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明朝生活面面觀

正文110 當家母不太會算帳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1-07-06  作者:一文錢員外
正文110當家母不太會算帳

明朝生活面面觀正文110當家母不太會算帳

明朝生活面面觀正文110當家母不太會算帳。

()吳嬸打架一事,具體細節,最后還是鈴鐺姐弟二人細細地講此事說與華嫣與文箐還有銀鈴聽。

文箐也認為吳嬸這為沈家的心是好的,該值得獎賞,只是處事方法不對,只是她本來就不是個十分明理的人,加之魯娘子更不是個能聽人勸的,要讓這二人能好好溝通達成理解,在吳嬸來看,這事太難,還不若罰她多挑百擔水。

聽著華嫣說了沈吳氏最后是罰了吳嬸夫婦還有鈴鐺三人的三個月工錢,算是懲罰與修廚房的錢。吳嬸自然是如割肉,可是也自知理虧,沒有將自己一家人趕出去,已經是開恩了。

文箐覺得沈吳氏管家還是差了些,這賞罰分明,總得與人說清了哪些有功,哪處有過,而不是抓在一起算總帳出來一個結果就了事。這話,她自然說不得,不過是隱隱與華嫣提得一句。

然后,挑水這事,也讓她再次意思到:古代生活不是一件輕松的事。瑣碎的雜事,讓人分心不已。只說為何這年底水格外緊張,原來還是因為與吳地習俗有關——

到得年關了,除了日常用水增多,更因為大大那天挑不得水了,祭拜了井神,便封井,要到正月初三或初五以后再次拜了井神,再開井。如此這么多天,自然誰都緊張。

而這幾天,象沈家,則是將家里檐下的各水缸的腐水全換了新水,這些水缸當然不是用來喝的,而是為了防火的,相當于后世樓道里的消防栓滅火器一樣。

在肉市魯屠戶而言,作這一行的,過了小年之后,二十四五便是封刀日,再不屠殺了。故而殺豬都趕在那幾天,各家也只在此時買肉多存年貨,要不休市了,年尾與春節頭兩天,哪里還有肉買。故而,需水量也大。

文箐弄清這首尾,也明白了吳嬸與魯娘子這二人為何互不相讓了。在歸州是沒有管這些事,在岳州雖說是當家,可是這些小事自是陳管事與陳嫂來料理,再說當時院里都有井,又不與人共用,故而根本鬧不出這矛盾來。

華嫣只后悔:“這井就不該讓他們來挑水。”

文箐問道:“那這事,直接就把那門封了?”

華嫣為難地道:“姆媽是這般想。可是原來開了口,這時卻再放話,未免就是食言。又擔心人家因此生隙,得罪了鄰里,日后在這里難做人。故,不得已,央了保甲,去請坊長與坊老,居中協調。如今只能說祖母給嚇得動不得了,以此,也讓那些來挑水的人過意不去,主動放棄這井,我們也好順勢找借口封了那門呢。”

古代人與后世處事果然不一般。若是21世紀,既然差點兒鬧出人命官司來,這井這地頭是我的,二話不說便封了,旁人也說不得甚。奈何古人講求一個“信”字,正如長期布施,若是突然一天不給了,必惹得人來“討帳”,背地里說盡閑話。而古人,不在乎閑話的人,少之又少。

可見,沈老太太這次的“布施”,實實有些沒頭腦了。文箐心里暗自腹誹,不知她當家這么多年,是如何過來的?難不成全倚仗著管事婆子?

次日上午,卻是沈吳氏拿了帳本,道是年關之際,用的錢較多,支出頻繁,自己忙不過來,讓華嫣幫著把這一月的帳記了。

說著這話時,亦是看了眼文箐,問了句:“聽說,箐兒在岳州便幫著你姆媽管家了。我聽你講得一路上各開銷很是分明,可會記帳?”

文箐不敢多賣弄,只說:“記帳自是不通曉,不過是會算一點數罷了。”

沈吳氏聽得,點頭:“你這般小,倒是會算數,比你嫣姐可是強多了。嫣兒,如今你表妹在此,你再要算錯了,情何以堪。”

華嫣被姆媽說得臉上通紅,道是定認真算得。

沈吳氏臨走,交待:“箐兒,你且在一旁提醒你姐。若是會看帳,我是巴不得你幫著把店鋪的帳也看一眼。過兩天要休市了,帳本也快要來了。”

華嫣由著鈴鐺扶了坐到桌前,攤開了帳本,看著一迭契單,很是發愁,小聲道:“箐妹,我最愁記帳了。平日里算一兩個還好,可一到這帳本上,密密碼碼的,一個看不清,便容易迷糊了。”

文箐憶及當時在歸州,彼時自己仍有家,那時亦是不喜這個,如今只哄勸表姐道:“都是這般。當日阿素姐教我認帳本時,我亦是頭大。”

華嫣似貓逮住了耗子一般,笑道:“我就曉得,你個機靈的,定是會記帳,還在我姆媽面前不說實話。好啊,如今說漏了嘴,可算是被我逮著了。快來,快來,且幫我記了這些。”

文箐只呵呵笑,在未得沈吳氏充分認可之前,不想貿然行事,尤其是插手沈家的財務問題。恰好吳嬸送來了鮮花,道是那些藥材磨得差不多了,問下一步該如何。文箐同她說清,自己則開始擇那些鮮花瓣。

可是她這邊想置身事外,只是文簡見得表姐拿著算籌在那撥弄,也逗起了他的好奇,從姐姐身邊取了一枝花,一邊掰,一邊湊到表姐身邊,聽得表姐嘴里念著數字,撥弄著算籌,雖不全認得帳本上的字,只屋里沒其他人說話,便聽得極認真。一邊問道:“表姐,這個我曉得,叫算籌。”

華嫣驚訝地道:“哎喲,了不得,咱們簡弟還曉得這些呢。”

文簡高興,越發賣弄起來,道:“我還會背九九乘法,姐姐說了,便是用算盤還有專門的口訣呢,用算盤算數更快呢。”

華嫣似得寶貝一般夸了他:“簡弟,你真是神童,這般了不得表姐我才學得數數,這加加減減的,還用不熟呢。”

文簡得了夸贊,也不理會自家姐姐在旁邊謙虛同表姐說“莫要信他胡言”,只問表姐:“表姐怎的不用算盤?算盤比這個可是算得更快。”

華嫣道:“那算盤在你三舅姆屋里,沒拿過來呢。”又沖文箐解釋道,“這算籌,先時我是用來教鈴鐺識數的,在手邊,順帶著用呢。只是算盤,我確是不太會用的。”

文簡被表姐表揚了,便道:“我去幫表姐取來。”蹦跳著要跑出去。

文箐只是喊了一聲:“莫要跳,這是樓上,你要吵著小表弟同外祖母了。”

文簡立馬便停住,躡手躡腳地走了。

華嫣不無羨慕地對文箐道:“簡弟真是聽話。你把他教得這般好。”

文箐臉有些紅,道:“不過是在船上,一路上實在無事,便教了他一點。再說,他現在這般小,既然不能跑出去玩,便也樂意聽,樂意學,總是好奇地問這些問那些。我只順著他的話,把從母親那里得來的,再教他一些皮毛。”

華嫣嘆口氣道:“唉,我是最佩服姑,如今,倒是佩服起你來了。過會,你且同我講講,那算盤倒底如何一個用法,我實是手生得好,常常算錯。”

文箐這算盤也是跟著陳管事學的,如今倒也是使得熟練了。這會子,也不怕教錯了,點頭同意。

可是算盤一拿來,文箐才終于明白華嫣的算學功底實在是太差,一問才知從年初才開始學算數,而且《算學啟蒙》里的加法口訣都背得不清不楚,更不要提什么減法與乘法了。看來是基礎差,沒學會邁步,哪里能學會跑?只得手把手教了她一陣,又把口訣一一寫下來,直到她點頭說是領會了。文箐看著她那如蝸牛行進般地速度撥弄算盤,也是無奈,“師傅領進門,修行看個人”。這法子既然說是會了,那只能靠她自己多練了。

文簡在旁邊聽著,比她有功底,每聽一個簡單的二位數字,十之五六都能報出正確的答案來。故而,華嫣在記帳,一邊念著數字,一邊撥弄著算盤,文簡聽得一筆,特別實誠地道:“表姐,這個不對”

華嫣一驚,臉上有些發熱,只盡量讓自己正常發聲,哄道:“哦?你且同表姐說來,可是哪里錯了?”

文箐皺一下眉頭,沖弟弟直擠眼,呶嘴兒讓他走開。可是她這番表情白做了,文簡根本不曾瞧見,只認為表姐態度可親,既得了表姐好多夸贊,更是高興地道:“表姐,你適才說的八十一,減去四十七,只余三十四,不是四十四。”

華嫣再一算,如表弟所言。連耳朵亦發紅了,道:“哎呀,簡弟就是厲害”

文簡開心了,更為炫耀地道:“這個不算我現在都開始算一百以上的了”

文箐聽得他真是童言無忌,實在是替他臉紅,又怕華嫣心里難過,便道:“嫣姐,莫聽他胡言,他帳本上的字都認不全呢,哪里能說得了帳。簡弟,大姐在那算帳,你非得站旁邊說三道四,這才讓表姐分心算錯的,快過來,莫去搗亂,好好擇花瓣兒。”

文簡噘了嘴,捏著花瓣,狠勁揉作一團,卻又謹記姐姐的話——作客在舅姆家,不得發脾氣。

華嫣笑道:“箐妹,你這又是何必,他能指出我的錯處,我高興還來不及呢,省得到時我要挨姆訓。”

文簡覺得幫著了表姐,便不服氣地看向姐姐,文箐也無奈地沖他一笑,讓他坐好,安靜擇花瓣。

華嫣再看一眼單子,嘆口氣道:“還有好些張呢,我這只怕是要算到明日了,還不定算錯幾筆。姆媽明明曉得我不擅長這個,卻偏讓我來做。”

文箐聽表姐嗔言,勸道:“嫣姐,我瞧舅姆是用心良苦。你將來總要當家的,現下里練練,自是好的。總不能咱們老倚著外人,不是?”

華嫣點頭道:“我曉得了,你說得有理。自是人常說的:‘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我姆媽想來是深知其苦,她打從在外祖母家便未曾多習這些,到得我們家又是祖母當家,她更是半點兒不曾懂得。如今突然接手家中事務,也是常嘆一個難字。”

這話她不說,文箐自是不了解。因為旁觀沈吳氏當家,確實遠不如周夫人,總是覺得她一件事接一件事地忙于應付,有時明明可以同時安排的,她卻未曾顧得及,過得一陣,才想起來,便又慌作一團,急于應付。現如今,雖說老太太宣稱只念佛不理事,可是但凡哪一件事,沈吳氏都要匯報一次,也真正是不曾自己全拿主意兒。

由此,突然想到若是周夫人還在世,她那般長袖善舞,打理家事,經營田鋪都是從不假手于人,才讓一干人等無不信服,可容得下自己插手干預?只自己下廚生火一事,那還是她病重的時候才得了許可,卻不讓自己多忙這些。未被拐賣之前,自己也只是能習些字,家中事務半點兒不得多問,更別提參與了。如若她無病無災地同自己生活下來,那自然是沒有岳州周成的事,也沒有自己這一路見聞,少了波折與痛苦。可是,如此一來,自己也便在后宅中再也無法走得出來,哪里會再曉得外頭之事?也無從歷練了。

她思及此,長嘆一口氣,引來華嫣好奇地目光,勉強道:“我也認同舅姆的安排,表姐多學一些,便是于來日多幾分從容。”

華嫣亦跟著表妹嘆氣,道:“我亦是明白,只是腦子算不清。”

文箐生怕是文簡的炫耀打擊了她,安慰得幾句,便說:“現下不懂也無事,反正你守著舅姆與阿惠在身邊,不懂便多問就是了。”

華嫣搖搖頭,道:“箐妹,我家同你家不一樣的。你是因為姑媽極會算帳,故而以為我姆媽必也是會的。其實,我姆媽也是才新接手,自己都不太會,更別提教我了。至于,阿惠……”

華嫣說到這里,看了眼鈴鐺,道:“鈴鐺,表小姐已說了怎么揀選,你且帶了表少爺,搬到我姆媽屋里,順帶著看著楫兒。讓姆媽能騰出些時間來料理家務。”

鈴鐺脆脆地應了一聲,立時便搬運起來。

華嫣她待走后,讓文箐坐到身邊來,正色道:“不瞞表妹,先時我爹只管外頭鋪子的帳,可是每回鋪子查帳,都帶的劉大管事去,故而,家里的一應日常開銷,向來是祖母把持著。”

文箐試探地問了句:“那這般說來,外祖母也是極會算帳嘍?那要是教起三姆母來,也是很快的。我聽外祖母昨日那話,先時咱們家里帳本都是阿惠姐幫著核查?鋪子里的帳她也管著?”()

上一章  |  明朝生活面面觀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明朝生活面面觀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