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龍嘯大明

第八十章 布置(一)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2-08-18  作者:木林森444
第八十章布置(一)

徐州慘敗,勒克渾部和耿仲明傷亡慘重,多爾袞得知以后,也同樣大為震驚,差一點又急得吐了血。由其是對耿仲明放棄陳州,不戰而退更是惱火不己,陳州在河南看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多爾袞當然是清楚的,因此也恨不能立刻將耿仲明斬首,以消心中之恨。

不過生氣歸生氣,現在徐州、陳州失守,中原的東線門戶大開,不想辦法應對是不行的。當然對多爾袞來說,現在收到也不全是壞消息,好消息也有不少,曰本、朝鮮、荷蘭答應出兵相助,就是其中之一,不過等到曰本、朝鮮的援軍到達戰場,至少也是一個月以后的事情了。現在畢竟還沒有來。因此真正讓多爾袞高興的是清軍的其他幾路援軍,阿濟格部、尼堪、韓岱部、和從北京來的三萬人馬,終于都到達了中原戰場。

現在清軍在中原戰場的兵力有:多爾袞本部人馬八萬,包括新軍神武營一萬人;原有南陽殘余人馬一萬五千余人,包括新軍神兵營余兵三千人;從北京趕來的三萬人馬、也包括新軍神武營一萬人,全部隸屬于多袞本部;洪承疇部人馬四萬五千,包括新軍神軍營一萬五千人;阿濟格部人馬六萬五千,包括神工營一萬七千人;尼堪、韓岱部五萬;勒克渾部三萬五千,包括新軍神勇營八千兵;耿仲明部四萬。因此現在清軍在中原戰場的總兵力在三十五萬左右。新軍的總數在六萬以上。

而在河北河間、真定一線還有博洛部六萬人,包括新軍神武營五千人,神威營余兵一千余人。因此清軍在中原一帶的兵力還是相當雄厚的。當然也可以說清廷是把自已最后所有的本錢全部都壓上來了。

另外一個讓多爾袞真正覺得興奮的是,大同終于被清軍攻破了。

多爾袞率軍南下之后,又派了多羅郡王瓦克達率領兩萬人馬,繼續困守大同城,加上其他地方人馬,清軍的總兵力也只有三萬余人,而多爾袞集中了十萬大軍,連攻三個月都沒有攻下的大同城,最后實在沒有辦法了,多爾袞還用上了誘降這一招,但還是沒有用,現在卻被瓦克達這區區三萬多人馬給攻克了。

瓦克達使用的,仍然是多爾袞的誘降戰術,但誘降的對像卻不是姜,而是姜的部將。首先瓦克達下命,全面封鎖中原戰事的消息,不讓大同城里起義軍知道中原戰場的真實戰況,同時還不斷得向大同城里轉遞假消息,當然為了使假消息顯得真實,也報了一些中華軍獲勝的消息,但總體來說,當然是清軍勝多敗少。雖然沒有夸大到徹底擊敗中華軍的地步,但至少在中原戰場上,中華軍并不占優勢。

這時大同城被困己達五個月,城中的糧草基本食盡,不少居民都因饑餓而死,而姜等人唯一的希望就是中華軍能夠在中原戰場上取勝,自己才有一線生機,但收到這些虛假消息之后,雖然也有人半信半疑,但大多數人心里都十分不安,軍心浮動,而就在這時,瓦克達才又向大同城里發出了誘降的信息。

而且大同城在這種情況下,終于有人煎熬不住了,姜部下的總兵楊振威變節,暗中派人出城向圍城清軍接洽準備投降清軍。瓦克達得知以后,也不大喜,立刻向楊振威保證允諾,一定會保全楊振威的安全,并當場加封楊振威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于是楊振威帶領部下六百余名官兵在大同城里叛變,殺害姜與其兄姜琳、弟姜有光及其家屬等十余人,持首級出城向瓦克達投降。次日,瓦克達率領清軍入城。震動一時的姜反正,終于被廷平定下去。雖然在山西依然還有幾股反清勢力在活動,但失去了姜這一個有招號力的人物和大同這樣一個據點之后,無論是聲勢還是規模,都要小得多了。同時在中原戰場作戰的清軍也基本沒有了后顧之憂,可以一心一意投入與中華軍作戰。

因此多爾袞得到報告后,也興奮異常,大大沖淡了徐州戰役失敗之后的憤悶心情,隨后多爾袞又立刻下令瓦克達,下令除楊振威的官兵家屬外,大同城內的所有的官吏兵民人等盡行誅盡,以警效猶他人。同時又令瓦克達,繼續平定其他地區的叛亂軍,并隨時準備南下助戰。

而在中原戰場上,多爾袞也又作了一番重新布置,首先是在大名府駐守五萬人馬,包括一萬神軍營的士兵,因為大名府位于開封府的正北方向,與山東東昌府交界,是清軍向北方撤軍的要路,雖然說多爾袞現在還不打算放棄中原,但歸途的道路還是要先守好。其次給勒克渾加兩萬人馬,讓他一定要嚴守住歸府。守住開封的正東面。

同時現在多爾袞也深感清軍在中原戰場十分被動,如果還是一味防守,根本就無法取勝,因為中華軍一定會在局部作戰形成優勢兵力,逐個擊破,因此必須主動出擊,以攻帶守,才有能夠扭轉目前的局面,而軍攻擊的目標,就在汝寧府。

汝寧府位于河南省的最南端,西邊與湖北隨州相接、東邊與安徽廬州相望,南抵大別山北,這時汝寧府南部的光州、信陽一線以南的地區被中華軍占領,連結是湖廣、淮南兩個軍區。而北部的治所汝南一帶地區還在清軍手里,但陳州失守以后,汝寧府與清軍的連結也已岌岌可斷。一但中華軍分從南陽和陳州出擊,將河南省南北截斷,側中華軍的湖廣、淮南兩個軍區將徹底連成一片,中華軍就可以多點出擊,進攻開封府.因此現在清軍最好的反擊地方就是在汝寧府,向東可以復奪陳州,向西可以兵逼南陽;向南可以直接斷開中華軍湖廣、淮南兩個軍區的聯系。

而這一次作戰多爾袞也決定,交給英親王阿濟格來完成。

阿濟格和努爾哈赤的第十二孑,多爾袞的一母兄長,在清軍入關以前,阿濟格就有清廷第一猛將之稱,就連以勇猛好戰而著稱的豪格,也只能位居阿濟格之后,名列次席。而在另一時空里最著名的巴魯圖鰲拜,只是號稱滿清第一勇士,猛將和勇士之間,還是有相當大的區別。在清軍入關之后,多爾袞因為要處理國政,無法分身再領兵作戰,而阿濟格和多鐸也成為多爾袞的左膀右臂,代替多爾袞統領大軍,東征西殺,基本平定了北方。

在清廷的第一次南征中,阿濟格和多鐸分為東西兩路南下,統領東路軍的阿濟格正好遇見商毅,雙方展開了江淮戰役,這也是清廷與商毅進行第一次大規模戰斗,結果阿濟格在商毅手上吃了大虧,第一次南征也就宣告失敗。而也就是從那以后起,清廷才開始真正重視了商毅。

雖然和后來其他的清將相比,阿濟格的這次敗戰,其實并不算是慘敗,但在當時清軍在入關前后,幾乎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取,席卷整個北方,確實是一次大辱。因此阿濟格也受到多爾袞的嚴厲處罰,不僅是爵位也由親王降為了郡王,而且從此以后,打仗也全是小打小搞,不是去蒙古平亂,就是趕到遼東去救急,也沒有再統領過五萬以上的軍隊了。

但在第二次南征中,取代阿濟格與商毅交戰的多鐸結局更慘,不僅人馬損失重大,幾乎動搖了清軍的根本,而且連自己的一條小命也扔在了南京,因此這么看來,阿濟格其實還箅是幸運的。

多鐸死后,阿濟格也重新受到了多袞的重用,畢競是一母所生,而在北方大亂的時候,阿濟格也獨領一軍,平定陜西的叛亂。而且表現的也不錯,因此這一次向中華軍發動反擊,多爾袞也首先想到了阿濟格。

當然反擊中華軍,僅靠阿濟格現在的六萬五千人馬相當是不夠的,多爾袞又給阿濟格增加了三萬兵力,其中也包括一萬五千神武營的士兵,這樣阿濟格統率的兵力接近十萬,其中包括新軍三萬二千,各種火炮多達四百五十余門,同時多爾袞還下令,將耿仲明部剩余人馬和清軍駐守在汝寧州的兵力全部受阿濟格的指揮,因此阿濟格實際可以指揮的兵力己經超過了十五萬。

另外在阿濟格出兵之后,多爾袞又命尼堪和韓岱部人馬進駐許州、襄城一線,不僅是保護阿濟格的側后方,同時一但中華軍投入兵力,尼堪、韓岱也將立刻率軍南進參戰,援阿濟格,與中華軍在汝寧府地區進行決戰。而這樣的布置,也可見多爾袞對這一次反擊的重視程度。

就在九月三曰,阿濟格在開封和多爾袞告別,率軍南進,但他的第一個目標卻不是中華軍,而是駐守在許州的耿仲明部。

請分享

上一章  |  龍嘯大明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龍嘯大明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