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九十五章 講仁(三)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2-06-03  作者:午后方晴
“何為仁?”此時在皇宮的那一邊,小皇帝向馮元問道。

“咳,”馮元嗆了兩聲咳嗽,然后正色說道:“陛下,雖鄭家子薄有才氣,然而此舉錯也。臣聞劉少監離開鄭州時,他前去送行,劉少監曾叮嚀過,君子之道,溫為其首。但他才來京城沒有多長時間,掀起這么大風浪,非是君子所為。”

總之,不好。

老太太給趙禎找了四個老師,第一個是崔遵度,只教了一年多就去世了,還有張士遜,半官半師,第三人是孫奭,一個長者,第四個人就是馮元,這幾個人拋去吏治不談,單論個人的品德教養,對儒學的認識,在整個宋代都罕見匹敵之人。但四人當中,馮元對趙禎的影響最大。

“那也未必,當初他聲名狼籍,都讓晏學士擔擾,不敢收他進入雎陽書院,最后才知道是誤會。也許此次他因為某種原因,或者因為年幼,沒有想到后果,才有此舉。前年朕在皇宮見到他,舉止沉穩,談吐不凡,與朕說了法度二字,以字喻朕,讓朕至今銘記于心。”

老師沒有看到過鄭家子,但小皇帝憑借直覺,隱隱感到鄭朗不是這樣的人。

馮元也沒有辦法辨,確實,前幾年鄭朗聲名很惡劣,甚至在詩社上作出那首長詩,都有許多人是認為他人代作的,后來才知道是錯了。

也許這少年人大意了,也許是有其他原因。想到這里,說道:“是與不是,明天自知。”

管他是什么原因,到明天就知道結果了。若是中規中矩的將仁說出來,那么情有可愿。說得多好,馮元沒有指望,畢竟歲數太小。若是說得不好,只能說他是為了揚名,刻意招風惹事,以博幸名。

看著皇帝期盼的樣子,知道今天皇上再也聽不進去他所講的經義,道:“正好明天臣輪休,臣去聽一聽,回來告訴陛下。”

“謝過馮卿。”

“是臣的本職,非不敢當也。”

然后合上書本,搖頭離去。

還有幾個鄭朗意想不到的人來到京城。

崔嫻羞羞答答的,不說。

哥仨不傻,明白就是。但小妹又要臉面,怎么辦呢?于是在她閨房里正襟危坐,大哥道:“就這么說定了。”

崔嫻不言,繼續飛小白眼。

忍不住了,拉著老二老三,跑出小院子,然后抱頭大笑。笑完后說道:“二弟,三弟,你們猜我現在最盼望的是什么?”

“省試榜中。”老二說道。

“不是,省試要靠運氣,好難。不過有一條倒是能看到的。”

“是什么?”

“鄭家那位小郎與小妹吵架會是什么樣子?不知道孔孟老莊這些大義翻出來,用作罵人,是不是雅事?”

“哈哈哈,”二舅哥與三舅哥再度一起笑彎了腰。

但想要到東京城去,必須經崔有節同意,三兄弟跑到崔有節面前,支吾道:“爹爹,我們想去一趟京城。”

先撿容易的說。

崔有節瞟了一眼三兄弟,知道他們打什么小算盤,此時鄭家子正好去了京城,有可能想入伴,倒也不是壞事,特別是三子與長子,學業一直進步不大,讓他感到很苦惱,或者能從鄭家子身上學到一點什么。道:“去可以,你們能學習鄭家子的刻苦,但不可學習他的浮浪。”

事情傳出來,也讓他氣不得怒不得,想觀摩下書法,不是不可以,怎么就能弄出這么大動靜呢?

鄭朗可以,自己三個兒子絕對不可以學習。

想裝逼,想浮夸顯擺,那得有學問,否則在京城能讓人笑話死。

“喏……爹爹,還有小妹……她也想……去,”大舅哥一邊說,一邊瞅著父親的神情,若不對,趕忙改口。

“為什么要帶嫻兒去?”

“她……她……”

“去可以,切記,若是做出什么敗壞我們家門風的事,你們就不要回來了。”

“是,”大舅哥狂喜,沒有想到父親居然這么輕易的答應下來。

非是他們請求,是鄭朗上次的不安好心,讓崔有節心中起了一個小疙瘩。似乎宮里的老太太不惡,連小皇帝都不惡,而且那次進諫,又給小皇帝留下了一個情份,才氣又有了,二十歲未必能高中省試,但省試只是早遲之事。以后必然比自己與好友都有出息。

其實這時如范仲淹所想,崔有節都有些后悔自己鄭州一行。

不如讓兩個小人兒碰一個面,相信自己女兒的相貌與才學,必然會打動鄭家的少年。那么這門親事,也不會有閃失。

到這時候,都有些擔心了。

但三弟兄不知,乘著父親沒有改變主意之前,得立即動身,又跑到崔嫻閨房,大舅哥搞怪的敲了敲敞開的房門,尖聲尖氣地說:“請問,崔小娘子在家嗎?”

“進來。”

“喏。”

也不是沒有做大哥的樣子,同樣是一種兄長的寵愛。

嘩啦,三人沖了進去,大舅哥道:“大喜事,爹爹居然沒有任何反對,就同意下來。”

“咦,沒有罵你們?”

“沒罵。”

“奇怪。”

“我們也感到奇怪。”

“為什么?”

“小妹,你不知道爹爹的嚴厲,他對你寵,對我們可不寵,哪兒敢問。”

崔嫻卻在想原因,想了半天,隱隱想出一點,但沒有全部想出來。不過有機會去京城,也是不錯的。在心中也想看一看鄭家那個少年長得是什么樣子,順便看一看京城的繁華。

四兄妹馬上就開始收拾東西,崔嫻動作比三位哥哥還要快,也怕父親反悔。但自始至終,崔有節并沒有說什么,只是叮囑路上一定要小心,讓三兄弟將崔嫻保護好,然后給了一些錢。并且讓他們去呆上一段時間就要回來,冬天到來,崔家大郎要成親了。這門親事也拖了很久,本來想等他省試考中才成親的,不影響學業,誰知第三次省試,還是名落孫山。

崔有節幾乎對長子完全失去了希望,還是將親事落實得了,人家大閨女在家拖不起!

不過有可能長子成親后,自己就要離開孟州。在孟州他時間很長了,大約朝廷聞聽到兒子的婚姻,給予了一定照顧,暫時沒有調任。若是遷得遠,以后再想碰面,機會很難。這也是崔有節網開一面的另一個原因。

兄弟四人,帶著家中一個老仆,以及崔嫻的小丫環環兒,離開了孟州。渡過黃河,到了鄭州。過了鄭州,再向東京城趕。也不是很急,一路游山玩水。傍晚來臨,在鄭州與京城中間找了一家客棧住下。

吃晚飯的時候,這里離東京城很近,僅不到三十里路,京城的消息傳得快,就聽到鄭朗于大相國寺講仁的消息。

“講仁?”幾位舅哥一聽全傻了眼。

不是不能開講,那都是飽讀詩書的儒生們做的事,就是他們,也不能公開在大相國寺開講。京城有多少人才豪杰?

這無疑是在關公面前耍大刀!

崔嫻噘起了小嘴唇,喃喃道:“真不是一個省心的主!”

“也不一定,說不定能給他說出什么,若沒有把握,他不會做出這樣的事。”大舅哥寬慰道。可說這句話時,連他自己都沒有什么底氣。

此時鄭朗也很后悔,自己只想將這些人打發走,騰出一些時間與空間,可做的這件事,是太草率了。然而外面已經傳開,不得不為。這也非是兄妹四人能猜到的。

開講的時間就在明天。

兄妹四個商議了一下,決定早早入睡,第二天天蒙蒙亮,就起來了,雇了兩輛馬車,用最快的速度往京城趕。環兒坐在車上,看著道路兩邊景色飛快向后閃去,問道:“小娘子,他能不能成功?”

崔嫻氣呼呼的答道:“就是成功,也不能這么做!”

上一章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