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隋末

第543章 混亂河東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4-06-07  作者:木子藍色
連下十二郡之地,三面包抄太原,勢力范圍更是從遼東、河北、河東,最后到達隴右,甚至已經到了河西邊境。本文來自這般突然的劇烈變動,甚至就是讓李奔雷這樣的參謀本部幕僚總長,都有些措手不及。

雖然這十二郡之地,因為是靠近突厥邊境,大都是些地廣人稀的地方,但是無論如何,光這連得十二郡的名頭也是足夠嚇人了。更何況,如此一來,王仁恭只要南下攻占樓煩,那么李淵的太原就將西面有梁師都所據離石郡,北南有王仁恭、劉武周、堯君素的河東軍,東面只隔著一條井陘通道,既是陳克復遼東軍的大本營河北。

遼東軍對河東李淵占據了戰略上的至高點,完全掌握了主動權。

不過欣喜激動之余,隨之而來的則是憂慮。遼東軍在河東隴右的這十二郡之地,只有區區五千兵馬。

李奔雷擔憂的道:“殿下,朝廷新得十二郡之地,此真大喜。只是這河東、關隴勢力能如此短時間內盡奪十二郡之地,此事不可小覷。特別是梁師都,居然能在短短的時間之內,連奪四郡之地。雖然眼下表面歸附于我朝廷,只怕也是心懷鬼胎,不過是想借我等之勢,以壯自己聲威罷了。”

能如此之快的席卷四個郡,哪怕這四個郡再怎么是邊地之郡,這也足夠讓人驚駭了。有道是人心難測,梁師都雖對朝廷稱臣歸附,可山高皇帝遠,河北與梁師都之間還隔著一個河東,高高的太行山與呂梁山如同兩道天然界線。讓朝廷鞭長莫及。

梁師都有這般本事,又豈會真的如此輕易的屈居人下?

梁師都和劉武周類似,梁家為漢族,世代為朔方居世家豪強,宗族千萬、資財巨萬同。家中有財有勢,世代為郡中的豪門望族。長大成人后,梁師都從軍。因累立軍功做了隋朝朔方鷹揚府的郎將;

此時天下動亂,隋天子楊廣身死,皇子皇孫紛紛自立為帝。身處于朔方的梁師都同樣也不安于現狀。早在暗中做著準備。恰逢陳破軍記憶中早有這人隋末之時割據的記憶。于是讓特勤司按著他前世的記憶,派人一一前去聯絡這些河東隴右的世家豪強們,讓聯結他們以共同制衡李淵。

陳克復身為穿越之人,又何曾會不知道梁師都等人皆是亂世之雄,又豈會愿意屈居人下。不過他聯結這些人,也不過是借他們的勢力來壓制李淵,為自己贏得時間平定河北山東。而梁師都與陳克復的想象基本相同,要造反。那么前期無疑是比較困難的。而如果先假意投靠河北,打著他們的旗號先招兵買馬,攻城奪地。卻是上策。

于是乎,你情我愿。大家一拍即合。梁師都起兵朔方,奪得四郡之地。陳克復卻也得了表面上的名,河北朝廷威勢大振,天下再次側目。

這河東隴右的連番巨變,都是陳克復一手策劃之,他如何會不明白這其中的實情。他也不可能如一般人般,聽到得了十二郡之地,就欣喜的忘記了一切。

“李將軍,對外,是我們朝廷得天下人心歸附,河東隴右地方官府、世家豪強紛紛歸心。但實際上,我們卻不能只看這些表面。不管是如今的江都、還是山東,又或者是這剛剛歸附的河東、關隴之地,諸位都需銘記。不管他們表面上說的如何動聽,如何歸附。但實際上,只要一日我遼東大軍未占其地,就一日非我之土。如今梁師都等人不過是我等暫時盟友,以共同對付李淵。等他日滅了李淵家,那么就是圖窮匕現之時,大家皆須早有心理準備,早做布置。”

聽到陳克復能如此一針見血的說出這些話,眾人也稍稍心安。怕就怕這年青的陳王,會被這番大捷給摭住了眼睛,看不到事情的本質。

“殿下,如今梁師都越過黃河,攻入河東離石郡,陳兵太原西面,劉武周等河東兵馬也直指太原北面之樓煩郡。如此之時,我們是否抓住這個機會,出兵井陘,直接殺入太原,與梁師都、王仁恭、劉武周等人聯手攻打太原,剿滅李淵?”李奔雷出聲道。

毛翊也是連連點頭,“殿下,此千載難逢之機,李家所據太原,四戰之地。如今河東南面還有楊暕、王世充、宇文化及等人虎視眈眈,牽制了李家不少兵力在南面。此時我們聯合河東、隴右,讓其攻打太原,我等再出一支精兵出井陘攻太原,一戰可下矣。”

這個提議陳克復心中也想過,甚至頗為心動。但是他前思后想許久之后,還是無奈的否定了這個計劃。

看著神情激動的毛翊,陳克復沒有直接拒絕,而是轉頭對唐錦云道:“唐大人,梁師都能如此快速的連破四郡,你們特勤司對于他們可有細致調查?”

唐錦云點了點頭,“此事卑職確實派出大量人探,那梁師都本就是鷹揚府郎將,手下有兵馬一千二百人。更兼其家族為本郡望族,宗族眾多,聲望很高。其人又好善樂施,為人大方,好結交朋友。這次起事之前,他就已經早有暗中準備,所以才能一起事就拿下朔方。甚至連周邊幾郡的官員世家豪強,也大多與其交好,被其買通,如此才能盡得四郡。”

“不過,我們還發現一件機密之事,梁師都不但與當地世家豪強及官僚們早有勾結,而且他與西突

厥人也有聯絡。這次他起事,西突厥就借了他三千騎兵,如此才能震懾住周邊郡縣,一舉攻破四郡。”

“哼,這梁師都倒是一個梟雄,端的好算計。一面是早勾結好了本地官員,又與各世家豪強聯絡交好。這邊明著歸附與我河北朝廷,借我朝廷之勢。可轉眼卻又與突厥人勾結在一起,引突厥之兵。”毛喜向來這喜歡這種向外族借兵的豪強,更看不慣他們的兩成三端,蛇鼠兩端。

陳克復笑了笑,“亂世之中,也只有這般人物才能雄據一方。能明大勢,曉借外力,割據一方卻是必然。這樣的人物,我們卻是得小心提防,他們今日能借我等之勢,明日就能毅然決然反水,反戈一擊。”

“剛才李大人與毛將軍皆提議趁此機會,出兵河東,先滅李淵。但我看來,這并不是一個好的計劃。雖然在戰術之上,如果我們按此策而行,那么我們有六成以上的把握攻破太原,滅掉李家,贏得此戰。”

“但是,如果我們真的出兵河東,以我們此時的能力,那么我們必然會贏得太原之戰,卻最終失去河東。”

毛翊有些不敢相信,“為何?”

同樣提議出兵河東的李奔雷,卻是若有所思狀。陳克復心中暗自點頭,看來毛翊與老將軍李奔雷比起來,還是有些差距,他只看到了戰術層面的東西,卻沒有看到戰略層面的東西。

陳克復緩緩道,“如今的河東,為李淵占據,李淵據堅城太原,擁河東兵十余萬,勢力不可謂不雄。李淵狡猾如狐,李世民兇猛如狼。而河東軍盡得當初朝廷準備征突厥的糧草器械,鎧甲精良,糧草充足。眼下河東四面環敵,皆虎視眈眈。如果此時我們聯結河東、隴右兵馬全力攻太原,就算勝,到時也得傷敵一萬,自損八千才能拿下。”

“打仗傷亡難免,可只要拿下太原,我認為這一切都是值得的。”毛翊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

陳克復嘆息一聲,望著今天有些失去了往日清醒睿智頭腦的毛翊。對于他的這般表現,陳克復心中多少也有些明白,原先他將當初起兵時的那些將領大多留任后方,不讓他們帶兵,因為大家皆是如此,他們雖有不滿,可還是能接受。

不過這次陳克復因糧食一事,將那些留守后方的老部下們紛紛派出,四處領兵搶糧,卻唯把毛翊等少數幾人留了下來。毛翊以往一直是遼東軍中陳克復的心腹,當初曾經是遼東軍第一王牌主力軍的統兵大將。從昔日炙手可熱,到如今的留守后方不能統兵。這對一員充滿建功立業想法的年青武將來說,無疑是一件萬分痛苦

的事情。而這次的河東局勢,無疑讓毛翊看到了一絲希望。如果朝廷要攻打太原,那么必然得從河北調大軍入河東,到時他必然能再次領兵出征河東。強烈的渴戰,讓他的頭腦也不再清明,看不到更遠。

陳克復輕聲道:“到時我們損兵折將血戰攻下太原,必然與李淵兩敗俱傷。到那時,如河東劉武周、隴右郭子和、朔方梁師都等早豪強,又豈會錯過此等機會?你安能保證他們不會陣前反戈一擊,趁我們兩敗俱傷之時,再漁翁得利?”

“又甚至,你以為如果李淵敗于我手,河南的王世充、江漢的楊暕、關中的宇文化及等人又豈會錯過如此大好機會?到時各方勢力紛紛蜂擁而至,我們就將是下一個李淵,四面被強敵環伺,疲于應戰也。我們有江淮、山東、河北三處戰場未平,到時無法抽調更多的兵馬入河東。河東久戰之下,必敗于他手。到時河東兵敗,血戰而得到的河東將再次丟于他人,甚至有可能我們河北無所大傷,棋差一著,滿盤皆輸!”

上一章  |  隋末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隋末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