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念春閨

NO.203:元宵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2-10-04  作者:花三朵

正文

舒芷娘收到了謝葭的八面開屏風,謝嵩竟然親自往她那里去了。女兒甚少向他伸手要什么東西,刺史開口卻是向繼母要,他竟然有些失落。也囑咐舒芷娘一定要把東西繡好。舒芷娘自然是笑吟吟地答應了。

然而片刻后卻又皺眉……因為這面屏風,還是復雜的雙面繡,沒有個年把,是繡不出來的。但是謝嵩既然開了口,她也不好再說什么,只好坐了下來,專心致志地刺繡。她是知道的,將軍府很有幾個老道的繡娘,也不能找別人去繡,因為若是被她們看出來了,謝葭肯定會借題發揮。

謝葭回到將軍府,白天侍奉于老夫人身邊,晚上就回到江城樓去,幾乎是寸步不出門了。她已經打定主意,在舒芷娘有所動作之前,她都要沉得住氣。

華姬的身體在連姑姑的調養下,倒是日漸好了,約莫半個月過去,血崩的情況就徹底止住了,精神頭也日漸好了。謝葭的心情才日漸好了起來。

舒芷娘被她扣住,她倒也襯得起,沒有出來興風作浪。

拿到兵符以后,邊疆又進入拉鋸戰。不過這一次和上一次不同,不同于上一次,衛清風的無奈和以退為進,這一次,衛清風是好整以暇,力圖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戰果。

這個年就在平和的氣氛中過去了。

元宵那天,袁夫人興致勃勃地推開謝葭的房門,笑道:“葭娘,這兒有將軍的信!”

謝葭一怔之后便是笑了起來。最近衛清風的信件來得越來越勤了,顯然是前線松懈的緣故。袁夫人自己那里也有一封丈夫的來信。兩個人就并肩坐下來,看了起來。

衛清風的信。又是寫了整整三大張,其間洋洋灑灑,倒像是一篇好散文,而不像是寫給妻子的私人信件。他細細地給謝葭描述了在邊關時期過年,他做了些什么吃了些什么,又看到了什么有趣的東西,當時心情如何。戰爭的情況也有提到,但是都一筆帶過。偶爾說起自己的生活起居。

好像是兩個人就在一起。面對面的,親密的交談一般。

謝葭看得嘴角的弧度就一直沒有下去過。袁夫人卻看得流出眼淚來。

謝葭嚇了一跳,連忙把信放下了,道:“婉婉姐,您這是怎么了?”

袁夫人用指腹擦去眼淚,卻是笑著,道:“袁郎已經攢夠軍功。被封為先鋒郎將。若是此戰大勝,他的軍功足夠拜將。他說等他做回刺史,就不再打戰了。”

謝葭一怔,沒想到袁刺猬竟然晉升得這么快……想來也是戰場上九死一生拼出來的吧。先鋒郎將,一向是最艱辛,也是攢功最便利的職位。只盼他能平安歸來才好。

“那是好事兒啊。袁大人驍勇善戰,升回刺史之位,只是遲早的事情。”

袁夫人擦干眼淚,笑道:“葭娘,不如咱們一塊兒出去看燈吧!”

謝葭一喜,然后卻是皺眉,道:“我剛闖了禍,最近又常常到別院去。如今再外出,只恐母親不喜。”

袁夫人就笑道:“你別急,我來的時候,已經和嬸娘說過了。嬸娘也說你該出去好好散散心了。”

謝葭怔住,道:“真的?”

袁夫人笑道:“還能誆了你不成?嬸娘也收到了衛將軍的信。心里正高興呢。”

謝葭于是才笑道:“那好,那咱們就出去走走。”

大燕民風開放。元宵節也是常有貴族或是平民家的女子在外走動的。只是貴族女子要多一些。因為這種人多的場合,幾乎每年都要發生幾起女子失蹤案。平民家的閨女不值錢。丟了也就是丟了,因此格外小心。而貴族女子們,一來衣著打扮和旁人不同,尋常人販子也不敢下手,何況都是帶著侍衛的。因此,她們倒是有恃無恐的。

謝葭和袁夫人各自去換了一身衣物。謝葭選了一身偏深的藕色長裙,正適合她潔白無瑕的膚色,外面穿著厚厚的連帽大氅,梳了一個流云髻,額懸赤金垂額,腦后別著鳳尾分心。

袁夫人則穿了一身最適合她自己的深藍色長裙,同樣款式的大氅。她的長相非常耐看,稍一打扮就顯得雍容華貴,不可正視,也只有少年華美的謝葭站在她身邊,才不會完全被她的光芒掩蓋下去。她的珍珠垂額,溫潤的珍珠,卻是完全掩蓋那雙琉璃般的眉目之下,成為紅花的綠葉那般不起眼。

兩人說笑著出了門去。

朱雀門大街一向是門禁森嚴的,就是這種元宵的大日子,各府也是大門緊閉。路上雖然也有擺攤賣花燈的小販,但是因為這里靠近皇宮,所以連來人都是經過盤查的,而且也有一大堆規矩要守。就是這樣,也有不少貴族少年已經游走于其間。

謝葭和袁夫人結伴走過幾個小攤,或是被點綴得分外漂亮的亭臺小溪,只去放了一盞蓮燈。

這也是這里獨特的習俗,要親手做一盞漂亮的花燈,放進水里,上面寫著你的愿望。古人相信只要燈不滅,順著水流而下,便能把你的愿望帶到神仙面前。

謝葭不相信自己的燈不會滅。

但是她還是和袁夫人等,并身邊的丫鬟,坐在長廊里,說說笑笑地做了燈。手藝一般,但是謝葭認為能看就行。放了燈下水,并用樹枝把燈推走。

她和身邊的人一起閉上眼,許的愿望,大抵是希望這場藩王之亂早些過去,讓她們的兩人歸來。

小溪的這一邊大抵是年輕的少女。和對岸的成堆的少年郎,倒也是應景的很。

謝葭和袁夫人都梳著婦人髻,但是相貌卻十分顯眼,叫人看了就忘不了,一時之間,倒是有不少男子都癡癡地盯著她們看。直到她們轉身離去。

袁夫人不大高興,但是也沒有多說什么。

謝葭倒是無所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嘛,何況他們又不敢做什么的。

上了馬車,袁夫人道:“咱們不如到西大街去走走。”

謝葭笑道:“正好,給姨娘送幾盞花燈過去。”

袁夫人笑著答應了。

兩人又說笑著往西大街去了。

西大街可比朱雀門大街熱鬧得多。到了路口,馬車就已經進不去了,若是要進去玩,那你就只能自己擠著進去。謝葭和袁夫人只好下了馬車,孩子似的手拉著手,開始往里擠。身邊都是武婢或是會家子的家將,目力耳力都遠比他人好,不怕走丟。

這一街上,幾乎是花燈鋪子挨著花燈鋪子,很多時候,行人都沒有權利選擇到底去選哪個鋪子,能把你擠到哪兒,也就到哪兒了。謝葭琢磨著路程還遠,也不愿意現在手里就提著花燈,因此猜了幾個燈謎,花燈都隨手扯了來送了身邊的人。

路上還有接頭賣藝的,白占了好大一塊空地!卻還是有不少人都駐足圍觀,不時拍手叫好。

大過節的,出來玩,自然就是圖個樂呵,謝葭和袁夫人也當然沒有和別人計較的,更不怕擠,既然被人群擠到賣藝的身邊,便也樂呵呵的看起來。

賣藝的一對父女,說是外鄉來人,投奔親戚的,但是沒找著親戚,所以在這兒賣藝,想存點盤纏回家鄉去。倒也是實在人。

做父親的,一手絕技是胸口碎大石。謝葭前世也在電視上看過,這還是第一次看現場表演,雖然懷疑這石頭是不是有水分,但是她也沒有興趣追究,只是跟著人群一塊兒喝彩鼓掌。等到那女孩子把鑼充作托盤遞到她跟前兒,她就笑嘻嘻地賞了一大塊銀子。那女孩子愣了愣,但也沒有多說什么,就往她身邊去了。

看完表演,謝葭和袁夫人又被人擠著一路向前,目標正是東西大街交界處,因此她倒是不急了,走走停停,時而看看小攤位,買點小東西。

這大燕民間不乏高手,京城這種地方當然也是群英薈萃。后來又碰上幾攤賣藝的,還有個能手抓燒餅的攤子——竟也不怕燙!如此奇人不勝枚舉。

袁夫人是個有見識的,還會嘲笑此時才大開眼見的謝葭。

兩人一路走著,慢慢就被擠到了東西大街交界處。東大街的人比西大街只有更多,沒有更少的道理。但是兩人并不是要去東大街,而是要去交界口的一個通往荒地的路口。也就是往別院去的路。

袁夫人身邊的瑞竹不知道去哪兒弄到了一輛馬車。謝葭和袁夫人就上了馬車,手里提著十幾盞花燈,也都放下了,拿下了帽子,竟然是出了一頭的汗。

謝葭意猶未盡,笑道:“沒想到這街上倒這么多人。”

袁夫人也笑,道:“熱鬧熱鬧也好。京城到底是京城,還是比橫州那樣的小地方要好。不過橫州有些夷民,又同有北民和南民,花燈的花樣,倒是比京城還多一些。”

謝葭笑道:“真的?那什么時候,真要去橫州見識見識才是!”

袁夫人也笑了起來,眼光卻有些閃爍,道:“也不知道,能不能把橫州那塊地,再要回來……我在那兒過了要十年了,要挪窩,還真是不情愿!”(……Q

(在線書吧)

上一章  |  念春閨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念春閨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