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漢室可興

第三百六十九章 思退路欲棄淮南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1-11-29  作者:長歌入漢關
“非出奇兵,孫策只有敗亡一途!”

賈詡對孫策所處的戰略劣勢洞若觀火。

只看揚州一地,孫策雖遭袁術、許貢等人夾擊,仍處于戰略主動地位。

袁術內部不合,士氣低落,以偏師足以牽制。

許貢等烏合之眾,據城自守還不易取,一旦出城野戰,軍紀敗壞、缺乏訓練、指揮混亂之弱點一覽無遺,必易被孫策輕取。

那時江南諸郡對孫策而言,再無抵抗,一馬平川,如拾草芥。

劉備自不會放任這種情況再次發生。

明知孫策、周瑜之能,豈可不加防備!

牽招進取九江,陳登兵下吳郡,就是為了打破孫策的如意算盤。

不給孫策鞏固地盤的時間,即便他擊敗袁術、許貢、王朗等人,屆時他以疲兵抵擋劉備養精蓄銳之精兵,本領再大也難為無米之炊。

牽招偵測到長江防線袁、孫兩軍的平靜態勢,急忙召集眾將討論軍情。

賈詡分析揚州局勢后,判斷道:“恐怕孫策并不在石城、牛渚,當提醒袁公路加強進攻,避免給孫策穩固后方的時間。”

牽招道:“若袁公路拒絕進攻,我等該當如何?”

賈詡道:“可攻之。”

牽招頷首。

劉備派賈詡南下輔助牽招,只要牽、賈二人達成一致,就可以下達作戰命令,無需再次向劉備請示。

牽招命令蔣欽、馮鼎、應舉三軍做好渡淮作戰準備,并移書太史慈、陳登,授予其臨機應變之權,可根據形勢變化自行決定攻擊方向,只要起到策應牽招主力的作用即可。

蔣壹布置在揚州的細作,也加緊活動,封官許愿,積極策反袁術部下。

丹陽郡東境,故鄣城外,片刻休整后,孫策召集諸將,肅然道:

“嚴白虎等,烏合之眾。

我等神兵天降,破之如沃湯潑雪。

諸君緊跟于我,我不止步,諸君絕不可止步!”

宋謙、程普、韓當、黃蓋、祖郎等將皆沉聲應諾。

孫策等人一路都是步行,三百多匹馬用來馱運甲胄和干糧。

如今數百將領披甲,列隊在前。

孫策身披鐵甲,手執長戟,當先向嚴白虎大營奔去。

宋謙等急忙追上。

祖郎腳快,半途超過孫策,成為軍鋒。

孫策兵士口皆銜枚,悄無聲息,繞至敵營東方,從東向西攻擊。

嚴白虎軍全神戒備西邊的故鄣城,以及南邊的錢銅、王晟,萬萬沒料到敵人居然在自己背后。

孫策軍距離嚴營只有兩三百步,才被發覺。

嚴營頓時一片混亂。

嚴白虎高聲呼喊,集結兵馬,但孫策攻擊驟出不意,倉促間哪里來得及。

祖郎率先砍開營門,沖殺進去,大吼道:“嚴虎何在?”

漢末之時,豪俠蜂起。

豪俠者,豪強而有俠氣也。

中原知名豪俠有沛國許褚、汝南李通、瑯琊臧霸、山陽李乾、任城呂虔、東海糜竺、下邳陳登等人。

揚州之地,則以吳郡嚴虎、丹陽祖郎、廬江雷緒、會稽焦矯等最為知名。

匆匆數年,中原豪俠大都入劉備麾下。

揚州豪俠,雷緒歸附袁術,焦矯投靠王朗,祖郎委身孫策,只有嚴虎仍舊保持獨立。

以前祖郎與嚴白虎就兩看生厭,如今更是敵意深深。

嚴白虎麾下士兵三三兩兩上前抵抗,面對祖郎,宛如螳臂當車,無不披靡。

孫策也沖到最先,與祖郎隔著數步并肩向前,宛如兩支利箭,將嚴虎大營直接鑿穿。

宋謙、韓當、程普、黃蓋等悍將哪甘人后,紛紛奮勇沖殺。

三千精銳士氣如虹,喊聲震天。

嚴軍大營本就混亂,零星抵抗的士兵士氣跌落谷底。

尚未趕至的士兵腳步躑躅,眼神游移,不敢上前。

嚴白虎組織起兩三百人,飛奔過來,迎面正碰到嚴七等人敗退下來。

嚴白虎大怒道:“汝敢后退?速速返身作戰!否則休怪我刀下無情!”

雖是入冬,嚴七滿臉汗水,見嚴白虎刀已舉起,忙叫道:

“大哥,是孫策親自帶兵!

大營已破,亂成一團,咱們組織不起抵抗了。

孫策馬上就要殺過來!

祖郎這個狗賊也在。

宋謙、韓當等也都來了。

這是孫策的精銳,咱們不是對手!

趁著還有機會,速走為上!”

嚴白虎略一遲疑,他身邊親信與嚴七一起擁著他斜刺里向錢銅、王晟大營方向逃去。

一路聚集士兵,兩三千人亂哄哄跟在他們后面奔逃。

孫策鑿穿嚴白虎大營,發現嚴白虎向南逃竄,高呼道:“不可走了嚴賊!”率軍緊追。

錢銅、王晟聽到嚴白虎大營亂聲,連忙戒備。

還沒弄清發生什么事情,就見嚴白虎狼狽而來,錢銅忙高喝道:“敵將是誰?莫非是許貢?”

吳郡太守許貢對這些地方豪強很有看法,一直在想方設法削弱。

錢銅見到東方來敵,第一反應是許貢反水,偷襲聯軍后方。

嚴白虎更不搭話,繞過錢銅、王晟軍營,繼續南逃。

面對錢銅、王晟已經戒備的大營,孫策舉戟高呼:“殺賊!”

毫不遲疑,直撲錢、王大營。

錢銅、王晟才看清眼前敵人甲兵精良,銳不可當,軍中剛剛打出一面大旗,上書一個巨大的“孫”字!

孫伯符!

人的名,樹的影。

孫策年紀雖輕,今年剛滿二十歲,但已成名數年。

這兩年跟隨袁術四處征戰,更是威名遠揚。

孫策、祖郎等猛攻營門,高呼道:“孫策在此!誰敢一戰?”

三千精銳齊聲呼“殺”,殺氣沖天。

王晟心搖膽落,幾欲轉身逃走。

錢銅鼓起余勇,上前作戰。

孫策軍士已攻破營門,殺入營中。

錢銅直面孫策,交手不到三合,被孫策一戟劈死。

可嘆他自命英雄,蔑視孫策,其實自己不過是志大才疏之輩。

身死如草,一腔野心都付流水。

王晟喊一聲:“速退!”向后就走。

孫策軍直接將錢銅、王晟大營殺穿。

王晟身體素質一般,逃命不及,被祖郎追上生擒。

孫策聚集軍士,高呼道:“嚴虎驍勇,不可放虎歸山,諸君且隨我追之!”

連續擊破三座敵營,眾將士皆疲憊欲死,但見主將仍舊精神抖擻,又生出一股力氣,上千人高呼:“諾!”

孫策留宋謙、韓當整頓軍隊,收降納叛,并要求速與凌操合兵,東下攻打烏程,自己率領千余士兵,向南追擊嚴白虎。

嚴白虎向南奔逃一陣,欲轉向東方,回烏程,剛整頓一番軍隊,合兵得三千多人,就聽到后面喊殺震天,卻是孫策追來。

嚴白虎大怒,道:“孫策欺人太甚!其乃是疲兵,我以逸待勞,必可破之。”下令列陣。

嚴七等皆有懼色。

袁術接到牽招發來的對歷陽前線形勢的判斷,沉思良久,嘆息:“劉備背盟,牽招欲對寡人下手矣!”

袁嗣問道:“陛下何出此言?”

袁術道:“牽招言孫策已遁,前線兵少,建議寡人加強進攻。

而孫策明明就在軍中,紀靈報告說袁軍攻勢凌厲。

牽招這是虛言誆騙于寡人。

若非包藏禍心,安能如此?

目的何在?自然是希望寡人將壽春之兵調往歷陽前線,以利于其翻臉來攻壽春!”

當日劉備北征曹操時,袁嗣、閻象都反對袁術北犯劉備南部,建議先抓住機會平定揚州內部。

袁術一意孤行,派張勛、孫策等北進,結果先勝后敗,損兵折將,割地賠款,致有今日之危。

袁嗣對劉備極為忌憚,聽袁術說劉備南征,不由臉色大變,嘆息道:“為之奈何?”

袁術還比袁嗣鎮定一些,道:“為今之計,只有命紀靈、楊弘回援壽春,留梁綱、戚寄堅守歷陽防線。

孫策即便勇猛,沒有十天半月也休想過江。

等紀靈回轉后,寡人將立即突圍。

經徐州北上,與本初合擊青州。”

袁嗣表示懷疑,道:“路途懸遠,我軍如何通過劉備攔截?魏公與我軍關系不佳,可會接應?”魏公即袁紹。

袁術卻胸有成竹:“劉備軍多在邊境,內部空虛,只要寡人出其不意,放棄壽春,突然率兵北上,其必然來不及堵截。”

說到逃命,袁術是專業的。

當年與曹操戰于兗豫,袁術雖敗,仍舊從容脫身帶兵南下,輕取九江。

袁術又道:“至于本初,寡人退位便是,將傳國璽送予他,讓他自為天子。”

袁嗣心中一定,贊道:“陛下如此果斷,真英雄也!”

其實就算牽招不來書信,袁術也準備走為上了。

在劉備北征時,袁術度其必敗,打算以揚州為基,進取豫徐,成就大業。

結果尷尬的是,剛稱天子不久,就傳來劉備勝利回師的消息。

袁術也錯誤地高估了自己的實力和號召力,并沒有出現“一稱天子、四方來投”的局面。

最后為討好劉備,又出昏招,逼反孫策,輕而易舉丟了丹陽。

孫策隔絕吳、會,袁術根本沒辦法在短期內統一揚州。

而沒有整個揚州做根基,袁術更無法與劉備對抗。

不走,就是等死。

想到這里,袁術恨意滿腔。

如果孫策乖乖聽話,做了自己女婿,自己又何必猜忌于他?

兩人合力,揚州牢不可破。即便劉備再強,也難輕松攻取。又有袁紹在后,自己可從容發展,日后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都是孫策可惡!

袁術怒氣滿腔回到后院,見到寵妃馮夫人嬌美臉龐,才稍有緩解。

奇怪的是,馮夫人雖然對他曲意逢迎,眼眸中卻藏著哀傷,一副強顏歡笑的模樣。

袁術將馮夫人抱在膝上,其身軀輕盈,柔若無骨,問道:“卿何故憂傷?”

馮夫人忙道:“妾得陛下寵愛,歡樂無比,哪有憂傷?”

臉上帶笑,眼中卻落下淚來,連忙低頭。

袁術一手抬起馮夫人小巧的下巴,一手擦去馮夫人臉上淚水,柔聲追問。

馮夫人迫不得已,只得含淚答道:“妾本司隸人氏,出身貴族,因家境敗落,流落至此。

妾早日已被先父許配陳氏,然天意弄人,不料托身于陛下。

妾未能完成先父之遺愿,因此心中哀傷。

今為陛下發現,又不敢欺瞞,只得道出實情。妾死罪!”

從袁術膝上下來,跪倒在地,面帶懼怕。

袁術大為驚異,忙將她攙起,道:“寡人愛煞卿,雖不能將卿送歸陳氏,然卿有此志節,令寡人感佩!卿何罪之有!”

抱在懷中,更加憐惜。

袁術后宮諸夫人見袁術對馮夫人更加寵愛,都為之愕然。

明明用了“鄭袖割鼻”之計,怎么適得其反?

眾女暗中湊在一起,計議道:“馮氏女獨霸陛下,是可忍孰不可忍也,當速除之。”

計較未定,而傳來牽招率精兵五萬渡過淮水、劍指壽春的消息。

壽春城中人心惶惶,袁術后宮之中也是一片驚懼,再無心思爭寵。

馮夫人暫時躲過死劫。

袁術次女袁姜聞牽招兵來,暗中對兄長袁耀道:“淮南恐不免矣,兄應預做打算。”

袁姜年方十二,溫柔淑慎,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今日陡出此言,讓袁耀大為驚異。

袁耀忙低聲道:“聞陛下欲南巡廬江,以避牽招鋒芒。我等定然隨之,還能做什么打算?”

袁術與袁嗣密議后,為免走漏風聲,對重臣如淮南尹陳紀、御史大夫張炯、新任司徒袁等以及妻兒都絕口不提。

文臣只有袁嗣,武將只有秦翊知曉。

但諷刺的是,牽招卻已得知。

袁姜蹙起蛾眉,搖頭道:“敵人若下九江,廬江安能獨存?四顧茫茫,已然無路可去。”

袁耀道:“依汝之計,該當如何?”

袁姜猶豫片刻,道:“妹聞大司馬仁厚寬宏,素有賢名,終定天下……”沒有說下去。

袁耀驚怒道:“劉備乃我等仇敵,我豈可投賊?汝休要妄言!小心被陛下得知,治汝之罪!”

袁姜忙謝罪認錯:“小妹年幼無知,不通世事,胡言亂語,今后將不會再提此事!請兄長息怒!”

袁耀道:“罷了。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陛下自有打算,我等身為子女,隨之便是。”

長嘆一聲。

袁姜心中冰涼。主動投奔,立功受賞,與被動被俘,可是完全不同。

后者必然如財物般被人挑挑揀揀,最好的下場也不過是婢妾而已。

但自己身為弱質女子,又能如何呢?

上一章  |  漢室可興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漢室可興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