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漢室可興

第一百七十一章 汝潁之地誰堪守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0-04-10  作者:長歌入漢關
劉備進至南頓,邀汝南太守徐璆來見。

徐璆孤身來見,斥劉備道:“君不思守境,反來侵吞他州,欲何為也?董卓跋扈,身死在前,袁紹貪厭,名裂在后。君欲繼之乎?”徐璆年近六十,須發花白,但腰背挺直,氣勢凜然。

諸將皆怒斥大膽,劉猛欲上前將其擒下,被劉備喝止。

劉備道:“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孟子有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他州他郡,若有官府、豪強害民,吾坐視不理,而曰非吾青州之民,可乎?兗州曹操,屠戮徐方,殘害百姓,壓榨士民,吾不忍,方提兵討之,兗州百姓踴躍相助,遂破曹操;豫州無主,豪強四起,盜賊橫生,劉表入于境內,吾方巡之,撫百姓、平盜賊,救民之困。此與董卓、袁紹表雖似、里卻異也。公能解之乎?”

徐璆冷哼道:“君巧言如簧,吾卻不與君爭辯。平輿陳兵數萬,堅壁以待,君若殺吾,汝南必與君誓死周旋,君若不殺吾,汝南亦不從君。吾來此,未抱生之念,乃有死之志。君若退兵則罷,不然,當心悔之無及!”

劉曄冷笑道:“徐公大言炎炎,號稱不懼死,豈不知死則易,生則難。”

徐璆見劉曄年紀輕輕,輕蔑問道:“小子何人?”

劉曄也不生氣,道:“吾淮南劉曄是也。當今天下鼎沸,朝廷播蕩,徐公不思報效,反而斤斤于區區一郡,觍顏道臣身為國,可發一笑。”

徐璆大怒,喝道:“吾守境安民,即為報效朝廷,有何可笑?”

劉曄道:“宗室興,則漢室興,劉君郎、劉景升皆無掃平天下之志,今劉鎮東出青州、破兗州、巡豫州,志欲蕩平諸侯,重振漢室,而公悍然拒之,正所謂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難道不可笑?公守一小小汝南,兵不過萬,而云擋吾數萬精兵,徒傷士卒,又使百姓遭受兵災,有何益處?若公懼劉鎮東為禍如董卓,何不以身匡扶、以義動之?”

徐璆無言。

劉備道:“備欲成周召之功,而乏賢士相助,徐公若愿屈就,備將表公為豫州牧,攜手共定離亂、建太平。”

徐璆動搖了。以汝南拒劉備,本就是勉強為之,劉備兵精,又有李通相助,實難相抗。且劉曄所言亦有道理,劉備如今倒沒有顯出跋扈之志,若其成事,敢欺凌天子,自需有人制衡。若牧豫州,亦不為失郡。

劉備遂親自攙扶徐璆入席。徐璆沒有拒絕。

徐璆之父徐淑為度遼將軍,有名于邊。徐璆少博學,辟公府,舉高第,曾任荊州刺史,與中郎將朱俊破黃巾于宛,但因得罪宦官而被免官。后再征,遷汝南太守。這是一個出身、才能、聲名、品德皆超出同儕的老牌名士、官僚,劉備現在缺的就是這樣的人。不然也不會被石韜認為盡用酷吏了。無所謂酷吏,就是些不知名之人。一些豪杰、有識之士開始投奔劉備,但一些來頭大的大名士還在矜持,不肯俯就。這些人掌握著輿論,不能高估其力量,但也不可小覷其影響。

入席后,劉備與徐璆深談。徐璆方知劉備曾師從盧植,感覺多了一些親切,道:“盧尚書海內人望,惜哉早歿!”盧植去年死于冀州,壽不到六十。徐璆跟盧植都是破黃巾后,因得罪宦官被免職,遭遇一致,兩人又都是大儒,相互敬仰、相互推崇。徐璆對劉備觀感好了不少。

劉備因詳述自己志向,又談及苦惱,因出身邊地,名聲不顯,而不被士林接受,得人甚難,多有數次拜訪而不就的。轄下十余郡,數百萬百姓,而缺人才相助,夙興夜寐,壓力極大。

徐璆慨然道:“吾郡中富有才士,應季瑜、應德璉父子,皆有文采,應德璉年才十七,才思已超乃父;陳元耀,博覽眾書,氣幹剛毅,雅有威容;孟公威,學業精熟,才干過人。應氏父子及陳元耀,吾可使人召之,聞孟公威遷往南陽,君可派人致意。此四人皆堪大用。”應珣應季瑜還則罷了,應玚應德璉名列建安七子,陳化陳元耀官至吳國尚書令,孟建孟公威官至魏國涼州刺史、征東將軍。

劉備大喜,向徐璆深深致謝。

一番深談,劉備和徐璆互相加深了了解,認可度大為提升。徐璆回郡,對左右道:“劉玄德非邊地武夫,弘毅寬厚,雄姿杰出,乃有周召之志、高祖之風、英雄之器也,吾將助之。”遂攜郡兵出城,就劉備。

劉備表徐璆為豫州牧,治譙縣。表田疇為汝南太守,并拔為靖南中郎將,與綏南中郎將李通、征虜中郎將牽招,把守豫州南部。汝南地域既廣,盜賊繁多,山寇層出,南有江夏黃祖、東有九江袁術為患,對郡守要求極高。劉備對田疇一直很關注,他去年原從臨濟縣令調為屯田校尉,一年來業績斐然。田疇善于理民,又有謀略,實堪大用。

劉備貼著汝南與陳國的邊境北上,送徐璆至譙縣就任。許定聞劉備來,親自帶兵至邊境迎接。劉備打量許定,身高八尺,虎背熊腰,氣勢不凡,隨從皆劍士。劉備與許定交談,雖言無文采,對答磕絆,但忠誠質樸,自有昂揚之志。劉備道:“許君有將軍之才,勉之!”任命許定為武捷校尉,南下汝南,歸田疇節制。劉備讓許定推薦劍士入武衛,許定毫無所私,簡拔最優者數十人送于劉備。劉備暗贊之。

梁國相羅懷聞劉備在譙縣,派人卑辭重禮致意,使者道:“羅相本欲親自來見劉公,負荊請罪,無奈身染足疾,不良于行,是以待罪府中。望劉公寬恕!”

劉備道:“歸告貴國相,足疾亦可肩輿來此,不然,吾將遣關羽、趙云往請矣。”

使者大駭,忙飛馬回報羅懷。

羅懷咬牙切齒:“劉玄德逼人太甚!”

左右有道:“不如送款于呂奉先?”

羅懷嘆道:“若投呂奉先,其喜怒無常,若怒我投曹操,則性命難保矣。若固守以待呂奉先來援,勢必無成,其方得兗州,無暇前來相救。若我讓地于劉玄德,其為人寬仁,我性命倒是無虞。”派使者將相印送于劉備,然后打點行裝,把這幾年搜刮的資財裝上大車,取道彭城、下邳,直奔廣陵老家。劉備倒是沒有追他,亦未貪其錢財,可惜他到了廣陵后,遇到笮融這個殺星,全家老小盡成笮融刀下之鬼。

劉備表徐奕為梁國相,任命陳愷為蕩寇校尉,輔助徐奕守梁國。陳愷乃劉備元從舊部,跟簡雍、耿庸、耿奇、張式一樣。原在張飛麾下,因與袁譚作戰時,其部潰逃,致使張飛軍敗,張飛將其發給劉備定罪。劉備將他降為都伯,在關羽軍中朱樟之下聽命。陳愷作戰勇猛,迭次升遷。在劉備給他官復原職之前,他已是朱樟部的軍假司馬。徐奕乃徐州瑯琊東莞人,為現任平原國長史張嗣所發掘,先任漯陰縣丞,又任下密縣令,考績優異,崔琰對此特別欣賞。

劉備記得史稱徐奕忠亮威嚴,曾“鎮撫西京,西京稱其威信”。現在年輕不怕,正好放在重要崗位歷練。梁國地雖狹,卻十分繁華,多達九縣,面積約為潁川郡一半,根據順帝時(公元一四零年)統計,人口與潁川相當,達四十多萬口。雖經饑寒、大旱、黃巾之亂、曹袁之戰等種種天災人禍,人口大幅下降,但仍有十多萬口。若治理得當,簡拔一萬精兵并非難事。

劉備東至相縣,見到沛相陳珪。陳珪五十多歲年紀,精神矍鑠,相貌柔和,對劉備道:“孟德智勇過人,而劉公竟破之,果如我兒元龍所言,公有王霸之略也。”

劉備笑道:“能破曹操,全賴戰士用命,吾仰成而已。元龍文膽武志,當今難得比也。能得元龍之贊,勝過月旦之評。”遂與陳珪入席傾談。

陳珪出身名門,談吐文雅,又曉習朝事、典故及時事,與諸公子如袁紹、袁術、曹操等都有過交往,感慨地道:“年輕時本初寬仁,公路任俠,孟德跳脫,如今本初寬仁卻少斷,公路驕豪而無忌,孟德變化甚大,明銳而酷烈。以老夫觀之,值此亂世,能成事者,唯孟德也。不意卻為劉公所破!劉公方得青州,立足未穩,就銳意西上,擊孟德于梁,又有張邈、陳宮之流叛迎呂布,遂破孟德。看似天數使然,實賴劉公之勇斷!”

陳珪陰柔多智,深曉人心,玩弄呂布于股掌間,陳登少懷大志,智勇雙全,有吞滅江南之心。父子二人皆超越凡俗。此前劉備急追曹操,只與陳登相交,未與陳珪深談。今日一交,暗嘆天下之大,英雄之多,不容小覷啊。陳珪稱贊劉備時,語氣誠懇,發自肺腑,沒有給人以阿諛奉承的感覺,談論時又每每說到劉備心坎上,讓他大有知己之感。以前都是劉備讓別人如沐春風,現在自己也體驗到了這種滋味,心中略有些復雜。怪不得呂布如此輕易被陳珪說服,有這等手段,天下有幾人能看透呢?或許曹操也可以吧。

上一章  |  漢室可興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漢室可興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