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葬明

第四十章 皇太極的算計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2-06-18  作者:寒風拂劍
皇太極坐在軟榻上不時的擦一下鼻子,這廝可能是太過好色,怕滿足不了后宮那些妃嬪們,于是進補太多,人參鹿茸這類上火的東西吃多了,這段時間開始時不時的流點鼻血,而且止不住,醫官也看不出他得了什么病,總之這次出征一來,這一路上便時不時的會流鼻血,而且量還不小,怎么都沒有辦法徹底止住,皇太極只能一路走,一路擦,搞得他不勝其煩。

聽罷了大帳中那些諸將你一句我一句的爭論,皇太極也在腦子里合計,各種念頭都在腦子里面轉悠,漸漸的便有了一定的想法。

于是又等著眾人商量了一陣子之后,皇太極便拿定了主意,很威嚴的坐正了身體,這廝是個超級大胖子,體重現如今已經有三百多斤了,整個肥的跟頭豬差不多,坐在那兒如同肉山一般,但是卻頗顯威嚴,自從他繼位之后,這手腕子玩兒的實在是厲害,先是奪了阿濟格和多鐸、多爾袞三兄弟的兩黃旗,接著便開始猛折騰八旗諸部,又是分,又是合,后來廢了阿敏和莽古爾泰,莽古爾泰暴斃后其同母弟德格類領正藍旗,德格類又離奇暴斃,皇太極發動了莽德姐弟三人謀反案,吞并了正藍旗,將正藍旗和正黃旗混編后一分為二,組成新的正藍和鑲黃旗,由自己親自統帥,從中還分出一部分牛錄給豪格壯力,豪格的鑲黃旗成了正藍旗,總之折騰的這幫兄弟們無不膽戰心驚,對他心生懼意,所以他這會兒確實很威風。

眾人一見皇太極要說話,便都驚了下來,皇太極點點頭道:“你們說的有道理,這山海關卻是不太好打,但是不好打不能不打,畢竟此關不克,便如同一根魚刺一般令我們如鯁在喉,所以放棄山海關不打不成!

但是僅僅只打山海關,我們這么多兵力放在這里,也用不上,倒是可以考慮分兵之計,從其它地方攻入關內,不管是這邊打下山海關也好,還是打不下也好,兩邊只需一路人馬攻入關內,那么此關也就沒有那么重要了!

現如今全軍皆放在這里和守關的刑天軍還有明軍對峙,每日消耗的糧秣不計其數,所以分兵入關就糧以戰養戰,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皇太極說的一點不假,他這一次調動了這么多兵馬南下,以他們大清國目前的國立來說,供應這么多兵馬人吃馬嚼,根本就支撐不了多長時間,而且近期由于刑天軍掐斷了運河的漕運,除了扼住了大明朝廷的脖子之外,同時也掐斷了和他們建奴來往的大明商賈的貨源,使得這些和他們勾結的大明的商賈們沒法再朝關外運送糧食了。

雖說皇太極繼位之后,緩和了關外漢人和女真人的矛盾,一定程度上恢復了遼東的農業生產,但是卻還遠不足以滿足他們對關內各種物資的需求,刑天軍的行動無疑也威脅到了他們的生存,這也是他這么急迫傾巢南下想要入關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這二十萬大軍堆在山海關到前屯衛這一帶,每天的消耗之巨,是一個天文數字,其他人不考慮這件事,他皇太極可是要考慮這件事的,雖說出征的時候,這些旗兵們要自行攜帶一些糧食滿足他們的需要,可是畢竟每個人帶的糧食有限,他大清皇帝要負責供應兵將們吃喝,一旦沒了糧食的話,他們大清的兵馬也照樣打不成仗,那么后果就將會非常的嚴峻,一旦到了糧絕之時,別說叩關而入奪取燕云之地了,恐怕維系他大清在關外的統治都會出現嚴重的問題。

蒙古人那邊只是暫時性的被他壓制住了,要是不給他們糧食吃的話,這幫蒙古諸部是根本不會再聽他的調遣,至于那些漢軍旗,雖然旗主們很聽話,但是他們下面的人不見得就一定效忠于他大清國,只是眼下被迫跟著他們做事罷了,一旦看到了他們大清的虛弱,這些漢人又看到了大中軍的崛起,那么保不準他們又會反叛他的大清國,投向那肖刑天的大中朝。

所以這一次他集結大軍南下,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出了覬覦燕云之地以外,也是要為他的大清國的生存爭取空間,如果半年之內他還拿不下燕云之地,并且擊敗大中軍的話,那么他大清國上下恐怕都要餓肚子,遼東鐵定會出現大饑荒,到時候他大清國恐怕就危險了。

于是這些建奴奴酋們聽罷了皇太極的話之后,也紛紛點頭稱是,覺得皇太極說的不錯,請皇太極拿個主意,下一步該怎么辦。

于是皇太極考慮了一番之后,便令多爾袞和多鐸繼續領兵攻打山海關,除了他們兩旗之外,還將漢軍旗之中的鑲黃旗、正紅旗、鑲藍旗三旗漢軍交給多爾袞統領,令鑲藍旗的李率泰、鑲黃旗的劉之源、正紅旗的吳守進等漢軍旗主聽從他的調遣,同時還令蒙古八旗中的兩旗也歸于他調遣,調集眾多大炮,攻打山海關,務求爭取早日打下山海關。

同時令阿巴泰和豪格率領一批人馬,以阿巴泰為右路軍元帥,分兵向西沿明長城一線尋求另外的入關之路,分兵破關攻入關內,分散明軍和大中軍的注意力。

皇太極是個很聰明的人,甚至可以說是有著遠見卓識之人,在看到山海關的大中軍出現之后,他便預料到了下一步將會有更多的大中軍會趕赴山海關,那么一旦雙方在這里形成對峙的話,長時間的僵持對于他大清國是非常不利的,那個肖刑天眼下已經打下了湖廣、南直隸、浙江、四川等大明最富庶的地域,在應天府南京宣布建國登基稱皇,建立了大中朝,那么他順大運河北上,可以通過大運河將南方的糧食和各種物資源源不斷的運往北方,所以他們有更堅實的物質基礎,倒是他們大清這邊,卻只能依靠“貧瘠”的遼東之地,來供應他們大軍的用度,長久僵持,最終只有他大清吃虧,所以他必須要盡快的入關靠著搶掠,來滿足他大軍的需要。

而且皇太極的心機很深,明知道山海關現如今不好打,但是他卻還是讓多爾袞、多鐸他們去打山海關,明面上似乎是他對多爾袞十分器重和信任,其實背后還是在玩兒的花活,想要讓多爾袞和多鐸在山海關消耗掉他們麾下的兩白旗的實力,今后省的有一天他皇太極嗝屁的時候,多爾袞跟他兒子豪格爭奪大清的皇位,所以他這一招很陰,多爾袞接也要接,不接也要接,他皇太極就坐鎮前屯衛,在多爾袞背后盯著,多爾袞只有在山海關死拼下去。

另一方面他令阿巴泰和豪格領兵從其它地方破關而入,很顯然他知道其它地方要比山海關更容易攻破,這先入關的功勞,便不會落在多爾袞的頭上,而且他讓阿巴泰為正,他兒子豪格為輔,一旦失利的話,罪責在阿巴泰身上,豪格不會受到牽連,但是有功的話,豪格便可以分潤到很大的功勞,今后對于穩固豪格在大清國的地位,無疑使有著很大的幫助的。

皇太極可謂是老奸巨猾之輩,什么都被他算到了,總之他就一個想法,既要入關奪取天下,又要想辦法削弱多爾袞三兄弟的實力,令他們今后不會成為豪格繼位的阻礙。

同時他還有一個非常險惡的居心,那就是對于這些漢軍旗的漢人們,其實皇太極也并非就是對這些漢軍旗非常信任,那些旗主們還好說,他們沒有回頭路可走了,這些年來,他們跟著他爹野豬皮和他,屠殺了不少的漢人,回頭是不可能了,但是誰保得住他們手下的那些漢人兵將們,就會也一點異心也沒有呢?

這一戰皇太極雖然認為他成算很大,但是戰爭這種事情,有時候跟賭博也差不多,不見得次次他們建奴這邊,都能打勝,如果一旦這一次他們失敗的話,那么這些漢軍旗之中的漢人便是很大的隱患,包括那些蒙古人在內,都不會再安安分分的聽他們建奴的調遣了,所以他要提前防著這一點,盡可能的先消耗掉這些蒙古人和漢軍旗的漢人們,讓他們為建奴沖鋒陷陣,死光了的話,只要能打勝仗,那么他可以想要多少就要多少,隨時可以再重新補充起來這些漢軍旗,蒙古人那邊,在他看來死光了才好,省的他們不安分!但是一旦打輸了的話,這些漢人和蒙古人反正也死的差不多了,一旦他們有異心的話,到時候也好收拾他們。

所以皇太極看似簡單的安排,卻將所有人都算計了進去,總而言之,他做好了所有的準備,一方面他要繼續鞏固他和兒子豪格在大清國之中的地位,削弱多爾袞三兄弟的實力,另一方面他也要將燕云之地拿到他們建奴的手中。

上一章  |  葬明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葬明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