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明朝生活面面觀

正文358 姜氏替兒澄清原委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2-03-07  作者:一文錢員外
明朝生活面面觀正文358姜氏替兒澄清原委

彼時,文箐正想回自適居呢,因為一到周宅先是文簽請了醫士過來,然后一團人圍著,眼見得沒事,周魏氏就開始講她所知的故事,不停地重復講那些讓文箐起耳繭的在室女子的禮儀,說京城某家某人如何又發生甚么事項,雞毛狗碎的,周魏氏是嚼了一次又一次。人老了,羅嗦得沒完沒了,可是把一干少女念經一般念得幾乎生念一般。

男女終有別,沈顓被華庭他們幾個擁著去了自適居,文箐有些事想與沈顓攤牌,是不是要利用沈顓逛妓院這一事,然后加以利用,達到自己的目的?

正籌劃著如何開口的當口,那是壓根沒想到姜氏會這么快趕過來。然后聽姜氏所言,方才知因下雨,結果晚歸家一天,姜氏與華婧竟在自適居等了她們一天。

端午節,女婿會登門至丈母娘家送端禮。華婧歸家,知弟弟去了自適居,沒想到自己這次見不到沈顓,有些失落。“姆媽,顓弟這可是妻子未娶進門,早忘了當年帶大他的姐姐了,我倒是無所謂,只是姆姆可莫被弟弟亦排到了表妹之后……”

姜氏不愿聽到這話,便道:“行了,行了,你也莫吃酸捏味的,文箐不僅是你表妹,亦是你弟妹,你弟若不去,也不象話啊。再說,你表妹可是時時想著你,這不,曉得你端午節要歸家,便連你生日禮物都備妥了。”

華婧受了表妹的禮,不好再說挑剔的話。姜氏對她道:“你既說是謝她,又不著急著歸家,且陪我一道去她那兒瞧瞧。你祖母自有你二嬸看顧。我呢,也偷個懶兒,這會兒下著小雨,咱們乘船過湖便是了。”

去的時候,自適居里正是喜氣洋洋的時候,一是鈴鐺要出嫁了,其他人忙著給備一兩樣衣物;二是方氏從周宅回來,竟從李氏手里討得了原來在周瓏名下的五十畝的收入以及嫁妝錢,李氏還又大方地多予了一些,道:“當年二姑出嫁的時候,也是這個數,如今我這個作三嬸的,雖說分了家,卻也不能薄待了她。她既有品銜,若是嫁在京城,這些嫁妝自是要配得上她的身份才是。他三哥也發話了,且在分家的份上,我們再多加上添一份,權作是我們作哥哥嫂嫂的一點心意。嫁禮自是另備,自與其他嫂子們一般,要不我一人舀得厚些,她們很是為難。”李氏心疼得緊,但至少這些話說出格外動聽,哪怕是不給,方氏也吃她這爽快勁兒,再多添一份,方氏那是格外受寵若驚,回來與陳媽正說這事兒。

姜氏聽得了這喜訊,連連稱賀。

方氏笑道:“瓏兒有今日,我是真正沒想到啊。她三嫂這會兒也著實是大方了些,我原還想著那地要不回來呢。”她把這當作一筆意外之財。

華婧沒想到李氏與文箐這邊的關系一下子因為周瓏又變得這么好起來。“那簡表弟名下的的地,是不是也可以早點兒要過來能早日自己作主了?”

她想著的是,文簡的產業回來了,文箐就再沒有借口打理更多的生意,必然就只會守著現有的這些,她也就安心些了。她是真怕文箐再折騰出什么來,去年文箐的生意在沈家人看來就好似高空雜耍一樣讓人揪心,雖然食肆的生意如今紅火得很。可越是紅火,華婧是越擔心文箐得了志,會越發變本加厲地要經商。

姜氏瞪女兒一眼,陳媽只當作沒看見,笑道:“從三奶奶那兒要過來產業也沒用啊。小姐過兩年便要與表少爺成親,少爺到時亦不好意思再讓小姐打理這些。可要是少爺自己管,也管不了。一則是還小,比不得小姐能管這些事兒。二則是少爺旨在讀書,老爺若在世,肯定是想少爺有出息的。”

陳媽這話意思,姜氏聽明白了,可是她怕現下一開口,只怕真如女兒所說,以后文箐不撒手了,真做了個商人了。這可不是家舅與郎君所愿意的。沈家想要一個能干的兒媳是不錯,可也不需要能干到成親后還拋頭露面去經商,只求能在家操持好家務,打理好現有的生濟便妥當。而文箐做這些,自是綽綽有余。“既然三奶奶那處現下已修好且著意看顧箐兒簡兒,那是再好不過的。如此,我們也放心了,要不然,箐兒進了沈家門,到時我們也掛念簡兒,于心難安。”

陳媽有些失望,姜氏終是沒松口,果真是被小姐所料到。也難怪小姐想在成親前多掙些錢傍身了。也不知這兩年的時間,到時小姐的那些個愿望能否實現。想到這里,只覺得小姐這是蘀沈家人活了,哪里象一個在室少女,幾曾無憂無慮地過了閨房的日子。以后到了沈家,只怕事事都要親自動手,還要侍候一祖一母兩個長輩,侍候舅姆與侍候家姑可不是一回事。陳媽想到這里,不免心疼起小姐來。

華婧與范陳氏將自適居的情況套了個底朝天。聽得這里除了許先生與華庭外,文箐竟邀了三個少年外男在此住,立時一驚。雖不是孤男寡女,不是同住一間小院,可畢竟是同一個宅子進出同一個門,又想到弟弟那木訥的性子,只覺得文箐盡招人眼,偏弟弟愛她愛得死去活來。這話卻不能說出來,于是只故意裝作玩笑:現下表妹這邊人丁興旺,客似云來。

陳媽那邊哄著席柔歇下,與姜氏道:“這也是緣啦。席陸兩家皆是恩人,小姐重情義,報了恩也好,現下人家有困的時候,不幫,說不過去。”

華婧試探道:“陳媽,曾聽鈴鐺提起,商先生一表人才,學問極好,能言會道,很是討人喜歡的,連城里周宅眾人都歡喜。可是?”

陳媽面不變色,笑道:“是啊,是啊,說起這個商先生來,著實是年少有為。只怕我家二奶奶那邊有些想法,這也是我多嘴的話兒,表小姐可萬莫要說了出去。”

華婧聽到竟是彭氏可能要為文箮謀算姑爺,心底大定,笑道:“可定下來了?文箮好似也不小了,那是不是喜事將近了?”

“這,二奶奶那里也作不得,正好長房老夫人歸家來,成與不成,今年大抵有個分明。只是,商先生這八月份就要去杭州應考了,得提前去,現下說親的事,卻不是時候呢。文簡與華庭得商先生教導,學業大有長進。”

“不還有一位許先生嗎?”

“說起這許先生來,倒真正是好人,他教書,小姐亦愛聽,反正我也不懂得那么多,只聽小姐說:商先生尚八股,對華庭學業有助,許先生教書跳脫得很,教出來的人有情有義……”

方氏見華婧問這些細事,略有些了然,笑道:“說起家中幾個少年郎來,席家二郎亦是不錯,對他妹妹可是好得沒法說,與箐兒待文簡一般,當眼珠子呢。”

姜氏亦對席韌好奇不已:“聽說,我家三弟妹似有所中意他,我還未曾見得。如今得太姨娘這般說來,定是不錯的。那華嫣要嫁與他,倒是一樁好姻緣。”

華婧道:“這倒好,也不用去外面費心思了,嫣妹近水樓臺先得月,定是能就近從旁考量他。”

陳媽道:“表小姐說得正是。上回三舅奶奶只道是苦了嫣表小姐,定要為她挑一門好婚事才行,又怕蘀她挑了,她自個兒不中意,三舅爺要還在,還能出面暗中考量一二,現下旁的人說的亦不敢輕信,生怕許錯了郎。”

姜氏瞧天色不早,一直沒盼回來兒子與文箐,眉間就有些憂色。“這天色不早了,從太湖過來,怕是得半夜才到家吧。”

陳媽道:“舅奶奶放心,這出去的人多,再說,二少爺那邊早打點好了,又有二小姐看顧,想來是因為雨,下山不便。舅奶奶與表小姐,且在這里歇一夜。”

天是同一片天,只是城北是小雨,城南是中雨。文箐那邊被雨困住了,當日沒回來。

華婧與姆媽聊天到半夜,也沒等回文箐。次日,華婧瞧著自適居屋多院大,去得書樓,見得湖面,風光倒是甚好。免不得感嘆道:“這宅子打理得倒是不錯,表妹過日子,還真不委屈自己。”

姜氏見女兒此次來,態度已然大好,竟是不停夸起表妹來,以為她早放下先前的成見。“你表妹可是比你會經營。你也學著點,你那頭家大業大的,人多口雜,你是新進門的人,說話莫要象在姆媽面前,直來直去,得罪人也不曉得的。”

華婧見姆媽舀自己與表妹對比,沒開口就已夸表妹貶起自己來,心里再度失落。這兒媳眼看著著就比親閨女還要看重呢。“我可沒有表妹這等好福氣,就算我本事再好,也容不得我開甚么食肆做什么絨衣生意,自己當家作主,想幾時出門就得出門的……”

嫁了人,方才知原來未嫁時是多么愜意。

“行了,這些事你曉得便是。你表妹也同我說了,絨衣再過兩年,這買賣必然不做了,食肆如今也只能算是與人合伙開的,既與掌柜的分成,還要與廚師分成的,到得她這里,也就是給文簡攢點兒錢,畢竟文簡離成年可還有十來年。你表妹可是不容易得很。”姜氏對文箐所為,雖然有許多不滿,可要是家中其他人說文箐不好,那她也不太樂意。沈母曾提過文箐這么著,未免有些招搖,日后難在家安生過日子。姜氏駁不得家姑之言,只能委婉地蘀文箐說得這般話。

眼見得,許多事,文箐辦起來,若是換了一個人身上,必然是出格的事容不得的,可是,姜氏只曉得兒子是離不得這個表妹的,再有擔心,也只能如了兒子的意。以前只覺得文箐千好萬好,可是如今漸大,也頭痛得緊,頭痛歸頭痛,哪怕沈母有心要取消這門婚事,姜氏亦打出沈于氏這張牌來,蘀兒子說話。若傷了兒子的心,她也不忍。兒子什么個性,姜氏最明白。這十來年,沈顓就沒有做過半件違逆長輩的事來,可是她卻曉得,文箐卻是兒子的心肝尖兒。那盆蘭花,花了多少心血,連曾祖母都不曾送,卻是巴巴地送給了表妹。文箐一皺眉,顓兒就心痛;文箐食肆開不下去了

,兒子頭痛發作;文箐的絨衣生意有不順,沈顓就閉門不出。兒子畫了文箐多少畫像,旁人說不清,姜氏卻暗暗數著,也曾瞧得那些紙張傷神:這是有了妻子不要娘,心里只覺得痛得緊。文箐一顰一笑都牽動著沈顓的心,她好不容易養大沈顓,傾注在這個長子身上的心血可是勝過華婧這個長女。

誰曉得,姜氏等來的是沈顓華庭與商席陸幾個男子,卻是不見文箐姐弟。姜氏還沒問話,倒是陳媽只聽得只言片語,一聽說文箐可能患了心疾,已然是差點兒昏倒:“怎么會?怎么會呢?小姐,小姐身子骨好得很呢……”

方氏也愣了。她這幾年與文箐姐弟同一個屋檐下,憂戚與共,她可是把文箐就當自己的親孫女兒一般了,這要是也同老爺一般,那,真是老天不開眼啊。“平時好好的,從來沒聽她說甚么心痛癥,到底是發生甚么事了?不是去觀音菩薩保佑的嗎?”說著說著,心里不安得厲害。

華庭將這事歸罪到江濤身上,不顧沈顓的阻止,竟是憤憤不平地道:“都賴江家那賊子,若不是他誣大哥,表妹豈會傷神沒歇好才引得心疾了!”

姜氏一聽是江家人干的,也緊張起來,盯著沈顓,可沈顓不開口,最后還是華庭將聽說過的事兒添油加醋地說了出來。

方氏先是難過,現下是吃驚。“江家少爺算起來,還與咱們周家有親的,怎的這么不開眼,竟尋起表少爺的麻煩了?”待再聽完他們所爭論的事由,卻是再不說話了,實在是那什么風月館,她一張老臉聽得都沒法擱了。

華婧聽得弟弟逛妓院時,臉上紅通通的,暗暗看向弟弟,卻沒得到回應。直到聽華庭講得是表妹攬了事過去,她方才松了一口氣。

陳媽卻是最清楚,那琥珀可是陳忠從山西帶回來的,送與了小姐,哪里是表少爺買的?說來說去,小姐這是蘀表少爺解圍扯的謊騙的江濤呢。只道小姐用心良苦。可是她只是文箐的乳母,沒有周夫人的身份,也不是徐氏,當著姜氏亦是無法盤問沈顓“你去那兒作甚么”。

姜氏一臉鐵青,心里雖惱怒華庭當著陳媽與方氏的面說這些事,可是也曉得,總有一日這事要說開來的,只是現下她也被狠狠地打擊到了。她覺得兒子是不可能去那等場所的,“你同姆媽老實說,你真去了?”

沈顓說不得謊,尤其是對著母親,那更是從來沒騙過,以前沒說,只不過是應姐姐要求,如今事發,隱瞞也是不對的。可是說出來,必然連累姐姐。“母親,兒子錯了,請責罰!”

姜氏沒聽到兒子解釋,怒火攻心,從來沒打過沈顓的,這時亦恨不得抽他兩火棍子。“啪啪”兩下,扇了兩耳光,打得沈顓頭晃過來晃過去的,就被陳媽與方氏攔住了:“舅奶奶,息怒,息怒。表少爺不過是走錯門了,又不是真逛那地方。”

陳媽這時哪里還敢說出琥珀的真實來歷,既然舅奶奶發怒了,雖不曉得她不知此事到底是真還是假,可那兩巴掌扇得厲害,可是做不得假的。

華婧一見弟弟挨打,立時就跪在一旁,道:“姆姆,是女兒錯了。都是我的錯,你莫打弟弟了,要打便打我!”

她要說出實情來,被沈顓阻止:“姐!”

華婧見弟弟臉被打得通紅,后悔不已,道:“這個時候,你還蘀我瞞什么啊?你傻啊你……”

原來文箐那日說對了時間,也說對了一半,至于起因為何,卻是誰也沒想到的結果。

七月十七日,沈顓陪姐姐上街挑嫁妝,這一買,自然就買得多了,誤了時間,天色漸晚,不能歸家,又不想麻煩周家人,便想尋個好點兒的客棧歇一晚。

不巧卻是遇到了馬上要成親的姐夫從酒樓里與朋友出來,對方卻沒看到他們。華婧先時還好奇,也沒多想,還是沈顓提醒:“姐夫好似喝多了,臉紅著呢。”于是在意起來。“且看那扶著他的人,倒是生得有幾分油滑,姐夫這是被人扶到哪里去?旁邊竟不見半個人的?”

兩人怯怯地尾隨,直到前方二人拐了彎進了一一巷弄,聽得旁邊一乞丐啐道:“他娘的,吃花酒的有錢人,也不扔一個子兒!”話未落音,一個子兒落在他身上。

華婧板著臉問:“你怎么知那兩人是吃花酒的?”

那乞丐一眼就看明白對方的心思了,對著銅錢吹道:“小娘子,再多給一文,我將這里頭的事全說與你聽。”

沈顓遞于他一文。才知那巷弄里就是花柳街。華婧臉色蒼白,沈顓勸道:“姐夫定然不是那樣的人,怕是喝迷糊了,被那人誆了去的……”

華婧哭喪著臉道:“他若是貪杯好色之人,我可如何是好啊?”這喜帖都發出去了……“顓弟,你幫我瞧瞧去,看他是不是真個兒進去了,我這心跳得厲害……”

沈顓不想進去,只安慰著姐姐,一時也不認得旁人,偏生將劉四嫂打發著去提包裹了。可是沒過多久,卻見姐夫孤身一人搖搖晃晃地又折了出來,待要去喚他,才發現他拐到巷下墻根處好似在小便。

華婧臉紅,跑出巷弄,沈顓待要追去,又想喚醒姐夫,只是對方正在撩直裰,他這一叫,只怕就讓姐夫丟丑了。正在猶豫之際,卻見姐夫竟被里面幾個粗人扶了進去,嘴里說著什么:“我不去,我不去了,別拉我,放開啊……”顯然并非情愿。

沈顓正想去叫回姐夫,只那邊人多嗓門大,絲管弦樂,掩蓋了他的叫聲。他緊張不已,更何況聽身邊這乞丐笑道:“看在你們大方的份上,我且與你們說個明白,那處地方只怕比方才更讓小娘子難過,可是分桃所在呢……”

沈顓聽得臉紅,又急得一時想不出法子來,抓住乞丐道:“我多予你些錢,你進去幫我把人找出來。”乞丐看傻子一般看他,道:“我倒是想收你這錢,可是那龜公哪能讓我進去的?”

華婧跑了幾步,賭氣對弟弟說:“你莫管他了,他若真是好色之人,說起來便是我命歹,這一生誤在他手上了。”他這一說,沈顓還不能說出姐夫進去的是南風館,這下逼得沒辦法,只好硬著頭皮道:“姐,姐夫定然不是這種人,你別急,這定然是姐夫喝多了,被人騙了。我這就去找他回來。”

他們所見到的確實沒錯。只是后來才曉得,華婧未婚夫是與朋友一起喝了酒,席間說到了觀禮一事,被朋友笑話,于是有一朋友就“好意”帶他到如春樓。他喝得多了些,進去才發現被一干姐兒圍著,人慫了,嚇得走出來,只覺得被尿憋了,稀里糊涂就對著墻要方便,卻莫名其妙被勝春樓的龜公當成客人扶了進去。

沈顓急著進去找,因為容貌出色,人家以為是新來的小倌,立時在勝春樓前被圍住了,他想叫姐夫卻叫不得。他陷入了窘境脫不得身,反被江濤見到而不知。急急掩面鉆出人群出了門。

他前腳才出門,他姐夫亦緊跟了出來,原來他姐夫進去后,好不容易掙脫開來,只道是身上無銀錢,便被人趕了出來了,嚇得酒醒大半。卻不料一出門,亦瞧得內弟狼狽不堪,而自家即將過門的娘子先是怒目而視,待知曉所站的地方并不是個好去處,時時被來往的人不懷好意地打量與說些下流話時,亦是難為情。

郎舅二人面面相覷,羞窘無比,好一樁丟人的事。

他姐夫后來與他哀求道:“顓弟啊,這么丟人的事兒我也就干了這一遭,你可千萬蘀我保密好了,你自個兒也萬莫要與人說去了那所在,如今我那朋友還私下里笑話我。日后你若成親,我且送你一套寶典,再不用去觀禮了,給自己添麻煩。”

如此,當日在靈巖山,江濤攻訐沈顓,周家就算是親戚,沈顓也不好意思說出來自家姐夫逛妓院一事,這不是自己名聲未洗清的,反而又把姐夫拖進污泥了嗎?問題是他姐夫是有意觀禮沒觀成,被人拉進了勝春欞;而他生怕姐夫做出對不起姐姐的事意欲去拉人,哪知亦是烏龍一場。

姜氏聽了女兒這一說,氣得直想打女兒,揪著女兒胳膊一塊肉,罵道“你只擔心自己來日不好,就支使弟弟去那等下作地方,你怎不蘀你弟弟著想啊?那是什么地方啊,你弟弟被人瞧見了,不要作人了?如今被人這般恥笑,你讓你弟弟臉往哪兒擱?你說你疼你弟弟,哪有你這般糊里糊涂差點兒把弟弟往火坑里推的?若是遇到個豪強的人,擄了你弟弟去,可如何辦?你心中塞的盡是草啊,不會多動一下心思,要是讓人識得你在那處,莫說你弟的名聲,你自個兒的名聲還要不要了!”

姜氏如今在周家中打不得女兒,嫁出去的人,自己打她一頓,歸家后她要有傷,到時如何與她夫婿說在娘家挨了打?只能罵,可罵又不解氣,越想越驚心。“幸好是你表妹機靈,想出這個法子來解圍,要不你弟弟……你但凡那時多想想你弟弟,也不至于出這等事來……”

陳媽與方氏聽得面紅耳赤,只勸姜氏,如今事了,再說他們二人亦是關心則亂,涉世未深,才至于沖動行事,雖有所不妥,但好賴是也瞧清了華婧的郎君亦是個正人君子,免得這疙瘩在心里存一輩子。

勸是這么勸,可陳媽也埋怨華婧是只長年紀不長心思,哪里有這種沒心眼的主意,若是自家小姐,定然不會想出這般餿主意來,又暗惱沈顓太實在,聽了姐姐的話,做來錯事,卻要文箐來擔名頭。難怪文箐一宿未睡呢:沈顓為了姐夫名譽,卻是不與未婚妻說這事,只怕文箐是傷心死了。

姜氏罵完女兒罵兒子:“若不是你表妹機敏,對答得體,你焉能脫身,眾口悠悠,一口唾沫淹死你!你倆個缺心眼,丟人現眼的,惹了事卻不老實說,只曉得瞞著我與你爹,這要是鬧大了,讓祖宗顏面都掃地,到時如何說得清?你們就沒想過這個后果?”

方氏勸完后,道:“孩子年小,不懂事,本是循規蹈距的,也難免行差踏錯了一步。好在是這可已化解了,文箐既是費心心力幫了表哥,定然不會怨怪的。她這孩子,器量大……說來說去,這事自是要怨怪江家人尋事,顛倒黑白……”

姜氏罵得累了,眼淚流得也差不多了,無力地道:“我與他爹以為,教會他們讀書明禮,平時讓他們少吃些苦,多懂些道理便是好的,哪想到,他們在家沒見過世面,竟是半點不識人心險惡,連這等事也不會辯駁的……難怪華庭說是顓兒傷了表妹的心……我,我這便親自去向箐兒賠個不是,都是我這個作母親的教導無方,連累她,讓她費了心力……”

姜氏對于江家辱兒子一事,自是不甘,拜訪時周魏氏,一臉歉意地道:“箐兒這發病,都賴我家顓兒不好。若不是他與江家公子鬧點小氣,也不會牽連箐兒了……”

文簽歸家,當然不敢將靈巖山的事全說出來,只是說四妹一時心疾發作了。現下周魏氏等一干女人聽得姜氏這些話,自是摸不著頭腦,卻只曉得必然是沈江兩家又發生點甚么事了,于是免不得就居中勸解,尤其是周魏氏,擺起了官家夫人主持公道的面孔來。

哪想到,再問,姜氏卻只道,那幾個孩子不過是為了莫須有的事而鬧些小氣,只請老夫人萬莫生氣。

周魏氏本來是想你們江沈兩家鬧歸鬧,與我何干。可是姜氏越說讓她不要生氣,這話就有問題了。自然盤問起文箮來。才知道靈巖山一行發生的波折。

周魏氏又驚又怒,彭氏趕緊訓女兒:“你們倒是膽子大子,人長大了竟也做起欺瞞長輩的事來,家長有祖母在主事,這等大事,你竟還遮著掩著的?”

周魏氏也罵了孫女兒后,當著姜氏的面沖著女兒周玫罵道:“瞧你尋的一門好親事!早說了不可靠,不可靠,長女退了親,如今又讓次女進了那家門!你既不聽為娘的話,還來我面前作甚?氣煞我也!”

姜氏本想在周魏氏面前討個說法,最終還是想到了陳媽所言:既便是長房那里能說得清,若是周家讓江家太難為,只怕江家借這事不會輕易放過。兩敗俱傷。“老夫人,萬萬莫生氣。我這也只是到老夫人面前來蘀我那孝子請罪的。也請姑奶奶這里,莫與江家再提,若是到得江家耳里,定然以為我這是尋他的是非,顓兒雖沒做得這等事,只怕旁人在外頭傳開來,這清白反而討不回來了,亦是辯不得的。”

周魏氏也厲害,這邊與姜氏說定然會好生澄清這事,卻又喚來文箐,惱道:“哪有你這般使喚表哥的?一個琥珀就讓你那么眼饞,就沒想過你表哥會因此污了清白的?!你這要出嫁的人,平日里也見機靈,怎的也辦這等傻事來!”

最后,卻是對著家中一干女人嘆道:家中便是因為我沒在,都沒了章法,不知規矩,行事越發沒輕重的,一個兩個皆是惹事的……

她這是各打五十大板。

可憐的是文箐再次為了沈顓這事,蘀人頂缸,白白挨了一頓訓。所以說,千萬莫要做出頭鳥,小心四處撞網。

上一章  |  明朝生活面面觀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明朝生活面面觀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