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明朝生活面面觀

正文192 案屏與筆筒之疑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2-04-15  作者:一文錢員外
歷史時空

話說當日,鄧知弦從屋里出來,又去外院客房拿了的行李。張氏見他亦拿了一個包袱,心下有些好奇,最后揣定是從嚴氏那邊得來的。

鄧知弦被驅趕,這是首次,心里很氣憤,提起物事便要往大門外走,只急得丁氏跟后頭道舅爺,您還是去向四爺告辭一聲吧。”

他聽得這話,沖動也少了,瞧了眼手里的物事,合計了一下,最終是進到周同在外院的房里,將嚴氏那邊給的禮物便直接轉送給周同。“姐夫,這是昨兒個在外頭給你尋的一兩樣物事,送給我的,我拿來亦無用,尋思著,應是合姐夫心意的。”

他嘴頭說得極好聽,只是心里卻是算計開來:拿這些物事出去賣,換得的錢,不如直接送到姐夫面前,要是入了他的眼,嘿嘿……

周同正躺在床上,冬天窗戶糊得嚴實,光線不是那么強,于是在帳紗之下,床上的光線更是黯淡。郭良忙著將旁邊的座燈全部點亮了,于是映得周同一張臉,有些暗黃。

他從內弟手上接了一個布纏著的條形物事,知這必是一折扇。可是用布纏,而不用一個扇套,未免太小家子了,心里不以為意,只是礙于內弟的面子,便信手拆開來。

只這一拆開來,立馬就收了輕忽之態——象牙骨架,下墜蜜結迦南,未展開,已顯氣派。他掂了掂,手感極好,扇墜微動,贊道不。這個甚是珍貴。只是這般物事,也沒個扇套的?可惜啊可惜,如此雅物,落入俗人之手,竟如此糟蹋。”

鄧知弦伸長了脖子,討好地道姐夫,扇骨架我亦是瞧過了,倒是沒有劃傷過,想來是不影響價錢的。”

周同一聽他這話,張口閉口不離錢,好歹他也讀過幾年書,怎的就這般俗呢。也不說他了,欲側身湊到燈上,差一點兒擠著痛腿,于是鄧知弦又體貼地挪了一下燈。周同細瞧了眼扇骨上雕刻的梅花,意趣橫生,端的是好心思,雕琢細膩,梅花栩栩如生,更是勝過南京有名的慶云館。偏在南京尋多時,也沒覓得一把這么好的,只是內弟竟這般好運氣?不由好奇地問道弦弟,這扇子,是哪個送于你的?倒是出手頗為大方。”

“也不能說是送的,是拿這個頂了幾畝地的債。呵呵,我也不知這一換是賺了還虧了,正好請姐夫幫忙掌眼呢。”鄧知弦此時卻否認了是人家送給的了,也不再說是要孝敬姐夫的,只帶著笑讓姐夫打開扇子把玩。“姐夫既說這扇子好,不知可否給小弟講講,這畫扇的是不是個名家啊?我瞧著那落款,甚是不熟。差點兒當個尋常物事打發了。幸好有姐夫在。”

周同見他賣關子,心想還真大意了,這般在他面前夸贊,定要讓多掏錢了。心里暗嘆口氣,右手大拇指與食指一擰,扇面應聲打開,扇骨之間滑溜順暢,無半點滯手之感。可是周知弦一瞧到扇面上的畫與落款,“唰”地一聲欲合上,卻因為右手抖得厲害,沒合上,只好用左手握了,地合嚴實了。肅然問道這扇子究竟從何得來?弦弟,你可老實與我說來”

鄧知弦初始以為姐夫心疼錢,可是瞧著姐夫神色越來越嚴肅,雙眸直射好似要盯穿一般,他心里有些發毛,忐忑地問道,不妥么?我瞧這扇子挺好的,就這扇墜也是難得的,是不是咱們用了逾制了?姐夫,你可別嚇我。”

周同見他就是不直接回復,很是氣惱,道你用便是逾制。別廢話,這扇子你打哪買來的”

鄧知弦生怕一說出表外甥周定旺等人,姐夫便曉得又賭錢了,于是耍起賴來,支支唔唔道記不得了。”

鄧知弦雖哈著腰,卻是俯視姿態對著姐夫,這使得周同想發火,卻欠了居高臨下的氣勢。偏偏對于內弟,是打不得,罵也不能罵得過狠,終究要給他留些情面,一聽他道“不記得了”,就曉得他這是信口雌黃,睜眼說瞎話,于是越發氣得說不出話來。末了,佯怒道頂幾畝地?我按那地價給你錢便是了,只是,你且得說與我聽,這到底打哪處得來的?”見鄧知弦仍是磨磨蹭蹭,便扇子往床邊一扔,斥道算了,你不說,我也不為難你了。莫要拿我眼前來招搖,快快拿走”

鄧知弦一下子便急了,這到手的錢能讓它飛了呢。訕笑道姐夫,莫著急。其實,說來,還就是你們這族里……哎,我這不想說,不過是人家怕你找他算帳,這般好物事,竟是給了我,而沒給你。我,我這不也為難嘛。”

周同一聽他這話,尋思著內弟前幾年跟在身邊,卻是同嚴氏那一房的子侄們玩得好,如此,也只能是他們那家人了。“是從定旺還是定祥那里得來的?”周同見他不說老實話,便再次逼問道同,“你若是不說,待會兒我就派郭良去問來。到底哪個押給你的”

鄧知弦再也遮掩不住了,便道扇子是定旺那得來的,那個案屏則是定祥……”

周同把扇子往床里一放,道案屏?你把那個也拿,我瞧瞧”

鄧知弦見姐夫竟然要收了的扇子,心里便有些急,卻又不敢表現出來,只是手上捧著案屏遞于姐夫,眼里卻瞧著床內側的扇子,那扇子可是比案屏貴多了。

周同見他這德性在面前半點也不收斂的,只覺內弟是無可救藥了。不客氣地道放心,我何曾搶過你的物事?哪次沒給錢了?”

這話說得很直白,鄧知弦面上便有些擱不住,討好地道姐夫說的哪里話,只要姐夫能看得上眼,小弟便很是歡喜了。”

周周接了案屏,一邊打量,一邊故意氣他道那好,這些我都得上眼,就多謝弦弟厚禮了。”看了這案屏雕工不,只是漆質似乎略差了一點,可惜,雕的是美人觀荷圖,置于男人的案桌上,顯得有點兒過于重女色了,小意了點兒。這若是放到書桌上,若許甚是不。只是,家里如今沒了二嫂,還真無看書。他尋思著這物事要是收了,好似也只能放起來,可惜啊,可惜。

“這……”鄧知弦一下子就啞住了。難道姐夫賴帳?他差一點兒脫口而出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姐夫能食言呢?”

周同招呼了郭良到床前,吩咐道你去找韋管家支八百貫鈔,就說是我吩咐的,買了件重要物事。”郭良察其顏,三爺說這話時,神色十分凝重,較以前買哪樣玩物都要慎重得多。甚是不解,不過是一把扇子而已。卻也半點兒沒提問,只應一聲“是”,即刻去領錢。

鄧知弦便馬上哈腰感謝姐夫,說了一堆子奉承話。把案屏從姐夫手里接,放到桌上。

這時,文籌帶著文簡給父親請安,見到舅舅在,歡呼了一聲,便跑纏著鄧知弦。鄧知弦立時抱起了外甥,在懷里左右晃動著啊,文籌又長個了告訴舅舅,現在能吃多少碗了?”他對這個外甥的感情,卻是比自個女兒丹兒還要深。一邊擺弄外甥一邊道舅舅昨兒個給你買的九連環會玩不?”

文籌從他懷里下來,不滿意地沖舅舅叫道簡弟早教我玩了。舅舅,你買來得太遲了。”

鄧知弦也注意到文簡在一旁,此時他也隨著文籌叫了一聲“舅舅”,就要行禮,被鄧知弦拉住,又要討好地抱他一下,不想,文簡卻是徑直掙脫開來。鄧知弦有些沒面子,只道了句文簡還是怕生得很啊。”

文簡卻離他遠遠地,瞪著他。文籌見弟弟竟然不喜自家舅舅,碰了他一下,低聲道我舅舅同你打招呼,你作甚不回答?”

文簡身子一擰,掙開文籌的手,卻無意中看到桌子上的案屏,便徑直走,坐上椅子,趴在桌沿上,手指頭劃過那荷葉,看得甚是仔細。然后,回頭對文籌道我有一個,同這個一模一樣的”

鄧知弦見他居然不理會,此時竟然說有一個一模一樣的在家里,那送給姐夫的豈不是不值錢了?于是笑話他哦?你家還有一個一模一樣的?那正好配成一對啊。文簡,你不會是在說大話吧,這物事,雕起來,也不會雕一樣的出來……”他這性子,是沒管人家是小輩,他一個大男人竟同一個小孩子一般計較起來。

文籌說讓他找出來,放一處,一瞧就曉得是不是真的一模一樣了。

文簡低頭,直直地盯著案屏,頭也不回地道就是一樣的在岳州的家里……”他說完,好似想到了傷心事,便悶悶不樂地溜下椅子,對著周同道三叔,我回屋了。”

周同彼時正打開扇子,雙眼似乎留在畫面上,只是神思已飄遠了。聽得文簡一聲喚,方才醒過神來,點了點頭。

鄧知弦同外甥玩了一會兒,恰好郭良很快支了錢,將八百貫鈔遞于他。鄧知弦很是高興,沒想到這物事才到手上,就能馬上脫手換得現鈔。他也不再多耽擱,提了錢便告辭,腳步匆匆,生怕姐夫反悔一般。

文簡一臉郁色地回到屋里,見又在看陳媽寫的那些紙,等了一會兒,見是在發呆,便問道姐,岳州的家里那些物事在哪呢?陳媽沒給咱們帶?”

文箐見他突然想起岳州的那些箱籠來,以為他是要找甚么好玩的,她的心思還在周宅的人事上轉悠,好多事,陳媽寫得語焉不詳,讓她很是費勁地猜測,又怕猜了,心里落下了成見。此時也只隨口道了句陳媽自然是帶了。你的物事一樣也沒落下呢。”

文簡張望了一下屋里,道常熟的那屋里沒有,這屋里亦沒有。那在哪呢?”

文箐亦想著催了三嬸,這事卻一直沒辦下,她心里預感很不好,提過一次,兩次,不好老提。李氏說上次返蘇州做壽,帶的物事太多,那些箱籠且等開祠堂過后,一起運,讓她稍安勿躁。“你可是需要找哪個物事?”

“姐,你以前在歸州買的案屏呢?那個木頭人,頭上戴的釵子是不是一朵梅花?”

文箐聽她說木頭人,才想到是案屏上的美女頭像,沒想到文簡還記得這般清楚,便道文簡真是好記性。是梅花不。你想起這事來了?”

文簡便提了三叔屋里一個,同以前的一模一樣。文箐問他道你可是看清楚了?可能一模一樣呢,匠工不一樣,那雕出來的再如何也只能相像而已。”

文簡恨不得把那物事抱,偏那是三叔屋里的,動不得。見不信,便斬釘截鐵地道就是一樣的那個荷花,我方才還摸過了,是十二芯。咱們家的,不也是?就是那個蓮蓬,有六個眼;最大的那片荷葉邊,有三個彎角,還有……”

文簡一一將細部特征說了出來,文箐沒想到他記得這么仔細。他說的芯,就是花蕊,匠工在雕時,甚是細致,竟雕出了蕊珠十二粒來。

文箐是越聽越驚訝,僅是聽文簡描述,就覺得三叔屋里的案屏實在是象在歸州買的那個。難道真是天下無獨有偶?可是,在她腦海里,突然又想起上次提到的筆筒,連文筜都說有一只大鳥的筆筒,只是沒說下去了。

文箐揉了一下眉心,可惜出不去,若不然,還可以去給三叔請個安,趁機就能眼見為實,如今只能在這里憑空臆測。“文簡,你去找一下五,瞧她現下有沒有空?”

文簡點了頭,聽話地出去尋文筜了。

文箐寧愿是想多了,可是后來從文筜嘴里再次證實,那個筆筒如今在長房二伯母的,即三哥文簽屋里。

這到底是一回事呢?難道真是無獨有偶?古人也有批量手工生產一說?若不是,家的物事,竟是分散到了周家其他人屋里?

說一下:以后更新如果11:30左右沒上傳,那就是晚上7:30左右。基本就這兩個點,不好意思,讓大家久等了。祝好。

如有處置不當之處請來信告之,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給您帶來不帶敬請見諒。

上一章  |  明朝生活面面觀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明朝生活面面觀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