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明朝生活面面觀

正文204 報應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1-09-27  作者:一文錢員外
正文正文204報應

正文正文204報應

文箐記得下午與周德全說到帳本一事,自己要趁人不注意,去給帳房一把火,他還反對來著。怎么現在卻又突然來人說“走水”了?

她當時起過這念頭,彼時不覺甚么,眼下聽到真有“走水”,那是格外膽戰心驚,生怕連累了周德全,以至于雙腿發沉,都邁不開步子了。嘉禾扶著她,只感覺小姐似乎腳步放慢,以為她是腳痛難忍,覺察到后,不聲不響地彎腰伏背。文箐也沒多說話,其實是那時候顧不上了,于是真讓她背了起來。周瓏與關氏扶著方太姨娘,見狀,也停下步來,回過頭來瞧著她,緊張地問道:“箐兒,腳痛了?”

文箐輕聲“嗯”了一句,她在嘉禾背上,居高而下,格外緊張地看到前面李氏與鄧氏皆圍著一個婆子,那婆子在興奮地指指點點說著甚么。

瞧這情形,不是家里走水了。

那就好,那就好,周大管家沒這么做。

文箐松口氣,身子又軟下來——方才真正是嚇死自己了。

待走到魏氏身邊,正好聽到李氏道一句:“報應!活該!燒得好!”

她說得稍有些大聲,而且也難掩其眉飛色舞之態,任誰都能瞧出來她這是“黃鶴樓上看翻船——幸災樂禍”。于是魏氏重重地咳了一聲,狠狠地盯了她一眼。李氏這才醒過神來,斂了笑,低了頭。劉太姨娘便小聲訓了句:“張狂!”

婆子旁邊還有幾個婦人帶了小女孩,瞧那情形,看來是一家人。

彭氏向那幾個婦人解釋道:“我們還真不曉得。早知,必往你們那條街走了。唉呀,這會子,只能趕著回去瞧瞧可燒得厲害了……”

那婆子由婦人扶著,滿臉都是劫后余生之態,夸張地道:“唉呀呀,幸而是沒燒到我們家啊。方才就是讓家里人都操了桶,就怕燒到我們房上來,要不然也不會這么晚才出來。今日我且多走走,多走走……”

她一扭頭,就見到了高高在上的文箐,在燈光下,只瞧到一張十分精致的臉,正歪在下人的背上,眼睛如黑珍珠一般盯著自己,便訝聲道:“喲,這是貴宅哪位小姐啊?這是……”

文箐被人點名,便趕緊由嘉禾背上下來,曲身行禮,卻是不知如何稱呼對方。彭氏在一旁趕緊說得一句:“這是我家侄女,行四。箐兒,這是許家大伯母。”

文箐趕緊問候對方,其實,她根本不清楚這是哪個,只是為了周家面子,是半點不好在外人面前失禮的,做足了這套客氣。

許氏忙側身閃,道:“唉呀呀,可不敢當啦。這是新歸家的那位小姐吧,可是機靈啊,這夜里,燈光一照,真個跟仙女似的……”這話說得旁邊的嘉禾把頭低得更甚。類似的有一句話,曾是文筜說過:這夜里,燈光一照,猛不丁里就是夜叉似。

打過招呼,魏氏只著急走,也沒多客氣,雷氏想來也不太認識那婆子,此時只客氣地道了句:“多謝嫂子告知啊,我們這就去瞧瞧。您慢走,月兒現在隱了……”

文箐待那行人走了,輕聲問道:“伯母,可是有甚事要緊?”

雷氏見家姑已邁步,弟媳彭氏已與崔婆子扶著她走了,生怕落后太多,只小聲道了句:“不是咱們家,莫要擔心。由他去。”說完,緊走幾步,跟上家姑,隨侍在側。

李氏瞟一眼鄧氏,此時特好心地為侄女兒解疑:“嘍,就是咱們族里最可惡的那家,走水了。箐兒,你說……”她那神情似乎那火是她替文箐放的,替文箐出了口氣,于是有幾分高興。瞧到前面劉氏慢了一下腳步,便沒說下去。

嚴氏家著火了?文箐差點兒哈哈大笑,嘴角抽動了兩下,最后還是控制住了,轉頭瞧向周瓏,眼里流露出來的高興致兒,讓她的雙眼越發亮晶晶,真個燦若星辰。

周瓏也忍不住問了句:“三嫂,那邊可要緊?”這話其意思就等于是問房子燒得如何?人燒得怎么樣?

李氏沒理周瓏,反而低頭對著文箐說話,語氣里帶出幾分高興勁兒:“周蕓打你巴掌,這下得了報應!聽說,臉好似被燒傷了,毀了,毀了!”

一個詞“毀了”,不過兩個字,她拉長了音,強調了兩次,聽在文箐耳里,那意味,無盡。

周瓏驚訝地差點兒失聲,張大了嘴,直到她旁邊的方氏拍了一下她的手,方才察覺她自己失態,合了嘴后,還不好意思地又捂了下嘴,沖文箐做了一個表情。燈光下,文箐沒看清。只聽她彎腰小聲對自己道:“你說,這人都燒成那樣了,是不是都燒光了?”她倒不是擔心周蕓,實際上她高興還來不及,只是這消息太突然了,以至于認為有點不可思議,免不得就猜測起來,這猜測,免不得尋根究底,以證實這事兒的可靠性。

原來方才那幾個婦人是嚴氏的鄰居。走三橋,碰到了魏氏,說起來嚴氏一家走水了。

之所以走水,就是因為放爆竹與焰火。鄰居許氏也搞不清具體細節,只在嚴氏她們一家鬧騰下聽得個大概與最后結果,見著了彭氏,先是表面上同情感慨一番,可話里意思沒有半點同情味道,然后是慶幸自家沒燒著。

但是,事情的后果不僅僅是“走水”二字所能說清的。整個說來,還是嚴氏一家亂七八糟,鬧的。

周成的兒子定旺他們鬧著要分家,鬧得雞飛狗跳,惹得他們祖父周顧很是不痛快,差點兒又被氣病了。老頭多活一日,離黃土亦近一日,于是也越貪命,生怕自己同族弟周復一樣,突然就中風死了,想到了上次周復請的醫士就是蘇州的,偏人家不去常熟,就只好帶著家眷來了蘇州。定旺他們在他鼻子底下跳來躥去的,他豈會不曉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過不下去了,他素來當族長,便在外頭耍足了威風,可偏偏家里的幾個孫子,不怕他。

周成兒子要鬧分家,周盛那一家自然也脫不了干系,家中人多,可不比周家只兩房妯娌在計較,而且也不比周同與周騰那是至親兄弟手足,這里就算是親兄弟,男子個個都比比周騰還要算計,女的就更不用說了,而且個個可都有幾分不講道理的。這些人鬧起來,幸而文箐沒見得,否則只能感嘆一句:自家與他們家,那是“小巫見大巫”。

他們鬧分家,鬧得元宵節這日,差點大打出手,周盛因得罪了周敘這一房,不敢再上門來求助,于是只拽了堂兄周東來唱白臉。周東沒奈何,被他拽到家里,好一陣勸說,結果差點兒得罪各位侄兒。這幾個小輩的,鬧著鬧著,差點兒鬧到街上,反而嫌周東多事。他一氣之下,便徑直出得門來,恰遇郭良坐了艘小舸從門前河里經過,于是搭訕。郭良正是奉周同之命買了焰火往家返,被周東瞧到,只停了船打了聲招呼,客氣地送了周東兩匣子焰火,說是四爺本來吩咐要專程送過去的。

周盛正出門來拉周東歸家,看在眼里,眼紅。郭良可不想送他們家,偏周盛上了船,瞧了眼,很不客氣地道:“你們家不是守制嗎?還放甚么爆竹?”然后定旺他們隨后竟也要上船來。郭良氣得只叫道:“盛爺,這爆竹你們拿去,只那煙花,是長房老太爺吩咐的,上回老夫人過壽沒放焰火,這次補的呢。數量差了,我沒法交差使。”

終究他只是下人,周盛指著周東道:“同為族兄,難道你們四爺說了只送東弟,不送我?你一個下人,怎么辦事的?”

郭良總不能回復:我們四爺就是說了,不送你,只送東爺。他憋著火,只眼睜睜地看著定旺他們將唯一的一箱爆竹給卷了。

郭良回去,為此還特意向周同訴委屈:“盛爺家的人,個個都是強盜一般,哪四爺您瞧在眼里啊。”

周同嘆口氣,道:“你就不應該打他們那條河路過,既便往后經過,也要裝作沒瞧見才是。算了,如今咱們家都快同他家結仇了,別再去計較這些,就當是送他們的吧。沒爆竹,響聲不大,也好。”

定旺他們搶了族親的爆竹,撿了寶一般,抱回了家。周盛拽著周東,再次進門,那兩匣焰火便被周旺抱在懷里,拿進了家門。

眼看要到天黑時分了,周東只著急要歸家吃飯。卻沒想,那兩匣焰火其中一匣已被定旺他們的幾個孩子打開了箱,然后已開始放起來。而周盛只歉意一笑,看著定旺定祥他們放焰火,嘴里道:“這焰火甚是好看啊。周同就是舍得花錢,咱們難得一見這般美景。”

周東這下曉得他是故意的了,氣得臉上青一陣白一陣,又不能與他計較,見他們沒有歸還另一箱的打算,也不要了,最后只一跺腳,氣沖沖地帶了下人回去了。

可周成這院子,不象文箐他們家,自然有些小,空間逼仄,放起爆竹來,那爆竹跳得滿院都是,甚至是跳到屋去了。幾個兒媳方才吵得不可開交,這會兒嫌爆竹聲音大,吵得緊,便一個勁地趕了小子們到一旁去。

于是大一點的孩子,便拿了竹竿挑了爆竹,探出女兒墻去,往外放。

驚得外面行人直罵娘。

小孩卻是樂得在墻頭捧腹大笑,幾個孩子湊一起,膽氣兒壯,越發惡劣,惡作劇也是越鬧越大膽,如此循環,又沒大人管顧,于是越發想尋刺流年。想到這陸地上有人可以避開,那河里的船可是沒處躲,這要往船上扔去,且看人如何躲。

前院大人不讓去,于是就往后院里走,正是周蕓的閣樓下,支了竹竿就往外爆。果然驚得河中過往船只人人驚慌,急得船家亦是罵娘,小孩們笑哈哈,半點兒沒收斂的勁。

周蕓嗆水后,如今沒臉見人,只躲在屋里想心事,聽得這般吵鬧,嫌煩,就出來吆喝。侄兒們為討她高興,就抬出那匣焰火來,說爹爹方才告知:這是水上亦能放的。

往年,這么貴的物事,他們家可沒有,也不過是一些爆竹而已,更別提是水上的焰火,于是討好地捧到小姑面前。

周蕓聽說這新鮮物事,長這么大,也只是有一年在族叔祖父那里遠遠地瞧過一回,也好奇,就任由他們去樓下河邊放,自己則在上面打開了窗。

有句話說:小便宜占不得。

又有話說:樂極生悲。

還有:什么樣的大人養出什么樣的小孩。

這些話肯定不是絕對成立,便某些情況下一定是真理。

孩子的玩趣,更是容易生出事來。可是周成周盛可不象周敘周復那般管教兒孫,嚴氏也沒有那個賢德去教孩子各項規矩與禮儀,否則他們也不會自己作出不矩的事來。

周蕓沒制止侄兒們的玩鬧,反倒是去前院把正在與兒媳爭嘴的嚴氏叫了來,又喚得幾個嫂嫂來觀看。自己還十分得意,她一出馬,就讓他們平息了干戈。

有個孩子點了一個零碎爆竹,然后直接從岸上朝河里的船頂篷上扔去,立即縮回頭去藏起來。這幾個婦人只聽到下面有人驚呼,船家直叫喚:“哪位小爺,莫嚇人!現下可是過節呢。”

于是,這上面大人連帶小孩都樂不可支。

又有船家不可欺的,便沖著嚴氏宅子叫嚷道:“有沒有家教的,管好你們家小子!太不是東西了!”

嚴氏立時從窗戶上探出頭,對著船家,連著船上的人,罵得了祖宗八代不止,只嚇得人再不敢對陣,這節氣,哪敢惹這怨氣。嚴氏更是得意洋洋,戰功赫赫。

如此,樓下小孩膽氣更旺。

待到焰火匣子到了水邊,孩子一點燃,只見水面上一團火球十分炫麗,轉著轉著,便“倏”地一下騰空而起。樓下與樓下人皆一個個咧著嘴大笑。

只是,那火球騰空的方向,不是奔北岸的的樓去,也不是奔左右的鄰居家去,而是直接就奔到了周蕓窗下來,幾個人頭正擠作一堆,往下張望呢。

眼見一團火光奔過來,慌得幾顆頭都往后撤,免不得就是你推我,我搡你。

窗外“啪”地一聲,焰火綻放,而屋里亦是“咣鐺”幾下,有人被碰倒在地上,有人被嚇得歪在一旁。

可這些人東倒西歪不要緊,卻不知哪個,身子歪倒的時候,亦傾倒了旁邊的燈。

燈墜地,燈油隨之傾灑一地。

那倒下去的人,正巧頭便落在燈油處。火借油勢,騰地躥起來。冬天的屋里,天干物燥,還能如何?

倒地的那個,是落了水身子發虛的周蕓,她頭還來不及抬起來,只聞到一股子刺鼻的油味,慌得要起身。可惜頭發上沾了油,立時著了火,臉上亦有些油珠子,只嚇得一聲尖叫,用手撲打了頭,又著急去護臉。

其他人先是傻了眼,沒明白過來,等聽到小姑子尖叫時,已慌作一團,嚴氏卻是直接就嚇暈過去了。

最終是,屋里著起火來,周蕓尖叫著跑出屋來,披頭散發,可惜頭發已燒掉大半,另一小半短得象茅草一小叢,焦糊焦糊的,臉上發黑——毀容了。

幾個女人才醒過神來,自是尖叫連連,跟在她身后,直叫“打水,打水!”,有個手快的,終于找到了水,朝周蕓兜頭就是一瓢。

有婦人急聲喚男人。屋里、院里亂得不可開交。到得最后,打水的打水,救火的救火。只是,周蕓屋子里的物事,卻是燒得或澆得沒了救,火勢說大不大,說小亦不小,差點兒連旁邊屋子都燒了起來。

周蕓去年找人看八字,人家說她今年有水火之災,她把人大罵一通,一文錢也不給。

沒想到,真正應驗了,而且是連番遭受,這叫甚么:命中注定!

周瓏從三嫂嘴里簡要地聽說完周蕓的事,小聲對文箐道:“她活該!箐兒,這下子,連老天爺都給你報仇了。那屋子要燒光了才叫好,看她們在蘇州還如何呆!”

雷氏卻攙了魏氏在前頭走,道:“他們怎么舍得花這么多錢買水上焰火?”

她這問題,很快就揭曉了。

快要到宅子的時候,文箐突然發現前方有一個小老頭——周德全。

他行走得匆忙,東張西望,他人又長得有幾分瘦弱,此時落在文箐他們一干人眼里,就有幾分賊頭賊腦樣。

他亦見到了魏氏一行人,忙上前來請安。魏氏對周德全印象并不太好,只冷冷地應了一聲。文箐著急知道帳本一事到底如何了,便趕緊讓前幾步,眼睛直直地盯著他。

李氏是今日聽文箐說他來了,卻是還沒見過呢,更不知道周德全是來送房契的,故而此時就有些風涼話說出來:“你還沒走啊?”

彭氏終歸是厚道些,周德全再是一個下人,那也曾是嬸子龐氏還有沈氏所器重的管家,便問道:“管家你這也是走三橋?”

周德全是太監,可是外人不曉得,故而當街與這么一群女人說話,自是不妥。此時便趕緊道了句:“老夫人、各位奶奶,現下歸家莫走正門,需得走側門才是。那……”

他這話讓所有人納悶不已,魏氏冷冷地打斷他道:“我家的門,開哪個,還需得你多嘴不成?”

雷氏見周德全表情,想來肯定有事,便道:“可是家中有甚么事?”

李氏撇嘴:“家里能有甚么事。這個老……若真有事,也不說清楚。”

周德全仍是恭謹地道:“嚴氏帶人鬧上了門,四鄰皆圍觀……正門被堵得水泄不通了。”

李氏一聽嚴氏竟鬧到自家門口來了,也沒管伯母與嫂嫂們在跟前,立馬就氣憤地責問:“她憑甚么又鬧到咱們家來?她家失了火,難道又要怪到我們頭上來,真正是秋后望田頭!”秋后望田頭,是甚么意思,文箐當時不懂,后來才曉得是:找茬。

李氏也氣得差點兒跳腳,其他幾個人也氣血上涌:嚴氏這是得寸進尺,狗改不了吃屎,甚么事兒都要往這邊靠。

待問得緣由后,魏氏氣得直哆嗦,直叫道:“這事還管他甚么族親不族親,大過節的,都訛到家門口了!不是說要死半條人命么?去,報官!給她臉不要臉,只會越發丟咱們的臉!”

她認為自己是一忍再忍周顧那一房的所作所為,如今卻是連元宵節也不讓自己好過,既如此,不若撕破臉面算了!

周德全不知長房老夫人是氣話,還是動了真格的,略有些猶豫,腳步只小動了一下。李氏在后面叫道:“伯母都說了,報官!你還愣在這里作甚?快去啊!”這幾個人一邊說著報官,一邊就開始急急地往家趕。

眼下并非說話的好時機。文箐走攏過去,開口問的卻是一句:“這里離官府近嗎?”其實是想問他那件事。

周德全只匆匆道了句:“四小姐放心,我……”

李氏轉過頭來,只催周德全快去報官。

文箐聽周德全那句“放心”,想來事情既定,便點了下頭:“周管家,有勞您了。”

李氏因生嚴氏的氣,現下便遷怒:“他算哪門子管家?!”

文箐一呆,不想與她計較嘴上功夫,現下是一致對外的時候,于是閉口不言,只讓嘉禾趕緊背了自己。

幾人到家,急急地從側門進入,然后再繞到前院,問了門房,才曉得外面情形。

嚴氏暈倒后,在慌張中也沒人記得,于是被媳婦們忘在了屋里,人人只曉得潑水,救火,竟沒人發現少了她。她暈在屋里,也不知其他人救火過程中,動了甚么物事,反正頭是被狠狠地砸了,于是還沒完全醒來的她,再次暈過去躺在地上。后來,不知是哪個竟是踏在她身上,一條老胳膊就踩折了,發覺腳下軟軟一堆肉,才驚覺,最后撈起來的時候,竟是母親大人。

此時,嚴氏身上蓋著床被子,頭上綁著的白紗,一動不動地躺在一把椅子上,直直地擺在周復家門口了。

魏氏厲聲問門房:“死了么?”

為了方便下次訪問,請牢記,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  明朝生活面面觀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明朝生活面面觀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