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明朝生活面面觀

正文167 沈顓送花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1-08-22  作者:一文錢員外
正文正文167沈顓送花

正文正文167沈顓送花

文箐才回到文箮屋里,這才不到半個時辰的光景,沒想到她們竟已得了消息,除了文筼不露聲色,其他幾個都含著笑看著文箐,似要從她臉上看出花來一般。

文箐心里才痛哭呢,三座大山壓頭上——

先是陳媽夫妻的名聲問題至關重要,拖不得太;

而孫豪的大禮燙手異常,時日一久總會暴露出來自己藏有“不義”“私財”;

還得加上這婚約之事。在其他人看起來不錯的婚事,只她一個人卻是覺得頭痛不已,如何歡樂得起來?只可憐自己先時在歸州還有阿素陪著說心里話,彼時自己打趣她,談她未來夫婿的事,沒想到平空出來一個祈五郎,匆匆嫁人,那可真是干凈利落。而自己的婚事,懸在那里,慢慢熬著,也不知到了哪時,會熬出什么結果來,還不如快刀一下。今日,說心事的人皆不在身邊,只余了一干小女孩在眼前,看著自己吃吃地笑著,說著亂七八糟的話。

文笒笑道:“四妹,沈家大表哥長得很是好看,去歲時,我們聽外頭有婆子說同姆媽說起來,甚么豐神俊秀,眉目傳神的……唉,反正詞多了。”

文筠在一旁喜滋滋地道大表哥著實俊俏,比家里各位哥哥還要好看,最后還來一句:“五姐姐還想偷偷地去瞧呢,不過伯祖父那誰也不敢去……”然后又無奈地嘆口氣。

文筜本來也在湊熱鬧起哄,此時聽得別人不停地夸贊,心道四姐人人夸,自己還可以接受,怎么又來一個男的,也得人人都說好的?而且六妹竟然在四姐面前揭發自己的意圖,惱怒起來:“莫只說我一個,三姐不也想去嗎?你們都說如何如何好,又不曾親眼見過,不過是聽說罷了。”埋怨完六妹,然后又求證一般地問道,“四姐,你方才見得,大表哥可是真俊秀嗎?”

這話,連文箮聽得都臉紅,瞧見四妹進屋后垂頭不語,并沒有那種見了娘舅家的歡快模樣,便誤以四妹害羞了,忙阻止道:“五妹”

文筠那邊猶自反駁五姐道:“我怎么沒見過。大表哥家去年有個親戚沒了,彼時我正在外祖母家做壽呢。歸家時,我爹路過那兒,便帶了我與弟弟一起去了沈家,就見著大表哥了。”

文筜認為這好事怎么就被她給撞到了,只肆意為難起來:“見著又如何?不過是遠遠瞧一眼罷了。”

“哼,我就曉得你不服氣。我爹常去四姐姐的舅舅那兒,曉得顓表哥還有很多事呢。我爹書案上那盆蘭花,就是顓表哥送的,外面都買不到呢,他養的蘭花特別好看……”文筠亦是容不得別人輕看的,立時便要例證自己曉得最多,好似如此,便榮耀加身。

小孩子就是這般,凡自己比別人多曉得一點,便沾沾自喜,文筠亦如此。

而文筜則是那個總被人當作甚么都不懂的,于是時常憋屈,時常發難,又時常總被人打擊的小強式的人物。此時,她見妹妹哼自己,亦回哼道:“哼,你得意甚么?那是四姐的大表哥,是四姐要嫁的人,又不是你親表哥,亦不是你要嫁的……”

這話說得十分過份,文筠生氣了,小胖臉氣得嘟嘟的更圓,手指頭伸出來也不知凍的還是胖的,總之,大有要爭執下去的勁頭。

文筼文箮也怕再生風波,忙勸了二人。

文箐沒料到一個小小的男孩沈顓,雖然在自己眼里也確實是好看,想來日后不比電影學院里的帥哥差,只是現今那小模樣還沒長開呢,她們倒是“追星”起來,明代男人的色相也真重要——閨房里女人評,連考取功名中個進士排名也要在朝堂上被人品評。唉,男人長得不好看,連功品都撈不上,白辛苦一場;可要是男人長得好看了,也是麻煩,瞧這些小女孩,便開始鬧上了。

文箐被她們吵得頭痛,小孩子只關心這些簡單的事,不過她倒是曉得了沈顓兩件事了——

一是棋癡,這是打沈華庭表哥那兒聽來的,原來他下棋還是大哥教的。只瞧今日大舅沈貞吉能讓沈顓去陪周敘下棋,這便足見棋藝肯定是有的。要說下棋的人,智商上應該是不差的,所以沈顓應該不會傻。

二是由文筠嘴里曉得沈顓還是個花癡,好種蘭花。蘭花喻意為隱士,這倒是與沈家的家風十分相符。

曾聽阿素與陳媽提及到周夫人的往事中,沈家人從前朝元代開始,就是旺族,到了元末明初,漸式微,不問政事,只歸隱田園。而自己曾外祖倒是任了戶部給事,也沒做多久便致仕大量開荒買地置鋪子,再后來外祖父本來是個小九品官,專管批簽茶引的,后來可能是見得內里有貪腐,便離了職,反而一意從商起來。而大舅那一房,同曾外祖父為同母兄弟,卻是半點不問功名,屢有舉薦,只拒不入官。到了沈澄那一代,也就是沈顓祖父,在永樂年間中了舉,且與周家開始深交。周家亦曾推薦,沈家卻執意不為官。到了大舅他們這一輩,倒是中了秀才之后再不問功名,也不知是無心還是無力,可也不是躬耕于農,也算得上只問閑情逸致不求功名利祿的文人雅士了。

文箐聽得兩個妹妹吵,只在心里品味著“蘭花”二字,想象著那小男孩日后可能的模樣,只覺漫長煎火。縱是如何恬淡雅致,終得吃五谷雜糧,“人間煙火”猶燃。

午飯在長房吃的,不過男在外院,女在內院,而且是小孩一桌,大人一桌,嚴格區分來。文箐吃得不香,只應付過去。在吃飯的當兒,方才聽到伯祖母在同三嬸交代什么,隱約聽得沈貞吉下午要回蘇州——明日,是大大了。

文箐才回到院里沒多久,想著心事,該如何討好目前最大的波ss——周敘這個伯祖父。只有得了他的歡喜,讓他在意自己,自己的一些事才能辦成。今次說到硯,也不知是不是因為沈家父子在,反正周敘倒是笑臉盈盈,對著文箐十分優容,言詞里亦是流露出滿意。文箐想著要如何才能趁熱打鐵,進一步鞏固這良好印象。

還沒起出個頭緒來,就有三嬸李氏上門來,文筜緊隨其后,一個婆子費力地搬了用布罩著的甚么物事,臉上笑得似開了花一般。一跨進門,文筜沒等她姆媽開口,便嘰嘰喳喳如鳥雀一般嚷開了:“四姐姐,這是顓表哥送給你的快來瞧瞧,好看不?”

她倒好,這下子很親熱地叫起“顓表哥”來了,再不是“你大表哥”。要是沈顓聽得,定是十分高興,不過是答允給一盆蘭花,便收買了她。如今問四姐姐,“好看不?”那口吻儼然好似那花是她的,希翼得到對方的夸贊。

婆子進了屋,把物事輕輕放于地上,方才解開那布套,露出一盆蘭花來。

文筜卻是憶經開始琢磨放哪處。“這個也不能放屋里這桌上吧,太占地方了。”

文箐也發覺,這房里缺一角幾。突然想到旁邊正房里有一個,便道:“若不然,把那邊一個角幾搬來?”

文筜立時指揮婆子搬了角幾過來,然后她自己湊過去,欲挪動那盆蘭花。奈何那盆上還立著太湖石呢,很是沉重,她哪里挪得動,最后便是一個勁兒地叫著婆子挪左邊些,又嚷著往右邊挪一些。李氏只道:“這大冷的天,把花運過來,你大舅可真是費了些心思。”

文筜沒明白,只道:“不就是放車上運過來的嗎?”

李氏坐在椅子上,慢慢解開包袱來,道:“這蘭花最是怕凍,你說這大雪天,帶出來,容易么?”文筜釋然,道:“哦,難怪顓表哥這么小心了。”

文箐由著小西扶自己走攏過去。其實說這是一盆蘭花,倒不如說是蘭花盆景。一塊鏤空的太湖石,也不知是天然形成的一個月彎牙的洞,還是后來打磨的,關鍵是這側瞧著是彎半月掛枝頭,轉過一面則是滿月盈空于樓角。山石角處便是一枝帶小花苞的蘭花。

文筜當自家寶貝一樣給四姐介紹道:“方才有些風吹動,這葉兒就擺啊擺的,甚是好看。四姐,你瞧,我吹口氣。”也不待文箐回應,便湊近些,鼓著腮幫子吹,靠得太近,連莖桿都吹動了,她不好意思,退后兩步,找準了葉片高度,再次鼓了勁吹去。于是蘭花葉兒開始飄動一下,漸而緩緩地慢慢停下來。似水,投了湖石,激起漣漪,蕩開了去,最后風平浪靜。

這蘭花葉形極好,細長地舒展開來,青翠欲滴,置于室內,似是見得柔竹,隱隱有某種風骨,文箐一時感覺說不出那種意味來,后來才想到一個詞為:凌空婀娜之姿。

李氏見女兒鼓腮幫子吹氣很不雅,看完花后亦是訓了一句,莫要再有這般舉止了。

文箐沒想到這個急性子的文筜,對于美的認識,卻是比常人要敏感,能抓住風吹葉動那一瞬間的動態美感來。“這是甚么蘭花?”

文筜笑道:“四姐姐終于不曉得了吧?這個是四季蘭呢,顓表哥說他養的叫玉雪含嬌。說是應這冬景的。過春節了,正好有些香氣,又是白色,咱們家守制也不過份。”

文箐點點頭,這名要是沈顓那小腦瓜想出來的,倒也難為他了。不過上一世,她爸倒是養過一盆青山玉泉,也是很漂亮的。她小聲問道:“你不是沒見過大表哥嗎?”

文筜瞟了眼姆媽,悄聲對文箐道:“吃過飯后,我聽得姆媽去讓人找郭良陪大舅,于是我偷偷地跟了過去,便瞧見了。顓表哥長得真是好看得緊,我聽他同郭良說怎么養蘭花的。我跳出去,嚇他一大跳。呵呵。”說到最后,她自己又回憶當時嚇得沈顓紅了臉時的樣子,便忍不住吃吃地笑出聲來。

三嬸李氏聽完,直皺眉,斥了她一句。文筜扁嘴,不吭聲了。文箐忙夸五妹機靈,很是活潑可愛,這性子率直天真,其實也討人喜歡。

李氏見文箐拍起女兒的馬屁來,有幾分歡喜,也樂得捧起其他人來,笑道:“你大舅倒是真重情,這過年了還急急趕來看你,大雪天,村里路不好走,定是天沒亮出來了。”她看著文箐有些吃驚的表情,便道,“我替你回禮重一些便是了。”

對于她來說,可能還人情,就在于禮物的貴重。

文箐聽這話,便道:“那要不然,這花還是放廳里去吧,大家都能賞得。”

李氏搖頭道:“這可要不得,先不說這是沈家專門送于你的,只說這天氣,廳里冷得緊,你這屋里火盆是燒著的,暖和,這花可是凍不得。開花了,到時大家來賞一回便是了。”

文箐見三嬸這話說得爽快,自己倒是不好推辭了,說真的,如果說是沈顓專門送于自己的,還真是不好往外推,畢竟這照料花還得她親自來,要不然多浪費人家的這份心意,不是?

接著,門又被敲了,小西開門,后面是余氏肩上背一個包袱,手提了兩食盒,道:“三奶奶,東西都提來了。”看四小姐愣愣的表情,便道:“四小姐,這是舅爺家送來的呢。”

文箐才恍然大悟過來,忙讓她放桌上便是了。想到收禮不能藏私,也沒去打開來看,只對著三嬸謹慎地道:“三嬸,這是吃的?要不大家分了吧。”

李氏笑道:“你大舅姆真是用心,每家都有呢。這是給你們的,她竟是曉得文簡愛吃芋頭,這一食盒里全是芋頭做的各樣點心。”說著,看向余氏,余氏忙將那芋頭點心的食盒指了一下。至于另一盒,李氏笑而不言。

文箐也疑惑另一食盒里是甚么,不過她不會傻得當場問出來。她沒想到沈家人對自己姐弟倒真是這般上心了,弟弟愛吃芋頭,若不是去年得知,便是前幾日從華庭那兒打聽到。感動還是有的。沒想到自己這一歸家,倒真是牽動不少人的關注,讓別人跟著操勞,心里不由得一暖。

文筜當著姆面,遞過一封未封口的信,道:“哦,顓表哥讓我把這信交于你,說怎么照料蘭花的法子那上面都寫了。”

文箐瞧李氏一眼,見她沒有譏笑也沒有質疑,遲疑地接了過去,然后故作隨意地就往食盒上一擱。沈顓倒也心細,送花還附帶送“教材”來指導養花的,只是他想沒想過:送給對方,人家愛不愛養花?

李氏在一旁抿著嘴笑道:“你表哥倒是記性好。說你五年多前去沈家,極喜歡花,如今聽你歸家了,忙送了過來。我瞧,這般,甚好……”

又是“甚好”二字,文箐也不知為啥,便聽得臉紅,失了往日伶俐的口齒,磨磨嘰嘰地才說道:“小時候貪玩而已,當不得真。”其實她心里在想:為甚么自己沒有這身子原來的記憶,結果處處被動,都是人家無意中說及一點,自己便牢記。幸好是頭受傷了,要是腿傷了,哪能說記不得先前的事了

“這話可不是這般說的。你同顓侄兒的事,可是小時候就說定了的,這可得當真才行。”李氏見她有羞意,作為長輩,生怕她要是生氣,便讓自己下不了臺,也不敢多打趣她,道:“過了春節,你腳傷好些,我讓余氏陪你去給沈家拜年吧。今日,你同文簡去送一下你大舅,難為他這么趕過來。你這次要不去送,也說不過去。只日后定是不妥了。”

文箐沒想到三嬸這會兒這般開通。雖然她自己是不樂意過早談婚論嫁的,只是畢竟不是嫁一個十足的壞人,要是多與沈家來往,便多了解些沈顓,對她而言,是沒奈何中的一點希望。當下感激地道:“多謝三嬸如此費心。箐兒自聽三嬸安排。”

她這回態度十分恭謹,李氏立時只覺得自己十分有成就感,侄女同自己還是親近起來了。便笑呵呵地道:“你放心,如今二哥二嫂不在了,這些事,便是該三嬸來安排的。咱們家雖是要行規矩懂禮知進退,傳不得閑話,不過你去拜見舅家,旁人自是說不得。今次你伯祖母方才同我道,日后但凡該見的還是得見,只是私下里卻需得避嫌,讓我提醒點你。我曉得你是個明事理的,斷不會做出別的事體來。”

文箐聽得很不是滋味。所謂的正當見面,總之大人許可了,那就是光明正大,大人沒同意的,那便是私相往來。而周夫人不在了,自己與弟弟想去哪兒串門,不能作主了,只能聽命于人了。

唉。見與不見,自己還有些犯怵呢,想想一個小男孩,是自己未來的丈夫,就覺得從稚嫩到成熟是好漫長的一個成長過程,誰想得到這棵小樹有沒有歪掉?自己去拜訪,便是去檢查?感謝天,感謝地,幸虧有周夫人這層關系在,于是在外人面前還可以說是表親之間的來往,有了見面檢視的機會。

文箐嘆氣,不幸中的萬幸,沈顓今日看來,不知來日是不是真能讓自己可靠,但至少底子來說,現在文箐沒感到有病根,至于其他的,只要有見面機會,到時多觀察吧。真要是歪脖子樹,那是輪不到自己去咔嚓的,可是自己這根“藤”,哪怕是將親戚之間的臉面撕破老死不相往來,也不會去纏病樹歪脖樹。

為了方便下次訪問,請牢記,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  明朝生活面面觀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明朝生活面面觀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