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明朝生活面面觀

前傳098 薪如米貴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1-03-19  作者:一文錢員外
前傳098薪如米貴

明朝生活面面觀前傳098薪如米貴

明朝生活面面觀前傳098薪如米貴。

()文箐聽完,大為感嘆:“幸虧這禁銀令現在沒那么嚴了啊……”

她這語氣,把陳嫂同周夫人逗得發樂。正在一團和氣中,只見曾嬸拿著一件半舊的棉襖,邊走邊縫,見得周家人喜樂一團,自也是參與進來。

陳嫂忙給周夫人戴上口罩。曾嬸見她般注意細節,反而認為自己打擾了周家人,頗有些不好意思。

文箐看她也才四十多初頭,比陳嫂大了兩三歲,卻是孫子孫女都同文簡差不多了,不由十分感嘆古人生育之早啊,又看周夫人極其眼熱地同她說著孫子與柱子之間的事,想著三十八歲的周夫人要是生兒早的話,現在也差不多是要抱孫子的人了,一時便也無言。

曾嬸見周家小姐穿得甚是厚實,從蘇州拿來的素棉布都已做成了新衣,便感嘆陳嫂與阿靜的手工之精,又感嘆自家媳婦老實是老老實,就是不太會針線活兒。一邊說著,一邊便感嘆這天氣:“我家老頭腿腳最近疼得甚是厲害,尋思起來,這天氣尚好,只怕過得幾日不是大雨,只怕會大雪天不停了。”

文箐見曾嬸家的男人,是個極老實本分的漢子,可惜人太老實嘴太笨了,不會做個什么生意可惜,只是走船斷了腿,如今也只能在碼頭左近幫點兒閑,卻搶不過其他年輕力壯的腳夫。

陳嫂看看周夫人,想著李誠一人在外面冒著大寒風賣布也甚是艱難,不如雇了曾家的人幫著一起?哪怕是看過攤也多少能分擔一些。周夫人也明白她的意思,點點頭,沖文箐的方向呶了一下嘴。

陳嫂會意過來,如今家里的事都是小姐拿主意,夫人都已放開手,只從旁過問而已。接著問道:“不知曾家大哥現在一月在碼頭有多少活計?”

曾嬸聽得問自家男人掙多少,也不好意思,只得道:“便是他那模樣,如今也只是掙得個柴火錢罷了。幸虧這房子還是早年行船所積贊下來蓋的,如今有你們賃了,才有些閑錢。要不然這大冬天,真得喝西北風去。”又絮叨了幾句日常艱難。

陳嫂也感嘆一句:“是啊,如今哪行都不易。便是我們困在異鄉,坐吃山空,好在有你們相幫才有個容身之處。我家夫人也聽得曾家大哥的事,奈何手長袖短。只是,如今我們小管事李誠有個營生,便是賣幾匹布,只是要是自己管攤,難免不顧此失彼,帶了栓子過去,也幫不上多少忙。”

曾嬸也感慨,只是尚未動過心思。文箐卻聽得二人這般說,已明白過來,便看周夫人,只見她閉著眼睛,曬著太陽,瘦削的手,青色的靜脈在陽光下顯得十分刺目。正看著她覺得心里難過得,微有些走神之際,只聽周夫人低聲叫了一句:“箐兒……”文箐才見得她正認真地看著自己呢,傾身過去,才聽得她后面的話是:“能幫一把是一把。”

文箐點點頭,便道:“曾家大伯母,不知曾大伯能否幫我們李誠管事一起賣賣布?畢竟曾大伯熟悉岳州府,哪家辦喜事,哪家有錢,而且李管事對岳州話也不太懂,實在是想要個幫手。”

曾嬸這人也實在老實,聽得有這提議,只立馬道:“這有何難。反正他也掙不得什么錢,便是幫個幫而已。上次小姐一下子送我們五匹布,這過年的新衣一家老小都差不多不用買了,這么大人情,我們還想著沒法子還呢。如今你們能用得上我們,那自然是好。要不心里多過意不去……”

陳嫂在旁便直接笑道:“那就有勞了。我家小姐的意思是:這忙也不白幫。畢竟年節下,事情也多,大哥便是不去碼頭,這家里家外操持也得要個人。這正好月初,到時我們按一個月算工錢,如何?”

曾嬸聽得周家還要給工錢,自然推拒,道:“你們既然賃了我這房子,便是鄰里了。幫個忙而已,哪里需得計較這般。下午我家男人回來,便讓他去找李管事便可。工錢,卻計不得。要不,你們這又蓋了兩間偏房,到時算帳,豈不是我還要掏錢于你們的?”

文箐見這么厚道熱心地房東,也是有些意外。陳嫂又同她說了幾句,她只是推拒。最后周夫人道:“既然曾嬸好意,咱們便心領了就是。”同陳嫂代聲吩咐了兩句,那意思便是到時年底送她過些節豬肉,糖果之類的,好過直接給工錢了。

曾嬸把小孫子的襖子上的補丁給拾掇好,見周夫人也起身要回房,方要回前院,才想起自己適才來后院說自家男人腿的事的原由,忙道:“唉呀,我這年紀大了,把要來說的事給忘了。你看,說到最后,倒成了我家請你們關照的事情了。實際上呢,我說那個要大雨雪的事啊,你們可放在心里啊。且多買些柴,這過冬,我看你們燒炕,極費這個。要是真下起了大雪,這木柴便是現去山里砍都運不回來啊,只怕會漲價啊。”

陳嫂聽到這里,也是一震。

周夫人轉身認真地道:“曾家大哥這腿疼的毛病可是找過醫生好好看過?”

曾嬸道:“唉,窮人家,當時腿傷時,正是要娶兒媳的時候,用錢之際,哪里還花得起錢看病,便是找了些草藥,自已對付過去。后來想著瘸了,反正也沒法醫好了,便也沒管了。只是這逢雨雪天,必是疼得厲害。越是疼得厲害,這雨便是下得大!”

周夫人點點頭道:“明日里,幫我看病的醫生來了,到時我請他一起給大哥也瞧瞧。這早年的傷,還是復養養才是。”

曾嬸一聽,這不就是好象自己明著占周家便宜嘛,忙道:“不是,夫夫,我說的也不是這個意思。您要是嫌她是個瘸子幫不上忙,那我讓我家兒子來幫李管事賣布走街串巷便是了。”

陳嫂一聽她顯然是誤會周夫人好意了,忙又把這事說開來,把個曾嬸說得睛淚汪汪地,直感嘆:“夫人真是活菩薩啊……真是好人啊……”

文箐見她一邊感嘆一邊抹著淚走向前院,便同陳嫂一起扶了周夫人往房里走。只聽陳嫂道:“夫人,我看曾家大嫂真是好意來提醒咱們多買些木柴才是。如今兩個炕雖然燒得不多,天氣看著是好,不過這早晚也陰沉沉的,莫不是真要下大雪?哪此,只怕買柴確實不方便。”

周夫人點點頭道:“她是個好人,老實人啊。且不管下不下大雪,這年底了,還是多買些柴備著才是。今年事多,曾嫂這不提只怕你我都忘了,大福不在,更是沒人張羅這事了。”

陳嫂得了這句話,心想往年夫人有精力注意這個,便是忘了,都是大福大忙。只是如今他不在家,顯然是自已有所失職,只是夫人這意思,也不是怪罪自己。于是忙點頭,道下午即刻去辦。

文箐聽她如此慎重,顯見這柴火是個極重要的一件事。雖然也明白一斷柴就意味著斷炊,但也沒想到過漲價會漲得如何。回了房,便問阿素這事。

阿素聽得要下大雪,卻是一愣,道:“唉呀,那確實該多存幾屋子柴才是。這新蓋的房子,前幾天烘烤干,還費了不少呢。眼下都空了。”

文箐見一家人都把這個事當成重點事來辦,她還沒在古代過過冬呢,想著不出門,穿得厚厚的,也不至于吧。只是陳嫂卻是想著自家守孝,不好買肉,只好托曾嬸偷偷地買了十來斤豬肉來晾著,又備了好些菘菜,下午還真買了五車柴回來,忙著搬進新蓋的房子里。同阿素還在合計:“這些只怕還不夠啊。明日且還得買些才是。這炭明日務必買了,如今燒坑也是費著呢。”

見小姐一臉茫然狀,便想著小姐是真不記得以前大雪的事了,阿素便給她說道:“小姐,你便看只是稻草,一車才賣上十來文錢,可這真要下大雪了,便是十來貫也買不到啊。再說柴炭可是從山里運不出來了,這街上賣的少了,屆時便是薪如米貴了。”

文箐恍然大悟,“薪如米貴”,原來真是如此。難不成沒有煤?

阿素聽她說這個,道:“聽說北地也是有的,只是也是極嗆的,燒來煙多,哪里有這炭好?再說咱們如今在岳州府,買的炭還是極好的,價格可是比蘇州便宜多了。要是真下大雪,家里備得少,燒炭便如燒錢一般。”

在周家大量購買柴炭的時候,曾嬸因為怕周家嫌自家男人瘸,終是讓兒子去幫李誠一起販布了,天天是讓自家男人檢查門窗院墻修整,一方面是怕下大雪,一方面也是迎新年大掃除。

且說,這才剛買好柴炭三日不到,果然便是下起了大雨,沒兩天后,便是大雪開始下起來了。只是這雪下得并不算太大,大家以為是虛驚一場。

好在是李誠得了曾家兒子幫忙,布倒是短短幾天便賣了一大半不止。家里的銀錢便是極寬裕了。文箐在記帳的時候,周夫人卻讓她將這筆錢單獨算,道:“這錢可是動不得的。這是要給蘇州鋪子還債的錢。”文箐這才想起三舅下西洋,外面欠了巨額債務,周夫人的鋪子自是也連累在里。

且到十二月底了,雪卻真的開始下得大起來了。果然如阿素陳嫂以前所說,一時菜錢上漲,尤其是柴炭更是漲了不少。這時,文箐不得不感激曾嬸提供的信息了,沒想到沒有天報預報,居然一條傷腿卻提供這樣的信息。真是哭笑不得。

而周夫人卻是更加想著蘇州的人與事,念念不忘文簡,姨娘的瘋癥好了一半,半日清醒,半日迷糊。陳嫂心里想著大福去了五個月了,按說也該回來了,心里掛念,只是又不能在夫人面前表現得分毫。

時間一轉眼,便到了小年那一天。那天雪下得格外大,紛紛揚揚,北風一卷,空中白茫茫一片,在后院廊下,連前院的屋頂都看不分明。天氣是極冷。李誠也沒在外面賣面,這幾天只忙著清理內院,準備過年。

陳嫂在炕上,盤腿給周夫人繡一頂抹額,聽到外頭呼嘯的風聲,心焦。又聽得周夫人低聲道:“今年,不知外面會不會有人凍著了……”

陳嫂見她此時還掛念窮人的日子,還未接話,卻聽得栓子在門外喊道:“夫人,夫人!阿媽!少爺同我爹回來了!”(!)

上一章  |  明朝生活面面觀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明朝生活面面觀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