府部署的思想,強化關中,以及戍衛邊境。
本來說幽州有三十個統軍府,就算都是下府,一府八百人,那也起碼有兩萬四千兵馬的,不過統軍府的性質是基層軍事組織,主要負責的是訓練之責。
真正打仗又是另外一個體系。
剛才李玄道說的幽州七軍四守捉便是指這個,府兵閑時為民戰時為兵,平時輪流到京師上番宿衛或到邊疆戍衛守邊,幽州這三十個統軍府的兵并不是直接守邊的,他們一樣要輪流去長安當值,真正在幽州邊境上守邊的只是幽州三十個統軍府里少數士兵,并且有很多邊軍是來自中原其它統軍府的。
用后世的話來說,唐朝的統軍府類似于市縣武裝部這類的組織動員機構,軍、守捉、鎮、戍才是真正的守邊防衛組織。
大唐邊境之上,緊要之處駐守邊軍,大的稱軍,次的稱守捉,再次稱城、鎮、戍等。
軍、守捉等皆置使統領,比如幽州的這七軍,便是駐于北燕州的廣邊軍和清夷軍,駐于檀州的威武軍和鎮遠軍,駐于薊州的靜塞軍和雄武軍,駐于平州的柳城軍,七軍是邊塞的七座軍城,里面駐七支邊軍。
北燕州的兩個統軍府,和當地的廣邊軍與清夷軍,其實完全不是一個系統的,毫無關連。
北燕州兩個統軍府里的兵,都是府兵,但平時只少部份輪調去長安或邊境當值宿衛京師或守邊,其余人在家種地。而兩個軍里的兵,屬于當值的邊軍,既有可能是河北抽調過來當值的兵,也可能是關中、河南、河東等地統軍府里抽調出來輪值守邊的。
統軍府是受十二衛統領,兵部調動的。邊軍、守捉是受兵部調動,都督府指揮的。
“北燕州的兵也要輪番到長安去宿衛上番?關中的兵也要輪調來北燕州守境戍邊?”秦瑯覺得這個軍制有些問題,從北燕州到長安一東一西,一千多里遠啊。為什么就不能直接讓北燕州的兵駐守邊境呢?
李玄道回答這是朝廷的府兵制度,就好比打仗的時候,朝廷會從各個統軍府里抽調兵馬,然后集結起來重新編制,再選派將領軍官們統領一樣,并不會說直接讓各個統軍府的統軍、別將帶著麾下統軍府府兵直接上陣一樣。
李玄道遞給秦瑯一張圖,是幽州都督府六州地圖,上面標記了各州、軍、守捉、城、鎮等的位置,從圖上看就要明了的多。
幽州都督府下七個軍,皆設置在陰山下,沿長城一線。而幽州這個重鎮,州內卻并未設軍,而是環幽州城四面設立了多個軍城,如籠火城,廣陽城,常道城,都山城,古路城,回城等。
在幽州一東一西兩個重要的關隘處,則是軍都關(居庸關)和渝關(山海關附近),長城一線的關口,如北口等又設立了北口守捉、鹽城守捉、洪水守捉、渝關守捉等。
這些軍城、守捉堡、鎮寨、戍堡等構筑了幽州防線。
軍一級的城堡里駐有千人以上五千人以下的邊軍,守捉則少的三百,大的千余。至于鎮,則一般是幾十到幾百人,戍則多是十幾人到幾十人。
不論是軍還是守捉還是鎮、戍,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皆據城寨堡壘而守,扼守關津要隘。
士兵皆是輪調過來守邊當值的,并不全是河北或幽州兵。
秦瑯還挺高興,覺得幽州防御網挺嚴密的,結果李玄道馬上給他潑了盆冷水。
“名義上幽州都督府有七軍四守捉二鎮十三戍兩關,當有駐防邊軍三萬七千五百人,然我清查兵籍花冊,發現虛額嚴重,且有許多在籍之兵,老弱病殘不能戰。甚至兵籍有名,而查實無人。”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一是當年羅藝歸唐后造幽州兵冊上報,他有虛報。
再是許多將領故意虛額吃空餉等等。
幽州歸附朝廷雖早,但朝廷真正控制幽州是在平定劉黑闥之后,實際也才就這兩三年時間,根本還沒有理清楚,加之當時坐鎮幽州的是李瑗和王君廓兩人,李瑗無能,王君廓卻是野心勃勃,在里面動了不少手腳。
而羅藝舊部王詵等人,也沒少弄虛作假。
“李長史的意思,我們現在兵不夠,還不能打?”
“除此之外,還存在著士兵缺少訓練,裝備不齊全,統領無序的問題。”李玄道直言,王君廓、王詵等人之前都只顧著自己的勢力,對自己的嫡系人馬當然是十分優厚,裝備錢糧都先盡著他們,然后其它的一些部隊,就懶得管了。
加之邊軍本就是輪戍,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主官不愿意善待他們,他們又豈愿意認真賣命?
于是來了之后,大多是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其實不僅是我們幽州,河東的代州等邊地也多有這些問題,要不然這些年,突厥人豈能如進自家后院串門一樣,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幾次入侵,邊軍都被打的丟盔棄甲甚至全軍盡沒,都是因為積弊太多。”
大唐比較能打的,也就關中的那些百戰府兵了。
秦瑯看著手里的地圖,軍城鎮戍堡壘設置的倒多,防線本來很密,可如果沒有兵,不能打,那就空有其表。
“李長史,我覺得咱們得先想辦法實兵,否則再多的軍鎮堡壘,也是無用。”
“都督此言大善,然兵從何來?”李玄道問,眼下大戰在即,到處都缺兵。
秦瑯想了想,“先派將領到各軍鎮堡城去實查兵馬,把那些老弱病殘充分的全都清除,缺了多少都要有個數,少了多少軍械,剩下多少錢糧馬匹也要登記起來。”
“至于缺少的兵額,我會向太子奏請,直接從河北統軍府里緊急征召府兵補上。”
魏征辦事很麻利,王君廓和李瑗在幽州的宅第錢財皆被抄沒,連帶著當日被秦瑯捉拿斬殺的那幾百附逆骨干的錢財也統統抄沒了,當日平亂的將士,功績也迅速的被統計起來,然后張榜公示,沒有人檢舉之后,便開始論功行賞。
劉九、林三等鎮撫司官員們皆加散階一級,鎮撫司兵士授勛二轉,另有錢帛賞賜,表現最好的部份則特授跳蕩、先鋒等功,另有重賞。
而洺州府兵等,俱授勛一轉,賞賜錢糧,表現勇猛者也另有重賞。
蘇定方竇紅線招來的舊部,皆賞賜錢糧,至于半路上加入的那些來幽州造反的家伙,秦瑯頒太子令赦免他們的罪行,也皆賞賜了些錢糧。
賞給秦瑯的錢財,他分文未取,統統拿出來分賞將士們。
“不少人喊著要回家!”
蘇烈告訴秦瑯,現在聚集在幽州的河北好漢們還有約八千左右,多數本來是要來加入李瑗叛軍的,現在雖未被問罪,可也惶恐不安,便想早點回家。
“我不是已經說了嗎,大戰在即,既然來了,那就奉獻一份力量,所有人都整編入伍,以備突厥。”
“有些人不想為朝廷打仗,昨晚有數十人半夜逃跑,都被巡營士兵捉回來了,不知該如何處置?”
秦瑯對蘇烈的這個問題弄的有些惱火。
“本都督既然已經頒下了緊急征召令,那么這些人便是朝廷的兵了,既為兵員又在軍中,還是大戰將臨之際,他們的行為算什么?”
蘇烈無奈答道,“逃兵!”
“那請問蘇將軍,逃兵該當何罪?”
“朝廷制定了《捕亡律》,逃兵分為兩類,第一類是上了戰場的逃兵,第二個是戍守邊關或守城時的逃兵,各有不同處罰。駐守逃兵,從逃離當日起算,每加一日,則杖打八十,每三日罪加一等,最高為流放。”
“而上了戰場兩軍交戰時逃跑則當即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