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有追求的清穿

發家的路子 (下)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1-12-13  作者:子一十四
見李真那有些傻又有些吃驚的模樣,宋子墨和唐高林都以為李真是不愿意唐燁如此這般的將他供出來。

而唐燁馬上就說了,“他太小了,他娘沒來得及教他,他只是依稀隱約仿佛還記得那么一點點,所以便沒好說出來,害怕花了錢沒辦成事…”

兩大人都很了悟的點點頭,唐高林還拍了拍李真,道:“沒事,沒事,做不出來也沒什么…”

宋子墨則對唐高林道:“唐老弟,你這女婿找得好,是個穩重的…”

李真給窘得脖子都全紅了。

回家后,唐王氏知道了,便叫李真從明日起不用去寫字攤了,專心倒騰蘑菇就好。

唐燁急忙道:“娘,李真都說了,他不怎么記得他娘當時是怎么做的,不見得能弄成,你那么心急干嘛,你那么急切,李真沒準晚上都會給愁得睡不著覺了。”

唐王氏一聽,忙做了個自我檢討,“瞧我,還沒葉子想得周到呢,真娃子,你別想多了哈,蘑菇能種成當然好,種不成也沒什么,咱們家又不是沒入息。”

唐高林也附和了兩句,然后又問道:“真娃子,那玩意兒是不是很不好做啊?大概得花多少銀子?”

李真支吾著不知該怎么回答,見李真那手腳無措的模樣,唐高林忙道:“我就問問,我的意思是如果花費不大,我們家還是可以想法子湊湊的,賠了也沒關系。”

李真還是低著頭不說話,一直忍著沒吭聲的唐蜜見如今沒了外人,就開始揭發了:“李哥那天說他不會種的…”說完還看向唐葉,“姐姐,那天李哥明明說他不會種啊…”

李真的頭低得更低了,不停的搓著雙手。

唐高林兩口子對視一眼,然后便不準唐燁說話,叫唐蜜詳細的說說到底是怎么個情況,等唐蜜說完,唐高林兩口子就開始訓唐燁了,“你瞎倒騰就算了,怎么將什么東西都推到真娃子身上?瞧將真娃子窘的。”

唐燁心跳一點也沒加快,非常鎮定的、面不改色的說,“爹,娘,李真沒說假話,他是真的不會種。不過,他親爹的確是種蘑菇的,你們會想出蓋茅草屋種蔬菜的主意嘛?李真這么說,是因為他以前見過啊,這是我后來悄悄問出來的,問了很久才問出來的。”

唐高林兩口子一想,是啊,正常人誰會說將菜種在見不著陽光的屋里啊,于是,又都開始拿探究的眼神瞅李真了…

李真的頭更是低得不能再低了,唐燁見狀,很怕李真頂不住壓力說大實話,于是,急忙道:“爹娘,這事你們就別管了,瞧將李真給逼的,他可怕讓爹娘失望呢…”

唐高林兩口子一聽,忙安慰李真,表示千萬不要有壓力,他們都會以尋常心來對待的…當然,是否真的能保持一顆尋常心,那就只有他們兩口子才知道了。

直到第二日,唐燁才找到了個機會悄悄的給李真道歉,“李真,對不起,我怕不這么說,爹娘不會同意我們搭茅草棚的,所以只好拉你出來了,你放心,如果最后沒種出蘑菇來,我會給爹娘說實話的,你現在先幫我瞞著好不好?”

李真低聲道:“我主要是覺得騙爹娘不好…”

唐燁急忙循循善誘,“我也不想撒謊,可我也是為了這個家好,對不對?有時候,一些善意的欺騙其實是必要的…”

李真想了想,“可爹娘如今都對種蘑菇抱了好大的希望,到時候他們失望怎么辦?”

的確,雖然唐燁再三強調,李真不會種蘑菇,腦子里只隱約有點點印象而已,雖然唐高林兩口子都說種不種得成都沒關系,可是,是人都知道,唐高林兩口子有多希望蘑菇能種出來,家里需要新的進項啊…

唐燁嘆了口氣道,“如果到時沒種出來,不光爹娘會失望,我和你,甚至妹妹也都會失望的,所以,接下來,我們只能好好做,這樣就算日后沒做成,至少我們也能給自己一個交代。”

李真很沒信心的問道:“怎么好好做啊?我們都不知道該怎么弄呢。”

唐燁想了想,問道:“你能識多少字了?”

李真略微思考了一下,道:“應該有一百多個字了。”說這話的時候,李真的臉又紅了一下。

唐燁在肥腸攤子沒什么生意的時候,也會湊到唐高林的寫字攤前跟著認字,雖然認繁體字有些困難,但比起李真來,唐燁真的可以當起“神童”兩字了,害得唐高林越發的遺憾,為什么唐燁不是兒子呢,所以,李真一聽唐燁問這話,就覺得有些慚愧。

而唐燁壓根就沒注意到李真的情緒波動,而是自顧自的問道:“你會認的字里包括了蘑菇兩字吧?”

見李真點點頭,就交代道:“那你擠出時間去書攤逛逛,試著找找農書,看有沒有和種蘑菇相關的…”

唐燁不知道蘑菇人工種植技術源于何時,但是卻對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很有信心。

李真真的在繁忙的春節前去書攤逛了兩次,第二次回來猶猶豫豫的說,他發現了兩本書,里面寫了關于種菌的方法,然后問唐燁,“俺覺得這個菌就是蘑菇。”

唐燁沒嘲笑李真,而是給了一番表揚,“對,你肯定是對的,這菌絕對就是蘑菇。”

李真咧嘴笑了,“有寫字我不認得,不過沒關系,我明天再去看看,將那模樣給記下來,回頭問叔。”

唐燁自然是給了一個贊許的笑容。

結果,李真在大年三十前一天才將兩本書的種植方法給背了下來,唐燁以為內容肯定很多,所以李真才會花這么多天的功夫強行記憶,可等李真用樹枝給唐燁在坡地上默寫完后,唐燁實在沒法由衷的夸贊他,因為,李真所寫的總共還不到150個字。

它們分別是唐代《四時纂要》里記載的“三月種菌子,取爛構木及葉,于地埋之。常以泔澆令濕,兩三日即生。”又法,“畦中下爛糞,取構木可長六、七尺,截斷磓碎,如種菜法,于畦中勻布,土蓋。水澆長令潤。如初有小菌子,仰杷推之。明旦又出,亦推之。三度后出者甚大,即收食之……”以及元代《王禎農書》里的“以蕈碎剉,均布坑內”。

雖然李真已經就不認識的字請教了唐高林,但唐燁最終還是沒贊李真聰明,實在贊不出口,于是就直接和李真討論起這文言文了,文言文可不是每個字都認識就能弄對意思的。

不過,經過連蒙帶猜,唐燁和李真還是明白了個大概,唐燁終于知道,為什么古代有農書,但是有些技術也沒流傳的原因了,這也記錄的太簡陋了,看來更多的還得靠自己摸索啊。

而且,唐燁記得以前在家轉電視臺的時候,曾瞄到過某個頻道正在說蘑菇種植,依稀記得好像沒種在地里的啊,而且好像全是長在一根一根的木頭里的。

因此,唐燁便決定了,反正都是摸索,那就地里也種,地面上也放,雙管齊下,來個雙保險。

對于李真提出的時間問題—農書里可說種植時間的--,唐燁也沒在意,“咱們不是要用茅草來保暖嘛…”

于是,大年初一剛一過,李真就在坡地上開始搭建茅草棚了,茅草棚建的不大,只占了很小很小的一塊地,這樣即使等到種玉米和土豆的時候還沒產出,也不用全給拆了。

唐高林沒去幫忙,大概是怕給李真壓力,所以讓茅草棚的建成耽擱了些時日。

唐燁和李真都沒明白,是不是需要找些菌種將其弄碎了和爛樹木混在一起,唐燁本想讓唐蜜在山上找找有沒有蘑菇之類的,反正都可以試試不是,但是,又擔心找到的蘑菇有毒,便作罷,準備從頭培養蘑菇來,反正這種菌類應該是環境溫度條件合適了就會自然長出來的…

于是,唐蜜的工作便只有一樣,四處找朽木枝,也不管樹種了,只要是朽木就朝家搬,宋慈惠天天都跟在唐蜜身后幫忙,連去姥姥家走親戚都要拒絕,說忙,氣得他娘宋張氏拎著他的耳朵死命揪了好幾下。

宋慈惠在姥姥家也就待了一天,--過年走親戚嘛,大家都不會多待的,---在回來的半道上還順手撿了兩根爛木頭,要死要活的非要放在他們走親戚的驢車上…

總之,在唐蜜和宋慈惠小朋友的幫助下,唐燁和李真趕在正月十五前完成了種蘑菇的鋪種工作,將大部分木頭埋在了地理,只留了很小的一部分裸露在空氣中,當然不論這些爛木頭是否裸露在外,唐燁都讓李真施肥了呢,就是澆了一遍糞的。

為了給茅草屋加溫,唐燁還讓李真在小茅草屋的中間架了個簡易灶臺,每天一日三餐以及煮肥腸都在茅草屋里進行,為了致富,唐燁不怕臭。

當然了,李真每天早晚都得將水缸挑滿,蘑菇一般都是長在潮濕的地方,這水可少不了。

到了晚上,唐燁便在簡易灶臺里添些柴火,保持火苗不歇,免得屋子里驟然降溫,本來蘑菇要發出來的,結果又給冷得縮回去了,自然,也沒忘在屋子里放了兩個大水桶…

請大家多多支持,收藏和推薦,呵呵

上一章  |  有追求的清穿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有追求的清穿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